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及车架[实用新型专利]

阅读: 评论: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蒸馏水发生器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798692.X
(22)申请日 2020.05.14
(73)专利权人 常州市佳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
农场村
(72)发明人 蒋建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唯思百得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5
代理人 周颖洁
(51)Int.Cl.
B62M  7/04(2006.01)
B62M  11/14(2006.01)
B62M  6/40(2010.01)
B62K  11/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及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
式中置电机,具有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电机的输
出端接减速器的输入端;还包括与减速器输出
垂直的中轴机构;所述减速器与中轴机构之间通
过输出支撑端连接;所述中轴机构包括动力输出
单元、套设在动力输出单元外周的外壳以及牙盘
连接座;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允许输出支撑端的输
出部分进入到外壳内部的容纳腔;所述外壳外周
还设置有固定单元。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
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安装方便
快捷,且安装结构稳定的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用
管式中置电机及车架。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CN 210793498 U 2020.06.19
卷尺设计C N  210793498
U
1.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具有电机(1)和减速器(2);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接减速器(2)的输入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减速器(2)输出端垂直的中轴机构(4);所述减速器(2)与中轴机构(4)之间通过输出支撑端(3)连接;所述中轴机构(4)包括动力输出单元(40)、套设在动力输出单元(40)外周的外壳(41)以及牙盘连接座(44);所述外壳
(41)上开设有允许输出支撑端(3)的输出部分进入到外壳(41)内部的容纳腔(411);所述外壳(41)外周还设置有固定单元(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单元(40)包括动力输出轴(401)、从动齿(402)以及设置在从动齿(402)两侧的轴承;所述从动齿(402)套固在动力输出轴(4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42)与外壳(41)一体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42)包括锁
彩钢管紧块(420)和安装座(421);所述锁紧块(420)平行于外壳(41)轴向设置,且所述锁紧块(420)上开设有螺栓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21)成形于容纳腔(411)的外周,且所述安装座(421)上开设有螺栓孔。
6.一种用于安装权利要求4或5所述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的车架,具有下管
(6)、链撑(8)以及座管(10);所述下管(6)的后端、链撑(8)的前端以及座管(10)的下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6)、链撑(8)以及座管(10)相连接处加设有定位座(11);所述下管(6)的后半部分设置为中空腔;所述定位座(11)与下管(6)连接处开设有安装孔(111);所述安装孔(111)与中空腔连通;所述安装孔(111)与安装座(421)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撑(8)之间的定位座(11)上开设有夹紧槽(112);所述夹紧槽(112)与锁紧块(420)相匹配,且在夹紧槽(112)两侧开设有贯穿的螺栓孔。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10793498 U
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及车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助力自行车,尤其是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及车架。
背景技术
[0002]电动助力自行车是一种新型二轮车,属于自行车的一种,其以电池作为辅助动力来源,安装有电机,并具备动力辅助系统,能够实现人力骑行和电机助动一体化的新型交通工具。
[0003]在助力自行车领域,电机安装位置主要分为中置电机和轮毂电机两种。中置电机,即电机安装在车身五通位置处的电机,中置电机的两侧安装有脚踏,在电机没有电源的情况下,骑行车可以通过脚踏实现人力骑行,阻力和正常的自行车没有差别。轮毂电机,即安装在自行车轮毂中的电机,相对于轮毂电机,中置电机在性能和技术等方面均占有较大的优势。现有的中置电机均为外挂式中置电机,其体积相对较大,占用空间较大。
连卷背心袋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安装方便快捷,且安装结构稳定的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及车架。
无底鞋[000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具有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接减速器的输入端;还包括与减速器输出端垂直的中轴机构;所述减速器与中
轴机构之间通过输出支撑端连接;所述中轴机构包括动力输出单元、套设在动力输出单元外周的外壳以及牙盘连接座;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允许输出支撑端的输出部分进入到外壳内部的容纳腔;所述外壳外周还设置有固定单元。
[0006]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出单元包括动力输出轴、从动齿以及设置在从动齿两侧的轴承;所述从动齿套固在动力输出轴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单元与外壳一体成形。
[000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单元包括锁紧块和安装座;所述锁紧块平行于外壳轴向设置,且所述锁紧块上开设有螺栓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成形于容纳腔的外周,且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螺栓孔。[0010]一种用于安装有上述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的车架,具有下管、链撑以及座管;所述下管的后端、链撑的前端以及座管的下端相连接;所述下管、链撑以及座管相连接处加设有定位座;所述下管的后半部分设置为中空腔;所述定位座与下管连接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中空腔连通;所述安装孔与安装座相匹配。
[0011]一种用于安装有上述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的车架,所述链撑之间的定位座上开设有
夹紧槽;所述夹紧槽与锁紧块相匹配,且在夹紧槽两侧开设有贯穿的螺栓孔。[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结构中的主驱动齿和从动齿所采用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因采用伞齿轮组所造成的体积较大的
问题,从而使得中轴机构在体积上得到优化。另外在安装管式中置电机的过程中,通过锁紧块与夹紧槽的配合安装,并用螺栓进行锁紧连接,再加上安装座与定位座的配合安装以及加上螺栓锁紧,一个限定了中轴机构的轴向位移,一个限定了中轴机构的径向位移,其安装结构不仅稳定,而且安装过程较为简单,操作起来很方便,适用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式中置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式中置电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左视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0020]附图中标号为:电机1、减速器2、输出支撑端3、中轴机构4、动力输出单元40、动力输出轴401、从动齿402、外壳41、固定单元42、锁紧块420、安装座421、容纳腔411、牙盘连接座44、上管5、下管6、转向管7、链撑8、座撑9、座管10、定位座11、安装孔111、夹紧槽1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见图1和图2,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具有电机1和减速器2,此处的减速器2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到减速器2的输入端,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减速器2输出端垂直的中轴机构4,减速器2与中轴机构4之间通过输出支撑端3连接,中轴机构4包括动力输出单元40、套设在动力输出单元40外周的外壳41以及牙盘连接座44,外壳41上开设有允许输出支撑端3的输出部分进入到外壳41内部的容纳腔411,外壳41外周还设置有固定单元42。
继电器封装[0022]本实施例中更具体地,中轴机构4还包括安装在外壳41两侧的端盖,端盖与外壳41之间的安装固定方式采用现有安装固定方式即可,在此不多加赘述,牙盘连接座44的安装也采用现有技术。
[0023]本实施例中更具体地,输出支撑端3的输出为主驱动齿,动力输出单元40包括动力输出轴401、
从动齿402以及设置在从动齿402两侧的轴承,动力输出轴401包括中轴以及套固在中轴上的动力输出套,从动齿402套固在动力输出轴401上,此处的从动齿402与输出支撑端3的主驱动齿相啮合。即电机1工作,将输出经过减速器2传递到主驱动齿,主驱动齿带动从驱动齿402转动。此处的主驱动齿和从动齿402为附图2所示的齿轮组,该齿轮组中的齿呈弧形,且该齿轮组相对于伞齿轮组节省了一定空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轴机构4在性能不变的前提下,体积减小,显得更轻盈。
[0024]本实施例中更具体地,固定单元42与外壳41一体成形,固定单元42包括锁紧块420和安装座421。锁紧块420平行于外壳41轴向设置,且所述锁紧块420上开设有螺栓孔。安装座421成形于容纳腔411的外周,且安装座421上开设有螺栓孔,此处的锁紧块420固定的方向为外壳41的轴向,安装座421固定的方向为外壳41的径向上。
[0025]见图3至图6,一种用于安装有上述电动助力自行车用管式中置电机的车架,具有下管6、链撑8以及座管10,下管6的后端、链撑8的前端以及座管10的下端相连接。还包括上管5、转向管7以及座撑9,转向管7固定在上管5和下管6的前端,座管10的上部分固定有座撑9和上管5。下管6、链撑8以及座管10相连接处加设有定位座11,定位座11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下管6、链撑8以及座管10相连接处。下管6的后半部分设置为中空腔,定位座11与下管6连接处开设有安装孔111,安装孔111与中空腔连通,且安装孔111与安装座421相匹配,在定位座11上与安装座421上螺栓孔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螺栓孔,从而通过螺栓将安装座421与定位座11锁紧固定。上述的中空腔用于容纳电机1和减速器2以及部
分输出支撑端3。
[0026]本实施例中更具体地,链撑8在车架中是成对出现的,此为现有技术,链撑8之间的定位座11上开设有夹紧槽112,夹紧槽112与锁紧块420相匹配,且在夹紧槽112两侧开设有贯穿的螺栓孔,安装中将锁紧块420卡装到夹紧槽112中,随后用螺栓配合螺母进行锁紧安装即可。
[00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安装过程中,中轴机构4先进行组装完毕,然后电机1、减速器2以及输出支撑端3进行安装。其中电机1、减速器2以及部分输出支撑端3放置到中空腔中,随后将输出支撑端3的输出部分,即主驱动齿与中轴机构4中的从动齿402啮合安装;工作过程中,电机1、减速器2以及输出支撑端3逐级输出,随后通过主驱动齿与从动齿402进行传动连接,从动齿402的转动带动动力输出轴401转动。
[0028]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7-24 20:07: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08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机   安装   输出   实用新型   动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