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发电
新能源并网
装置。
背景技术:
2.发展新能源对增加我国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飞速发展,然而经由光伏板发出的电流以及电压较低,因此无法直接并入电网,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调节的装置。
3.根据中国专利授权号cn 216672290 u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新能源并网装置,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光伏板,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箱体的后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降温管,所述安装槽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的内部贯穿并活动连接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螺栓,通过安装槽可以实现压缩机的安装,通过压缩机与降温管可以相适配,通过螺栓可以实现封板的安装,通过凹槽可以减小箱体的局部厚度,从而更便于降温管周围的低温更容易进入箱体内部,从而可以对装置内部进行降温,防止出现内部温度过高,影响装置正常工作,通过支柱可以对光伏板进行支撑,通过光伏板可以为装置的运行提供能源,从而实现装置的运行,通过变压器与稳压器可以将多个发电板生产的电能进行调压并稳压后输出。
4.针对上述相关方案,发明人认为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导线穿过出线管、入线管后,导线与出线管、入线管之间依然留有部分空间,使得外界的异物容易进入装置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新能源并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发电新能源并网装置,包括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所述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出线管,所述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多组入线管,多组所述入线管的内部皆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内部设置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组
伸缩杆,多组所述伸缩杆与外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支撑件的外侧套设有挡布。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与外管通过弹簧弹性连接,且伸缩杆与外管滑动连接,使得可以便于实现支撑件的收缩、扩张,从而可以便于导线穿过,由于支撑件为弹性材质,使得可以便于根据导线的情况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利于更好的依附在导线的外表面,由于挡布呈褶皱状套设在支撑件的外侧,且挡布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可以配合支撑件使导线与入线管、出线管之间的空间缩至最小,从而可以更好的在使用时避免外界异物进入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内部。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与外管构成滑动结构,所述伸缩杆与外管通过弹簧构成弹性结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便于实现支撑件的收缩、扩张,从而可以便于导线穿过。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为弹性材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便于根据导线的情况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利于更好的依附在导线的外表面。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的两端皆开设有滚珠槽,所述外管内部的两端皆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滚珠槽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伸缩杆与外管通过弧形槽、滚珠槽、滚珠构成滑动结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伸缩杆在外管内滑动时的流畅度。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布呈褶皱状套设在支撑件的外侧,且挡布具有一定的弹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配合支撑件使导线与入线管、出线管之间的空间缩至最小,从而可以更好的在使用时避免外界异物进入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内部。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置物板,且多组置物板上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整流变压器、稳压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整流变压器与稳压器将多个发电板生产的电能进行调压并稳压后输出。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伸缩杆、外管、弹簧、挡布,伸缩杆与外管通过弹簧弹性连接,且伸缩杆与外管滑动连接,使得可以便于实现支撑件的收缩、扩张,从而可以便于导线穿过,由于支撑件为弹性材质,使得可以便于根据导线的情况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利于更好的依附在导线的外表面,由于挡布呈褶皱状套设在支撑件的外侧,且挡布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可以配合支撑件使导线与入线管、出线管之间的空间缩至最小,从而可以更好的在使用时避免外界异物进入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内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入线管的侧视剖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的放大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2、整流变压器;3、稳压器;4、入线管;5、出线管;6、挡布;7、支撑件;8、伸缩杆;9、弧形槽;10、滚珠槽; 11、滚珠;12、弹簧;13、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8.一种光伏发电新能源并网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1,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出线管5,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1 的另一侧设置有多组入线管4,多组入线管4的内部皆设置有支撑件7,支撑件7为弹性材质,可以便于根据导线的情况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利于更好的依附在导线的外表面。
29.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置物板,且多组置物板上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整流变压器2、稳压器3,可以通过整流变压器2与稳压器3将多个发电板生产的电能进行调压并稳压后输出。
30.支撑件7的内部设置有外管13,外管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组伸缩杆8,伸缩杆8与外管13构成滑动结构,多组伸缩杆8与外管13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2,伸缩杆8与外管13通过弹簧12构成弹性结构,可以便于实现支撑件7的收缩、扩张,从而可以便于导线穿过。
31.支撑件7的外侧套设有挡布6,挡布6呈褶皱状套设在支撑件7的外侧,可以便于根据支撑件7的收缩而收缩、扩张而扩张,且挡布6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配合支撑件7使导线与入线管4、出线管5之间的空间缩至最小,从而可以更好的在使用时避免外界异物进入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1内部。
32.伸缩杆8的两端皆开设有滚珠槽10,外管13内部的两端皆开设有弧形槽 9,弧形槽9与滚珠槽10之间设置有滚珠11,伸缩杆8与外管13通过弧形槽9、滚珠槽10、滚珠11构成滑动结构,可以增加伸缩杆8在外管13内滑动时的流畅度。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伸缩杆8与外管13通过弹簧12弹性连接,且伸缩杆8与外管13滑动连接,使得可以便于实现支撑件7的收缩、扩张,从而可以便于导线穿过,由于支撑件7为弹性材质,使得可以便于根据导线的情况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利于更好的依附在导线的外表面,由于挡布6呈褶皱状套设在支撑件7的外侧,且挡布6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可以配合支撑件7使导线与入线管4、出线管5之间的空间缩至最小,从而可以更好的在使用时避免外界异物进入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1内部。
34.在需要对光伏板发出的电能进行调节时,可以通过整流变压器2与稳压器3将多个发电板生产的电能进行调压并稳压后输出。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发电新能源并网装置,包括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出线管(5),所述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多组入线管(4),多组所述入线管(4)的内部皆设置有支撑件(7),所述支撑件(7)的内部设置有外管(13),所述外管(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组伸缩杆(8),多组所述伸缩杆(8)与外管(13)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2),所述支撑件(7)的外侧套设有挡布(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新能源并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8)与外管(13)构成滑动结构,所述伸缩杆(8)与外管(13)通过弹簧(12)构成弹性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新能源并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7)为弹性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新能源并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8)的两端皆开设有滚珠槽(10),所述外管(13)内部的两端皆开设有弧形槽(9),所述弧形槽(9)与滚珠槽(10)之间设置有滚珠(11),所述伸缩杆(8)与外管(13)通过弧形槽(9)、滚珠槽(10)、滚珠(11)构成滑动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新能源并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布(6)呈褶皱状套设在支撑件(7)的外侧,且挡布(6)具有一定的弹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新能源并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置物板,且多组置物板上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整流变压器(2)、稳压器(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新能源并网装置,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所述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出线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伸缩杆、外管、弹簧、挡布,伸缩杆与外管通过弹簧弹性连接,且伸缩杆与外管滑动连接,使得可以便于实现支撑件的收缩、扩张,从而可以便于导线穿过,由于支撑件为弹性材质,使得可以便于根据导线的情况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利于更好的依附在导线的外表面,由于挡布呈褶皱状套设在支撑件的外侧,且挡布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可以配合支撑件使导线与入线管、出线管之间的空间缩至最小,从而可以更好的在使用时避免外界异物进入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内部。入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内部。入新能源并网装置主体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
吴建军 沈红峰 汪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8
技术公布日:
20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