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与温度监测

阅读: 评论:0

溴化锂回收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62014520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与温度监测
收稿日期622作者简介李晓颖(52),女,工程师,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3李晓颖
摘 要:结合工程概况,提出了其施工方案,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温度的控制、混凝土的养护等方面阐述了防止温度裂缝产生的控制措施,并介绍了测温措施,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质量及结构安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温度裂缝,温度检测中图分类号:TU755.7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山西省国税局职工教育中心改造工程,位于太原市水西门街路南,南海街以西。总建筑面积16767.94m 2。建筑平面形状呈“L ”型,分为A ,B 两段,地下1层,地上12层。基础底板最大长度59.2m ,最大宽度21.5m ,厚度为1.2m ,基础梁高为1.55m ,基础混凝土总方量约为1800m 3。基础底板混凝土设计等级为
C40,抗渗等级P6。混凝土强度高,水泥用量大,基础浇筑时正值
八月份高温季节,在高温状态下,如何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
裂缝关系到结构的安全和质量。
2 施工方案
由于底板混凝土不设施工缝,须一次性浇筑以保证基础底板的整体性,同时采取降温措施以控制温度。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法”进行浇筑,分层厚度为400mm 左右。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每层浇筑厚度及振捣后的坡度以及上下两层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5h ~3h ,商品混凝土配置及运送速度满足浇振要求,浇振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控制在下面的混凝土凝结前浇筑上层,防止形成冷缝。振捣时应注意两个部位:1)卸料点,解决上部振捣;2)坡角,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为防止混凝土堆积,先振卸料口部位,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
3 防止产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3.1 原材料的选用及配合比的确定
在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的设计上:1)要求商品混凝土厂家技术人员严格遵守规程,在满足工程设计强度和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值;2)采用适当的骨料粒径,优良的级配,从严控制砂、石中的含泥量,减少混凝土
养护过程中收缩,降低收缩当量温差;3)采用掺合料和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可泵性,并利用其代替部分水泥,减少水化热,延缓混凝土的放热峰值。
1)水泥:采用水化热较低、抗硫酸盐侵蚀较好的太原狮头水
泥集团生产的矿渣42.5号水泥。
2)骨料:石子,粒径范围为5mm ~31.5mm ,含泥量为0.3%;
砂子,细度模数为3.2~3.3,含泥量为2.2%。
3)掺合料:Ⅰ级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又可代替部挡风抑尘墙
分水泥,减少水化热,利用粉煤灰的综合活性、微粒效应等作用,
早期以惰性填充空隙,降低早期收缩,后期进行二次水化反应,俗称“火山灰反应”,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水化升温,减少混凝土收缩、冷缩值和温度应力。同时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了混凝土的泌水性,提高了可塑性。据有关资料介绍掺入水泥量
10%~15%的粉煤灰,可降低水化热约为10%~15%。
4)外加剂:为了避免混凝土过早硬化,使其连续浇筑不留冷
缝,选用山西黄河外加剂厂生产的UNF 24高效泵送剂,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单位水泥用量,同时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有效的延缓水化热的释放,推迟水化峰值出现,降低水化温升和综合温差,从而减少温度应力,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外加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2.8%。
5)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要求商品混凝土厂家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结构特点、运输距离、环境条件、施工工艺,采用双掺技术,掺入11%的粉煤灰、2.8%的高效防水泵送剂,经反复试验,确定合理的配合比,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60mm ±30mm 。
3.2 控制混凝土温升
在材料和配合比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主要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本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间正值夏季高温期,最高气温32℃左右,最低气温22℃左右,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混凝土入模温度严格控制在28℃以下。对混凝土出机温度影响最大的是原材料的温度,因此,要求混凝土厂家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
1)防止石、砂子等原材料受阳光直射,砂石堆场搭设遮阳棚,
同时可以在砂石上洒些冷水。
2)拌制混凝土时用管道水,少用储蓄水。
3)混凝土运输中罐车要采取防晒降温措施,在罐车及泵管上
喷洒冷水并覆盖。
通过以上措施,经实测,出机温度在24℃~26℃之间,入模
www.ppm温度较出机温度高0.8℃左右。
3.3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保温保湿措施主要为防止混凝土表面温、湿度过快损失,应该采用保温洒水措施进行养护。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上面覆盖两层草席,再盖一层薄膜,并用水管伸入最下层薄膜浇水,浇水频度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主。
扁头螺丝4 测温措施
为防止混凝土温升过高,并能在温度升高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需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检测工作。根据《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规定,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入模温度基础最大温升值为35℃,
混凝土块体的内外温差为25℃,降温速率为1.5℃/d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因此需根据不同时段、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的温度变化数值,了解混凝土的温降情况,以控制温差不超过规范。
泪血症4.1 测温点布置及测温时间
测温采取“信息化”预埋传感器先进测温和预留测温洞普通测
5
41   
第33卷第6期2007年2月              山西建
筑SHANXI  AR CHITECTUR E
             Vol.循环冷却水处理
33No.6Feb. 2007
8
:2000921
:19700024

本文发布于:2023-07-26 02:45: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24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混凝土   温度   浇筑   水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