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
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元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镜筒及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2.电子产品作为现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对其功能性、适应性和耐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产品的品质要求逐渐代替价格成为了人们购买欲的首选,而产品的品质亦成为了当前移动通讯设备的最大卖点。其中,镜头作为电子产品的一大卖点,是评判产品品质的标准之一。
3.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提升,镜头在消除眩光和提升性能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在镜头的可靠性方面发展较为缓慢。现有技术中,当镜头内部的空气受温度影响膨胀或者收缩,由于镜头封胶后属于密闭环境,气体膨胀或者收缩会对透镜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筒及光学成像镜头,以达到增强镜头的排气性,提高镜头的信赖性目的。
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筒,包括物端部和像端部,
所述镜筒的内表面沿
光轴方向设置有多个
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由所述物端部向所述镜筒内延伸的第一凹槽和由所述像端部向所述镜筒内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对齐连通设置或交错连通设置。
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凹槽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包括第一直边、第二直边和所述第一直边与所述第二直边之间的圆弧边。
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为圆弧、三角形、梯形或锥形。
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同一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的所述第一直边的延长线和所述所述第二直边的延长线相交于以光轴为圆心的同心圆上,以光轴为圆心的同心圆半径r与所述内表面最大半径r,满足以下关系:0≤r/r≤1。
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数量n满足以下关系:n≤50。
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凹槽的平均深度b与所述镜筒的厚度a满足以下关系:0<b/a<0.8。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之间对应圆心角度α满足如下关系:0<α<90。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镜筒采用注塑成型制造。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物端部的截面呈圆形或跑道型;所述像端部的截面呈圆形或跑道型。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交错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物端部位置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像端部位置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
在光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光轴的夹角θ满足如下关系:0≤θ≤80
°
。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
16.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镜筒;
17.多个透镜,多个所述透镜沿所述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镜筒的收容腔内。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镜筒及成像镜头,包括物端部和像端部,所述镜筒的内表面沿光轴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由所述物端部向所述镜筒内延伸的第一凹槽和由所述像端部向所述镜筒内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对齐连通设置或交错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镜筒的内表面沿光轴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分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连通设置,凹槽将镜筒内与外界环境连通,当镜头内部的空气受温度影响膨胀或者收缩,气体能够在镜筒内与外界环境之间顺利地流动,从而减小因空气膨胀对透镜面型及空气间隙的影响,增加镜头内部的气体流通,增强镜头的排气性,进而提升镜筒的信赖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图1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镜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镜筒的截面示意图;
21.图3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镜筒的一个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镜筒的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镜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跑道型镜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跑道型镜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8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凹槽示意图;
27.图9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的凹槽示意图;
28.图10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的凹槽示意图;
29.图11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的凹槽示意图。
30.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1.1、物端部;2、像端部;3、光轴;4、外表面;5、内表面;6、凹槽; 61、第一凹槽;62、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35.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镜筒,包括内表面5、外表面4、物端部1和像端部2,镜筒的内表面5沿光轴3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6,凹槽6包括由物端部1向镜筒内延伸的第一凹槽61和由像端部2向镜筒内延伸的第二凹槽62,第一凹槽61与第二凹槽62对齐连通设置或交错连通设置。
36.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镜筒的内表面5沿光轴3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 6,凹槽6分为第一凹槽61和第二凹槽62,第一凹槽61与第二凹槽62连通设置,凹槽6将镜筒内与外界环境连通,当镜头内部的空气受温度影响膨胀或者收缩,气体能够在镜筒内与外界环境之间顺利地流动,从而减小因空气膨胀对透镜面型及空气间隙的影响,增加镜头内部的气体流通,增强镜头的排气性,进而提升镜筒的信赖性与稳定性。
37.如图1所示,具体地说,镜筒的内表面5沿光轴3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6,凹槽6包括第一凹槽61和第二凹槽62,第一凹槽61由物端部1向镜筒内延伸成型,第二凹槽62由像端部2向镜筒内延伸成型,第一凹槽 61与第二凹槽62连通设置,能够保证镜头内部的气体流通,因此,第一凹槽61与第二凹槽62之间存在两种关系,其一为第一凹槽61与第二凹槽62对齐连通,其二为第一凹槽61与第二凹槽62交错连通。
38.其中,如图5所示,在第一凹槽61与第二凹槽62交错连通时,第一凹槽61的起始端为物端部1,终止端为镜筒中部位置,第二凹槽62的起始端为像端部2,终止端为镜筒中部位置,在镜筒中部位置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将第一凹槽61与第二凹槽62嫁接连通,能够提升镜筒的结构强度,提升稳定性与可靠性。
39.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凹槽61与第二凹槽62对齐连通时,能够利用最短的路径将镜筒内膨胀的空气排出,从而提高排气效率,进一步地提升镜筒的信赖性。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任一第一凹槽61或所述第二凹槽62的截面包括第一直边、第二直边和第一直边与第二直边之间的圆弧边。
41.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凹槽6设置呈第一直边、第二直边和第一直边与第二直边之间的圆弧边的结构,一方面能够在保证排气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杂散光的削弱。
42.其中,第一直边与第二直边的长度相同时,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在镜筒内相交的角度呈锐角,凹槽6的深度均匀;第一直边与第二直边的长度不相同时,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在镜筒内相交的角度呈锐角,凹槽6深度不均匀。
43.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同一第一凹槽61或第二凹槽62的第一直边的延长线和第二直边的延长线相交于以光轴3为圆心的同心圆上,以光轴3为圆心的同心圆半径r与内表面5 最大半径r,满足以下关系:0≤r/r≤1。
44.在该实施例中,在凹槽6满足上述尺寸时,可以在连通透镜间隙与外部环境,使外部环境受变化时,透镜间隙内的气体可以更快速地流出或补充,减小透镜间气压波动。
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凹槽6数量n满足以下关系: n≤50。
46.在该实施例中,多个凹槽6有利于气体快速排出,减少气体对内部部件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排气效率,且保证该透镜进行承靠的稳定性。
47.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任一凹槽6的平均深度b与镜筒的厚度a满足以下关系:0<b/a<0.8。
48.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的长度相同时,凹槽6任一位置的深度即为凹槽6的平均深度;在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的长度不相同时,凹槽6的平均深度为第一直边的延长线和第二直边的延长线形成的夹角的中心线处的深度。
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之间对应圆心角度α满足如下关系:0<α<90
°
。
50.在该实施例中,凹槽6尺寸调节范围较大,适用于多种形状/尺寸的镜筒,有利于不同类型的镜筒排气均匀/快速进行。
5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镜筒采用注塑成型制造。
52.在该实施例中,镜筒采用注塑成型制造,成本低,便于生产制造。
53.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物端部 1的截面呈圆形或跑道型;像端部2的截面呈圆形或跑道型。
54.在该实施例中,多种镜筒的类型能够更好地适应客户和市场需求,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55.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凹槽61与第二凹槽62交错连通设置,第一凹槽61在物端部1位置的中心点与第二凹槽62在像端部2位置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在光轴3平面上的投影与光轴3的夹角θ满足如下关系:0≤θ≤80
°
。
56.第一凹槽61和第二凹槽62对齐连通时,例如,上述以光轴3为圆心的同心圆半径r为0.88mm,上述内表面内径圆最大半径r为3.5mm,凹槽数量n为8个,夹角θ为0
°
,平均深度b为0.26mm,镜筒的厚度a为0.82mm,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之间对应圆心角度α为25
°
。
57.第一凹槽61和二凹槽62交错连通时,例如,上述以光轴3为圆心的同心圆半径r为0mm,上述内表面内径圆最大半径r为3.5mm,凹槽数量 n为8个,夹角θ为14
°
,平均深度b为0.2mm,镜筒的厚度a为0.82mm,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之间对应圆心角度α为10
°
。
5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任一第一凹槽61或第二凹槽 62的截面为圆弧、三角形、梯形或锥形,截面对应圆心角0<α<90
°
,以光轴3为圆心的同心圆半径r与内表面内径圆最大半径r,满足以下关系:0≤r/r≤1,任一凹槽6的深度最大值b1与镜筒的厚度a满足如下关系:0<b1/a<0.8。
59.如图8所示,凹槽6截面呈梯形,如图9所示,凹槽6截面呈锥形,如图10所示,凹槽6截面三角形,如图11所示,凹槽6截面圆弧形。
6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
61.如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镜筒;
62.多个透镜,多个透镜沿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于镜筒的收容腔内。
63.在该实施例中,透镜沿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于镜筒的收容腔内,镜筒设置有凹槽6,能够减小因空气膨胀对透镜面型及空气间隙的影响,增加镜头内部的气体流通,增强镜头的排气性,进而提升光学成像镜头的信赖性与稳定性。
6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镜筒及光学成像镜筒,镜筒包括物端部和像端部,镜筒的内表面沿光轴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包括由物端部向镜筒内延伸的第一凹槽和由像端部向镜筒内延伸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齐连通设置或交错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当镜头内部的空气受温度影响膨胀或者收缩,气体能够在镜筒内与外界环境之间顺利地流动,从而减小因空气膨胀对透镜面型及空气间隙的影响,增加镜头内部的气体流通,增强镜
头的排气性,进而提升镜筒的信赖性与稳定性。
65.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镜筒,包括物端部(1)和像端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内表面(5)沿光轴(3)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6),所述凹槽(6)包括由所述物端部(1)向所述镜筒内延伸的第一凹槽(61)和由所述像端部(2)向所述镜筒内延伸的第二凹槽(62),所述第一凹槽(61)与所述第二凹槽(62)对齐连通设置或交错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一凹槽(61)或所述第二凹槽(62)的截面包括第一直边、第二直边和所述第一直边与所述第二直边之间的圆弧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一凹槽(61)或所述第二凹槽(62)的截面为圆弧、三角形、梯形或锥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第一凹槽(61)或所述第二凹槽(62)的所述第一直边的延长线和所述第二直边的延长线相交于以光轴(3)为圆心的同心圆上,以光轴(3)为圆心的同心圆半径r与所述内表面(5)最大半径r,满足以下关系:0≤r/r≤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数量n满足以下关系:n≤50。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凹槽(6)的平均深度b与所述镜筒的厚度a满足以下关系:0<b/a<0.8。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边和第二直边之间对应圆心角度α满足如下关系:0<α<9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采用注塑成型制造。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端部(1)的截面呈圆形或跑道型;所述像端部(2)的截面呈圆形或跑道型。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61)与所述第二凹槽(62)交错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凹槽(61)在所述物端部(1)位置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二凹槽(62)在所述像端部(2)位置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在光轴(3)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光轴(3)的夹角θ满足如下关系:0≤θ≤80
°
。1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镜筒;多个透镜,多个所述透镜沿所述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镜筒的收容腔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筒及光学成像镜头,镜筒包括物端部和像端部,所述镜筒的内表面沿光轴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由所述物端部向所述镜筒内延伸的第一凹槽和由所述像端部向所述镜筒内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对齐连通设置或交错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镜筒,当镜头内部的空气受温度影响膨胀或者收缩,气体能够在镜筒内与外界环境之间顺利地流动,从而减小因空气膨胀对透镜面型及空气间隙的影响,增加镜头内部的气体流通,增强镜头的排气性,进而提升镜筒的信赖性与稳定性。赖性与稳定性。赖性与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
张梦 张芳 戴付建 赵烈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05
技术公布日:
202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