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钟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闹钟。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者化妆时通常需要用到化妆镜,同时随着科技的发生,在化妆镜表面设置led灯带为常见的设置方式,但是由于使用者化妆时间过长,同时容易在化妆的时候忘记时间,进而导致生活及工作的耽搁;同时,化妆镜在日常使用过程,常因为使用者的座位高度改变导致使用者需要重新调节镜面与地面的斜角以方便使用者在习惯的角度进行化妆使用,增加化妆耗时。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镜面与地面斜角固定且具有化妆提醒功能的多功能闹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闹钟,所述多功能闹钟设置于固定面上,包括闹钟本体、支架、旋转轴、镜面架和多个的重力块;
所述闹钟本体水平设置于固定面上,所述闹钟本体的显示面竖直朝上设置;
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闹钟本体的上表面,另一端通过旋转轴连接镜面架的反面;
所述镜面架为一圆柱体;
多个的所述重力块依次设置于镜面架的侧面上,多个的所述重力块与镜面架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镜面架包括两个的环状滑槽,两个的所述滑槽分别设置于镜面架的正面及反面,两个的所述滑槽的直径一致并均与镜面架同心设置,多个的所述重力块均分别与镜面架的正面及反面的滑槽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重力块包括本体、内槽,两个的连接块和重力部;
所述内槽设置于本体的下端,所述内槽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均设置为开口,所述内槽的槽深大于所述滑槽与镜面架的边沿处的间距;
两个的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均连接本体,另一端分别连接正面及反面的滑槽;
所述重力部设置于本体的上端。
其中,所述重力块朝向镜面架的侧面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层,所述镜面架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层,所述第一磁性层与第二磁性层为异极设置。
其中,还包括环状灯条,所述灯条设置于镜面架的正面,所述灯条与镜面架同心设置,所述灯条与闹钟本体相关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用户自定义重力块在镜面架之间的位置以使镜面架保持与地面的斜角,同时通过将闹钟与灯条相关联,通过闪烁灯条等方式提醒使用者化妆时间,有效防止使用者在化妆过程中忘时等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例中的多功能闹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例中的多功能闹钟的侧向剖视图;
图3所示为图2中a部放大图。
标号说明:1、闹钟本体;2、镜面架;21、灯条;22、滑槽;3、重力块;31、本体;32、连接块;33、重力部;34、内槽;4、支架;5、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设置多个重力块于镜面架的侧面并与镜面架活动连接以使用户自定义镜面架与地面斜度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镜面架与地面的斜度保持稳定。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闹钟,所述多功能闹钟设置于固定面上,包括闹钟本体1、支架4、旋转轴5、镜面架2和多个的重力块3;所述闹钟本体1水平设置于固定面上,所述闹钟本体1的显示面竖直朝上设置;所述支架4的一端连接闹钟本体1的上表面,另一端通过旋转轴5连接镜面架2的反面;所述镜面架2为一圆柱体;多个的所述重力块3依次设置于镜面架2的侧面上,多个的所述重力块3与镜面架2活动连接。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闹钟本体1作为底座设置于多功能闹钟的下部并通过支架4及旋转轴5连接镜面架2的反面,此时使用者通过旋转设置在镜面架2侧面的多个的重力块3以通过多个重力块3之间的互成的角度而调节镜面架2与地面的斜率,当镜面架2与地面的斜率为使用者最佳的倾斜角度时,此时重力块3与镜面架2之间相互固定以使镜面架2与地面的斜率保持稳定。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闹钟本体1的显示面竖直朝上设置以方便使用者在化妆过程中俯视闹钟,利于观察;同时通过在镜面架2的侧面上调节多个重力块3之间的角度以达到使用者最适的使用角度,当使用者调节完毕后,重力块3与镜面架2之间保持相对固定,进而实现当使用者移动或旋转支架4或由于座位高度变化需要调节镜面架2高度时,镜面架2与地面的夹角保持固定,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镜面架2包括两个的环状滑槽22,两个的所述滑槽22分别设置于镜面架2的正面及反面,两个的所述滑槽22的直径一致并均与镜面架2同心设置,多个的所述重力块3均分别与镜面架2的正面及反面的滑槽22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重力块3包括本体31、内槽34,两个的连接块32和重力部33;所述内槽34设置于本体31的下端,所述内槽34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均设置为开口,所述内槽34的槽深大于所述滑槽22与镜面架2的边沿处的间距;两个的所述连接块32的一端均连接本体31,另一端分别连接正面及反面的滑槽22;所述重力部33设置于本体31的上端。
从上述描述可知,重力块3通过内槽34与镜面架2的侧面相连接,同时通过两个连接块32以连接正面及反面的滑槽22以实现重力块3在镜面架2的侧面可沿镜面架2的轮廓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重力部33为一内置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重量较大的填充物。
进一步的,所述重力块3朝向镜面架2的侧面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层,所述镜面架2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层,所述第一磁性层与第二磁性层为异极设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当使用者需要调节重力块3时,此时将重力块3从镜面架2的侧面上拿起,并进行移动,当调节完成时,此时通过第一磁性层与第二磁性层相吸附以实现重力块3相对于镜面架2位置的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环状灯条21,所述灯条21设置于镜面架2的正面,所述灯条21与镜面架2同心设置,所述灯条21与闹钟本体1相关联。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设置于镜面架2正面的灯条21与闹钟本体1相关联,以实现通过闹钟本体1计时并通过灯条21的闪烁或灯条21关闭等方式提醒使用者化妆时间结束,有效避免使用者忘记看时间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化妆时间过长,进而耽搁其他事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多功能闹钟,所述多功能闹钟设置于固定面上,包括闹钟本体1、支架4、旋转轴5、镜面架2和多个的重力块3;
所述闹钟本体1水平设置于固定面上,所述闹钟本体1的显示面竖直朝上设置;
所述支架4的一端连接闹钟本体1的上表面,另一端通过旋转轴5连接镜面架2的反面;
所述镜面架2为一圆柱体;
多个的所述重力块3依次设置于镜面架2的侧面上,多个的所述重力块3与镜面架2活动连接;
所述镜面架2包括两个的环状滑槽22,两个的所述滑槽22分别设置于镜面架2的正面及反面,两个的所述滑槽22的直径一致并均与镜面架2同心设置,多个的所述重力块3均分别与镜面架2的正面及反面的滑槽22活动连接;
所述重力块3包括本体31、内槽34,两个的连接块32和重力部33;
所述内槽34设置于本体31的下端,所述内槽34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均设置为开口,所述内槽34的槽深大于所述滑槽22与镜面架2的边沿处的间距;
两个的所述连接块32的一端均连接本体31,另一端分别连接正面及反面的滑槽22;
所述重力部33设置于本体31的上端;
所述重力块3朝向镜面架2的侧面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层,所述镜面架2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层,所述第一磁性层与第二磁性层为异极设置;
还包括环状灯条21,所述灯条21设置于镜面架2的正面,所述灯条21与镜面架2同心设置,所述灯条21与闹钟本体1相关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多功能闹钟,所述多功能闹钟设置于固定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闹钟本体、支架、旋转轴、镜面架和多个的重力块;
所述闹钟本体水平设置于固定面上,所述闹钟本体的显示面竖直朝上设置;
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闹钟本体的上表面,另一端通过旋转轴连接镜面架的反面;
所述镜面架为一圆柱体;
多个的所述重力块依次设置于镜面架的侧面上,多个的所述重力块与镜面架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闹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架包括两个的环状滑槽,两个的所述滑槽分别设置于镜面架的正面及反面,两个的所述滑槽的直径一致并均与镜面架同心设置,多个的所述重力块均分别与镜面架的正面及反面的滑槽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闹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块包括本体、内槽,两个的连接块和重力部;
所述内槽设置于本体的下端,所述内槽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均设置为开口,所述内槽的槽深大于所述滑槽与镜面架的边沿处的间距;
两个的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均连接本体,另一端分别连接正面及反面的滑槽;
所述重力部设置于本体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闹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块朝向镜面架的侧面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层,所述镜面架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层,所述第一磁性层与第二磁性层为异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闹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状灯条,所述灯条设置于镜面架的正面,所述灯条与镜面架同心设置,所述灯条与闹钟本体相关联。
本文发布于:2022-12-01 09:1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79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