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对比实验报告 张琪
【摘 要】对两款电动自行车进行了对比试验。基于对比试验数据,为读者讲解电动自行车的各项数据指标的含义,如何通过解读数字来判断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动力性、操控性、耗电经济性等性能,从而挑选到适合自己的车辆。此外,还为电动自行车消费者提出了多项产品安全和道路行驶安全的建议。
【期刊名称】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电动自行车》
【年(卷),期】2012(000)010
【总页数】4页(P45-48)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安全性;动力性;操控性;维护建议
【作 者】张琪
【作者单位】不详
龙虾地笼【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气浮刮渣机U484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交通状况日渐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电动自行车以其环保快捷省力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更多人开始考虑并接受了电动自行车作为自己的日常交通工具。那么,怎样才能挑选到一款安全可靠并且适合自己的电动自行车呢?为此,中德消费者保护和产品安全项目委托德国TüVRheinland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在市面上挑选了两台同样是国产,并且具有同等价位、相同制造水准和相似配置的电动自行车,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比对测试。该文将以两款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761-1999(以下简称国家标准)测试的电动自行车为例,介绍电动自行车安全、质量、性能等方面的对比数据,帮助读者更理性地认识和挑选自己心仪的产品。
以下是我们将要对比的两款电动自行车A和B的基本参数:合欢椅
电动自行车A:产地江苏昆山,轮径20寸,车重29 kg,电池容量10.5 Ah,最高车速14.3 km/h,无变速,官方指导售价2580元。
废旧电路板提金技术电动自行车B:产地江苏苏州,轮径20寸,车重26 kg,电池容量12 Ah,最高车速18.85 km/h,无变速,官方指导售价2400元。
有过购买汽车经历的读者一定知道,买车要考虑到汽车的动力性、安全性、操控性、配置水平以及燃油经济性等各项因素。而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电动车)看似简单,其实其中的学问也不小,也要对各项因素综合考量,进行挑选。现在我们将一一向您说明。 电动车A
电动车B
1 什么样的电动车更加安全可靠
安全性是所有交通工具最重要的性能,当然,电动车也不例外。安全性,通俗的理解就是车速不要太快,刹车要灵敏,车子要够结实。这3条标准用测试指标来量化,就是最高时速、制动性能和车架/前叉强度。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3项指标在国家标准中被列为强制项目,也就是说,当这3项中的任意一项没有及格,那么这辆送检车辆就是不合格产品。而对于其它性能的指标,并没有这样的强制要求。由此可见,在国家标准中,对安全性指标 的要求要比其它性能的指标更加严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最高时速。由于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为了保证电动车骑行人,以及其它非机动车、行人的安全,国家标准中对电动车做出最高时速的限制。通过对比数据我们看到电动车A在骑行时的最高车速为14.3 km/h,而电动车B为18.85 km/h,都没有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20 km/h上限。在实际购买时,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挑选时速不同的电动车。如果您经常在狭窄小巷骑行,或者只需短途骑行,那么较低时速的电动车就可以满足您的需求,如果车速过快,对您对他人都会造成危险隐患。为了限制车速,每辆电动车上都装配有限速器。在此我们要提醒您,千万不要拔掉车上的限速器,这样是很危险的,并且还会缩短蓄电池的寿命。
同样重要是制动性能,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刹车是否灵敏。其测试方法及标准是以该电动车最高车速电动骑行时,测量从制动(捏车闸)开始到车完全停住所需要的距离。其干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4 m,湿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15 m。测试结果如下:
电动车A:干态制动距离2.45 m,湿态制动距离3.42 m。
电动车B:干态制动距离3.3 m,湿态制动距离4.64 m。
乍一看,电动车A的干湿制动距离均小于B,有人会说,A车更安全。但是真的是这样么?由于A车的最高时速小于B车,而每辆电动车都是以其自身最高时速行驶测试制动距离的。因此,真正的制动性能谁强谁弱,不是单单看制动距离,而是要看减速度。通过减速度公式1,我们得到电动车A的干态减速度是3.22m/s2,湿态减速度是2.31 m/s2,而B的干态减速度4.15是m/s2,湿态减速度是2.95 m/s2。也就是说,无论在干燥还是湿滑地面,如果两车以同样速度行驶,然后同时制动,结果是B车会先停下来。这样一来,哪辆车的制动更好已经一目了然。另一方面,从数据看来两车的测试数据都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4 m和15 m的上限以下,但是仍然不可以掉以轻心。为什么这么说呢?通常,人的应急反应速度是0.15 s~0.4 s(刘翔起跑时的反应速度是0.139 s),也就是说,当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人需要一点时间做出反应才能开始刹车,这样一来,开始刹车之前,电动车已然又开出了1~2m。所以实际制动距离还要在测试数据上加上1~2 m。生死往往只有毫厘之隔,不容小觑。因此,我们建议大家挑选电动车时要综合考虑道路状况和个人自身情况,选择制动性符合需求的电动车。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安全性指标是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国家标准规定电动车车架/前叉组合件在重物冲击试验中的永久变形不能超过40 mm。试验结果显示,A车车架/前叉组合件的
永久变形是2 mm,而B车是7 mm。即A车的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要高于B车。然而,这一指标数据通常不会出现在说明书上,需要咨询店内导购或者直接咨询厂家。
程控步进衰减器系统另外,电动车还需要配备一些必要的车灯或反射器,以及鸣号装置,用于照明和被其它车辆和行人识别。这些配件包括:前车灯或前反射器,后反射器,侧反射器,脚蹬反射器及鸣号装置。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车灯和反射器不是简单的装饰,它们的作用非常重要。在能见度较差的情况下一定要打开车灯并保证反射器没有被遮挡,而且要在非机动车道行驶,这样能使您有效避免被其它快速行驶的车辆撞倒,或者行人因为看不到您而突然闯出。电动车的使用者作为重要的道路交通参与者,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以保证自身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2 什么样的电机和蓄电池动力更强劲
蓄电池和电机对于电动车的作用,就如同汽车上的油箱和发动机,直接决定电动车的动力性能。在两款产品的测试数据中,我们看到如下结果:
电动车A:电池容量10.5 Ah,充电时间6小时21分,续行里程32 km,百千米电耗1.5 kW·h,加速至最大速度(14.3 km/h) 用时5.62 s。
电动车B:电池容量12 Ah,充电时间6小时23分,续行里程35 km,百千米电耗1.37 kW·h,加速至最大速度(18.85 km/h)用时6.11 s。
通过数据,我们看到B车电池容量越大,续行里程更远。通过加速至最大速度所用时间,可分别计算两辆车的加速度2,经计算,B车加速度性能略胜一筹。这两辆电动车的百千米电耗都高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1.2 kW·h,耗电量都比较大,对耗电经济性有要求的读者可以在挑选时关注这一指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蓄电池在反复使用后性能会下降,续行里程会减少。目前国家标准中还没有对反复充放电后的蓄电池性能做出要求。为了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保护好充电器,避免振动或日晒雨淋。
(2) 每天都充电,即便您的续行能力要求不长,充一次电可以使用2~3天,但是还是建议您每天都充电,这样使电池处于浅循环状态,电池的寿命会延长。
(3)及时充电,使用完了以后要尽早地充电,尽可能使电池电量处于饱满状态。
(4)定期深放电,电池定期进行一次深放电也有利于“活化”电池,可以略微提升电池的容量。
(5) 养成一些节电的好习惯。尽可能利用滑行。如下坡的时候,尽可能地利用提前断电滑行减速。在即将遇到红绿灯的时候提前进入滑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刹车;启动的时候,最好加入骑行助力,不仅仅可以提高启动速度,而且可以减少电池的电量损失和寿命损伤。
(6)注意充电的环境。充电最佳的环境温度是25℃,最好在通风的地方充电。
(7) 充分利用维修条件。不少电动自行车的经销商可以提供电池检修和维修的服务,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服务。一些品牌的电动自行车提出对电池的检修。如:对电池进行定期检修,可以减少对电池的损伤。
3 什么样的电动车更容易操控
除了作为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有时也可以作为锻炼身体或者休闲娱乐的工具。所以,除了基本的安全性和电池电机性能之外,操控性也是电动车购买的考虑因素。在电动车A和B
上,是没有安装变速器的,它们两个都是单速电动车。有一些较高端的电动车上会装有前后轮的变速齿轮,通过调节,可以适应平路、坡路、山路等不同路况,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并且带来更多的骑行乐趣。
变速调节器
巡航定速
另外,脚蹬、把手、鞍座等位置和尺寸是否合适,按钮和控制器的位置及操作方式是否安排合理,这些都会影响骑行的方便性和舒适程度,而且合适与否,因人而异。所以,在挑选时,建议您可以试坐或者试骑,来检查是否符合您的身体尺寸和使用习惯。
4 关于车辆维护的几条建议
(1)关于保修条款。保修条款很重要,请您在购买前仔细询问,保修是否覆盖全面,尤其是电机、电池、充电器及控制器。
(2)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在您对电动车的使用及维护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才
可以保证您可以安全地使用电动车及保持其良好车况。因此,在未阅读说明书的时候,请不要急于使用电动车或者将其借给不了解电动车使用的人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