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
实验台,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智能温控的实验台。
背景技术:
2.实验台是医院、学校、化工厂、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实验检测及存放仪器所使用的台子按照摆放的位置分为:中央实验台、边实验台、转角台;按照材质分为:全钢实验台,钢木实验台,全木实验台,铝木实验台现在基本淘汰了还有一些高柜:通风柜、药品柜、器皿柜、气瓶柜、防爆柜、玻片柜等;
3.在现有的化工是产品实验时,需要使用实验台进行放置实验容器,而现有的实验台结果功能较为单一,难以对不同实验药剂的所需要的温度进行智能温控调解,从而导致实验反应效率低下,为此,提出一种可智能温控的实验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智能温控的实验台,以解决现有的难以对不同实验药剂的所需要的温度进行智能温控调解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智能温控的实验台,包括实验台与控制器,
所述实验台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且通过所述隔板将空腔内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一个腔室为制冷腔,另一个腔室为制热腔,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位于制冷腔的内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位于制热腔的内部;所述实验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
透明箱,所述透明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微型吸气泵,所述第一微型吸气泵的输入端延伸至制冷腔内部,所述第一微型吸气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穿入所述透明箱的内部;所述透明箱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微型吸气泵,所述第二微型吸气泵的输入端延伸至制热腔室内部,所述第二微型吸气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穿入所述透明箱的内部;所述透明箱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透明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8.优选的:所述透明箱的正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
9.优选的:所述实验台的正表面一侧开设有多组滑槽,多组所述滑槽的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抽屉,所述抽屉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
10.优选的:所述实验台的正表面另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固定安装
污水箱,所述实验台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水管与清洗池,所述水管位于清洗池的一侧,所述清洗池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水排放管,所述污水排放管的底端穿入污水箱内部。
11.优选的:所述实验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柜,所述放置柜正表面的开设有凹槽。
12.优选的:所述放置柜的正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罩与支撑板,所述固定罩位于
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固定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紫外消毒灯,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
1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道透明箱内部的温度超过或低于设置温度时,将消息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启动,将制热腔内部充入热气与制冷腔内充入冷气,并通过第一微型吸气泵与第二微型吸气泵,分别将热腔内与制冷腔内的气体抽入透明箱内,直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透明箱内的温度达到标准时为止,从而实现了智能温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实验效率。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验台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腔剖的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实验台;2、透明箱;3、摄像头;4、电动伸缩杆;5、固定板;6、微型电机;7、搅拌杆;8、温度传感器;9、空腔;10、半导体制冷片;11、第一微型吸气泵;12、污水排放管;13、第二微型吸气泵;14、隔板;15、清洗池;16、水管;17、滑槽;18、抽屉;19、第二把手;20、污水箱;21、放置槽;22、密封门;23、第一把手;24、放置柜;25、凹槽;26、固定罩;27、紫外消毒灯;28、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智能温控的实验台,包括实验台与控制器,实验台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9,空腔9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14,且通过隔板14将空腔9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一个腔室为制冷腔,另一个腔室为制热腔,隔板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10,半导体制冷片10的制冷端位于制冷腔的内部,半导体制冷片10的制热端位于制热腔的内部;实验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透明箱2,透明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微型吸气泵11,第一微型吸气泵11的输入端延伸至制冷腔内部,第一微型吸气泵1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穿入透明箱2的内部;透明箱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微型吸气泵13,第二微型吸气泵13的输入端延伸至制热腔室内部,第二微型吸气泵1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穿入透明箱2的内部;透明箱2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8、半导体制冷片10分别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透明箱2内部的温度超过或低于设置温度时,将消息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0启动,将制热腔内部充入热气与制
冷腔内充入冷气,并通过第一微型吸气泵11与第二微型吸气泵13,分别将热腔内与制冷腔内的气体抽入透明箱2内,直到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透明箱2内的温度达到标准时为止,从而实现了智能温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实验效率。
2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透明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电动伸缩杆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6,微型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7,透明箱2的正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密封门22,密封门22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23;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4推动微型电机6进行上下移动,便于对不同高度的实验瓶进行调节,并通过启动微型电机6带动搅拌杆7旋转,实现对化学物品进行搅拌混乱,通过密封门22用于对透明箱2进行密封,防止发生反应的溶液气体散出。
2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实验台1的正表面一侧开设有多组滑槽17,多组滑槽17的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抽屉18,抽屉18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19;通过抽屉18便于储放物品,通过第二把手19方便抽拉抽屉18。
2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实验台1的正表面另一侧开设有放置槽21,放置槽21的内部固定安装污水箱20,实验台1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水管16与清洗池15,水管16位于清洗池15的一侧,清洗池15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水排放管12,污水排放管12的输出端穿入污水箱20内部,实验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柜24,放置柜24正表面的开设有凹槽25;通过水管16便于手动清洗化学容器,通过污水排放管12用于对污水进行排放到污水箱20内部,通过凹槽25用于对化学容器进行储放。
2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放置柜24的正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罩26与支撑板28,固定罩26位于支撑板28的一侧,固定罩2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紫外消毒灯27,支撑板28底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3;通过打开紫外线消毒灯27,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进行对实验台1进行消毒,通过打开摄像头3用于对实验时的物品反应进行实时监控。
26.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透明箱2内部的温度超过或低于设置温度时,将消息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0启动,将制热腔内部充入热气与制冷腔内充入冷气,并通过第一微型吸气泵11与第二微型吸气泵13,分别将热腔内与制冷腔内的气体抽入透明箱2内,直到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透明箱2内的温度达到标准时为止;
27.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4推动微型电机6进行上下移动,便于对不同高度的实验瓶进行调节,并通过启动微型电机6带动搅拌杆7旋转,实现对化学物品进行搅拌混乱,通过密封门22用于对透明箱2进行密封;
28.通过水管16便于手动清洗化学容器,通过污水排放管12用于对污水进行排放到污水箱20内部,通过凹槽25用于对化学容器进行储放。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智能温控的实验台,包括实验台(1)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9),所述空腔(9)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14),且通过所述隔板(14)将空腔(9)内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一个腔室为制冷腔,另一个腔室为制热腔,所述隔板(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10),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0)的制冷端位于制冷腔的内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0)的制热端位于制热腔的内部;所述实验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透明箱(2),所述透明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微型吸气泵(11),所述第一微型吸气泵(11)的输入端延伸至制冷腔内部,所述第一微型吸气泵(1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穿入所述透明箱(2)的内部;所述透明箱(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微型吸气泵(13),所述第二微型吸气泵(13)的输入端延伸至制热腔室内部,所述第二微型吸气泵(1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穿入所述透明箱(2)的内部;所述透明箱(2)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8)、半导体制冷片(10)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智能温控的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智能温控的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6),所述微型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智能温控的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箱(2)的正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密封门(22),所述密封门(22)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智能温控的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1)的正表面一侧开设有多组滑槽(17),多组所述滑槽(17)的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抽屉(18),所述抽屉(18)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1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智能温控的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1)的正表面另一侧开设有放置槽(21),所述放置槽(21)的内部固定安装污水箱(20),所述实验台(1)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水管(16)与清洗池(15),所述水管(16)位于清洗池(15)的一侧,所述清洗池(15)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水排放管(12),所述污水排放管(12)的底端穿入污水箱(20)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智能温控的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柜(24),所述放置柜(24)正表面的开设有凹槽(2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智能温控的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柜(24)的正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罩(26)与支撑板(28),所述固定罩(26)位于支撑板(28)的一侧,所述固定罩(2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紫外消毒灯(27),所述支撑板(28)底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智能温控的实验台,包括实验台与控制器,所述实验台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且通过所述隔板将空腔内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一个腔室为制冷腔,另一个腔室为制热腔,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道透明箱内部的温度超过或低于设置温度时,将消息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启动,将制热腔内部充入热气与制冷腔内充入冷气,并通过第一微型吸气泵与第二微型吸气泵,分别将热腔内与制冷腔内的气体抽入透明箱内,直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透明箱内的温度达到标准时为止,从而实现了智能温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实验效率,以解决现有的难以对不同实验药剂的所需要的温度进行智能温控调解的问题。解的问题。解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王志勇 王琦 江道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厦门翔昀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28
技术公布日: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