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力科技提供了多种技术手段以切除小接地系统的接地故障变电所运行人员既可通过母线绝缘监察装置发现接地故障也可凭借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协助切除接地线路还可利用消弧线圈自动投切装置减少接地电容电流1。尽管这样监控后台上显示的系统母线3U0电压仍然是运行人员判别母线三相电压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据。1问题的提出嘉兴某22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在2007年中曾多次出现35kV母线3U0二次电压高达30V的情况多次试拉线路都无法将3U0值降低到正常值范围。2测控装置利用自产3U0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该变电所监控系统使用的是国电南瑞SLC系列的测控装置母线测控装置具体型号为SLC-4M适用于双母线或分段母线电压互感器单元的监控可同时采集两条母线的电压2。在图1所示的二次接线图上可以看到35kV正、副母电压通过两个测控装置分别采集各有一组备用三相电压测量回路。该型测控装置无专用的开口三角电压输入端而装置中有3U0显示经验证是自产3U0即三相母线PT 二次电压的相量和3U觯0U觯aU觯bU觯c。经过实际测量35kV母线二次电压三相较为平衡二次开口三角电压3U0的实际值比监控系统后台的显示值小很多初步判定为测控装置超差。经过校准仍无法满足精度要求。查看后台和测控装置上的三相电压显示值有明显跳变现象联想到嘉兴电力局投运的SLC型测控装置曾数次发生与CPU板故障相关的遥测量数据跳变故障就更换了CPU插件测控装置经重新校准后接入系统三相母线电压显示值满足精度要求数据无跳变再检查3U0电压显示值在监控系统中显示为6.1V而实测母线压变开口三角电压只有3.1V相对误差竟达到96显然不能满足实际运行要求。是什么原因导致该测控装置3U0测量值误差偏大呢笔者通过分析后认为除了上述测控装置故障原因外3U0测量值误差偏大与电压自产3U0工作原理及测控装置软、硬件设计和校准的精度有关。首先与直接测量母线压变开口三角电压法相比用自产3 美藤kouU0技术测量母线压变的开口三角电压更难达到设计精度。直接测量母线压变开口三角电压的精度主要受到母线压变的比差、压变二次回路压降、测控装置线性度这三方面的影响现在硬件水平能保证精度达到0.2级而自产3U0技术的准确度除此以外还受到测控装置内部小压变的比差与角差的共同影响。其次校准用三相标准源的影响。测控装置的精度需要经过校准特别是测控装置维修后需要在现场再校准所以三相标准源的精度、对称度、稳定度对自产3U0技术的精度影响很大而现场一般精度的三相标准源很难满足自产3U0技术的精确校准要求。再者继电保护装置与测控装置对开口三角电压测量精度的要求差别很大。电力系统正常时的3U0值理论上是0V实际测量有较小的不平衡电压故障时的3U0值一般为40100V。继电保护装置引入自产3U0技术不但简化了接线更主要是解决了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接线错误导致保护拒动的隐患系统出现的不平衡电压或者保护装置的动作误差可以通过提高整定值或使用动态门槛等技术轻易解决测控装置则要求在整个量程的精度都能达到0.5级以上特别是一次系统刚开始出现异常并且3U0值不高的情况下必须实现准确的测量以利于及时发现故障。自产3U0技术用于测控装置虽然也能简化接线但增加了测量误差导致系统有两个不同的3U0值使运行人员无所适从。最后对比国内的南瑞继保、北京四方、国外的ABB、西门子等公司的测控装置可以看到即使这些专业厂家的测控装置的测量精度、质量稳定性都有较高的水平也都设计了专用的母线3U0电压输入端子。因此利用自产3U0技术间接测量母线压变开口三角电压的技术并不被普遍认可。在综合自动化变电所内准确地直接测量开口三角电压值目前还是反映三相母线电压平衡度的最可靠的方法。3改进措施和建议如果对母线压变二次侧
组织培养瓶
开口三角电压改用直接测量法上送用0.2级三相标准源校准测控装置按目前的软、硬件水平很容易达到精度要求其测量结果可以准确地反映一次系统对地绝缘的实际情况避免引起错误判断。具体实现方法将备用的两组电压回路分别接到正母、副母压变的开口三角电压L630/N600和L640/N600的回路电路如图2所示。L630/L640从母设测控装置的备用电压输入端子Ua接入Ub、Uc都与Un短接后接到N600以防止窜入干扰电压因此Ub、Uc为变电所母线3U0电压测量误差大的原因分析及改进吴黎明陈全观苏昕嘉兴电力局浙江嘉兴314033摘要就一起变电所母线3U0电压在监控系统后台显示异常的缺陷处理分析了该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实际结果表明可以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关键词综合自动化测控装置3U0开口三角图1改接线前的35kV母线测控装置接线图
A6302D1B6302D2C6302D3N6002D42D52D62D72D8备用输入Zkk2Zkk135kVⅠ母测控装置备用输入3D13D23D33D4A6403D5B6403D6C6403D7N6003D8Zkk3Zkk435kV Ⅱ母测控装置图2改接线后的35kV母线测控装置接线图
玻璃胶配方
标本缸A6302D1B6302D2C6302D3N6002D4L6302D52D62D7N6002D8Zkk2Zkk135kVⅠ母
测控装置
L6403D13D23D3N6003D4A6403D5B6403D6C6403D7N6003D8Zkk3Zkk435kVⅡ母
测控装置电气工程与自动化◆DianqigongchengyuZidonghua74机电信息2011年第6期总第288期1解决电气连接点过热的方法1.1电气连接点加涂导电膏降低电气接触点
的过热导电膏又叫电力复合脂是一种新型电工材料。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生产至今已有几十个品种型号其基本性能相同是以矿物油、合成脂类油、硅油作基础油加入导电、抗氧、抗腐、抑弧等特殊添加剂经研磨、分散、改性精制而成的软状膏体主要依靠它的隧道效应而导电。它涂敷在导体电接触面上可减少接触电阻并对连接点处起油封作用可减少空气氧化和腐蚀性气体、尘埃、水分等对导电体的腐蚀提高接触面的可靠性。1.2紧固电气连接点的螺栓降低接触电阻很多电气连接点过热是由螺栓松动引起接触电阻增大而造成的但是螺栓的扭矩过大将会使螺栓断裂和电气连接面变形。根据现场的实际经验和相关要求引流板上M14螺栓的扭矩应以
出水服务50N·m、M16螺栓的扭矩应达到65N·m为宜且要求引流板的连接应光面对光面接触面没有异物。2带电处理500kV送电线路引流板过热的方法实践我们在工作实践中采用加涂导电膏并紧固电气连接点螺栓的方法带电处理了某500kV线路1塔B相大号侧1、2号子导线引流板连接处过热的缺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输配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带电处理500kV送电线路引流板过热缺陷时可采用等电位人员沿耐张水平串自由进入法和悬挂绝缘软梯攀登进入强电场2种方法进行处理。2.1等电位人员沿耐张水平串自由进入法的流程1等电位人员身穿屏蔽服沿耐张水平串自由进入强电场。2等电位人员沿绝缘子串进入强电场采用走二短三方式按等电位人员肩宽0.6m考虑作业人员在行进中无论处在哪三片位置其组
合间隙必须大于《安规》规定的4m要求。3等电位人员在绝缘子串行进中应将安全带主腰绳宽松地扣在手扶的绝缘子串上边行进一只手边移动主腰绳。4等电位人员在接近均压环时将有一个200300mm的拉弧现象必须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5进入强电场后其工作步骤与采用悬挂绝缘软梯攀登进入强电场进行引流板过热缺陷处理的方法相同。2.2采用悬挂绝缘软梯攀登进入强电场进行引流板过热缺陷处理2.2.1安全距离的验算1我们在处理该项缺陷时等电位作业人员挂软梯处与铁塔接地体的距离为7.205m耐张绝缘子串长度为5.27m加上金
具等长度1.935m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中3.2m 的最小安全距离。2B相中相导线1号子导线与A相、C相两边相水平距离分别为8.5m、5.5m。等电位作业人员B相与C相带电导线的距离为8.1m满足《安规》中等电位作业人员对相邻导线不得小于5.0m的最小距离的规定。3处理该缺陷时通过验算等电位人员的最小组合间隙为7.0m满足《安规》中4.0m的要求。4通过验算地电位作业人员悬挂绝缘无极绳、绝缘软梯最带电作业处理500kV电气连接点过热方法探析和实践赵鹏祝强金华电业局送电工区浙江金华321001摘要结合生产一线中的具体情况对在500kV输电线路中频频发生的连接点发热问题阐述了带电处理电气连接点过热的方法并对带电作业处理电气连接点发热的具体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和工器具的配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关键词降低过热带电作业安全0测控装置内显示的自产3U0就等于母线压变开口三角电压实际输入值。这里不直接采用测控装置的Ua测量值作为监控系统的3U0基于两个理由一方面是因为显示在测控装置中的Ua为一次值要经过换算才能
得到二次值显示在测控装置中的3U0为二次值。这里仍然采用测控装置的自产3U0电压能与监控系统显示的3U0二次电压值直接对应方便检查与校准另一方面此时的3U0只取决于Ua相电压Ub、Uc都与Un短接为0这样就不受相角差的影响因此精度很高。4应用效果该变电所35kV母线测控装置接线经过改造后35kVⅠ、Ⅱ段母线监控系统数据如表1所示。35kV母线电压值在测控装置、后台、集控站、调度端显示一致精度完全满足设计的要求经过多次回访实测数据准确能够长期稳定运行。5结语目前已投产的测控装置内置的自产3U0测量技术其精度与可靠性有待实际验证可作为验证测控装置自身的稳定度与精度的辅助手段不宜作为监控系统显示母线三相电压不平衡的主要手段防止出现其他类似的异常情况导致运行人员的错误判断延误缺陷处理。参考文献1唐涛诸伟楠杨仪松等编著.发电厂与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4254262王远璋徐继民张全元等编著.变电站综合
自动化现场技术与运行维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40141收稿日期
2011-01-10作者简介吴黎明1970—男安徽休宁县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安全技术。表135kVⅠ、Ⅱ段母线监控系统数据
Ua/kVUb/kVUc/kVUab/kVUbc/kVUca/kV3U0/V万用表实测/VⅠ段
20.6520.8121.7635.8736.8336.693.443.435Ⅱ段
20.6520.8321.7835.9136.8636.733.103.096DianqigongchengyuZidonghua◆电气工程与自动化75
>电源延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