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
收率表活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尤其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更大,但是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油田气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我国发现的低渗油田占新发现油藏的一半以上,而低渗透油田产能建设的规模则占油田产能建设规模总量的70%以上,且所占比例逐年增高。但是,为了能够增加中国的石油储量和满足人们对石油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已成为中国石油的主要来源。
3.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分布具有含油气多、油气藏类型多、分布区域广以及“上气下油、海相含气为主、陆相油气兼有”的特点,在已探明的储量中,低渗透油藏储量的比例很高,约占全国储量的2/3以上,开发潜力巨大。然而,现有技术条件下采收率较低,我国低渗透油田平均采收率只有21.4%,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新技术是当前及今后石油行业将长期面临的开发问题。
4.连续水驱能开采基质岩块中的油,但速度很慢,大量的注入水通过裂缝直接流到了采油井,没有起到驱油的作用,属于无效循环注水,开采效果较差。渗吸驱油的方法是为了提高裂缝性油藏的开采效果,即在停止注水的情况下,让裂缝中的水渗吸到基质孔隙中,把其中的油驱替到裂缝中,然后再用水把裂缝中的油驱替到生产井底。
5.目前应用于驱油的
表面活性剂主要有石油磺酸盐、羧酸盐、
烷基多糖苷及孪连表面活性剂。但是上述表面活性剂应用于低渗透油田中的采收率依然不能与中渗透油田相媲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出一种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收率表活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表面活性剂应用于低渗透油田中的采收率不高的问题。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收率表活剂,包括以下组分: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9.所述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酸
葡萄糖酯乙二醇马来酸双酯、n-十二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n-十六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2):(5-6):(3-4)。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5:4。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为n-十二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
表面活性剂。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酸葡萄糖酯乙二醇马来酸双酯、n-十六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两者质量比为2:3。
14.当采用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为n-十六烷基葡萄糖酰胺时,由于烷基链较长,会影响体系的表面活性,将月桂酸葡萄糖酯乙二醇马来酸双酯与之复配,能够达到与n-十二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相近甚至更高的表面活性。
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烷基苯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重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八酰胺乙基二乙基苄基氯化铵、十八酰胺乙基三甲基硫酸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17.本发明还提出所述的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收率表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烷基苯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搅拌至澄清,加入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继续搅拌至澄清,配置成质量浓度为0.3%-0.6%的溶液。
18.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压裂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所述的表活剂。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本发明中采用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三者复配表现出较高的表面活性。其中,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后正、负离子相互作用,能够协同增效,但是正、负离子之间的电性作用也会出现沉淀或者悬浮物,而本发明中加入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不利影响,从而使得复配体系表现出较好的表面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收率的表活剂:将5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0份十八酰胺乙基二乙基苄基氯化铵加入3000份水中,搅拌30min后加入4份月桂酸葡萄糖酯乙二醇马来酸双酯、6份n-十六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搅拌至澄清即得。
24.实施例2
25.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收率的表活剂:将5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0份十八酰胺乙基二乙基苄基氯化铵加入3000份水中,搅拌30min后加入10份n-十二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搅拌至澄清即得。
26.实施例3
27.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收率的表活剂:将5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6000份水中,搅拌45min后加入8份月桂酸葡萄糖酯乙二醇马来酸双酯、12份n-十六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搅拌至澄清即得。
39.12%。对比例1中,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油水界面张力较高,达6.0
×
10-3
n,实施例5中,在对比例1的基础上,加入n-十六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5.1
×
10-3
n,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但效果不佳,实施例1中,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加入月桂酸葡萄糖酯乙二醇马来酸双酯,能够大幅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最后制得驱油剂的驱油效率可达39.12%。
4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收率表活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酸葡萄糖酯乙二醇马来酸双酯、n-十二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n-十六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收率表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2):(5-6):(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收率表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5: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收率表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为n-十二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收率表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酸葡萄糖酯乙二醇马来酸双酯、n-十六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两者质量比为2: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收率表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苯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重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收率表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八酰胺乙基二乙基苄基氯化铵、十八酰胺乙基三甲基硫酸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收率表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烷基苯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分散均匀后,加入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继续搅拌至澄清,配置成质量浓度为0.3%-0.7%的溶液。9.一种压裂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表活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压裂液体系中用于提高采收率表活剂,包括以下组分: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双分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酸葡萄糖酯乙二醇马来酸双酯、N-十二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N-十六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表面活性剂应用于低渗透油田中的采收率不高的问题。中的采收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吴志强 刘浩 杨胜 郑金中 吴越 王伟强 崔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沧州中润化学助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6
技术公布日:
202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