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担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担架。
背景技术:
2.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担架是搬运伤员经常使用到的医用器械,对于急诊科来说,担架是大多病人到急诊科所必须接触到医疗设备,在急救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3.像常用的医用担架通常都由
两个担架杆和两个担架杆之间的的担架布构成,结构比较简单,不容易进行折叠,导致担架占地面积过大,影响担架的取放,并且担架布一直裸露在外,很容易沾上灰尘,从而弄脏担架布,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也不卫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用担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用担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医用担架,包括两个支杆和三块连接布,两个
所述支杆上均设有两个固定结构,所述连接布上设有收放结构,所述收放结构包括两个转动
部件和传动部件。
7.优选的,所述支杆包括两个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且二号连接管与一号连接管相铰接,所述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内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和两个固定板,所述一号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且一号连接管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8.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的设置将一个支杆分为三段,从而方便折叠。
9.优选的,转动部件包括一号转杆和两个二号转杆,所述一号转杆与二号连接管相对应,并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转杆的两端均贯穿固定板并延伸出一部分,所述二号转杆与一号连接管相对应,且二号转杆的两端分别与一号连接管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二号转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板并延伸出一部分。
10.两个转动部件分别位于连接布两端,且一号转杆和两个二号转杆分别对应一个连接布。
11.优选的,传动部件位于一个转动部件上,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一号转杆两端和二号转杆一端固定连接的面齿,且相邻的两个面齿相啮合,所述一号转杆上设有传动组件。
12.传动部件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使一个转动部件转动,从而对连接布进行收放,并且面齿还将一号转杆和两个二号转杆进行连接。
13.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一号转杆外表面固定连接的蜗轮,二号连接管上转动连接有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所述二号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蜗杆一端贯穿二号连接管并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14.优选的,固定结构包括与二号连接管固定连接的卡件,所述一号连接管上设有与
卡件相对应的插件。
15.固定结构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对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进行固定,防止抬动患者时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断开,影响使用。
16.优选的,所述插件包括与一号连接管固定连接的固定管,且固定管上设有开口,所述固定管内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卡件相对应的l型插块。
17.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一种医用担架,通过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的设置可以对支杆进行折叠,从而减小占地面积,也方便取用,并且通过转动部件和传动部件的设置可以对连接布进行收放,进而进行收纳,从而避免担架在不使用时沾上灰尘,影响美观和卫生。
19.2、一种医用担架,通过固定结构的设置可以对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进行连接固定,从而防止抬动患者时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断开,对患者造成伤害,影响担架的使用。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a的分解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27.图中:1、支杆;101、一号连接管;102、二号连接管;103、固定板;104、把手;105、支撑柱;2、连接布;3、转动部件;301、一号转杆;302、二号转杆;4、传动部件;401、面齿;402、传动组件;4021、蜗轮;4022、蜗杆;4023、电机;5、固定结构;501、卡件;502、插件;5021、固定管;5022、弹簧;5023、l型插块;5024、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实施例1
30.参照图1-6,一种医用担架,包括两个支杆1和三块连接布2,两个支杆1上均设有两个固定结构5,连接布2上设有收放结构,收放结构包括转动部件3和传动部件4。
31.支杆1包括两个一号连接管101和二号连接管102,且二号连接管102与一号连接管101相铰接,二号连接管102的长度不小于两个一号连接管101和把手104的长度之和,一号连接管101和二号连接管102内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和两个固定板103,一号连接管101一端
固定连接有把手104,且一号连接管10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5。
32.转动部件3包括一号转杆301和两个二号转杆302,一号转杆301与二号连接管102相对应,并与固定板103转动连接,一号转杆301的两端均贯穿固定板103并延伸出一部分,二号转杆302与一号连接管101相对应,且二号转杆302的两端分别与一号连接管101和固定板103转动连接,二号转杆302的一端贯穿固定板103并延伸出一部分,三个连接布2分别与一号转杆301和两个二号转杆302相对应,三个连接布2的两端分别贯穿一号连接管101和二号连接管102并与一号转杆301和二号转杆302相连接。
33.传动部件4位于一个转动部件3上,传动部件4包括一号转杆301两端和二号转杆302一端固定连接的面齿401,且相邻的两个面齿401相啮合,一号转杆301上设有传动组件402。
34.传动组件402包括与一号转杆301外表面固定连接的蜗轮4021,二号连接管102上转动连接有与蜗轮4021相啮合的蜗杆4022,二号连接管102上固定连接有电机4023,电机402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多做陈述,蜗杆4022一端贯穿二号连接管102并与电机40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5.对连接布2进行收放时,控制电机4023带动蜗杆4022转动,而蜗杆4022转动会带动蜗轮4021转动,蜗轮4021转动又会带动一号转杆301转动,由于一号转杆301与二号转杆302之间通过面齿401传动连接,因此二号转杆302会跟着转动,因此一号转杆301和二号转杆302会对连接布2的一端进行收放,进而将连接布2收入一号连接管101和二号连接管102内,直到到两个支杆1相接触,紧接着松开固定结构5并将一号连接杆101往上转动,使一号连接管101折叠在二号连接管102上,从而完成折叠。
36.实施例2
37.参照图1-6,一种医用担架,包括两个支杆1和三块连接布2,两个支杆1上均设有两个固定结构5,连接布2上设有收放结构,收放结构包括转动部件3和传动部件4。
38.固定结构5包括与二号连接管102固定连接的卡件501,一号连接管101上设有与卡件501相对应的插件502。
39.插件502包括与一号连接管101固定连接的固定管5021,且固定管5021上设有开口5024,固定管5021内固定连接有弹簧5022,且弹簧50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卡件501相对应的l型插块5023,l型插块5023在固定管5021内滑动,且l型插块5023的一端穿过开口5024,并在开口5024内滑动。
40.对一号连接管101和二号连接管102进行固定时,相将l型插块5023往一端滑动,使其滑入固定管5021内,从而挤压弹簧5022,当一号连接管101和二号连接管102的一端对齐后放开l型插块5023,这时l型插块5023在弹簧5022的弹力作用下往一端滑动,并插入卡件501内,从而将一号连接管101和二号连接管102进行连接。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担架,包括两个支杆(1)和三块连接布(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杆(1)上均设有两个固定结构(5),所述连接布(2)上设有收放结构,所述收放结构包括两个转动部件(3)和传动部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包括两个一号连接管(101)和二号连接管(102),且二号连接管(102)与一号连接管(101)相铰接,所述一号连接管(101)和二号连接管(102)内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和两个固定板(103),所述一号连接管(101)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04),且一号连接管(10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转动部件(3)包括一号转杆(301)和两个二号转杆(302),所述一号转杆(301)与二号连接管(102)相对应,并与固定板(103)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转杆(301)的两端均贯穿固定板(103)并延伸出一部分,所述二号转杆(302)与一号连接管(101)相对应,且二号转杆(302)的两端分别与一号连接管(101)和固定板(103)转动连接,所述二号转杆(302)的一端贯穿固定板(103)并延伸出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传动部件(4)位于一个转动部件(3)上,所述传动部件(4)包括一号转杆(301)两端和二号转杆(302)一端固定连接的面齿(401),且相邻的两个面齿(401)相啮合,所述一号转杆(301)上设有传动组件(4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02)包括与一号转杆(301)外表面固定连接的蜗轮(4021),二号连接管(102)上转动连接有与蜗轮(4021)相啮合的蜗杆(4022),所述二号连接管(102)上固定连接有电机(4023),所述蜗杆(4022)一端贯穿二号连接管(102)并与电机(40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固定结构(5)包括与二号连接管(102)固定连接的卡件(501),所述一号连接管(101)上设有与卡件(501)相对应的插件(50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502)包括与一号连接管(101)固定连接的固定管(5021),且固定管(5021)上设有开口(5024),所述固定管(5021)内固定连接有弹簧(5022),且弹簧(50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卡件(501)相对应的l型插块(50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担架,涉及担架技术领域,包括两个支杆和三块连接布,两个支杆上均设有两个固定结构,连接布上设有收放结构,收放结构包括两个转动部件和传动部,支杆包括两个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内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和两个固定板,一号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且一号连接管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转动部件包括一号转杆和两个二号转杆,传动部件包括一号转杆两端和二号转杆一端固定连接的面齿,且相邻的两个面齿相啮合,一号转杆上设有传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对支杆进行折叠,减小占地面积,方便取用,并且可以对连接布进行收放和收纳,从而避免担架在不使用时沾上灰尘,影响美观和卫生。观和卫生。观和卫生。
技术研发人员:
李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李博
技术研发日:
2022.08.14
技术公布日:
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