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
耐火砖生产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酸性隔热耐火砖。
背景技术:
2.砖是建筑用的人造小型块材,其中就包括有耐火砖,而耐火材料一般分为两种,即不定型耐火材料和定型耐火材料。不定型耐火材料也叫浇注料,是由多种骨料或集料和一种或多种粘和剂组成的混合粉状颗料,使用时必须和一种或多种液体配合搅拌均匀,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定型耐火材料一般指耐火砖,其形状有标准规则,也可以根据需要筑切时临时加工;
3.而现在主要用于在锅炉或加热炉内壁的大都使用定型耐火砖,通过耐火砖保证相应的锅炉或加热炉的内部保证正常的高度煅烧,但是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也需要保证耐火砖具备一定的抗酸性。
4.但是现有的耐火砖在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5.1.现有的锅炉或加热炉的内壁使用相应的耐火砖后,由于耐火砖的工功能单一,只能起到对应的耐火、耐高温,由于锅炉或加热炉的内部在煅烧后,会产生较大的炸裂声,同时耐火砖不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进而或导致锅炉或加热炉内部会传出相应的炸裂声,从而导致锅炉或加热炉周边的噪音增加,由此会降低周边的工作环境,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6.2.现有的锅炉或加热炉的内壁使用相应的耐火砖后,由于现有的耐火砖为了达到防水的效果,大都是对多个耐火砖之间的间隙处添加防水剂,而耐火砖自身不具备防水的功能,因此耐火砖的内部容易被水浸入,进而破坏耐火砖内部的结构组成。
7.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酸性隔热耐火砖,通过在生产耐火砖时,将
玄武矿石粉、白云母矿石粉和促凝灰浆添加到耐火砖的原料中,因此实现隔音、抗酸和防水的功能,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放置耐火砖被水浸入导致损坏的问题。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0.本发明为一种抗酸性隔热耐火砖,由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
铝矾土35~40份、镁橄榄石砂15~20份、粘土18~22份、促凝灰浆6~10份、白云母矿石粉21~27份、玄武矿石粉14~20份、叶腊石细粉4~6份和水12~16份。
11.进一步地,由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铝矾土40份、镁橄榄石砂15份、粘土18份、促凝灰浆10份、白云母矿石粉21份、玄武矿石粉20份、叶腊石细粉6份和水12份。
12.进一步地,由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铝矾土35份、镁橄榄石砂20份、粘土22份、促凝灰浆6份、黑云母石粉25份、玄武矿石粉14份、叶腊石细粉4份和水16份。
13.进一步地,所述铝矾土可以由高铝矿石份替换。
14.进一步地,所述白云母矿石粉可以由金云母矿石粉和锂云母矿石份中任意一种替换。
15.进一步地,原料组成中还包括有1~3份粘结剂和6~10份可塑性物质结合剂。
16.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剂为1~3份硅溶胶,所述可塑性物质结合剂为6~10份糊精,所述硅溶胶主要用于对各个原料进行渗透,以此进行粘结,所述可塑性物质结合剂的添加,用于提高原料的可塑性。
17.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剂为1份硅溶胶,所述可塑性物质结合剂为10份糊精。
18.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剂为3份硅溶胶,所述可塑性物质结合剂为6份糊精
19.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在生产耐火砖,在混练之间,将玄武矿石和白云母矿石进行粉碎,以此形成并在混练时,将其添加入原料中,因此耐火砖在生产完毕后,其中具备玄武矿石和云母矿石的特性,从而实现抗酸性和隔音的效果。
21.2、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在生产耐火砖,在混练的过程中,将促凝灰浆添加到混练的原料中,由于促凝灰浆是由防水剂和水泥砂浆配制而成,因此耐火砖在生产结束后,实现自身防水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本发明为一种抗酸性隔热耐火砖,由下述原料组成:铝矾土、镁橄榄石砂、粘土、促凝灰浆、白云母矿石粉、玄武矿石粉、叶腊石细粉、水、粘结剂和可塑性物质结合剂,硅溶胶主要用于对各个原料进行渗透,以此进行粘结,可塑性物质结合剂的添加,用于提高原料的可塑性。
24.提供一种抗酸性隔热耐火砖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25.s1:粉碎,在加工原料之前,将铝矾土、镁橄榄石砂、粘土、白云母矿石、玄武石和叶腊石分开放入到相应的粉碎设备中,并由粉碎设备将原料进行粉碎工作;
26.s2:配料,在对原料进行混练之前,对各个原料取相对适量的分量,并逐一配比,并对原料进行筛选,将原料中的杂质进行清除;
27.s3:混练,将配比完成的原料逐一放入到搅拌设备中,并对其搅拌,同时在搅拌过程中,逐步添加水、粘结剂、促凝灰浆和可塑性物质结合剂,在原料全部添加完成后,并对净混15分钟;
28.s4:烘干成型,在原料混练结束后,将混练后的原料放入到相应的模具中,且对模具进行烘干,由此对原料进行成型工作;
29.s5:烧成:耐火砖初步成型后,将耐火砖放入到煅烧炉中进行煅烧,在煅烧2h~3h后,此时耐火砖煅烧完成;
30.s6、冷却、检验,对煅烧完成后的耐火砖放入到相应的冷却设备中,经对添加冷却水对其进行冷却工作,在设备内部的检测温度达到正常温度后,将耐火砖在冷却设备中取出,并对其进行检验工作。
31.实施例一
32.原料组成重量份为:铝矾土40份、镁橄榄石砂15份、粘土18份、促凝灰浆10份、白云
母矿石粉21份、玄武矿石粉20份、叶腊石细粉6份,粘结剂为1份硅溶胶,可塑性物质结合剂为10份糊精;
33.铝矾土可以由高铝矿石份替换,白云母矿石粉可以由金云母矿石粉和锂云母矿石份中任意一种替换。
34.实施例二
35.原料组成重量份为:铝矾土35份、镁橄榄石砂20份、粘土22份、促凝灰浆6份、黑云母石粉25份、玄武矿石粉14份、叶腊石细粉4份、粘结剂为1份硅溶胶,可塑性物质结合剂为10份糊精;
36.铝矾土可以由高铝矿石份替换,白云母矿石粉可以由金云母矿石粉和锂云母矿石份中任意一种替换。
37.实施例三
38.原料组成重量份为:铝矾土40份、镁橄榄石砂15份、粘土18份、促凝灰浆10份、白云母矿石粉21份、玄武矿石粉20份、叶腊石细粉6份,粘结剂为3份硅溶胶,可塑性物质结合剂为6份糊精;
39.铝矾土可以由高铝矿石份替换,白云母矿石粉可以由金云母矿石粉和锂云母矿石份中任意一种替换。
40.实施例四
41.原料组成重量份为:铝矾土35份、镁橄榄石砂20份、粘土22份、促凝灰浆6份、黑云母石粉25份、玄武矿石粉14份、叶腊石细粉4份、粘结剂为3份硅溶胶,可塑性物质结合剂为6份糊精;
42.铝矾土可以由高铝矿石份替换,白云母矿石粉可以由金云母矿石粉和锂云母矿石份中任意一种替换。
43.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酸性隔热耐火砖,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铝矾土35~40份、镁橄榄石砂15~20份、粘土18~22份、促凝灰浆6~10份、白云母矿石粉21~27份、玄武矿石粉14~20份、叶腊石细粉4~6份和水12~1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酸性隔热耐火砖,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铝矾土40份、镁橄榄石砂15份、粘土18份、促凝灰浆10份、白云母矿石粉21份、玄武矿石粉20份、叶腊石细粉6份和水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酸性隔热耐火砖,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铝矾土35份、镁橄榄石砂20份、粘土22份、促凝灰浆6份、黑云母石粉25份、玄武矿石粉14份、叶腊石细粉4份和水16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酸性隔热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矾土可以由高铝矿石份替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酸性隔热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白云母矿石粉可以由金云母矿石粉和锂云母矿石份中任意一种替换。6.根据权利要求1、2、3、4和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抗酸性隔热耐火砖,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中还包括有1~3份粘结剂和6~10份可塑性物质结合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酸性隔热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1~3份硅溶胶,所述可塑性物质结合剂为6~10份糊精,所述硅溶胶主要用于对各个原料进行渗透,以此进行粘结,所述可塑性物质结合剂的添加,用于提高原料的可塑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酸性隔热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粘结剂为1份硅溶胶,所述可塑性物质结合剂为10份糊精。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酸性隔热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3份硅溶胶,所述可塑性物质结合剂为6份糊精。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酸性隔热耐火砖,涉及耐火砖生产相关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由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铝矾土35~40份、镁橄榄石砂15~20份、粘土18~22份、促凝灰浆6~10份、白云母矿石粉21~27份、玄武矿石粉14~20份、叶腊石细粉4~6份、水12~16份、1~3份粘结剂和6~10份可塑性物质结合剂。本发明通过在生产耐火砖时,将玄武矿石粉、白云母矿石粉和促凝灰浆添加到耐火砖的原料中,因此实现隔音、抗酸和防水的功能,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放置耐火砖被水浸入导致损坏的问题。置耐火砖被水浸入导致损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俞晓东 龚育才 彭仁 张雪松 曹丽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苏嘉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3
技术公布日:
202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