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味品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热加工调味品炒制的循环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调味料的使用规模也逐渐扩大,调味料的选择由单一类型转向具有各种独特风味多元化的复配调味料,当前市场对于复配调味料的需求,在保证风味的前提下,还需要降低后期使用调味料过程中使用差异化。当前的复配调味料生产过程中,一般是使用食用油作为载体,通过将食用油与香辛料进行混合,利用食用油炸出香辛料的风味
物质,例如将花椒加入到烧热的食用油中,其花椒中的麻味素在食用油中溶出,使得食用油中出现花椒的香味。另外可以还需要食用油中的风味物质赋予原料物,例如复配调味料含有肉沫、米粉等原料物,原料物则需要通过具有风味的食用油进行油炸后捞出,从而使得原料物中含有香辛料的味道,从而便于后续炒制调味料。
3.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一般处理将香辛料的风味物质赋予食用油,随后将食用油中的固体物质捞出,然后再将需要原料物投入食用油中,进行二次加工,由于食用油在初次结合香辛料后,即便将固体物质捞出,其食用油的中依旧存在一定量的悬浮物和固体沉淀物,悬浮物和固体沉淀物在原料物投入食用油中,可能直接作用于原料物,使得原料物上的口感差异增大,并出现原料物局部风味变化风险,极大了的英雄连原料物的加工品质,不利于原料物后续进行炒制或调味料复配。因此如何改善食用油油炸香辛料出现悬浮物和固体沉淀物对原料物造成风味偏差,是值得研究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加工调味品炒制的循环过滤装置,以期望改善现有食用油油炸香辛料易出现悬浮物和固体沉淀物,使得食用油油炸香辛料出现悬浮物和固体沉淀物对原料物造成风味偏差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热加工调味品炒制的循环过滤装置,包括工位箱和汇流箱,上述汇流箱与工位箱之间设有
水泵,上述水泵输入端连通工位箱,上述水泵输出端连通汇流箱;上述工位箱中设有隔板,上述隔板两侧分别形成进料腔和出油腔,上述隔板底部与工位箱底部具有间隙,上述进料腔上端设有第一开口,上述第一开口上设有第一过滤网,上述第一过滤网用于承接物料;上述汇流箱上端设有第二开口,上述第二开口中插入滤芯筒,上述滤芯筒中空,上述滤芯筒侧壁设有第二滤网,上述水泵输出端插入滤芯筒中空处。
7.作为优选,上述出油腔底部设有第三滤网,上述水泵输入端伸入到出油腔中部,上述出油腔侧壁设有控制水泵的启停的浮球开关。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出油腔上端设有第三开口,上述第三开口上设有封闭盖,上述出油腔侧壁设有插孔,上述水泵输入端由出油腔侧壁的插孔伸入到出油腔中。
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封闭盖呈t形,上述封闭盖包括支撑板,上述支撑板下端设有支撑块,上述支撑块用于插入到第三开口中,上述支撑块外壁设有木环,上述木环用于抵触第三开口内壁。
10.作为优选,上述滤芯筒包括筒体,上述筒体中空,且筒体下单设有管堵,上述筒体上端设有限位板,上述限位板用于抵触汇流箱,上述第二滤网置于筒体侧壁,上述限位板上设有置入孔,上述水泵输出端的管道通过置入孔伸入到筒体下部。
11.作为优选,上述第二开口为多个,上述工位箱数量与第二开口相对应,上述工位箱和汇流箱底部均设有排放管,上述排放管上设置截止阀。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工位箱对应一个汇流箱,相比于购买大体积的搅拌加工设备而言,更易于取样和品质管控,从而有效的降低品质偏差。且
流体物质在工位箱的取放过程中,利用进料腔和出油腔分别进行投放和取出,利用隔板使工位箱内腔形成u形结构,从而避免流体物质在工位箱中四溅。通过第一过滤网对流体物质进行初步过滤,从而避免流体物质中的香辛料固体进入到汇流箱内腔。通过水泵将工位箱的流体物质输送到汇流箱并被汇流箱中的第二滤网再次过滤,使得汇流箱流入的流体物质中的固体颗粒被阻挡。其汇流箱中的流体物质可用于原料物的加工,从而降低原料物加工的风味偏差,并且完成原料物的加工后,其原料物和流体物质的混合物可再次投入工位箱。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封闭盖安装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芯筒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工位箱、2-汇流箱、3-水泵、4-隔板、5-第一过滤网、6-滤芯筒、7-第三滤网、8-浮球开关、9-封闭盖、10-排放管、11-截止阀、101-进料腔、102-出油腔、103-第一开口、104-第三开口、201-第二开口、601-第二滤网、602-筒体、603-限位板、604-置入孔、901-支撑板、902-支撑块、903-木环。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一种热加工调味品炒制的循环过滤装置,装置主要运用在厂区中的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包括工位箱1和汇流箱2,由于厂区具有多个工位进行香辛料与食用油的混合,通过一般搅拌锅对食用油进行加热并通过在搅拌锅中投入香辛料从而完成香辛料与食用油的混合,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工位的香辛料与食用油采用相同批次和相同工艺进行生产,以香辛料以花椒和辣椒为例,采用高速逆流谱确定花椒麻味素标准品,外标法定量,通过对热油处理条件下花椒麻味素的含量变化的记录,从而确定花椒与食用油接触后,浸出的花椒麻味素量的最佳周期,即使用食用油时,油温为150至180摄氏度,处理时间为20分钟为佳。确
保搅拌锅得到的产品为相同的流体物质。
21.其汇流箱2主要收集工位箱1的流体物质,并将这一部分流体物质循环使用到原料物的加工,将流体物质与原料物通过搅拌锅进行油炸,且原料物油炸后形成的带原料物的流体物质,也可以投入到工位箱1中进行回收流体物质,以供二次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工位箱1中的流体物质原则上循环不超过3次。
22.其中,工位箱1置于搅拌油锅设备一侧,从而便于搅拌锅输出的流体物质倒入到工位箱1中,工作人员通过将搅拌油锅输出的流体物质投入到工位箱1,上述汇流箱2与工位箱1之间设有水泵3,上述水泵3输入端连通工位箱1,上述水泵3输出端连通汇流箱2;流体物质进入到工位箱1中,并通过水泵3将流体物质一输出到汇流箱2中进行统一收集。
23.为了更好的对进入工位箱1的流体物质进行处理,上述工位箱1中设有隔板4,上述隔板4两侧分别形成进料腔101和出油腔102,上述隔板4底部与工位箱1底部具有间隙,通过隔板4使得进料腔101进行高开低出,从而流体物质投入到进料腔101,其流体物质通过隔板4底部与工位箱1底部的间隙进入到出油腔102。
24.上述进料腔101上端设有第一开口103,通过设置第一开口103,使得工作人员将流体物质从第一开口103投入到进料腔101中,流体物质被隔板4阻挡,从而在不会四溅到出油腔102,使得流体物质进入进料腔101,后通过进料腔101底部缓慢流入到出油腔102中,其进料腔101与出油腔102在隔板4作用下形成u形管结构,即流体物质在隔板4两端等高。上述水泵3输入端连通出油腔102,则通过水泵3抽取出油腔102中的流体物质。
25.为了对流体物质中的固体物质进行过滤,上述第一开口103上设有第一过滤网5,上述第一过滤网5用于承接物料;流体物质通过第一开口103倾倒向工位箱1,其流体物质经第一过滤网5进行一次过滤,其第一过滤网5主要用于阻挡流体物质中香辛料固体物质,使得流体物质中的液体落入到工位箱1中,避免后期再将香辛料捞出。
26.其中,第一过滤网5为现有的圆弧形滤网筛,其滤网筛口径与第一开口103相适配,通过将第一过滤网5悬挂在第一开口103上,从而流体物质能够更好的被第一过滤网5进行过滤。
27.为了避免流体物质的杂质进入到汇流箱2中,上述汇流箱2上端设有第二开口201,上述第二开口201中插入滤芯筒6,上述滤芯筒6中空,上述滤芯筒6侧壁设有第二滤网601,上述水泵3输出端插入滤芯筒6中空处。其中滤芯筒6置于第二开口201中,其水泵3输出端的管道插入到滤芯筒6中,其滤芯筒6接收水泵3输出的流体物质,其流体物质通过滤芯筒6进行过滤后流入到汇流箱2;其中滤芯筒6主要用于吸附流体物质的固体颗粒。
28.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1所示,为了降低出油腔102输出的流体物质的固体颗粒含量,减少滤芯筒6的更换频率,上述出油腔102底部设有第三滤网7,其中第三滤网7的过滤间隙小于第一过滤网5并大于第二滤网601。
29.为了阶段性的抽取工位箱1中的流体物质,降低水泵3的启动频率,上述水泵3输入端伸入到出油腔102中部,上述出油腔102侧壁设有控制水泵3的启停的浮球开关8。当流体物质的液位上升达超出浮球开关8的设定阈值,从而浮球开关8控制水泵3启动,其流体物质在水泵8的作用下输出到汇流箱2;同时工位箱1的液位下降,当工位箱1流体物质的液位下降到超出浮球开关8的设定阈值,则浮球开关8控制水泵3关闭。以保证工位箱1的液位在设定范围内,避免流体物质从工位箱1溢出。
30.进一步的,上述出油腔102上端设有第三开口104,其中第三开口104主要用于检测或抽样,上述第三开口104上设有封闭盖9,上述出油腔102侧壁设有插孔,上述水泵3输入端由出油腔102侧壁的插孔伸入到出油腔102中。
31.其中,封闭盖9主要用于遮挡第三开口104,并非是密封第三开口104,在设备经常使用过程中,其第三开口104可以是常开,避免出油腔102中产生正压,导致流体物质不能进入到出油腔102中。
32.其中,出油腔102侧壁的插孔可以采用密封设计,通过插孔便于水泵3输入端的管道插入到出油腔102中,从而将出油腔102中的流体物质输送到汇流箱2。值得注意的是,若封闭盖9采用密封设计,则封闭盖9上可以设置气流阀,对出油腔102的进行气压改善,其隔板4上也可以设置小通孔,用于维持出油腔102的气压环境,其小通孔高于出油腔102侧壁的插孔。
33.再进一步的,参考图2所示,上述封闭盖9呈t形,上述封闭盖9包括支撑板901,上述支撑板901下端设有支撑块902,上述支撑块902用于插入到第三开口104中,封闭盖9通过t形的结构设置,使得支撑板901抵触第三开口104的边沿,避免封闭盖9落入到第三开口104中,其封闭盖9的支撑块902能够深入到第三开口104中,从而避免封闭盖9在第三开口104上意外脱落。
34.为了提高封闭盖9在第三开口104上的稳定性,上述支撑块902外壁设有木环903,上述木环903用于抵触第三开口104内壁,其中木环903抵触第三开口104内壁增加了摩擦系数,其木环903外部设有竖直的凹槽,通过木环903的竖直的凹槽使得气流能够穿过木环903,避免封闭盖9产生压差。
35.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滤芯筒6包括筒体602,上述筒体602中空,且筒体602下单设有管堵,上述筒体602上端设有限位板603,上述限位板603用于抵触汇流箱2,上述第二滤网601置于筒体602侧壁,上述限位板603上设有置入孔604,上述水泵3输出端的管道通过置入孔604伸入到筒体602下部。
36.其中筒体602作为载体,其筒体602为不锈钢结构,其筒体602上端为限位板603,其中,筒体602与限位板603一体设置,其限位板603宽度大于筒体602,通过限位板603抵触汇流箱2使筒体602被限位。
37.限位板603上设置供水泵3管道插入的置入孔604,使得水泵3管道输出的流体物质进入到筒体602中,其筒体602侧壁开口,其筒体602开口处套设第二滤网601,其第二滤网601可以是现有的纱布滤网,通过将第二滤网601捆绑套设在筒体602上,从而实现过滤效果。
38.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第二开口201为多个,上述工位箱1数量与第二开口201相对应,从而可以使用一个体积较大的汇流箱2,对应多个工位箱1,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购买大体积设备,仅通过多个现有搅拌锅设备,即可提高产量,且多个搅拌锅设备产出的流体物质,可通过第三开口104抽样检测,再确定是否输送到汇流箱2。相比于购买大体积的搅拌加工设备而言,更易于取样和品质管控,从而有效的降低品质偏差。
39.为了更好的收集工位箱1和汇流箱2中的流体物质,上述工位箱1和汇流箱2底部均设有排放管10,上述排放管10上设置截止阀11。
40.其工位箱1和汇流箱2底部均具有斜坡,其斜坡向排放管10位置倾斜,其工位箱1通过排放管10排放剩余的流体物质,其汇流箱2收集的流体物质则通过排放管10统一输出,并运用在下一工序。
41.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技术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42.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热加工调味品炒制的循环过滤装置,包括工位箱(1)和汇流箱(2),
所述汇流箱(2)与工位箱(1)之间设有水泵(3),所述水泵(3)输入端连通工位箱(1),所述水泵(3)输出端连通汇流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箱(1)中设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两侧分别形成进料腔(101)和出油腔(102),所述隔板(4)底部与工位箱(1)底部具有间隙,所述进料腔(101)上端设有第一开口(103),所述第一开口(103)上设有第一过滤网(5),所述第一过滤网(5)用于承接物料;所述汇流箱(2)上端设有第二开口(201),所述第二开口(201)中插入滤芯筒(6),所述滤芯筒(6)中空,所述滤芯筒(6)侧壁设有第二滤网(601),所述水泵(3)输出端插入滤芯筒(6)中空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加工调味品炒制的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腔(102)底部设有第三滤网(7),所述水泵(3)输入端伸入到出油腔(102)中部,所述出油腔(102)侧壁设有控制水泵(3)的启停的浮球开关(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加工调味品炒制的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腔(102)上端设有第三开口(104),所述第三开口(104)上设有封闭盖(9),所述出油腔(102)侧壁设有插孔,所述水泵(3)输入端由出油腔(102)侧壁的插孔伸入到出油腔(102)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加工调味品炒制的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盖(9)呈t形,所述封闭盖(9)包括支撑板(901),所述支撑板(901)下端设有支撑块(902),所述支撑块(902)用于插入到第三开口(104)中,所述支撑块(902)外壁设有木环(903),所述木环(903)用于抵触第三开口(104)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加工调味品炒制的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筒(6)包括筒体(602),所述筒体(602)中空,且筒体(602)下单设有管堵,所述筒体(602)上端设有限位板(603),所述限位板(603)用于抵触汇流箱(2),所述第二滤网(601)置于筒体(602)侧壁,所述限位板(603)上设有置入孔(604),所述水泵(3)输出端的管道通过置入孔(604)伸入到筒体(602)下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加工调味品炒制的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201)为多个,所述工位箱(1)数量与第二开口(201)相对应,所述工位箱(1)和汇流箱(2)底部均设有排放管(10),所述排放管(10)上设置截止阀(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加工调味品炒制的循环过滤装置,包括工位箱和汇流箱,上述汇流箱与工位箱之间设有水泵,上述水泵输入端连通工位箱,上述水泵输出端连通汇流箱;上述工位箱中设有隔板,上述隔板两侧分别形成进料腔和出油腔,上述隔板底部与工位箱底部具有间隙,上述进料腔上端设有第一开口,上述第一开口上设有第一过滤网,上述第一过滤网用于承接物料;上述汇流箱上端设有第二开口,上述第二开口中插入滤芯筒,上述滤芯筒中空,上述滤芯筒侧壁设有第二滤网,上述水泵输出端插入滤芯筒中空处;以期望改善现有食用油油炸香辛料易出现悬浮物和固体沉淀物,使得食用油油炸香辛料出现悬浮物和固体沉淀物对原料物造成风味偏差的问题。偏差的问题。偏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岳鹏 杨国华 杨帆 张志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2
技术公布日:
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