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 工程作业等使用的吊索具。
2 引用标准
GB/T8918-1996 《钢丝绳》
GB5972-1986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14738-1993 《港口装卸用钢丝绳吊索使用技术条件》
JB/T8108.1-1999 《起重用短环链验收总则》
JB/T8521-1999 《起重吊具合成纤维吊装带》
GB/14736-1993 《港口装卸用吊环使用技术条件》防误闭锁
GB10603-1989 《一般起重用锻造卸扣》
3 钢丝绳
3.1 起重机用钢丝绳
3.1.1 起重机用钢丝绳名称和结构
(表3-1)
钢丝绳名称 钢丝绳结构
点接触型 6×19+NF;6×37+NF
线接触型 6×19S;6×19W;6×25Fi;6×26W;6×36W;6×41SW;6×49SWS;8×19S;8×19W;8×25Fi;8×31W;8×36SW;6×19S+IWR;6×19W+IWR;6×36SW+IWR
三角股钢丝绳 6V×37S;6V×36;6V×43(大型锻造起重机)
四股扇形股钢丝绳 4V×39S;4V×48S
多层股钢丝绳 18×19;18×19S;18×19W;34×7;36×7
3.1.2 钢丝绳应符合GB/T8919-1996《制绳用钢丝》的要求。公称抗拉强度应在1370-1870MPa范围内。
3.1.3 钢丝绳的试验和验收。
3.1.3.1 钢丝绳直径和不圆度的测量。
应采用带有宽钳口的游标卡尺测量。钳口宽度要能跨越两个相邻股,测量部位取至钢丝绳(无张力)端头15m外的直线部位,在相距至少1m的两截面上,并在同一截面两个不同方向各测一个直径,取其平均值,作为实测直径。实测直径不应超过允许偏差GB/T8918规定,当直径大于或等于8mm圆股钢丝绳的允许偏差(6%-7%)d。 同一截面测量结果的差与实测直径之比为不圆度。允许偏差(4%-6%)d。(表3-2)
允许偏差和不圆度 (表3-2)
钢丝绳
类型 公称直径 允许偏差 不圆度%不大于 带纤维股芯的钢丝绳
圆股钢丝绳 2和3 +8 桉树专用肥0 - 7
4和5 +7 0 - 6
6和7 +6 0 - 5
贴纸机 ≥8 +6恒温酒窖 0 +7
异型股钢丝绳 +7 0 6
3.1.3.2 不松散检查
将钢丝绳一端解开相对立的两个股,长度约两个捻距,然后将其恢复原状,不应自行松散。
3.1.3.3 钢丝绳破断拉力试验
按规定进行整条钢丝绳破断拉力测定或测定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测定结果不得低于规定值。 3.1.3.4 拆出钢丝试验
将钢丝从绳中拆出进行直径测量;抗拉强度、打结拉伸、扭转、反复弯曲等试验。
3.1.3.5 验收
按组批抽样验收和逐条验收(GB/T8918)。并按GB2104出具质量证明书。
3.1.4 钢丝绳的选用
钢丝绳的选用是根据钢丝绳工作中的最大拉力和机构工作级别或工作状况决定。(表3-3、3-4)
机构工作级别与安全系数 (表3-3)
机械工作级别 M1 M2 M3 M4 M5 M6 M7 M8
安全系数 n 4 4.5 5 6 7 9
生产石墨烯
钢丝绳的用途与安全系数 (表3-4)
用途 安全系数 用途 安全系数
支承动臂用钢丝绳 4 缆风绳 3.5
起重机自身安装用钢丝绳 2.5 吊挂和捆绑用钢丝绳 6
3.1.5 钢丝绳的安装
当从卷轴或钢丝绳卷上抽出钢丝绳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钢丝绳打环、扭结、弯折或粘上杂物。
如果当钢丝绳空载时与机械的某个部位发生磨擦,则应将能接触到的部位加以适当保护。
在起重机械上的钢丝绳投入使用前,应确保与钢丝绳工作有关的各种装置已安装就绪并运转正常。
为使钢丝绳稳定就位,应使用大约10%的额定载荷对机械进行若干次运转操作。
3.1.6 检验
3.1.6.1 日常观察
每个工作日都要尽可能对钢丝绳的任何可见部位进行观察,发现损坏、变形及任何明显变化,应予报告并由主管人员进行检验。
3.1.6.2 由主管人员作定期检验。
3.1.6.3 检验部位
3.1.6.3.1 一般部位
钢丝绳运动和固定始末端部位;
通过滑轮组或绕过滑轮的绳段。
检验时应考虑到在不同部位可能出现的缺陷:
a. 对卷筒部位
检验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终端部位;检验不合格的卷挠所引起的变形(绳压扁)及磨损;在钢丝绳跳槽和交叠处;检验断丝;检验腐蚀;察看由突然加载所引起的变形。
b. 对定滑轮和固定点部位
检验绕过滑轮那段钢丝绳的断丝及磨损;固定点检验断丝与腐蚀及位于靠近平衡滑轮的那段钢丝绳;察看变形;检验绳径。
c. 对动滑轮部位
检验通过动滑轮区间的长度,特别是当设备承载时位于滑轮处的那段长度;检验断丝与表面磨损;检验腐蚀。
1)位于平衡滑轮的绳段。
2)由于外部因素(例如舱口拦板)可能引起磨损的绳段。
3)腐蚀及疲劳的内部检验。
3.1.6.3.2 绳端部位(索具除外)
偏心井口
a. 应对从固接端引出的那段钢丝绳进行检验,因为这个部位发生疲劳(断丝)和腐蚀是危险的。还应对固定装置本身的变形和磨损进行检验。
b. 对于采用压制或锻造绳箍的绳端固定装置进行类似的检验,并检验绳箍材料是否有裂纹以及绳箍与钢丝绳间产生滑动可能。
c. 可拆卸装置(楔形接头、绳夹、压板等)应检验其内部的绳端内的断丝及腐蚀情况,并确保楔形接头和钢丝绳夹的紧固性。检验还应确保绳端装置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d. 对编织的环状插扣式绳头应只使用在接头尾部,以防绳端突出的钢丝伤手。而接头的其余部位应随时用肉眼检查其断丝情况。
3.1.6.4 钢丝绳的直径检测(见3.1.3)。
3.1.6.5 钢丝绳与股的捻距不应大于表(3-4)。
钢丝绳与股的捻距 (表3-4)
捻距区别 捻 距 倍 数
圆股钢丝绳 异型股钢丝绳
点接触 线接触
绳捻距 7.3 6.7 7.3
股外层捻距应 10.8 10 8.5(相当圆股钢丝绳时)
6×7同向捻钢丝绳,绳的捻距不大于绳径的7.8倍。
4股扇形股钢丝绳,绳的捻距不大于绳径的8.5倍。
3.1.7 报废标准
钢丝绳使用的安全程度由下列项目判定:
3.1.7.1 断丝的性质和数量
断 丝 数
外层绳股承载钢丝数n 钢丝绳结构的典型例子(GB1102-74) 起重机械中钢丝绳必须报废时与疲劳有关的可见断丝数
机构工作级别 机构工作级别
M1及M2 M3、M4、M5、
M6、M7、M8
交捻 顺捻 交捻 顺捻
长度范围 长度范围
6d 30d 6d 30d 6d 30d 6d 30d
<50 6×7、7×7 2 4 1 2 4 8 2 4
51-75 6×12 3 6 2 3 6 12 3 6
76-100 18×7(12外股) 4 8 2 4 8 15 4 8
101-120 6×9 7×19 6X(19)、6W(19) 34×7(17外股) 5 10 2 5 10 19 5 10
121-140 6 11 3 6 11 22 6 11
141-160 6×24、6X(24)、6W(24)、8×19、8X(19)、8W(19) 6 13 3 6 13 26 6 13
161-180 6×30 7 14 4 7 14 29 7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