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领域《鼠小弟玩跷跷板》教案中班

阅读: 评论:0

语言领域《鼠小弟玩跷跷板》教案中班
活动目标:
摄像头识别  1、根据音的高低变化做相应的动作。
  2、感受游戏的趣味性及跟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3、感受诵读童带来的快乐,从而爱上诵读,爱上音乐。
  4、让孩子感受童谣的韵律,节奏和趣味。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6、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活动重难点:
  重点:根据仪的高低变化做动作。
  难点:同伴间的默契合作。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小朋友,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在哪里玩过?和谁一起玩的呢?请你模仿一下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听出音的高低变化。
  1、播放音乐,提醒幼儿注意倾听。
  2、你听出来音有什么不同吗?
三、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n2200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
脱蜡
  音高的时候应该是什么状态?音低的时候呢?
变速盘
  2、音高的时候应该是跷跷板一头高,音低的时候应该是这一头又变低了。
  3、教师和幼儿合作示范游戏玩法。
四、全体幼儿自由结合按音乐的节奏合拍地做相应的动作。上下起伏做压跷跷板状,两人配合要默契。
  提醒幼儿,最后一小节蹲下的幼儿做从跷跷板上跌倒地上的动作,站立的幼儿滑向蹲下的幼儿,互相拥抱。
五、幼儿自由玩游戏。
  游戏:“我们来玩跷跷板”两人一组,边诵读童谣边做动作。
活动延伸:
  回家和你的爸爸或妈妈一起来玩“我们来玩跷跷板”游戏。
教学反思:
便携式设备
  小朋友头脑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经常玩跷跷板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科学学习时,可以根据这些积累对于“怎样能使跷跷板平衡”这个问题,进行大胆地猜想和预测,激发了学生探究、实践、验证的欲望。《跷跷板》这首童谣采用“三字式”结构,节奏明快活泼。内容从儿童心性出发,读起来朗朗上口。诵读时可以采用多种对唱形式,让孩子在互动中体会诵读的乐趣,感受游戏的快乐。

本文发布于:2023-07-25 14:3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17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幼儿   游戏   活动   跷跷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