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统一战线下的鹿楼战役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下的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9年春,已经占领沛县一年的日本侵略军,多次纠集汉奸下乡“清乡”、“扫荡”,妄图消灭沛县抗日武装力量。鹿楼伏击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一)战前沛县抗日形势
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形成后,沛县国共两党站在国家与民族立场上,组成联合政权,抗敌御侮,共赴国难。1938年6月,以冯子固为县长的国民党沛县政府邀请中共沛县党组织在龙固集、邵马庄开办抗日训练班,为国民党沛县游击队培训干部。不久,丰、沛、铜、鱼、滕五县抗日游击队实行联防制度,冯子固出任联防总指挥。当时的沛县共分八个区,其中第五区称“红五区”,区长是共产党员李剑波。沙河两岸地区的朱王庄、安国、朱寨等地实际上是共产党活动区域,八路军苏鲁支队驻地一度设在朱王庄。从抗日武装力量来看,除了县大队外,各区都建立了区大队,区长兼任游击大队长。根据抗战的需要,国民党游击队中,由共产党选派优秀政工人员参加游击队活动,主要是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提高官兵觉悟,鼓舞 官兵抗日斗志。国民党沛县游击队胡子良团、吴品山团,包括籍兴科所部何玉祥团,都有一批共产党政工人员渗透其中。国共合作期间,成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沛县人民义勇军,农民救国会、妇女救国会、自卫队等抗日众组织也相继成立。当时日伪政权在沛城,抗日政权在沛北一带建立了根据地,县政府设在郝寨,形成了以丰沛公路为分界线的两个政权区。1938年5月18日,沛县沦陷那一天,沛县游击队第一大队在城南封新庄与日军遭遇,激战一个小时。6月10日,沛县游击队薛家斌部在城南设伏截击日军,歼敌21人,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抗日军民斗志。为对付游击队,遏止沛县人民的抗日活动,日军与汉奸组织了一次次的“清乡”、“扫荡”。
(二)战前准备
1939年春4月,沛城日军组织春季“大扫荡”,主要目标是沛县北部的抗日根据地,尤其丰、沛、鱼接壤的龙固、朱王庄一带的八路军驻地。沛县抗日军民动员起来,自4月25日至29日,开展了大规模的“春季反扫荡”活动。
4月25日晚8时,驻沛日军20余人,伪军200余人,携轻机2挺,小炮1枚,由沛城出动,向西北方向移动。26日早晨与驻丰敌日伪一部汇合,进驻龙固。日伪计有汽车7辆,大炮3
门,重机4挺,兵力约千人。27日早晨,日伪由龙固出发,正式向抗日根据地搜索寻战,由龙固经朱王庄西进,当晚驻丰县重镇欢口。次日早晨,敌人由欢口沿大沙河西岸搜索南进,晚上驻防在丰东10里敌占区张五楼。游击队采用“拖敌至疲,伺机围歼”战术,避其锋锐,不与交战。多功能按摩垫
沛县抗日游击队吴品山部执行本次伏击任务。吴品山严密注视敌军行踪,派出一批侦察人员跟踪侦察,并根据敌军运动路线不断调整驻防地点。根据侦察报告,吴品山于25日晚,由沙河东驻地赵庄(今鹿楼西北三里)移防安国刘码头,次日移驻沙河西闵堤口(今鸳楼东北三里)。其时,游击四大队驻防鸳楼东刘庄,两地相距甚近,吴与四大队长踪茂格一起交换敌情,共商对敌方案。吴品山提出,日伪被游击队牵着鼻子拖了四天,始终扑空,已疲惫不堪,士气已是“三鼓而竭”,宜选择有利地形,“出其惰归”。大家一致认为鹿楼为敌回沛必经,且公路穿街,两侧民房便于埋伏,遂决定在此打一“平型关”式的会战。弯头制作
氧氟沙星甘露醇
吴、踪商定:吴品山部埋伏主击,踪部驻前黄楼、鹿韩庄,以截击丰敌来援,堵击溃敌西逃。吴于鹿楼西北五里黄楼设指挥所,并于鹿楼中心街鹿洪升店铺设立前线指挥所。吴部大队副卜斯友任前线指挥,大队指导员葛步海任副指挥。当晚卜、葛率队进入阵地。一队 驻西街路南,由队长刘谦,中共党员、指导员王国梁负责;四队驻西街路北,由队长田英奎负责;二队驻东街路南,由队长韩维云,中共党员、指导员张涵广负责;三队驻东街路北,由队长孟宪由负责;五队由队长黄兆礼率领,驻中心街前线指挥所,为预备队。中共党员葛步海作战前动员,约定以前线指挥所响声为进击信号。当晚部队全部进入指定地点,挖筑工事,埋伏待敌,并动员街上居民及时迁出,避免不必要伤亡。
(三)战役经过
28日晨,卜斯友、葛步海分头检查各队工事,再次鼓舞士气。官兵因整夜未见敌踪,多有急躁情绪。卜、葛强调隐蔽待敌,不得暴露目标。整个上午,整个鹿楼,一片沉寂。下午1时,卜斯友又到鹿楼西头观察敌情,发现敌人已抵鹿楼西张庄附近。日伪排成四路纵队,由西向东,直奔鹿楼。队伍甚长,见首不见尾,远远超过原来报告人数。卜立即回到指挥所,命令各队准备战斗。
敌人先头部队进入鹿楼西门,两名日本军官走在队伍前面,3门大炮、4挺重机由战马驮着紧随其后,7辆汽车已停在鹿楼小学门前广场上。步军行至中心街口,停下架休息。日本兵喊门跺门,抢劫财物。登屋瞭望的卜斯友见战机已到,立即向街心扔出两颗,速冻生胚包子
dvrs
敌人当即被炸伤一片。游击队步、机、冲锋一时齐发,愤怒的子弹穿向敌。卜骑着屋脊,端起冲锋顺街扫射,敌仓皇失措,遗尸满街。游击队将士跃出掩体,冲向街心,丢下手中“四一”步,捡起敌尸上的“三八式”及子弹,士气振奋,斗志昂扬。当汽车停在学校门前广场时,埋伏在校内的二队指挥员张涵广,命战士将捆绑一起。指挥所讯号一响,张立即率部奔向汽车,一声声巨响,7辆汽车的发动机被集束炸毁,轮胎也被战士戳穿,寸步难行。与此同时,三队长孟宪由率队冲至敌人大炮、重机前,令战士炸毁,日伪武器优势丧失殆尽。
敌人丢盔弃甲,狼狈窜突,死伤惨重,于是纵火焚烧民房。顿时,火光四起,烟炎张天,将士无法院内房顶掩蔽。“上好刺刀,给小日本拼了!”不知谁喊了一声,霎时间战士如下山猛虎,冲至街心,与敌人白刃相接。一时,杀声四起,丁丁当当,血肉横飞。抗日游击队占有利地形,熟悉地理情况,不少战士有武术基础,擒拿格斗,一显身手。东西大街上,布满了一具具日伪尸体。
激战约30分钟,敌人大部被歼。大队指导员葛步海认为鹿楼距丰、沛二城太近,敌援瞬间可至,建议迅速撤离。卜斯友遂下达撤退命令:一、四队向东北迂回撤退,二、三队向北
聚酯丙烯酸酯阎花山方向撤退,卜、葛二人率五小队殿后掩护。残敌见状,立即组织反扑,火力猛烈。一、二、三、四队已安全撤出,掩护部队受阻。卜、葛二人乃率部转而向东,进入路南鹿含清院内,据楼固争,与二队官兵南北支援。这时,民房尽为敌燃着,浓烟弥漫,敌搜索时未发现在此藏身的游击队官兵。日军放火燃烧五队藏身的路北大院,此院为二进,前进为草房,后进为楼房,游击队员躲进后院楼中,亦未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