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解读与问题解答

阅读: 评论:0

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解读与问题解答氨气压缩机
一、指南的背景及目的
(1)政策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41 号)“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 通知》(发改气候[2014]63号)
(2)目的和意义
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促进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服务,实现核算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全国碳交易制度下的配额分配和企业履约作为参考依据。
二、指南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和报告。中国境内从事钢铁生产的企业可按照本指南提供的方法核算企业 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如钢铁生产企业生产其他产品,且生产活动存在温室气体排放, 则应按照相关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核算,一并报告。
报告主体: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并应核算的法人企业或视同法 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本指南所指温室气体排放仅指二氧化碳排放。
钢铁生产企业主要是针对从事黑金属冶炼、压延加 工及制品生产的企业。
按产品生产可分为:
钢铁产品生产企业、钢铁制品生产企业
按生产流程又可分为:
钢铁生产联合企业、电炉短流程企业、炼铁企业、炼 钢企业和钢材加工企业
三、钢铁生产企业核算温室气体排放的基本步骤
(1) 确定企业核算边界;
(2)识别排放源及气体种类
根据企业碳流入流出情况识别CO2排放源;
根据产品及工艺类型识别其他非CO2气体的排放源;
(3)选择每个排放源的核算方法、计算公式;
(4) 制定监测计划,收集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数据;
(5)将数据分别输入各个排放源的公式计算排放量或减排量;
(6) 数据内部核查与验证;
(7)汇总、归纳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过程和结果,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及表单。
四、核算边界的确定
报告主体应核算和报告其所有设施和业务产 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设施和业务范围包括直接生 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 附属生产系统,其中辅助生产系统包括动力、供 电、供水、化验、机修、库房、运输等,附属生 产系统包括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 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如职工食堂、车间浴室、 保健站等)。
企业厂界内生活能耗导致的排放原则上不在 核算范围内。
五、确定二氧化碳排放源
燃料燃烧排放:净消耗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包括钢铁生 产企业内固定源排放(如焦炉、烧结机、高炉、工业锅炉等固定燃烧设备),以及用于生产的移动源排放(如运输用车辆及厂内搬运设备等)。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钢铁生产企业在烧结、炼铁、炼钢等工序中由 于其他外购含碳原料(如电极、生铁、铁合金、直接还原铁等)和熔剂的分 解和氧化产生的CO2排放。
净购入使用的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企业净购入电力和净购入 热力(如蒸汽)隐含产生的CO2排放。该部分排放实际发生在电力、热力生产 企业。
固碳产品隐含的排放:钢铁生产过程中有少部分碳固化在企业生产 的生铁、粗钢等外销产品中,还有一小部分碳固化在以副产煤气为原料生产 的甲醇等固碳产品中。这部分固化在产品中的碳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应予 扣除。
六、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
(1)报告主体排放量的计算公式
浮油回收机
ECO2: 为企业CO2 排放总量,单位为吨(tCO2);
磁性材料液压机
E燃烧: 为企业所有净消耗化石燃料燃烧活动产生的CO2为吨(tCO2);
E过程: 为企业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CO2);
E电和热: 为企业净购入电力和净购入热力产生的CO2 排放量,单位为吨(tCO2);
R固碳:    为企业固碳产品隐含的CO2 排放量,单位为(tCO2)。
(2)化石燃料燃烧的CO2排放
泊车系统
上游排放
直接排放
扣除外销
转化的次能源
一次能源
激光熔覆头
外购的二次能源(焦炭等)
——
E燃烧:为核算和报告期内净消耗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CO2);
ADi :为核算和报告期内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单位为百万千焦(GJ);
EFi :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GJ;
i:    为净消耗化石燃料的类型。
(3)工艺过程的CO2排放
1、熔剂消耗产生的CO2排放
2、电极消耗产生的CO2排放
3、外购生铁等含碳原料消耗而产生的CO2排放
(包括外购生铁、气基还原铁、煤基还原铁、镍铁矿、铬铁矿和钼钢等)
(4)净购入使用的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
E电和热为净购入生产用电力、热力隐含产生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CO2);
AD电力、AD热力 分别为核算和报告期内净购入电量和热力量(如蒸汽量),单位 分别为兆瓦时(MWh)和百万千焦(GJ);
EF电力、EF热力 分别为电力和热力(如蒸汽)的CO2排放因子,单位分别为吨CO2/  兆瓦时(tCO2/MWh)和吨CO2/百万千焦(tCO2/GJ)。
(5)固碳产品隐含的排放
R固碳为固碳产品所隐含的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CO2);
AD固碳为第i种固碳产品的产量,单位为吨(t);
EF固碳为第i种固碳产品的CO2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t;
口型钢i 为固碳产品的种类(如粗钢、甲醇等)。
(6)活动水平数据、排放因子及来源---燃料燃烧活动
活动水平数据:根据核算和报告期内各种化石燃料购入量、外销量、库存变 化量以及除钢铁生产之外的其他消耗量来确定各自的净消耗量。化石燃料购入 量、外销量采用采购单或销售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库存变化量采用计量工 具读数或其他符合要求的方法来确定,钢铁生产之外的其他消耗量依据企业能 源平衡表获取(一定扣除用作原材料的部分)。
净消耗量=购入量+(期初库存量—期末库存量) —钢铁生产之外的其他消耗量—外销量
参数方面:优先使用推荐的缺省值。
具备条件的企业也可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或采用与相关方结算凭 证中提供的检测值。如采用实测,化石燃料低位发热量检测应遵循《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T 22723天 然气能量的测定》等相关标准。

本文发布于:2023-07-24 09:09: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01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排放   企业   温室   气体   生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