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源热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


背景技术:



2.污水源热泵是通过热泵提取污水中的热量,污水流经的管道容易产生积垢、微生物的附着生长造成管道堵塞,防堵塞、防腐蚀是污水源热泵和管道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可忽略的工作流程。
3.基于上述,排污管口沉浸在污水池的液面一下部分,由于污水池液体的缓冲,污水至管口尾端流速放缓,污水更容易在液面以下的排污管口内壁和周围进行沉积,导致污水排出不通畅。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其水流冲击散摆架下端向外摆动,弹板支撑散摆架上端向外回弹,散摆架来回摆动,扩散周围污水,降低污水在周围的沉积积累。
5.本实用新型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6.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包括主结构体;所述主结构体底端转动设置有散摆架,散摆架为矩形的平板结构,散摆架上部固定设置有上配重块,上配重块下部固定设置有下浮块,散摆架处于主结构体的底端两侧,下浮块处于主结构体的下方,上配重块处于下浮块下部的两侧,散摆架背侧中部和主结构体转动连接,散摆架上端和弹板外侧接触;所述主结构体内部转动设置有内转扇,内转扇中心固定设置的中轴和中转扇贯穿转动连接,内转扇和中转扇外侧均环绕设置有倒流扇叶,内转扇中心固定设置的中轴和下清理架中部固定连接,下清理架为倒u形结构,下清理架两侧和主结构体内壁滑动摩擦,下清理架处于中转扇下方,内转扇中心固定设置的中轴和主结构体贯穿转动连接,下清理架和内转扇同步转动;所述主结构体为管状结构,主结构体下部两侧均滑动设置有弹板,弹板尾部固定连接有回弹件,回弹件首端和主结构体固定连接。
7.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8.1、本实用新型水流带动内转扇和下清理架转动,下清理架对主结构体内壁进行清理处理,避免主结构体尾端浸入水面以下容易被沉积物附着,导致出水口变窄堵塞的情况。
9.2、本实用新型水流冲击散摆架下端向外摆动,弹板支撑散摆架上端向外回弹,散摆架来回摆动,扩散周围污水,降低污水在周围的沉积积累,保持排污口的畅通。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结构体半剖结构示意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转扇结构示意图。
13.图4是本实用新型拆分结构示意图。
14.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5.1、主结构体;101、弹板;102、回弹件;2、散摆架;201、上配重块;202、下浮块;3、内转扇;301、中转扇;302、下清理架。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实施例:
20.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21.本实用新型提供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包括主结构体1;主结构体1为管状结构,主结构体1下部两侧均滑动设置有弹板101,弹板101尾部固定连接有回弹件102,回弹件102首端和主结构体1固定连接,被水流向外冲击后散摆架2通过弹板101和回弹件102回弹,散摆架2复位摆动;主结构体1底端转动设置有散摆架2;主结构体1内部转动设置有内转扇3,内转扇3中心固定设置的中轴和中转扇301贯穿转动连接,内转扇3和中转扇301外侧均环绕设置有倒流扇叶,内转扇3中心固定设置的中轴和下清理架302中部固定连接,下清理架302为倒u形结构,下清理架302两侧和主结构体1内壁滑动摩擦,下清理架302处于中转扇301下方,下清理架302外侧可以设置管板或梳毛滑动清理主结构体1内壁的沉积物,内转扇3中心固定设置的中轴和主结构体1贯穿转动连接,下清理架302和内转扇3同步转动,水流带动内转扇3和下清理架302转动,转动下清理架302对主结构体1内壁进行滑动清理操作,避免主结构体1尾端浸入水面以下,容易被沉积物附着。
22.参考附图1和附图2,散摆架2为矩形的平板结构,散摆架2上部固定设置有上配重块201,上配重块201下部固定设置有下浮块202,散摆架2处于主结构体1的底端两侧,下浮块202处于主结构体1的下方,上配重块201处于下浮块202下部的两侧,散摆架2背侧中部和主结构体1转动连接,散摆架2上端和弹板101外侧接触,散摆架2下端在浮力下向主结构体1
的一侧摆动,下浮块202带动散摆架2向主结构体1下端倾斜,上配重块201压动散摆架2上端向外倾斜。
23.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24.本实用新型中,主结构体1顶端和污水源热泵排污管道相连通,水流带动内转扇3和下清理架302转动,转动下清理架302对主结构体1内壁进行滑动清理操作,避免主结构体1尾端浸入水面以下,容易被沉积物附着,导致出水口变窄堵塞的情况,无需额外的电机驱动内转扇3,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内转扇3和中转扇301外部导流扇叶为对向倾斜设置,内转扇3和中转扇301进行相反方向的转动,对内转扇3和中转扇301产生的对冲水流能够进行污浊物的冲洗,保持内转扇3和中转扇301的清洁,下浮块202带动散摆架2向主结构体1下端倾斜,上配重块201压动散摆架2上端向外倾斜,水流冲击散摆架2下端向外摆动,散摆架2上方和弹板101接触,散摆架2通过弹板101压缩回弹件102,散摆架2下端向外摆动,水流对散摆架2的冲击减小,回弹件102回弹支撑弹板101支撑散摆架2上端向外回弹摆动,散摆架2不断的来回往复摆动,扩散引流周围污水,降低污水在周围的沉积积累,保持排污口的畅通。
25.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2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结构体(1);所述主结构体(1)底端转动设置有散摆架(2);所述主结构体(1)内部转动设置有内转扇(3);所述散摆架(2)上部固定设置有上配重块(201),上配重块(201)下部固定设置有下浮块(202),散摆架(2)处于主结构体(1)的底端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结构体(1)下部两侧均滑动设置有弹板(101),弹板(101)尾部固定连接有回弹件(102),回弹件(102)首端和主结构体(1)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浮块(202)处于主结构体(1)的下方,上配重块(201)处于下浮块(202)下部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摆架(2)背侧中部和主结构体(1)转动连接,散摆架(2)上端和弹板(101)外侧接触。5.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扇(3)中心固定设置的中轴和中转扇(301)贯穿转动连接,内转扇(3)中心固定设置的中轴和下清理架(302)中部固定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清理架(302)两侧和主结构体(1)内壁滑动摩擦,下清理架(302)处于中转扇(301)下方。7.如权利要求6所述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扇(3)中心固定设置的中轴和主结构体(1)贯穿转动连接,下清理架(302)和内转扇(3)同步转动。8.如权利要求6所述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清理架(302)为倒u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涉及污水源热泵技术领域,解决了污水更容易在液面以下的排污管口内壁和周围进行沉积,导致污水排出不通畅的问题。污水源热泵排污散污结构,包括主结构体;所述主结构体底端转动设置有散摆架,散摆架为矩形的平板结构,散摆架上部固定设置有上配重块,上配重块下部固定设置有下浮块;所述主结构体内部转动设置有内转扇,内转扇中心固定设置的中轴和中转扇贯穿转动连接,内转扇中心固定设置的中轴和下清理架中部固定连接,下清理架两侧和主结构体内壁滑动摩擦。本实用下清理架对主结构体内壁进行清理处理,避免主结构体尾端被沉积物附着堵塞的情况。的情况。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

顾晓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武汉金茂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26

技术公布日:

2022/10/11

本文发布于:2022-12-01 20:13: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1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结构   污水   实用新型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