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设施及措施资料

阅读: 评论:0

防尘设施及措施资料
防尘设施及措施
⼀、地⾯防尘措施
1. 地⾯主⽣产系统防尘
1)在输煤系统⼯艺设计中尽量降低煤流转运点的落差,落差不超过50cm,落差⼤于50cm的转载点应设置导料槽和喷雾装置。
2)带式输送机应每隔20⽶设置喷雾降尘设施,在机头处必需设置喷雾降尘装置,喷雾压⼒须⼤于0.7MPa,喷雾的喷头与煤流⽅向呈45°夹⾓,对准转载落煤处,喷雾要求覆盖整个产尘点。
3)对运煤⽪带的头尾部设密封罩,密封罩在⽪带延伸处设置挡帘,挡帘应设为双层,两层挡帘相互交叉叠放,与⽪带之间尽量不留空隙,挡帘应做到损坏后随时更换。⽪带头部的密封罩内应敷设耐磨材料。
4)输煤系统的⽔⼒清扫设施,每个20m设置⼀个三通阀,连接冲⽔软管,软管长度应能够使冲洗⽔达到输煤通廊的所有地⾯和墙壁,污⽔经集⽔坑/集⽔池排⽔泵转排⼊煤泥池,重复利⽤。
5)原煤震动分级筛位于车间内,设计采⽤集⽓罩+袋式除尘器⽅法去除筛分粉尘,选⽤⼀套LMF-I脉冲扁袋式除尘机,Q=9200-16500m3/h,P=3470Pa,N=4.5kw,使含尘⽓体经集尘罩进⼊除尘处理,设计集尘效率为90%,除尘效率为99%,排⽓筒⾼度为15m.
6)块煤封闭式储煤场设除尘喷,定时对煤场环境进⾏洒⽔降尘,能有效抑制煤尘产⽣。混末煤采⽤圆筒仓储存,在筒仓顶部配套安装两台T35-11系列轴流风机、1组KGJ15型⾃动⽡斯监控探头。宝商集团陕西辰济药业有限公司
7)坑⽊加⼯房及时清理积尘,⼯⼈操作时要佩戴防护眼镜及防尘
⼝罩,防尘粉尘侵害,以保护眼镜和呼吸器官。
2.辅助⽣产系统
1)锅炉房除尘
⑴锅炉上煤采⽤机械上煤机上煤,减少司炉⼯直接与煤尘接触的时间。
⑵锅炉出渣采⽤湿式出渣,避免⼲式出渣产⽣的粉尘。
⑶每班冲洗地⾯,避免粉尘积聚。
2)其他辅助系统除尘
⑴在锅炉房、机修车间、变电所等处均采⽤⽅型壁式轴流式通风机进⾏通风换⽓除尘,为弥补通风所造成的热量损失,保持室内热平衡,设计采⽤增加散热设备的⽅式保持室内采暖温度。
⑵凡设有洒⽔喷雾的地点均设置供暖管道,防⽌结冰。
⑶出井的矸⽯必须及时运⾄矸⽯场,并进⾏推平压实,每天指定专⼈进⾏洒⽔灭尘,防⽌矸⽯场粉尘飞扬。
⑷⼯业场地道路扬尘采取洒⽔车定时洒⽔抑尘。
⼆、井下防尘措施
煤矿粉尘⼤部分产⾃采掘⼯作⾯,按照矿井实施的防尘技术,可将井下防尘措施分为以下五类:
1、防尘供⽔系统
矿井⼯业场地设1座300m3静压⽔池⽤于井下防尘供⽔,1座200m3备⽤静压⽔池,池⽔经管道⾃流经主⽴井进⼊井下各⽤⽔点使⽤。管材使⽤涂塑复合⽆缝钢管,⽤法兰连接。井下降、除尘⽤⽔量表见4-2-2。
表4-2-2 井下消防洒⽔计算表序
号⽤⽔项⽬
⽤⽔
时间
(h)
⽤⽔
设备
⽤⽔标准⽤⽔量
备注
低压蒸汽锅炉
单位
塑料表面电晕处理机昼夜
m3/d
最⼤
m3/h
⼀综放⼯作⾯
1 喷雾泵站8 1台
32
L/min 153.6 19.20
2 转载点喷雾16 1处18 L/min 17.
3 1.08
喷雾⾯积6m2,喷
雾强度3L/min.m2
3 风流净化⽔幕16 5道18 L/min 86.
4 5.4
4 煤层注⽔泵12 1台
18
L/min 129.6 10.80
5
冲洗巷道给⽔
3 2个20 L/min 7.2 2.40
⼆掘进⼯作⾯
1 喷雾泵站10 2台50 L/min 60.0 6.00
2 风流净化⽔幕16 4道18 L/min 69.1 4.32
喷雾⾯积6m2,喷3 转载点喷雾16 2处18 L/min 34.6 2.16
雾强度3L/min.m2冲洗巷道给⽔
3 2个20 L/min 7.2 2.40
4
5 混凝⼟搅拌机10 2台25 L/min 30.0 3.00
三井下运输系统
转载点喷雾16 5处18 L/min 86.4 5.4
风流净化⽔幕16 9道18 L/min 155.52 9.72
四⼩计836.92 71.88
按⼩计⽔量的1.1五总计920.61 79.07
倍计(1)给⽔栓的设置
在下列部位设置相应规格的给⽔栓:
①设有供⽔管道的各条⼤巷及顺槽每隔100m应设置⼀个规格为
DN25的给⽔栓;
②掘进巷道中岩巷每100m、煤巷每50m设置⼀个规格为DN25
服务器监测的给⽔栓;
③溜煤眼、转载点等需要冲洗巷道的位置。
在下列部位设置喷雾装置:
①运输系统中的煤仓、溜煤眼、破碎机、转载机等的转载点上,
因煤块下落及碰撞产⽣煤尘;
②运输系统中的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因煤与空⽓的相对运
动将细尘带⼊空⽓。
以上煤尘的控制⽅法,除了煤层注⽔和湿式凿岩外,其余均属⽔
喷雾除尘装置。
(2)管道规格
井下消防、洒⽔管道采⽤⽆缝钢管,法兰或卡套式连接,管道沿巷道侧壁敷设或设⽀墩沿地板敷设。由静压清⽔池进⼊主⽴井的管道管径为DN100,运输⼤巷和回风⼤巷的管径均为DN75,回采⼯作⾯顺槽的管径为DN50。
(3)防尘⽤⽔的⽔质及⽔压要求
①悬浮物含量不得超过150mg/L。
②悬浮物的粒度直径不得⼤于0.3mm。
③⼤肠菌≤3个/L。
④每半年取防尘⽤⽔的末端⽤⽔送资质单位化验分析,各管理单位每次安装后⽤压⼒表测出供⽔⽔压,达不到要求时由矿⽅统⼀安排解决。
⑤在回采⼯作⾯、掘进⼯作⾯、主要运输巷的运输及转载系统等防尘⽤⽔地点的管路设置了矿⽤⾃冲洗式⽔质过滤器(Z4LH-ZCLH-2型)。过滤器直接安装在井下防尘供⽔管路中。
4)建⽴定期冲尘制度,配备冲尘软管。采煤队必须对所辖采煤⼯作⾯及其外50m内的进回风巷每班进⾏冲洗⼀次;距⼯作⾯
50~l00m内的进回风巷每天冲洗⼀次;l00m之外的进回风巷每10天冲洗⼀次,如果积尘超过规定随时冲洗或清扫,要有记录。掘进队必须对距掘进⼯作⾯20m每班冲洗⼀次;距掘进⼯作⾯20~l00m的巷道每天冲洗⼀次;距掘进头100m之外的掘进巷道每15天冲洗⼀次,要有记录。运煤系统的转载、卸载点前后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随时进⾏冲洗。
2.煤层预注⽔
根据地质报告中提供的资料,3号煤层原煤⽔分为2.20%。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需对煤层煤体进⾏注⽔。
在采煤前,利⽤下向钻孔注⽔⽅式向煤层注⼊压⼒⽔,使其沿着煤层的层理、节理和裂隙向四周扩散,然后渗⼊到煤的孔隙中去,增加煤的⽔分,使煤体预先得到湿润,以减少采煤时浮游煤尘的产⽣量,保障作业地点⼈员⾝体健康,设计采⽤深孔煤层采前注⽔⽅式。采⽤单向钻孔布置,即在⼯作⾯顺槽中平⾏于⼯作⾯向煤体打长钻孔注⽔,钻孔沿煤层均匀布置,钻孔⼝布置在巷道中距底板1m左右处。
①注⽔压⼒
该矿煤层注⽔采⽤动压注⽔。注⽔参数应考虑煤层裂隙、层理、节理及透⽔性等因素,由注⽔泵站调整煤层注⽔压⼒。注⽔压⼒⼀般为5~9 MPa。
⑤注⽔设备及仪器
煤层注⽔配套装备见表4-2-4。
表4-2-4 煤层注⽔配套装备表
设备型号备注煤层注⽔钻机MYZ-200型1台
煤层注⽔泵5D-2/150 1台
夹布压⼒胶管与泵配套20 m
冷拨⽆缝钢管与泵配套120 m
⾼压钢丝编织胶管与泵配套100 m 快速接头K型20个
安全阀1个内螺纹升降⽌回阀H41H-160 型1个
弹簧式压⼒表4个
叶轮湿式⽔表1个
⾼压注⽔表DC-4.5/200型2个
等量分流器DF-3型4个
⾼压闸阀JBH-160III 4个
封孔器YPA-120型4个
钢制三通4个便携式快速⽔分测定仪WM-A型1个
⑥煤层注⽔⽔源
煤层注⽔⽔源取⾃井下消防洒⽔系统,从回采⼯作⾯顺槽给⽔管⽹中接⽔管⾄注⽔泵站,将⽔注⼊1辆移动储⽔箱内,储⽔箱容积为
2 m3,由注⽔泵从移动储⽔箱吸⼊加压向煤层注⽔。
降尘措施
降尘措施就是采⽤喷雾的⽅法将悬浮于风流中的粉尘降下来的措施,⽬前主要的防尘措施有净化⽔幕、采煤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放煤⼝喷雾。
⑴风流⽔幕的设置
①3101回采⼯作⾯
3101⼯作⾯运输顺槽内设置两道全断⾯⾃动控制风流净化⽔幕;第⼀道⽔幕设置在运输顺槽距⼯作⾯
meno2
出⼝30m处;第⼆道⽔幕在⼯作⾯运输顺槽距⼤巷出⼝30m处。
3101⼯作⾯回风顺槽内设置两道全断⾯⾃动控制风流净化⽔幕;第⼀道⽔幕设置在采煤⼯作⾯回风顺槽距⼯作⾯出⼝30m;第⼆道⽔幕在采煤⼯作⾯回风顺槽距⼤巷出⼝30m处。
在辅助进风巷道内设置两道全断⾯⾃动控制飞流净化⽔幕;⼀道⽔幕设置在距⼯作⾯30m处;⼀道⽔幕设置在距采区⼤巷30m 处。
在辅助回风巷内设置两道全断⾯⾃动控制飞流净化⽔幕;⼀道⽔幕设置在距⼯作⾯30m处;⼀道⽔幕设置在距采区⼤巷30m 处。
②顺槽掘进⼯作⾯
投产时,布置的掘进⼯作⾯均为顺槽炮掘⼯作⾯,在每个掘进巷道内设两道全断⾯⾃动控制风流净化⽔幕,第⼀道设置在距迎头20m 处,第⼆道设置在距迎头50m处。
③其他巷道
在3号煤⼀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矿井运输⼤巷、回风⼤巷中部分别设置⼀道⾃动控制风流净化⽔幕;在井底煤仓下风侧20m范围内,设置⼀道⾃动控制的风流净化⽔幕。
⑶⽔幕制作及设置标准要求如下:
①⽔幕与巷道顶板轮廓⼀致,距顶板(顶梁)不⼤于300mm,
每道⽔幕距巷道顶板的距离应统⼀,安装位置应避开巷道⾼冒区或调整喷咀⽅向达到覆盖全断⾯的要求。
②每道⽔幕喷嘴不少于5个,喷咀间距500—600mm,两侧喷咀距巷帮不⼤于0.5m。
③喷嘴必须逆着风流⽅向安装,与巷道顶板风流⽅向呈75~80°夹⾓,雾化效果好,雾流随风飘逸距离在5m以上。
④为适应巷道的宽度变化,⽔幕做成多节时连接必须采⽤管箍或三通(三通连接喷咀),不得采⽤软连接。
⑤在胶带运输机巷,⽔幕阀门必须安装在⼈⾏道侧,⽅便⼈员操作,阀门灵敏可靠,各连接处不漏⽔。
⑥净化⽔幕开启后,⽔雾必须能够封闭巷道全断⾯、阀门灵敏可靠、喷雾飘逸距离不⼩于5m。
⑦⽔幕在检修停⼯期间要关闭,锚喷作业(拌料)前开启喷雾、作业完毕后关闭。
⑧装煤点下风流的⽔幕在胶带停⽌运⾏、煤体湿润状态下关闭(指不扬尘状态)。
⑨⼈员需要在⽔幕下⽅作业或⼈员频繁通过时,可以暂时关闭,但⼯作完成后必须⽴即恢复。
⑵喷雾降尘
①回采⼯作⾯
根据“《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的要求,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压⼒不得低于2MPa,外喷雾压⼒不得低于4MPa,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使⽤,外喷雾压⼒不得低于
8MPa。喷雾系统应与采煤机联动,⽆⽔或喷雾装置不能正常使⽤时,必须停机。
本矿井在开采期间,回采⼯作⾯设置了防尘供⽔管⽹,喷雾降尘的⽔源取⾃井下防尘供⽔系统管⽹,因其静⽔压⼒不满⾜要求,故采
⽤动压供⽔,在回采⾯配备了喷雾泵站。
矿井在开采3号煤层期间,设计在采煤机组设内、外喷雾,综采⽀架安装⾃动喷雾降尘装置,⼯作⾯
配备有BPW-250/5.5喷雾泵站,泵站内设置2台喷雾泵,压⼒5.5MPa。,不能满⾜要求,本次设计选⽤BPW315/10喷雾泵站,泵站内设置两台喷雾泵,⼀⽤⼀备。喷雾系统与采煤机及液压⽀架联动,实现与割煤移架同步作业。
采煤机内外喷雾系统的管理:①加强采煤机内外喷雾系统的管理,每天检修维护,保证喷嘴完好不堵塞。②采煤机内外喷雾安装有过滤装置。
综采液压⽀架移架时,能产⽣⼤量的粉尘,因通风断⾯⼩,风速⼤,来⾃采空区的粉尘量⼤增。因此设计液压⽀架采⽤⾃动喷雾的防尘措施,本矿井⼯作⾯液压⽀架为放顶煤液压⽀架,喷雾系统喷嘴安设位置应能保证喷嘴向相邻⽀架之间的空间、采空区和顶梁进⾏喷雾,喷雾压⼒不⼩于1.5 MPa,喷雾流量控制在35L/min以下。液压⽀架⾃动喷雾系统的供⽔由综采⼯作⾯配备的喷雾泵站供给。放顶煤采煤⼯作⾯的放煤⼝,安装⾼压喷雾装置,压⼒不低于8Mpa,由采煤⼯作⾯的⾼压喷雾泵保障其压⼒,实现放煤⼝放煤同步喷雾。
⼯作⾯所有运煤转载点安设喷雾装置,喷雾必须喷在落煤点上。

本文发布于:2023-07-25 02:2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11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喷雾   设置   巷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