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
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支撑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2.市场上的停车设备,特别是垂直循环类停车设备均无载车板防沉降、防摆装置,用户将车辆驶入载车板过程中,车辆进出车库载车板时,载车板会发生较大幅度的摆动,对载车板产生冲击,长期如此,将会降低车库零部件使用寿命。同时,载车板的大幅摆动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及降低用户存取车过程中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停车等设备沉降和摆动幅度大,零部件寿命短,停车不舒适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支撑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载车板(3)下方的若干个支撑
立柱(2),
所述支撑立柱(2)竖直设置,顶部设置有可伸缩的升降杆(21),所述载车板(3)的
底面上固定有水平的减震垫(31),所述升降杆(21)的顶端抵靠在减震垫(31)上。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杆(21)为液压杆、气压杆或电动驱动杆,所述减震垫(31)为圆形,所述减震垫(31)的面积大于升降杆(21)顶面的面积。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立柱(2)的底端设有一个平台面,所述平台面通过螺栓固定在一个水平设置的整体的安装板(1)上,所述安装板(1)固定在地面上。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立柱(2)的底端设有一个平台面,每个所述平台面通过螺栓固定在一个水平设置的单独的安装板(1)上,所述安装板(1)固定在地面上。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立柱(2)的底端设有一个平台面,所述平台面通过螺栓锚固的方式直接固定在水泥地面上。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立柱(2)为四个,均布设置在载车板(3)的四个角上。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载车板(3)的侧面和底面的夹角处为弧形设置,所述弧形为圆弧形或直角多边弧形,所述载车板(3)的底面设置有前后两个横向的加固横梁,所述减震垫(31)固定在加固横梁上。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撑减震装置,在载车板的横梁底部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下方设置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内部设置有升降杆。支撑立柱的升降杆升起后可对运行到出入口层的载车板进行支撑,防止载车板上车后下沉,减小车辆进出载车板时的摆动幅度,降低车库受到的冲击力,提高车库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安装板;2、支撑立柱;21、升降杆;3、载车板;31、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根据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载车板(3)下方的若干个支撑立柱(2),支撑立柱(2)竖直设置,顶部设置有可伸缩的升降杆(21),载车板(3)的底面上固定有水平的减震垫(31),升降杆(21)的顶端抵靠在减震垫(31)上。
19.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杆(21)为液压杆、气压杆或电动驱动杆,其他驱动方式能产生同样的效果也可。减震垫(31)为圆形,减震垫(31)的面积大于升降杆(21)顶面的面积,这样载车板(3)在落下时稍有偏移也不会影响减震垫(31)落在升降杆(21)的顶端。
20.本实施方式中,支撑立柱(2)的底端设有一个平台面,平台面通过螺栓固定在一个水平设置的整体的安装板(1)上,安装板(1)固定在地面上,此实施方式通过一个水平设置的安装板(1)将支撑立柱(2)统一固定在一起,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另一种实施方式是每个平台面通过螺栓固定在一个水平设置的单独的安装板(1)上,安装板(1)再固定在地面上,当然平台面也可以通过螺栓锚固的方式直接固定在水泥地面上。
21.本实施方式中支撑立柱(2)为四个,均布设置在载车板(3)的四个角上。
22.本实施方式中载车板(3)的侧面和底面的夹角处为弧形设置,弧形既可以是圆弧形也可以是一段直角多边形构成的弧形,在载车板(3)落下进入位置时可以避免边角处的阻挡和磕碰。载车板(3)的底面设置有前后两个横向的加固横梁,减震垫(31)固定在加固横梁上。
23.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工作流程和原理:用户在存车时操作车库使载车板运行到出入口层后停止,支撑立柱的升降杆上升至与减震垫接触,因减震垫与载车板连接,所以升降杆对载车板起支撑作用,防止车辆驶入载车板时发生大幅沉降。车辆行驶到位后,用户操作车辆入库,升降杆下降,载车板继续运行。本装置中的升降杆可沿支撑立柱轴向移动,对出入口层的载车板进行支撑,防止车辆驶入载车板时发生大幅直接沉降,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因为升降杆与载车板的减震垫接触,减震垫除了缓冲减震外还可增加与升降杆的摩擦力,使车辆进出载车板时更稳定,故可减小车辆进出载车板时的摆动幅度,从而减小对车库零部件的冲击,提高车库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载车板(3)下方的若干个支撑立柱(2),所述支撑立柱(2)竖直设置,顶部设置有可伸缩的升降杆(21),所述载车板(3)的底面上固定有水平的减震垫(31),所述升降杆(21)的顶端抵靠在减震垫(3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1)为液压杆、气压杆或电动驱动杆,所述减震垫(31)为圆形,所述减震垫(31)的面积大于升降杆(21)顶面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2)的底端设有一个平台面,所述平台面通过螺栓固定在一个水平设置的整体的安装板(1)上,所述安装板(1)固定在地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2)的底端设有一个平台面,每个所述平台面通过螺栓固定在一个水平设置的单独的安装板(1)上,所述安装板(1)固定在地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2)的底端设有一个平台面,所述平台面通过螺栓锚固的方式直接固定在水泥地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2)为四个,均布设置在载车板(3)的四个角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3)的侧面和底面的夹角处为弧形设置,所述弧形为圆弧形或直角多边弧形,所述载车板(3)的底面设置有前后两个横向的加固横梁,所述减震垫(31)固定在加固横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载车板(3)下方的若干个支撑立柱(2),所述支撑立柱(2)竖直设置,顶部设置有可伸缩的升降杆(21),所述载车板(3)的底面上固定有水平的减震垫(31),所述升降杆(21)的顶端抵靠在减震垫(31)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对载车板进行支撑,防止载车板上车后下沉,减小车辆进出载车板时的摆动幅度,降低车库受到的冲击力,提高车库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车库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车库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
包景阳 路星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衡水奇佳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8.13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