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
隧道通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交通建设的不断进步,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隧道的建造越来越多,在隧道使用过程中,为了确保过往车辆的安全以及隧道的使用寿命,需要对隧道进行通风。
3.目前,现有的隧道通风控制系统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合理的控制通风时间和通风量,存在耗费人力资源多、人工劳动强度大、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投入较大等问题,同时隧道通风系统启动时对供配电网络的冲击影响较为严重。对此,我们设计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发明为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包括隧道口行车雷达、雷达探测头以及控制终端,
所述隧道口行车雷达、雷达探测头以及控制终端均安装在隧道口,且所述隧道口行车雷达与雷达探测头之间连接有行车距离检测
模块,所述隧道内部安装有隧道空气检测
组件、通风组件以及隧道通风控制组件,所述隧道空气检测组件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气体成分检测模块以及空气流速检测模块,且所述行车距离检测模块、隧道空气检测组件、通风组件以及隧道通风控制组件均与控制终端连接,控制终端一侧连接有警报提醒模块。
6.通过所述隧道口行车雷达与雷达探测头相互配合,在行车距离检测模块的作用下,对行车情况进行检测,其中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气体成分检测模块以及空气流速检测模块分别对隧道内部的空气温度、湿度、隧道内部有害气体以及隧道内部空气流动情况进行检测,结合隧道通风控制组件灵活控制通风组件的运行,实现了针对隧道内部实际情况,控制隧道内部通风时间和通风量的目的,无需始终保持通风组件的运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成本投入,方便了使用,同时配合警报提醒模块对隧道内部情况进行警报提醒,保证过往车辆进出隧道的安全性。
7.优选地,所述警报提醒模块包括警示灯以及扬声器,所述警示灯与扬声器均安装在隧道口,且所述警示灯以及扬声器均与控制终端电性连接。
8.优选地,所述通风组件包括斜井管道以及隧道风机,若干所述斜井管道相对设置在隧道两侧,且所述斜井管道一端与隧道内部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隧道外部,所述隧道风机安装在斜井管道端口处,通过所述隧道风机与斜井管道实现隧道内部空气的排出和向隧道内部通入新空气的目的,达到了隧道内部空气的流动交换,进而对隧道进行通风。
9.优选地,所述隧道通风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模块以及调压模块。
10.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以及调压模块均与隧道风机电性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控制终端连接有节能组件,所述节能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模组以及蓄电储能模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模组安装在隧道外侧,所述蓄电储能模块安装在隧道内部,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模组与蓄电储能模块电性连接,通过所述太阳能电池模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储能模块内部,供通风系统的使用,有效降低了成本投入。
12.优选地,所述隧道口以及隧道内部均安装有监控组件。
13.优选地,所述监控组件与控制模块以及蓄电储能模块之间电性连接。
14.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通过隧道口行车雷达与雷达探测头相互配合,在行车距离检测模块的作用下,对行车情况进行检测,其中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气体成分检测模块以及空气流速检测模块分别对隧道内部的空气温度、湿度、隧道内部有害气体以及隧道内部空气流动情况进行检测,结合隧道通风控制组件灵活控制通风组件的运行,实现了针对隧道内部实际情况,控制隧道内部通风时间和通风量的目的,无需始终保持通风组件的运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成本投入,方便了使用,同时配合警报提醒模块对隧道内部情况进行警报提醒,保证过往车辆进出隧道的安全性;
16.2.本发明通过隧道风机与斜井管道实现隧道内部空气的排出和向隧道内部通入新空气的目的,达到了隧道内部空气的流动交换,进而对隧道进行通风;
17.3.本发明通过太阳能电池模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储能模块内部,供通风系统的使用,有效降低了成本投入。
18.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的框图。
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2.100、隧道口行车雷达;101、雷达探测头;102、行车距离检测模块;103、警报提醒模块;1031、警示灯;1032、扬声器;104、控制终端;105、隧道空气检测组件;1051、温度检测模块;1052、湿度检测模块;1053、气体成分检测模块;1054、空气流速检测模块;106、通风组件;1061、斜井管道;1062、隧道风机;107、隧道通风控制组件;1071、控制模块;1072、调压模块;108、节能组件;1081、太阳能电池模组;1082、蓄电储能模块;109、监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5.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包括隧道口行车雷达100、雷达探测头101以及控制终端104,隧道口行车雷达100、雷达探测头101以及控制终端104均安装在隧道口,且隧道口行车雷达100与雷达探测头101之间连接有行车距离检测模块102,隧道内部安装有隧道空气检测组件105、通风组件106以及隧道通风控制组件107,隧道空气检测组件105包括温度检测模块1051、湿度检测模块1052、气体成分检测模块1053以及空气流速检测模块1054,且行车距离检测模块102、隧道空气检测组件105、通风组件106以及隧道通风控制组件107均与控制终端104连接,控制终端104一侧连接有警报提醒模块103。
26.通过隧道口行车雷达100与雷达探测头101相互配合,在行车距离检测模块102的作用下,对行车情况进行检测,其中温度检测模块1051、湿度检测模块1052、气体成分检测模块1053以及空气流速检测模块1054分别对隧道内部的空气温度、湿度、隧道内部有害气体以及隧道内部空气流动情况进行检测,结合隧道通风控制组件107灵活控制通风组件106的运行,实现了针对隧道内部实际情况,控制隧道内部通风时间和通风量的目的,无需始终保持通风组件106的运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成本投入,方便了使用,同时配合警报提醒模块103对隧道内部情况进行警报提醒,保证过往车辆进出隧道的安全性。
27.通风组件106包括斜井管道1061以及隧道风机1062,若干斜井管道1061相对设置在隧道两侧,且斜井管道1061一端与隧道内部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隧道外部,隧道风机1062安装在斜井管道1061端口处,隧道通风控制组件107包括控制模块1071以及调压模块1072,控制模块1071以及调压模块1072均与隧道风机1062电性连接,通过隧道风机1062与斜井管道1061实现隧道内部空气的排出和向隧道内部通入新空气的目的,达到了隧道内部空气的流动交换,进而对隧道进行通风,其中控制模块1071用于控制隧道风机1062的开启和关闭,配合调压模块1072对隧道风机1062的运行速度进行调控,达到控制通风量的目的。
28.警报提醒模块103包括警示灯1031以及扬声器1032,警示灯1031与扬声器1032均安装在隧道口,且警示灯1031以及扬声器1032均与控制终端104电性连接,通过警示灯1031与扬声器1032同时发出警报提醒,提高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警示提醒效果。
29.控制终端104连接有节能组件108,节能组件108包括太阳能电池模组1081以及蓄电储能模块1082,太阳能电池模组1081安装在隧道外侧,蓄电储能模块1082安装在隧道内部,且太阳能电池模组1081与蓄电储能模块1082电性连接,隧道口以及隧道内部均安装有监控组件109,监控组件109与控制模块1071以及蓄电储能模块1082之间电性连接,通过太阳能电池模组1081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储能模块1082内部,供通风系统的使用,有效降低了成本投入,其中监控组件109对隧道内部通行的车辆进行监控摄像。
30.实施例:本发明使用过程中,通过隧道口行车雷达100以及雷达探测头101,对靠近隧道口的车辆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行车距离检测模块102,行车距离检测模块102将采集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控制终端104,通过控制终端104驱动隧道空气检测组件105的运行,在温度检测模块1051、湿度检测模块1052、气体成分检测模块1053以及空气流速检测模块1054的作用下,分别对隧道内部的空气温度、湿度、隧道内部有害气体(如co等)以及隧
道内部空气流动情况进行检测,判定隧道内部是否需要通风,并将检测数据反馈至控制终端104,通过与控制终端104内部预先设定的环境参数相对比;
31.实际检测的环境参数超出预先设定的环境参数范围时,通过控制终端104向隧道通风控制组件107发出指令,在控制模块1071的作用下,启动隧道风机1062,同时结合调压模块1072调控隧道风机1062的运转速度,实现隧道内部通风时间和通风量的调控;
32.当实际检测的环境参数较为异常(超出预先设定的环境参数范围较多)时,通过向控制终端104的反馈,在控制终端104的作用下驱动警报提醒模块103,在警示灯1031与扬声器1032共同作用下,在隧道口处同时发出警报提醒,警示即将进入隧道内部的车辆,防止隧道内部环境参数异常,造成通行车辆及其内部人员发生安全事故,保证了通行车辆及人员的安全性;
33.其中太阳能电池模组1081优选为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储能模块1082内部,供通风系统的使用,降低了成本投入,有效防止系统启动和运行过程对供配电网络造成严重的冲击影响,监控组件109优选为监控摄像头,对隧道通行的车辆进行监控摄像;
34.同时蓄电储能模块1082上连接有电源输出端,隧道口行车雷达100、雷达探测头101、行车距离检测模块102、警报提醒模块103、控制终端104、隧道空气检测组件105、通风组件106、隧道通风控制组件107以及监控组件109上均连接有电源输入端,且电源输出端与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便于将蓄电储能模块1082内部储存的电能,供给系统中其他模块的使用;
35.上述环境数据与风机运行方案的匹配关系,是通过前期评估隧道内空气质量,分析隧道内自然风、活塞风分布规律,以及季节时间特征得到的。
36.本发明通过隧道口行车雷达100、雷达探测头101以及行车距离检测模块102对行车与隧道的距离进行检测,结合隧道空气检测组件105对隧道内部空气进行检测,根据隧道实际情况,在控制模块1071与调压模块1072的共同作用下,对隧道风机1062进行调控,达到通风的目的,有效降低了投入成本和维护成本。
3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8.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包括隧道口行车雷达(100)、雷达探测头(101)以及控制终端(104),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口行车雷达(100)、雷达探测头(101)以及控制终端(104)均安装在隧道口,且所述隧道口行车雷达(100)与雷达探测头(101)之间连接有行车距离检测模块(102),所述隧道内部安装有隧道空气检测组件(105)、通风组件(106)以及隧道通风控制组件(107),所述隧道空气检测组件(105)包括温度检测模块(1051)、湿度检测模块(1052)、气体成分检测模块(1053)以及空气流速检测模块(1054),且所述行车距离检测模块(102)、隧道空气检测组件(105)、通风组件(106)以及隧道通风控制组件(107)均与控制终端(104)连接,控制终端(104)一侧连接有警报提醒模块(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提醒模块(103)包括警示灯(1031)以及扬声器(1032),所述警示灯(1031)与扬声器(1032)均安装在隧道口,且所述警示灯(1031)以及扬声器(1032)均与控制终端(104)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106)包括斜井管道(1061)以及隧道风机(1062),若干所述斜井管道(1061)相对设置在隧道两侧,且所述斜井管道(1061)一端与隧道内部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隧道外部,所述隧道风机(1062)安装在斜井管道(1061)端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通风控制组件(107)包括控制模块(1071)以及调压模块(107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071)以及调压模块(1072)均与隧道风机(1062)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104)连接有节能组件(108),所述节能组件(108)包括太阳能电池模组(1081)以及蓄电储能模块(1082),所述太阳能电池模组(1081)安装在隧道外侧,所述蓄电储能模块(1082)安装在隧道内部,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模组(1081)与蓄电储能模块(1082)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口以及隧道内部均安装有监控组件(109)。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组件(109)与控制模块(1071)以及蓄电储能模块(1082)之间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特长隧道的通风雷达探测系统,涉及隧道通风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隧道口行车雷达、雷达探测头以及控制终端,隧道口行车雷达、雷达探测头以及控制终端均安装在隧道口,且隧道口行车雷达与雷达探测头之间连接有行车距离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过往车辆的行车情况,隧道内部安装有隧道空气检测组件、通风组件以及隧道通风控制组件,且空气检测组件、通风组件以及隧道通风控制组件均与控制终端连接,通过空气检测组件对隧道内部温湿度、空气流速、空气成分等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控制终端,通过控制终端控制隧道通风控制组件以及通风组件的运行,对隧道实施通风,达到最佳的通风时间和通风量,实现节能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
毛顺乾 毛顺伟 王锦良 杨勇 钱宪朴 杨毅 杨沛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8.04
技术公布日:
20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