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墙结构及包含其的生活楼、船舶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海上生产平台结构设计,特别涉及一种防撞墙结构及包含其的生活楼、船舶。


背景技术:



2.海洋平台生活楼是海上生产人员生活休息的场所,是平台上人员最为密集的区域,生活楼防撞墙起到保护生活区人员的作用,所以研究生活楼防撞墙的结构设计对保证船舶生活楼中生活区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在现有的大型海洋工程船舶设计中,防撞墙结构一般为移动式、采用钢筋混凝土多层结构形式,以达到较强防冲击目的,从而保护相应船舶设备或者相应结构。此种防撞墙结构不仅重量较大,而且需要在相应位置铺设滑移轨道,占用船舶甲板面积较大,另外由于这种防撞墙是移动式的,且船舶在大洋中航行时常处于大风大浪中,即使固定牢固,对船员和船舶本体结构都是一种较大的潜在风险。所以,这种大而重的结构设计形式,越来越不适用于今天所倡导的安全、节能环保、精益求精的造船业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防撞墙结构重量大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撞墙结构及包含其的生活楼、船舶。
5.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一种防撞墙结构,所述防撞墙结构应用于船舶的生活楼,所述防撞墙结构的上部内侧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生活楼的第一甲板连接,所述防撞墙结构的下部与船舶的主甲板连接;
7.所述防撞墙结构包括侧墙体,所述侧墙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横侧臂和若干纵侧臂,若干所述横侧臂和若干所述纵侧臂在所述侧墙体的表面上靠近所述生活楼的一侧相互交叉设置,所述侧墙体上设有通孔。
8.在本方案中,防撞墙结构用于船舶上的生活楼,防撞墙结构上部内侧面的一部分与生活楼的第一甲板连接,防撞墙结构的下部与船舶的主甲板连接,以使得与生活楼的第一甲板和主甲板以及防撞墙围城的空间被防撞墙保护;同时,防撞墙结构上设置有通孔以达到降低防撞墙的重量从而降低船舶的重量,横侧臂和纵侧臂的设置使防撞墙结构和生活楼侧壁的连接更加牢固,保证了连接强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生活楼与船舶的主甲板对防撞墙结构的作用力,使得防撞墙与生活楼的连接更加牢固。
9.较佳地,所述防撞墙结构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甲板,所述上表面的其余部分延伸出所述第一甲板的边部;和/或,
10.所述侧墙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连接点,所述连接点通过桁架连接于所述生活楼的侧壁。
11.在本方案中,防撞墙结构的上表面高于第一甲板,高于第一甲板的部分可以作为
第一甲板的拦水扁铁,上表面的其余部分延伸出第一甲板,扩大了作对生活楼的侧墙体和第一甲板的保护范围,提高了防撞墙结构的抗冲击性能;侧墙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连接点,所述连接点通过桁架连接于所述生活楼的侧壁,提高了防撞墙结构与生活楼的连接强度。
12.较佳地,所述横侧臂和所述纵侧臂相互垂直设置。
13.在本方案中,横侧臂和所述纵侧臂相互垂直设置的方式能够使该防撞墙结构的稳定性达到最好,承受冲击时的抵抗力度也相对更强。
14.较佳地,所述纵侧臂在所述侧墙体的内表面呈均匀式平行排布;和/或,
15.所述横侧臂在所述侧墙体的内表面呈平行排布。
16.在本方案中,纵侧臂在侧墙体的内表面呈均匀式平行排布和横侧壁在侧墙体的内表面平行排布,可以使每个横侧臂和纵侧臂承受大致相同的作用力,避免造成某部分位置的横侧臂或纵侧臂承受较大的作用力而可能产生结构破坏的危险。
17.较佳地,所述侧墙体上均匀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大小不同。
18.在本方案中,设置通孔可以减轻防撞墙结构的重量,从而减轻船舶整体的重量,通孔的横截面积大小不同可以提高防撞墙结构的整体抗压强度。
19.较佳地,所述通孔中布置工字梁,所述工字梁的上表面的两端端部的横截面积放大以与所述侧墙体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工字梁的下表面的两端尾部缩减且与所述横侧臂或纵侧臂间隔。
20.在本方案中,工字梁的上表面的两端端部放大以与侧墙体连接,减小了工字梁的上表面与侧墙体之间的应力,所述工字梁的下表面的两端尾部缩减有利于应力的释放。
21.较佳地,所述防撞墙结构的材质为钢材;和/或,
22.所述侧墙体的内侧面的上部设有多个支梁,所述支梁连接于所述第一甲板的型材。
23.在本方案中,防撞墙采用钢板、工字钢、球钢、t排等钢材;所述支梁的设置使防撞墙结构和生活楼侧壁的连接更加牢固。
24.较佳地,所述横侧臂或纵侧臂的一端与所述生活楼的侧壁之间铰接连接;和/或,
25.所述横侧臂或所述纵侧臂的一端与所述生活楼的侧壁之间焊接连接。
26.在本方案中,横侧臂或纵侧臂的一端与生活楼的侧壁之间铰接连接,可以使得横侧臂或纵侧臂与生活楼的侧壁之间发生转动;横侧臂或纵侧臂的一端与生活楼的侧壁之间焊接连接,使得生活楼与横侧臂或纵侧臂的连接更加稳固。
27.一种生活楼,所述生活楼具有如上所述的防撞墙结构,所述生活楼具有第一甲板,所述侧墙体和所述第一甲板相互垂直设置。
28.在本方案中,侧墙体和第一甲板相互垂直的设置方式能够使该生活楼的结构稳定性达到最好,承受冲击时的抵抗力度也相对更强。
29.一种船舶,所述船舶包括如上所述的生活楼或所上所述的防撞墙结构,所述船舶上设置有主甲板,所述防撞墙结构与所述主甲板相互垂直设置。
30.在本方案中,侧墙体和主甲板相互垂直的设置方式能够使该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达到最好,承受冲击时的抵抗力度也相对更强。
31.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32.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防撞墙结构用于船舶上的生活楼,防撞墙结构上部内侧面的一部分与生活楼的第一甲板连接,防撞墙结构的下部与船舶的主甲板连接,以使得与生活楼的第一甲板和主甲板以及防撞墙围城的空间被防撞墙保护;同时,防撞墙结构上设置有通孔以达到降低防撞墙的重量从而降低船舶的重量,横侧臂和纵侧臂的设置使防撞墙结构和生活楼侧壁的连接更加牢固,保证了连接强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生活楼与船舶的主甲板对防撞墙结构的作用力,使得防撞墙与生活楼的连接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撞墙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图1的防撞墙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生活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防撞墙结构 1
38.侧墙体 11
39.横侧臂 111
40.纵侧臂 112
41.通孔 113
42.工字梁 1131
43.连接点 114
44.桁架 115
45.支梁 116
46.第一甲板 21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48.在本实施例中,生活楼共有8层,第一甲板21位于生活楼的第二层,防撞墙结构1布置在船体的左右两侧,防撞结结构位于船体主甲板与生活楼二层楼的第一甲板21之间。
49.一种防撞墙结构1,如图1-3所示,防撞墙结构1应用于船舶的生活楼,防撞墙结构1的上部内侧面的一部分与生活楼的第一甲板21连接,防撞墙结构1的下部与船舶的主甲板连接;防撞墙结构1包括侧墙体11,侧墙体1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横侧臂111和若干纵侧臂112,若干横侧臂111和若干纵侧臂112在侧墙体11的表面上靠近生活楼的一侧相互交叉设置,侧墙体11上设有通孔113。
5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防撞墙结构1用于船舶上的生活楼,防撞墙结构1上部内侧面的一部分与生活楼的第二层上的第一甲板21连接,防撞墙结构1的下部与船舶的主甲板连接,以使得与生活楼的第一甲板21和主甲板以及防撞墙围城的空间被防撞墙保护;同时,防撞墙结构1上设置有通孔113以达到降低防撞墙的重量从而降低船舶的重量,横侧臂111和纵侧臂112的设置使防撞墙结构1和生活楼侧壁的连接更加牢固,保证了连接强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生活楼与船舶的主甲板对防撞墙结构1的作用力,使得防撞
墙与生活楼的连接更加牢固。
51.在本实施例中,防撞墙结构1在救生艇升降过程中,起到保护生活楼本体和主甲板设备作用,满足设计要求。
52.其中,如图3所示,防撞墙结构1的上表面高于第一甲板21,上表面的其余部分延伸出第一甲板21的边部,如图1所示,侧墙体1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连接点114,连接点114通过桁架115连接于生活楼的侧壁。
53.在本实施例中,防撞墙结构1的上表面高于第一甲板21大约150mm,高于第一甲板21的部分可以作为第一甲板21的拦水扁铁,防止第一甲板21上的水流到主甲板上,防撞墙结构1的上表面的其余部分延伸出第一甲板21,扩大了作对生活楼的侧墙体11和第一甲板21的保护范围,提高了防撞墙结构1的抗冲击性能;侧墙体1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连接点114,连接点114通过桁架115连接于生活楼的侧壁,提高了防撞墙结构1与生活楼的连接强度。
54.如图1所示,横侧臂111和纵侧臂112相互垂直设置。
55.在本实施例中,横侧臂111和纵侧臂112相互垂直设置的方式能够使该防撞墙结构1的稳定性达到最好,承受冲击时的抵抗力度也相对更强。横侧臂111连接于纵侧臂之间,提高了侧墙体11的横向抗剪切应力,防止侧墙体11发生横向变形,能适应性对侧墙体11的局部处也能补足结构强度。
56.如图1所示,纵侧臂112在侧墙体11的内表面呈均匀式平行排布,横侧臂111在侧墙体11的内表面呈平行排布。
57.在本实施例中,纵侧臂112在侧墙体11的内表面呈均匀式平行排布和横侧壁在侧墙体11的内表面平行排布,可以使每个横侧臂111和纵侧臂112承受大致相同的作用力,避免造成某部分位置的横侧臂111或纵侧臂112承受较大的作用力而可能产生结构破坏的危险。在垂直于侧墙体11的方向上,纵侧臂112靠近生活楼的部分的高度大于横侧臂111的高度,此结构大大提高了侧墙体对生活楼的支撑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侧墙体11的结构强度。
58.如图2所示,侧墙体11上均匀设置有通孔113,通孔113的横截面积大小不同。
59.在本实施例中,设置通孔113可以减轻防撞墙结构1的重量,从而减轻船舶整体的重量,通孔113的横截面积大小不同可以提高防撞墙结构1的整体抗压强度。本专利防撞墙结构1的墙体上均匀开设圆弧倒角式门型孔,圆弧形能适应性对侧墙体的局部处也能补足结构强度。圆弧式倒角有利于应力分散,防止门型孔角隅开裂,大量均匀门型孔可以降低防撞墙重量,工字梁1131与通孔的焊接也能对侧墙体的局部处也能补足强度,提高侧墙体11的抗支撑能力。
60.在本实施例中,中间部分的通孔113上设置有工字梁1131,一方面提高了侧墙体11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使与之相连的生活楼的第一甲板21承载更多的重量。
61.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13中布置工字梁1131,工字梁1131的上表面的两端端部的横截面放大以与侧墙体11圆弧过渡连接,工字梁1131的下表面的两端尾部缩减且与横侧臂111或纵侧臂112保持有间隔,防止对横侧臂111或纵侧臂112产生破坏。
62.工字梁1131的上表面的两端端部放大以与侧墙体11连接,减小了工字梁1131的上表面与侧墙体11之间的应力,工字梁1131的下表面的两端尾部缩减有利于应力的释放。具体地,防撞墙的门型孔中布置防撞工字梁1131,增加防撞墙强度。防撞工字梁1131的面板一面趾端放大与墙体对接焊接,一面面板削斜,此设计形式有利于应力的释放。
63.如图1所示,侧墙体11的内侧面的上部设有多个支梁116,支梁116连接于第一甲板21的型材,支梁116的设置使防撞墙结构1和生活楼侧壁的连接更加牢固同时增加了防撞墙结构1的强度。
6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梁116与纵侧臂112的上部结构不但能提高侧墙体11的结构强度,在于生活楼的第一甲板相接焊接时,可以起到对甲板上的t排结构起到支撑作用。支梁116下方设置有一整个横侧臂111,横侧臂111与相互平行的纵侧臂相互焊接,支梁116与横侧臂111整体焊接,且支梁116基本等间距均匀分布于横侧臂111上,可以均匀承载生活楼的第一甲板21对侧墙体11的压力。
65.在本实施例中,防撞墙结构1的材质为钢材,防撞墙采用钢板、工字钢、球钢、t排等钢材,防撞墙结构1的通孔113四周的墙体上布置大型t排和球钢结构,球钢两端顶在t排腹板上,通过肘板与t排焊接固定连接。
66.在本实施例中,纵侧臂112的下端的横截面积变大,可以减小与之相连的船舶上的主甲板的应力,同时也可以防止侧墙体的上部向靠近生活楼的方向上发生弯曲。纵侧臂112上端部呈挂钩状,一方面可以减小侧墙体11的应力集中,另一方面可以与生活楼的第一甲板21相互嵌入,提高对生活楼的第一甲板的支撑作用。
67.在其他较佳地实施例中,横侧臂111或纵侧臂112的一端与生活楼的侧壁之间铰接连接。
68.在本实施例中,横侧臂111或纵侧臂112的一端与生活楼的侧壁之间焊接连接。防撞墙结构1的上部与生活楼救生艇基座平台通过角焊缝固定连接,防撞墙结构1伸出生活楼基座平台,形成自由边,如图3所示,防撞墙结构1的下部连接于船舶主甲板,通过角焊缝固定连接。
69.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横侧臂111或纵侧臂112的一端与生活楼的侧壁之间铰接连接,可以使得横侧臂111或纵侧臂112与生活楼的侧壁之间发生转动;横侧臂111或纵侧臂112的一端与生活楼的侧壁之间焊接连接,使得生活楼与横侧臂111或纵侧臂112的连接更加稳固。
70.一种生活楼,如图3所示,生活楼具有如上的防撞墙结构1,生活楼的两侧都设置有防撞墙结构1,生活楼的第二层上具有第一甲板21,侧墙体11和第一甲板21相互垂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侧墙体11和第一甲板21相互垂直的设置方式能够使该生活楼的结构稳定性达到最好,承受冲击时的抵抗力度也相对更强。
71.一种船舶,船舶包括如上的生活楼或所上的防撞墙结构1,船舶上设置有主甲板,防撞墙结构1与主甲板相互垂直设置,侧墙体11和主甲板相互垂直的设置方式能够使该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达到最好,承受冲击时的抵抗力度也相对更强,船舶上的这种生活楼结构使得船舶的达到降低船体重量、保护甲板设备、管系及生活楼本体结构。
72.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墙结构应用于船舶的生活楼,所述防撞墙结构的上部内侧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生活楼的第一甲板连接,所述防撞墙结构的下部与船舶的主甲板连接;所述防撞墙结构包括侧墙体,所述侧墙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横侧臂和若干纵侧臂,若干所述横侧臂和若干所述纵侧臂在所述侧墙体的表面上靠近所述生活楼的一侧相互交叉设置,所述侧墙体上设有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墙结构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甲板,所述上表面的其余部分延伸出所述第一甲板的边部;和/或,所述侧墙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连接点,所述连接点通过桁架连接于所述生活楼的侧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侧臂和所述纵侧臂相互垂直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侧臂在所述侧墙体的内表面呈均匀式平行排布;和/或,所述横侧臂在所述侧墙体的内表面呈平行排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体上均匀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大小不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中布置工字梁,所述工字梁的上表面的两端横截面积放大以与所述侧墙体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工字梁的下表面的两端尾部缩减且与所述横侧臂或纵侧臂间隔。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墙结构的材质为钢材;和/或,所述侧墙体的内侧面的上部设有多个支梁,所述支梁连接于所述第一甲板的型材。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侧臂或纵侧臂的一端与所述生活楼的侧壁之间铰接连接;和/或,所述横侧臂或所述纵侧臂的一端与所述生活楼的侧壁之间焊接连接。9.一种生活楼,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楼具有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防撞墙结构,所述生活楼具有第一甲板,所述侧墙体和所述第一甲板相互垂直设置。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活楼或所述船舶包括如权利1-8中所述的防撞墙结构,所述船舶设置有主甲板,所述防撞墙结构与所述主甲板相互垂直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撞墙结构及包含其的生活楼、船舶,防撞墙结构应用于船舶的生活楼,防撞墙结构的上部内侧面的一部分与生活楼的第一甲板连接,防撞墙结构的下部与船舶的主甲板连接;以使得与生活楼的第一甲板和主甲板以及防撞墙围城的空间被防撞墙保护;防撞墙结构包括侧墙体,侧墙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横侧臂和若干纵侧臂,若干横侧臂和若干纵侧臂在侧墙体的表面上靠近生活楼的一侧相互交叉设置,侧墙体上设有通孔,以达到降低防撞墙的重量从而降低船舶的重量,横侧臂和纵侧臂的设置使防撞墙结构和生活楼侧壁的连接更加牢固,保证了连接强度的同时也分散了生活楼与船舶的主甲板对防撞墙结构的作用力,使得防撞墙与生活楼的连接更加牢固。的连接更加牢固。的连接更加牢固。


技术研发人员:

孙振华 马曙光 郑兴峰 唐莉 赵丹蕾 李智勇 龚诗 白勇辉 金叶 陈伟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8

技术公布日:

2022/8/26

本文发布于:2022-12-01 13:1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84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甲板   结构   墙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