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储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船舶设计和建造中,露天甲板需要
淡水、热水、压缩空气、
海水管和
软管来冲洗设备和甲板,卷帘门加强装置、调查设备止荡装置、维护工具、清扫工具等需储存在便利的位置,现有设计都是在甲板上设置储藏室或直接堆放在甲板上,门顶部空间没有设计任何装置。现有设计具有以下缺点:
3.1、占用甲板空间,船载调查设备、声学设备、压载铁、集装箱等的放置空间较少,不利用船舶多样化运营。
4.2、堆放在甲板上,使用和整理工作量大,且比较杂乱,影响船舶整体美观。
5.3、储藏室集中在一个位置,较远位置维护和操作设备,取用和整理工具比较费时费力,有时需要几个人协助搬运,运营经济型不佳。
6.4、堆放在甲板上,长期经雨水和海水冲刷和浸泡,管路、装置和工具会加快腐蚀速度,使其使用寿命缩短。
7.5、淡水、热水、海水管使用后,管路内会存留水,在冬天寒冷天气,管路会冻裂,从而造成无法使用。
8.6、露天甲板灯不能自动打开,管路、装置和工具夜间使用不便利。
9.7、门顶部空间没有安装任何装置,空间利用率不高。
10 113086087 a一种船舶储物箱,涉及船舶领域,包括有船舱体,所述船舱体安装于船体上;舱盖,所述舱盖铰接于船舱体上部;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设于船舱体;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船舱体内,用于检测船舱体内部的温度,且与中央控制器所存储温度相对比;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于船舱体内,用于检测船舱体内部的湿度,且与中央控制器所存储温度相对比;通风扇,所述通风扇嵌设于船舱体表面;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于船舱体内,用于对船舱体加热烘干。上述专利解决了船舱作为存储物品的唯一存放处,若发生漏水等情况,货物会造成损坏,若温度过高可能引发火灾,存储仓不经常有船员出入,因此不容易被发现的问题。但是,不能储存冲洗设备和甲板的软管,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1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其便于拆装,便于船员维护,节约软管搬运、安装、整理时间且防止管路腐蚀及冻裂,提升船员工作效率及船舶的空间利用率。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于舱室门上方舱壁上的固定板,以及设于固定
板上的l型承载板,在l型承载板上设有一储物箱,在储物箱内设有通过两对应设置的第一转轴与储物箱连接的海水储管
滚轮,通过两对应设置的第二转轴与储物箱连接的淡水储管滚轮,通过两对应设置的第三转轴与储物箱连接的热水储管滚轮,以及通过两对应设置的第四转轴与储物箱连接的压缩空气储管滚轮,在海水储管滚轮,淡水储管滚轮,热水储管滚轮上分别设有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以及热水冲洗软管,在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以及热水冲洗软管一端分别设有用于启闭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以及热水冲洗软管的水洗阀,在海水储管滚轮,淡水储管滚轮,热水储管滚轮内分别设有海水供水管,淡水供水管以及热水供水管,在一第一转轴内设有一与海水供水管连通的海水进水管,在一第二转轴内设有一与淡水供水管连通的淡水进水管,在一第三转轴内设有一与热水供水管连通的热水进水管,所述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以及热水冲洗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海水供水管,淡水供水管以及热水供水管连通,在压缩空气储管滚轮上设有气洗软管,在气洗软管上设有用于启闭气洗软管的气洗阀,在压缩空气储管滚轮内设有供气管,在一第四转轴内设有一与供气管连通的进气管,在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以及热水冲洗软管上分别设有隔离阀,在储物箱底壁上设有允许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热水冲洗软管及气洗软管通过的通孔,在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热水冲洗软管及气洗软管上设有一直径大于通孔的限位块,在储物箱上设有与储物箱铰接的门体。
13.上述的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在l型承载板上及储物箱上对应设有第一螺纹孔,在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第一固定螺栓。
14.上述的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在储物箱顶部设有一l型连接件,在l型连接件与艏楼甲板的挡水板上对应设有第二螺纹孔,在第二螺纹孔内设有第二固定螺栓。
15.上述的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在储物箱底部设有一插杆,在l型承载板上开设有与插杆适配的插腔。
16.上述的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在l型承载板底部设有多个声控灯。
17.上述的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所述第一转轴包括与储物箱内壁连接的第一转筒,及一端与第一转筒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海水储管滚轮固定连接的第二转筒,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连接的扭转弹簧。
18.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充分考虑了船舶营运特点、使用方便性、拆卸便利性、人员安全性、防腐蚀等问题,解决了船舶管路、装置和工具等占用甲板空间、易腐蚀、使用整理复杂等的难题。
19.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热水冲洗软管以及气洗软管可以分别缠绕在海水储管滚轮,淡水储管滚轮,热水储管滚轮,以及压缩空气储管滚轮上,储存在储物箱内,防止其腐蚀,便船员维护,节约软管搬运、安装、整理时间,提升船员工作效率。
20.船舶日常维护用小工具、管材、支撑杆等可以储存在储物箱内,不占用甲板空间,增加船载设备存放空间,提升船舶营运多样性。
21.关闭件隔离阀,把各管内的水泄放干净,使其不存水,防止其冻裂,从而保证各管的安全。
22.解决了船舶空间浪费、杂用软管工具等占用甲板空间、维护提取整理时间长、腐蚀
严重等难题,创新了储物装置形式。
附图说明
23.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
24.图2为实施例1中的海水储管滚轮、淡水储管滚轮、热水储管滚轮、压缩空气储管滚轮在储物箱内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实施例2的侧视图;
26.图4为实施例3的侧视图;
27.图5为实施例4的侧视图;
28.图6为实施例4中储物箱的侧视图;
29.图7为实施例4中的l型承载板的俯视图;
30.图8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实施例5中的第二转筒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34.实施例1
35.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于舱室门1上方舱壁上的固定板2,以及设于固定板2上的l型承载板3,在l型承载板3上设有一储物箱4,在储物箱4内设有通过两对应设置的第一转轴12与储物箱4连接的海水储管滚轮5,通过两对应设置的第二转轴与储物箱2连接的淡水储管滚轮6,通过两对应设置的第三转轴与储物箱2连接的热水储管滚轮7,以及通过两对应设置的第四转轴与储物箱2连接的压缩空气储管滚轮17,在海水储管滚轮5,淡水储管滚轮6,热水储管滚轮7上分别设有海水冲洗软管8、淡水冲洗软管9以及热水冲洗软管10,在海水冲洗软管8、淡水冲洗软管6以及热水冲洗软管7一端分别设有用于启闭海水冲洗软管8、淡水冲洗软管9以及热水冲洗软管10的水洗阀,在海水储管滚轮5,淡水储管滚轮6,热水储管滚轮7内分别设有海水供水管11,淡水供水管以及热水供水管,在一第一转轴12内设有一与海水供水管11连通的海水进水管13,在一第二转轴内设有一与淡水供水管连通的淡水进水管,在一第三转轴内设有一与热水供水管连通的热水进水管,所述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以及热水冲洗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海水供水管,淡水供水管以及热水供水管连通,在压缩空气储管滚轮17上设有气洗软管14,在气洗软管14上设有用于启闭气洗软管14的气洗阀15,在压缩空气储管滚轮17内设有供气管,在一第四转轴内设有一与供气管连通的进气管,在海水冲洗软管8、淡水冲洗软管以及热水冲洗软管上分别设有隔离阀16,在储物箱4底壁上设有允许海水冲洗软管8、淡水冲洗软管、热水冲洗软管及气洗软管通过的通孔,在海水冲洗软管8、淡水冲洗软管、热水冲洗软管及气洗软管14上设有一直径大于通孔的限位块18,在储物箱4上设有与储物箱铰接的门体31。所述门体设置于储物箱4主视面以及两侧面上。在l型承载板3底部设有多个声控灯25。或设置距离传感器27,控制器以及照明灯,当设置距离传感器27检测到工作人员时,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发送开启信号至照明灯。通过声控灯25,或设置距离传感
器27,控制器以及照明灯,从而自动照亮工作区域,确保船员作业绝对安全。通过将海水储管滚轮5,淡水储管滚轮6,热水储管滚轮7,以及压缩空气储管滚轮17设置于储物箱4内,可以避免海水和雨水打在海水储管滚轮5,淡水储管滚轮6,热水储管滚轮7,以及压缩空气储管滚轮17上,防止腐蚀,提升其使用寿命。当需要海水冲洗软管8、淡水冲洗软管9、热水冲洗软管10以及气洗软管14时,向下拉动海水冲洗软管8、淡水冲洗软管9、热水冲洗软管10以及气洗软管14即可,使用结束后,海水冲洗软管8、淡水冲洗软管9、热水冲洗软管10以及气洗软管14通过海水储管滚轮5,淡水储管滚轮6,热水储管滚轮7,以及压缩空气储管滚轮17回转复位,节约海水冲洗软管8、淡水冲洗软管9、热水冲洗软管10以及气洗软管14搬运、安装、整理时间,提升船员工作效率。船舶日常维护用小工具、管材、支撑杆等,可以打开门体,放置于储物箱内,不占用甲板空间,增加船载设备存放空间,提升船舶营运多样性。当海水储管滚轮5,淡水储管滚轮6,热水储管滚轮7,以及压缩空气储管滚轮17需要维护时,打开相邻侧面上的的门体即可,从而方便船员维护,拆装。海水进水管,淡水进水管以及热水进水管,分别连接船上海水管、淡水管、热水管。
36.当船舶在冬季作业时,为了防止海水供水管,淡水供水管、热水供水管,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热水冲洗软管,海水进水管,淡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冻裂损坏,在维护作业完成后,关闭隔离阀,把各管内的水泄放干净,使其不存水,从而保证各管的安全。
37.实施例2
3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在l型承载板3上及储物箱4上对应设有第一螺纹孔,在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第一固定螺栓19。
39.实施例3
4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在储物箱4顶部设有一l型连接件20,在l型连接件20与艏楼甲板26的挡水板21上对应设有第二螺纹孔,在第二螺纹孔内设有第二固定螺栓22。
41.实施例4
4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7所示,在储物箱4底部设有一插杆23,在l型承载板3上开设有与插杆23适配的插腔24。
43.通过实施例2-4将储物箱设置成可拆卸式,提高了牢固性,并且当调查设备或声学设备需要从实验室内拉敷临时电缆或软管时,可以把储物箱4整体拆下来,把电缆或各软管放在l型承载板3上,避免电缆或软管直接放在甲板上,保证甲板面清洁,且避免船员作业中绊倒,确保人员安全。
44.实施例5
4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9所示,海水储管滚轮5,淡水储管滚轮6,热水储管滚轮7,以及压缩空气储管滚轮,可设置成自动回转结构,以海水储管滚轮5为例,第一转轴12包括与储物箱4内壁连接的第一转筒28,及一端与第一转筒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海水储管滚轮固定连接的第二转筒29,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连接的扭转弹簧30。可在第一转筒内设置一轴承,在第二转筒上设置一与轴承内环连接的固定筒32,使二者转动连接,固定筒允许海水进水管穿过。使海水储管滚轮具有自动回转功能,海水冲洗软管8使用结束后,自动回转复位,进一步提高了便利性。
46.实施例6
4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淡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以及供气管转动不便,以海水进水管为例,可在海水进水管上设置一固定轴承,在海水供水管连接上设置一与固定轴承内环连接的短管33,这样,海水供水管转动时,海水进水管不转动。
48.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于舱室门上方舱壁上的固定板,以及设于固定板上的l型承载板,在l型承载板上设有一储物箱,在储物箱内设有通过两对应设置的第一转轴与储物箱连接的海水储管滚轮,通过两对应设置的第二转轴与储物箱连接的淡水储管滚轮,通过两对应设置的第三转轴与储物箱连接的热水储管滚轮,以及通过两对应设置的第四转轴与储物箱连接的压缩空气储管滚轮,在海水储管滚轮,淡水储管滚轮,热水储管滚轮上分别设有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以及热水冲洗软管,在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以及热水冲洗软管一端分别设有用于启闭水洗软管的水洗阀,在海水储管滚轮,淡水储管滚轮,热水储管滚轮内分别设有海水供水管,淡水供水管以及热水供水管,在一第一转轴内设有一与海水供水管连通的海水进水管,在一第二转轴内设有一与淡水供水管连通的淡水进水管,在一第三转轴内设有一与热水供水管连通的热水进水管,所述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以及热水冲洗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海水供水管,淡水供水管以及热水供水管连通,在压缩空气储管滚轮上设有气洗软管,在气洗软管上设有用于启闭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以及热水冲洗软管的气洗阀,在压缩空气储管滚轮内设有供气管,在一第四转轴内设有一与供气管连通的进气管,在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以及热水冲洗软管上分别设有隔离阀,在储物箱底壁上设有允许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热水冲洗软管及气洗软管通过的通孔,在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热水冲洗软管及气洗软管上设有一直径大于通孔的限位块,在储物箱上设有与储物箱铰接的门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其特征是,在l型承载板上及储物箱上对应设有第一螺纹孔,在第一螺纹孔内设有第一固定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其特征是,在储物箱顶部设有一l型连接件,在l型连接件与艏楼甲板的挡水板上对应设有第二螺纹孔,在第二螺纹孔内设有第二固定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其特征是,在储物箱底部设有一插杆,在l型承载板上开设有与插杆适配的插腔。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其特征是,在l型承载板底部设有多个声控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转轴包括与储物箱内壁连接的第一转筒,及一端与第一转筒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海水储管滚轮固定连接的第二转筒,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连接的扭转弹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储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维护的船舶舱室门顶防腐蚀储物装置,包括多个固定板,以及L型承载板,L型承载板上设有储物箱,储物箱内设有海水储管滚轮,淡水储管滚轮,热水储管滚轮及压缩空气储管滚轮,还包括海水冲洗软管、淡水冲洗软管,热水冲洗软管,水洗阀,海水供水管,淡水供水管,热水供水管,海水进水管,淡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气洗软管,气洗软管上设有气洗阀,压缩空气储管滚轮内设有供气管,还包括进气管,隔离阀,储物箱底壁上设有通孔,各软管上设有限位块,储物箱上设有门体,其便于拆装、维护,节约软管搬运、安装、整理时间且防止管路腐蚀及冻裂,提升船员工作效率及船舶空间利用率。船员工作效率及船舶空间利用率。船员工作效率及船舶空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
张永侨 白昌胜 张文湘 刘李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2022.04.27
技术公布日:
20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