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钟花柱与地脚螺栓连接施工
钢柱底脚安装是在土建基础上进行的,混凝土基础面上的柱脚螺栓的埋设精度直接影响上部钢结构的安装精度,对地脚螺栓中心位置和标高要严格控制。因此在工程施工中按以下工艺进行: 聚烯烃弹性体柱与地脚连接示意图
安装前检查项目:基础实际坐标(水平、纵向、横向)偏差;基础混凝土保养期及强度检验报告;构件加工偏差。
1)钢柱底脚的安装步骤如下:
清理基础表面,除去杂物→核对各基础标准线(水平、纵向、横向间距)→画出基础表面中心线→画出柱底脚中心线→调整柱底脚下预埋板的调整螺母到安装标高的位置并紧固→钢架预埋板安装就位在调整螺母上→用调整螺母调整钢架预埋板标高使之在同一水平标高上→刚架柱底角就位在预埋板上→用调整螺母调整钢柱标高使之在同一水平标高上→调整螺母焊接固定以防灌浆时移动→移交土建压力灌浆 。 柱定位轴线允许偏差1mm,每组地脚螺栓与柱子基础轴线之间位移允许偏差2mm。
沿纵向轴线之间的地脚螺栓组间的累计误差:轴线长度在30m 之间的允许偏差3mm,但通长不得超过5mm。
2) 钢柱的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1) 检查柱地脚螺栓、标高、十字线、柱子预检、放线、柱顶部放二次定位轴线及标高;
(2) 安装柱上爬梯及校正用缆风,加设柱脚保护器;
(3) 柱子对号入座,柱上标有编号、重量、轴线、方位、水平标高线;
(4) 检查吊装索具、吊耳的安全及变形等;
(5) 柱起吊过程中严防碰撞,柱安装时防碰地脚螺栓,扶稳后垂直下落,以保证轴线位置正确。 3) 标高的控制
本工程采用相对标高控制和设计标高控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钢结构的安装,每安装一节钢柱以后,引测实际标高复核设计标高,将设计标高的误差控制在5mm 以内,逐渐趋近设计标高。控制的方法是通过调节柱与柱之间的焊缝间隙来控制,并考虑焊缝收缩量。
22cccc
钢柱轴线及标高标记
具体施工按照如下方法操作:钢柱吊装就位至安装面,首先正柱底轴线位移,安装钢柱连接耳板上的大六角高强度螺栓,用钢楔子或千斤顶通过调整柱--柱之间的缝隙,按照先标高,后位移,最后垂偏的原则进行钢结构安装的校正。钢柱安装时每节钢柱垂直度的校正采用外控借线法观测,用两台经纬仪安置在外控点位上用经纬仪在两个垂直方向随时观测,配合安装校正。
4) 钢结构安装校正测量:
钢结构钢柱的校正是钢结构安装测量的关键工序、关键技术。在钢柱吊装就位后,其校正的内容和顺序为:标高的调校、位移调整、垂直度校正、垂直度的看守观测(跟踪观测)。
(1) 钢柱标高调校:钢柱吊装就位后,用大六角高强度螺栓通过连接板固定上下耳板,但是不夹紧,通过起落吊钩并用撬棍调整柱间间隙或通过加焊钢楔子结合千斤顶调整钢柱柱间间隙。通过上下柱的标高控制线之间的距离与设计标高数值进行对比,符合要求后打
入钢楔,点焊限制钢柱下落,并考虑其焊接收缩量和压缩变量,将其标高偏差调整至+5mm 内。柱子安装后,在安装面安置水准仪测设相对标高,配合钢尺进行测量换算各钢柱柱顶线,将标高测量结果与下节柱顶预检长度对比进行综合处理。
钢柱标高调整示意图
(2) 位移调整:钢柱对接时钢柱的中心线应尽量对齐,其错边量不得超过规范及“长城杯”规定的要求。为上下柱不出现错口,尽量做到上下柱十字线重合,如有偏差,在柱--柱的连接耳板的不同侧面夹入垫板(垫板厚度0.5~1.0mm),拧紧大六角高强度螺栓,钢柱
的位移偏差每次调整3mm 以内,如果偏差过大可以分2~3 次调整。每一节钢柱的定位轴线决不允许使用下面一节钢柱子的定位轴线,必须从地面控制线引到高空,以保证每节钢柱安装正确无误,避免产生过大的累积误差。
(3) 垂直度校正:钢柱校正的重点是对钢柱有关尺寸预检,对影响垂直的因素的预先控制。对于安装误差、焊接变形、日照温度、钢结构弹性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值通过不断总结、不断积累的经验预留垂偏值。钢柱的校正采用无缆风校正法,在钢柱的偏斜一侧打入钢楔或用顶升千斤顶。采用两台经纬仪在钢柱的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同时进行跟踪观测控制。在保证单节钢柱垂直度不超过规范的前提下注意预留焊缝的收缩对垂直度的影响,加强焊接工艺采用对称焊接以减小焊接收缩对钢柱垂直度的影响。
建筑线脚
葡萄架势(4) 垂直度跟踪观测:为了如实掌握每一根钢柱垂直度的动态,更好的指导安装工作和确定安装顺序。在钢梁安装时、钢梁安装完毕焊接过程中,采用经纬仪对钢柱的垂直度随时进行跟踪观测,保证钢结构安装的各项控制指标受控。钢梁安装过程中对钢柱垂直度的影响,可采用千斤顶和手拉葫芦进行调整。
横孔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