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物品,形成在主体部件1及装卸部件8之中一方的部件8中的罩盖部82、83内壁面上的卡合部81通过和形成在由该罩盖部覆盖的另一方的部件1的被罩盖部32、33外壁面上的被卡合部16卡合,来对该主体部件安装该装卸部件,通过所述一方的部件的所述罩盖部朝向所述罩盖部的外壁面侧变为位移地挠曲,使得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被解除,在所述一方的部件的外壁面中的与所述罩盖部对应部分以外的位置里,设置有表示用户的手指抵碰位置的手指抵碰位置标识部88。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印字装置,记录头13通过位置切换机构20被配置为在收纳于主体盒2内的收纳位置和从主体盒2的下端向下方突出的印字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当该记录头13被配置在收纳位置时,其
喷头面通过盖部件50被罩盖为紧密相接状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1680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00656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用于图像形成的
操作性,且能够高效地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装置主体、配置在装置主体里的图像形成部,以及覆盖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面的盖部件,并通过用户握持装置主体进行扫描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用户的手指操作的盖操作部,以使得盖部件从覆盖图像形成面的位置向从图像形成面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以及由用户的手指操作的指示操作部,以指示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指示操作部配置在从用户握持装置主体将手指放置在盖操作部上的状态开始到手指的可动区域内。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用于图像形成的操作性,且能够高效地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
所示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左侧面来看的整体立体图。图2所示是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右侧面来看的整体立体图。图3所示是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喷头罩盖打开时的左侧面来看的整体立体图。图4所示是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喷头罩盖打开时的右侧面来看的整体立体图。图5所示是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上罩盖打开时的左侧面来看的整体立体
图。图6所示是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墨盒及电池取出时的状况说明图。图7所示是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喷头罩盖打开时的底面来看的整体立体图。图8所示是卸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下部单元时的状况说明图。图9所示是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下部单元的上面来看的整体立体图。图10的(a)-(d)所示是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喷头罩盖开闭杆的操作示意图。图11的(a)-(c)所示是握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状态的喷头罩盖开闭杆的操作示意图。图12的(a)-(c)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喷头罩盖开闭杆和打印
按键的位置关系图。图13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多个的按键的图。图14的(a)-(b)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多个的按键的剖面图。图15的(a)-(b)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打印按键的放大图。图16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打印按键的配置图。图17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18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第二变形例的示意图。图19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第三变形例的示意图。图20的(a)-(b)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第四变形例的示意图。图21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第五变形例的示意图。图22的(a)-(b)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第六变形例的示意图。图23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第七变形例的示意图。图24的(a)-(b)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六面视图的一部分。图25的(a)-(b)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六面视图的另一部分。图26的(a)-(b)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六面视图的再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移动型喷墨打印机(以下称为hmp)的整体图,是从hmp的左侧面来看的整体立体图。在此,"图像形成装置"是指在后述的主体部及盖部件中具有图像形成部的构成,"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是指除了打印机构之外的具有后述的主体部及盖部件的构成。hmp100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主要由主体部1、上罩盖2及喷头罩盖3构成。hmp100在整体上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其扫描方向(=打印方向:相当于图1所示的箭头中的右方向和左方向)的长度是用户能够用手掌抓住的程度。即,hmp100是通过用户握持主体部1来扫描而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主体部1由上部单元11和下部单元12构成,下部单元12相对于上部单元11能够装卸(详细情况后述)。上罩盖2相对于上部单元11能够开闭,其构成是用户按压上罩盖开闭开
关21时锁定被解除,上罩盖2以设置在上罩盖2的前侧部分里的转动轴为支点向上侧打开。主体部1是装置主体的一例。喷头罩盖3相对于下部单元12能够开闭,当用户按压喷头罩盖开闭杆31的上端部的情况下,设于喷头罩盖开闭杆31的下端部的爪部就从设于喷头罩盖3的卡止孔脱离。由此,以设置在上部单元11的前侧部分里的喷头罩盖转动轴3a为支点,就构成了喷头罩盖3从主体部下侧的位置打开到主体部前侧的位置。喷头罩盖开闭杆31是为了使喷头罩盖3从覆盖喷嘴面的位置朝着从喷嘴面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而由用户的手指来操作的盖操作部的一例。在上部单元11的左侧面汇集有电源按钮13、打印按钮14及存储打印按钮15等的操作按钮类。电源按钮13通过按下该按钮能够切换hmp100的电源的接通/断开(on/off)。打印按键14是为了指示喷头6进行图像形成而由用户的手指操作的指示操作部的一例,通过按下该按钮能够切换hmp100的打印的开始和待机。存储打印按钮15由多个按钮15a~15e构成,通过将各按钮15a~15e与打印数据关联起来存储在主体内部的存储部中,能够从按钮15a~15e来调出打印数据。另外,这些操作按键类并不限定于上述那样的按键开关。例如,也可以在主体部1的侧面设置触摸面板,通过触摸面板来进行以各操作按钮进行的操作。下部单元12具备相对于下部单元12的侧面(主体部1的侧面)向hmp100的扫描方向突出的第一部件16。第一部件16是在用户将hmp100配置在被打印介质上时成为表示打印开始位置的标记的部件。第一部件16的与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所示的箭头中的前方向和后方向)的长度与打印机构的打印宽度相等,即在本例的情况下与进行喷墨记录的喷头的打印宽度相等(详情后述)。另外,在本发明中,主体部1(或上部单元或下部单元)的侧面是指除了喷头罩盖开闭杆31或操作按钮类等之外的主体部1(或上部单元或下部单元)的外表面。另外,第一部件16在用户从主体部上表面侧来看hmp100时,只要突出到用户能够视觉辨认的程度即可。因此,第一部件16的前端不一定是hmp100的扫描方向上的最大宽度的值。上部单元11在第一部件16的附近具备相对于上部单元11能够收纳的第二部件17。第二部件17是用户在打印时等的必要时从上部单元11拉出来使用的部件,对hmp100的扫描方向进行引导,以使hmp100能够在所希望的打印方向上正确地扫描。另外,关于第一部件16及第二部件17的详细情况将后述。另外,上罩盖2具备从上罩盖2的左侧面经由上表面向右侧面相连的平行的两条线l1、l2(关于右侧面参照图2)。线l1与线l2的间隔与后述的喷头的打印宽度(lh)对应,是用户在将hmp100配置在被打印介质上时掌握打印宽度的目标基准。更进一步地,上罩盖2在上罩盖2的上表面具备前后方向的线l3。线l3不仅是上罩盖2的上表面,还延伸至主体部1的后侧面及前侧面(前侧面参照图2)。线l3与后述的喷头的位置、具体而言与喷出墨水的喷嘴列的位置对应,是用户在将hmp100配置在被打印介质上时掌握喷头位置的目标基准。线l1、l2、l3可以预先设计在对主体部1或上罩盖2进行成型的模具中,通过与主体部1或上罩盖2一体成型的方法、或贴纸及刻印等方法来设置。
另外,线l1、l2、l3不限于以上所述。也可以不设置线l1、l2而仅设置线l3,相反地也可以不设置线l3而仅设置线l1、l2。另外,线l3也可以不设置在上罩盖2的上表面,而仅设置在主体部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图2所示是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右侧面来看的整体立体图。由于各部件在图1中已说明,因此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不同之处是,如图1所示,在主体部1的左侧面存在操作开关类,但在右侧面不存在操作开关类。喷头罩盖开闭杆31、第一部件16及第二部件17等操作开关类以外的部件与左侧面同样地也设置在右侧面。图3所示是打开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头罩盖的状态下从hmp的左侧面来看的整体立体图。对已经说明过的部件附加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喷头罩盖3在用户按压喷头罩盖开闭杆31的上端部时,设于喷头罩盖开闭杆31的下端部的爪部31a就从设于喷头罩盖3的卡止孔3b脱离。由此,以设置在上部单元11的前侧部分里的喷头罩盖转动轴3a为支点,就成为喷头罩盖3在箭头a方向(从主体部下侧的位置到主体部前侧的位置)上打开的构成。图4所示是打开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头罩盖的状态下从hmp的右侧面来看的整体立体图。喷头罩盖3在其内侧具有喷头盖32。在喷头罩盖3关闭的状态下,喷头盖32对在主体部1的底面上露出的喷头进行覆盖,并对喷头进行保湿,来防止因喷头的墨水堵塞而引起的打印不良。在喷头罩盖3打开的状态下,喷头罩盖3成为大致垂直地立起的状态。由此,在hmp100的使用状态时,与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的hmp100的尺寸变小,用户的操作性提高。图5所示是打开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罩盖的状态下从hmp的左侧面来看的整体立体图。上罩盖2的构成是用户按压上罩盖开闭开关21时锁定被解除,上罩盖2以设置在上罩盖2的前侧部分里的转动轴为支点向上侧(箭头b方向)打开。打开上罩盖2时,就成为墨盒4及电池5的一部分露出的构成,在该状态下,如图6所示,用户能够从主体部1取出墨盒4和电池5并进行更换。图7所示是打开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头罩盖的状态下从hmp的底面来看的整体立体图。主体部1的下部单元12在其中央部具有长方形的开口12a,进行喷墨记录的喷头6的喷嘴面和检测打印中的hmp100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7的检测面从开口12a露出。如上所述,设置在喷头罩盖3的内侧的喷头盖32在关闭喷头罩盖3时覆盖喷头6,来防止喷头6的干燥。喷头6是由主体部1保持配置的图像形成部的一例,喷嘴面是图像形成面的一例,喷头罩盖3是覆盖喷嘴面的盖部件的一例。另外,位置传感器7是检测到被打印介质表面的距离、被打印介质的表面状态(凹凸等)以及hmp100的移动距离的传感器。作为位置传感器7,例如能够利用与个人计算机的光学式鼠标(指示设备)等中使用的传感器为相同的传感器。下部单元12在开口12a的外侧的区域的四处具备辊18。设置在与hmp100的扫描方向(打印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辊旋转轴18a支承这些辊18,辊18辅助hmp100在扫描方向上
的移动。另外,下部单元12相对于上部单元11能够装卸。下部单元12的构成是,在用户对设置在图8所示的下部单元12的后方的装卸杆19进行滑动操作时,下部单元12与上部单元11的钩挂部件的卡合被解除。由此,就能够从上部单元11进行下部单元12的卸除。另外,如图8所示,下部单元12在其侧面具有第一部件16。图9所示是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部单元的上表面来看的整体立体图。下部单元12的前侧部分具有前钩挂部12b,在后侧部分具有后钩挂部12c。当用户对设置在下部单元12的后侧部分的侧面里的装卸杆19进行滑动操作时,后钩挂部12c就从上部单元11脱离。然后,在成为解除了后钩挂部12的卡合的状态下,通过将前钩挂部12b从上部单元11拆下,下部单元12就从上部单元11拆下了。在将下部单元12安装到上部单元11里时,通过与上述相反的顺序(最初将前钩挂部12b嵌入上部单元11的卡合部,接着将后钩挂部12c嵌入上部单元11的卡合部)来进行。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主体部1构成为能够分割成上部单元11和下部单元12。具体而言,下部单元12作为与被打印介质的材质或方式(形状)等对应的多种附件来准备,用户选择最适合所希望的打印的附件,安装到上部单元11里来使用。在此,由于第一部件16相对于主体部的侧面一直突出,因此在使用时、保管时、或者搬运时等由于意外的碰撞等第一部件16有时也会破损。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第一部件16设置在下部单元12上,因此还具有仅通过更换下部单元12就能够修复的优点。图10所示是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喷头罩盖开闭杆的操作示意图。如图10的(a)及图10的(b)所示,用户通过将分别设置在hmp100的两侧面上的喷头罩盖开闭杆31的上部分别向箭头a方向按压,就如图10的(c)及图10的(d)所示地,喷头罩盖开闭杆31的下部向箭头b方向打开,喷头罩盖3以喷头罩盖转动轴3a为支点向箭头c方向打开。图11所示是握持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状态的喷头罩盖开闭杆的操作示意图。首先,如图11的(a)所示,用户将手掌放在hmp100的上表面(上罩盖2)上,握住主体部1。接着,如图11的(b)所示,用户用手h提起hmp100。接着,如图11的(c)所示,用户用拇指f按压主体部1的侧面的喷头罩盖开闭杆31的上部,由此如图10所说明的那样来打开喷头罩盖3。在此,喷头罩盖开闭杆31是与提起主体部1时容易保持主体部1的手指的位置对应地配置在主体部1的侧面的中央位置附近。具体而言,喷头罩盖开闭杆31配置在与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相当于图1所示的箭头中的前方向及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里。由此,只要对抓住主体部1的手指用力,就能够用单手打开喷头罩盖开闭杆31。接着,用户虽然转换到打印按键14的操作,但存在以下所示的课题。根据专利文献1的结构,是从保护喷墨头的罩盖主体分离的结构,由于罩盖的卸除使用双手,并在准备了拆下的罩盖的放置场所后才转移到打印操作,因此就成为打印动作的效率降低的原因之一。另外,在单手闭合的状态下,为了卸除罩盖而需要一下子空出两手。更进一步地,由于打印按键位于顶面,所以在拆下喷墨头罩盖后改变握持来按下打印按
键。根据专利文献2的构成,用于开始印字的印字开始开关的印字开始按键6和为了使盖部件50向退避位置移动而进行扫描的操作按键7设置在主体盒2上,但两者是设置在主体盒2的不同的面上的。因此,在握住主体盒2的状态下,需要用不同的手指来操作操作按键7和印字开始按键6,打印操作的效率就不高,即,操作性差。本实施方式是鉴于以上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打印的操作性良好、能够高效地打印的hmp100。图12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喷头罩盖开闭杆和打印按键的位置关系图。首先,如图12的(a)所示,用户在将手掌放到hmp100的上表面(上罩盖2)上来握持主体部1的状态下,通过以拇指f来按压主体部1的侧面的喷头罩盖开闭杆31的上部,就如图12的(b)所示地打开喷头罩盖3。这里,如图12的(c)所示,打印按键14是在用户握持着主体部1的状态下,被配置在以拇指f的根部为支点f的拇指f的可动的范围上的。即,打印按键14是配置在从用户握持主体部1并将拇指f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状态开始的拇指f的可动区域内的。由此,由于用户能够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并以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因此与使用不同的手指来操作喷头罩盖开闭杆31和打印按键14的情况相比,从使得喷头罩盖3向退避位置移动到开始图像形成的操作性就良好,从而能够高效地形成图像。另外,打印按键14优选配置在相对于支点f与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为相同的距离、即图12的(c)所示的圆周上,但也可以配置在图12的(c)所示的圆的内侧区域。另外,操作打印按键14时的主体部1的握持方法不限于图12所示的握持方法。例如,在对水平设置的被打印介质的面进行打印的情况下、或用户以坐在椅子上的姿势进行打印的情况等下,有时将手掌抵靠在主体部1的后侧面来握住会容易操作。另外,有时将手掌抵靠在主体部1的上表面和后侧面之间的角部来握住时会容易操作。打印按键14对应于这些各种握持方法,以从用户握持主体部1并将手指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状态开始被配置在拇指f的可动区域内的方式,来设定喷头罩盖开闭杆31和打印按键14的位置关系。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100的特征还在于,喷头罩盖开闭杆31和打印按键14设置在同一侧(更具体地说是图1所示的左侧的侧面)。由此,由于用户能够在同一侧操作喷头罩盖开闭杆31和打印按键14,因此与在不同侧操作喷头罩盖开闭杆31和打印按键14的情况相比,从使得喷头罩盖3向退避位置移动到开始图像形成的操作性就良好,从而能够高效地形成图像。另外,本实施方式的hmp100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外形,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hmp的外形也可以是弯曲成山形的外形。这时,喷头罩盖开闭杆31和打印按键14设置在同一侧是指喷头罩盖开闭杆31和打印按键14双方相对于山形的外形的顶部都被配置在一侧的状态。更进一步地,在设置有喷头罩盖开闭杆31和打印按键14的侧面,在喷头罩盖开闭
杆31和打印按键14之间没有设置用户用手指来操作的操作部。由此,在用户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并以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时,在降低对其他按键的误操作的可能性的同时,能够不目视地操作打印按键14。图13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多个的按键的图。如图13所示,打印按键14形成为一边的长度l14为11.5mm的四边形。另一方面,电源按键13形成为直径l13为φ7.5mm的圆形形状,多个储存打印按键15分别形成为直径l15为φ5.4mm的圆形形状。另外,打印按键14配置在hmp100的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的上方,电源按键13配置在下方。通过将打印按键14和电源按键13分开配置,来减少误操作。如上所述,打印按键14是用户按下来操作的指示操作按键,在配置有打印按键14的主体部1的侧面里配置了作为其他按键的一例的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打印按键14是在视觉上不同于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的形态。由此,在用户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并以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时,容易在视觉上区别打印按键14,从而降低对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进行误操作的可能性。具体而言,打印按键14形成得比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大。由此,在用户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并以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时,更容易在视觉上区别打印按键14,从而进一步降低对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进行误操作的可能性。另外,打印按键14和电源按键13的形状不同。具体而言,打印按键14为矩形,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为圆形。由此,在用户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并以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时,更容易在视觉上区别打印按键14,从而进一步降低对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进行误操作的可能性。图14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多个的按键的剖面图。如图14的(a)所示,打印按键14形成为比上部单元11的面更突出1mm的厚度t14。另一方面,如图14的(a)所示,电源按键13与上部单元11的面形成在同一面里,并如图14的(b)所示地,多个储存打印按键15也分别与上部单元11的面形成在同一面里。即,打印按键14的外表面比主体部1的外表面更向外侧突出,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的外表面位于与主体部1的外表面相同的位置或比主体部1的外表面更低的位置。由此,在用户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并以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时,容易从上部视觉辨认打印按键14,容易进行触觉上的区别,从而降低对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进行误操作的可能性。图15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打印按键的放大图。如图15所示,在打印按键14的周围配置有透射led的光的点亮部14s。如图15的(a)所示,点亮部14s也与打印按键14一起形成为比上部单元11的面更突出。由此,在用户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并以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时,更容易从上部视觉辨认打印按键14,从而降低对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进行误操作的可能性。
图16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打印按键的配置图。如图16所示,打印按键14的上端从上罩盖2的面仅离开h14,打印按键14的右端从上部单元11的后侧面仅离开w14。在此,由于第5百分位数的女性的拇指尺寸平均为50.4mm,所以也考虑主体部1的宽度,h14设定为24mm以上、40mm以内。另外,为了保持与并列配置的喷头罩盖开闭杆31及储存打印按键15的距离,将w14设定在30mm以上35mm以内。
86.另外,将从喷头罩盖开闭杆31的中心点到打印按键14的左端为止的距离g14设在20mm以内。即,主体部1具有图7所示的喷嘴面所露出的底面,和作为与底面相反一侧的面即顶面的一例的上罩盖2的面,以及位于与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个面中的扫描时位于靠近用户一侧的面、即作为用户侧面的一例的图16所示上部单元11的后侧面,打印按键14的上端(靠近顶面一侧的端)配置在距顶面40mm的范围内,更进一步地,打印按键14的用户侧面一侧的一侧端也配置在距用户侧面40mm的范围内。由此,即使是手指较短的用户,也能够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并以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另外,打印按键14位于从主体部1的顶面离开24mm以上的位置。由此,用户在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时,能够用同一手指的指尖操作打印按键14。图17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在图17所示的变形例中,打印按键14配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的上方的空间内。即使在该变形例中,打印按键14也是配置在从用户握持主体部1并将拇指f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状态开始的拇指f的可动区域内的。由此,用户在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并通过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时,因此能够仅弯曲手指来操作,所以就没有手指的负荷,能够以更简单的动作来操作。图18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第二变形例的示意图。在图18所示的第二变形例中,打印按键14相对于喷头罩盖开闭杆31被配置在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的相反侧。即使在该变形例中,打印按键14也是配置在从用户握持主体部1并将拇指f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状态开始的拇指f的可动区域内的。由此,由于打印按键14的配置区域和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的配置区域是夹着喷头罩盖开闭杆31分开的,在操作打印按键14时,降低了对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进行误操作的可能性。图19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第三变形例的示意图。在图19所示的第三变形例中,打印按键14与喷头罩盖开闭杆31的上部一体地配置。即使在该变形例中,打印按键14也是配置在从用户握持主体部1并将拇指f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状态开始的拇指f的可动区域内的。具体而言,首先压入喷头罩盖开闭杆31的上部,就如图10所示,喷头罩盖开闭杆31的下部打开。更进一步地,当压入喷头罩盖开闭杆31时,就作为打印按键14来发挥功能。
由此,用户以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时,因为不横向移动手指就能够操作,所以就没有手指的负荷,能够以更简单的动作来操作。图20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第四变形例的示意图。在图20所示的第四变形例中,储存打印按键15配置在上罩盖2的面上。由此,减少了用户在操作打印按键14时对储存打印按键15进行误操作的可能性。图21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第五变形例的示意图。在图21所示的第五变形例中,打印按键14形成为垂直方向(也是高度方向)是长度方向的长方形。由此,各种手指尺寸的用户就容易操作打印按键14。图22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第六变形例的示意图。在图22所示的第六变形例中,上罩盖2的下面的部分形成为用2e来表示的檐形状。由此,就成为用户握持主体部1时的手指搭靠并成为防滑部,用户的操作性得以提高。图23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第七变形例的示意图。在图23所示的第七变形例中,多个肋条2l形成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的上方的空间里。由此,就成为用户握持主体部1时的手指搭靠并成为防滑部,用户的操作性得以提高。
111.图24~图26所示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的六面视图。在将图24的(b)作为主视图的情况下,图24的(a)为左视图,图25的(b)为后视图,图25的(a)为右视图,图26的(a)为俯视图,图26的(b)为仰视图。另外,在本发明中,记录材料不限于纸张。例如,包括瓦楞板纸、布、树脂制膜材、玻璃、橡胶、金属、包装容器、电子基板等的所有的打印对象。另外,在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说明中,作为图像形成部例示了喷墨记录方式,但不限于喷墨记录方式。例如,也可以应用于热敏方式或热转印方式等的其他方式的打印装置。
·
总结
·
如上所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hmp100,其特征在于,具备:作为装置主体的一例的主体部1、作为配置在主体部1上的图像形成部的一例的喷头6,以及覆盖喷头6的作为图像形成面的一例的喷嘴面的盖部件的一例的喷头罩盖3,并具备在通过用户握持主体部1进行扫描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同时为了使喷头罩盖3从覆盖喷嘴面的位置向从喷嘴面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而由用户的手指进行操作的盖操作部的一例的喷头罩盖开闭杆31,以及为了对喷头6指示图像形成而由用户的手指进行操作的指示操作部的一例的打印按键14,从用户握持主体部1并将手指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状态开始,在手指的可动区域内配置有打印按键14。由此,由于用户能够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并以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因此与使用不同的手指来操作喷头罩盖开闭杆31和打印按键14的情况相比,从使得喷头罩盖3向退避位置移动到开始图像形成的操作性就良好,从而能够高效地形成图像。喷头罩盖开闭杆31配置在主体部1的侧面的中央位置附近。由此,只要对抓住主体部1的手指用力,就能够用单手打开喷头罩盖开闭杆31。在设置有喷头罩盖开闭杆31和打印按键14的侧面,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和打印按键14之间没有设置用户用手指来操作的操作部。由此,在用户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
31上的手指并以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时,在降低对其他按键的误操作的可能性的同时,能够不目视地操作打印按键14。主体部1具有喷嘴面所露出的底面,和与底面相反一侧的面即顶面,以及位于与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个面中的扫描时位于靠近用户一侧的面的用户侧面,打印按键14的顶面及用户侧面都配置在40mm的范围内。由此,即使是手指较短的用户,也能够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并以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打印按键14位于从主体部1的顶面离开24mm以上的位置。由此,用户在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时,能够用同一手指的指尖操作打印按键14。打印按键14是用户按下来操作的指示操作按键,在配置有打印按键14的主体部1的侧面里配置了作为其他按键的一例的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打印按键14是在视觉上不同于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的形态。由此,在用户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并以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时,容易在视觉上区别打印按键14,从而降低对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进行误操作的可能性。如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hmp100,其特征在于,打印按键14形成得比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大。由此,在用户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并以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时,更容易在视觉上区别打印按键14,从而进一步降低对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进行误操作的可能性。如权利要求6或7所记载的hmp100,其特征在于,打印按键14为矩形,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为圆形。由此,在用户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并以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时,更容易在视觉上区别打印按键14,从而进一步降低对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进行误操作的可能性。打印按键14的外表面比主体部1的外表面更向外侧突出,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的外表面位于与主体部1的外表面相同的位置或比主体部1的外表面更低的位置。由此,在用户移动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手指并以同一手指来操作打印按键14时,容易从上部视觉辨认打印按键14,并且容易进行触觉上的区别,从而降低对电源按键13及储存打印按键15进行误操作的可能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hmp100的特征在于具有主体部1、配置在主体部1里的喷头6,以及覆盖喷头6的喷嘴面的喷头罩盖3,并具备在通过用户握持主体部1进行扫描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同时为了使喷头罩盖3从覆盖喷嘴面的位置向从喷嘴面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而由用户的手指进行操作的喷头罩盖开闭杆31,以及为了对喷头6指示图像形成而由用户的手指进行操作的打印按键14,喷头罩盖开闭杆31和打印按键14设置在同一侧。由此,由于用户能够在同一侧操作喷头罩盖开闭杆31和打印按键14,因此与在不同侧操作喷头罩盖开闭杆31和打印按键14的情况相比,从使得喷头罩盖3向退避位置移动到开始图像形成的操作性就良好,从而能够高效地形成图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体部1的特征在于具有保持喷头6,并通过用户握持扫描而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同时,为了使覆盖喷头6的喷嘴面的喷头罩盖3从覆盖喷嘴面的位置向从喷嘴面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而由用户的手指进行操作的喷头罩盖开闭杆31,以及为了对喷头6指示图像形成而由用户的手指进行操作的打印按键14,从用户握持主体部1并将手指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状态开始,在手指的可动区域内配置有打印按键14。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体部1的特征在于具有保持喷头6,并通过用户握持扫描而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同时,为了使覆盖喷头6的喷嘴面的喷头罩盖3从覆盖喷嘴面的位置向从喷嘴面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而由用户的手指进行操作的喷头罩盖开闭杆31,以及为了对喷头6指示图像形成而由用户的手指进行操作的打印按键14,喷头罩盖开闭杆31和打印按键14设置在同一侧。
技术特征:
1.一种包括装置主体、配置在所述装置主体里的图像形成部,以及覆盖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面的盖部件,并通过用户握持所述装置主体进行扫描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所述用户的手指操作的盖操作部,以使得所述盖部件从覆盖所述图像形成面的位置向从所述图像形成面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以及由所述用户的手指操作的指示操作部,以指示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所述指示操作部配置在从所述用户握持所述装置主体将手指放置在所述盖操作部上的状态开始到所述手指的可动区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操作部配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面的中央位置附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有所述盖操作部和所述指示操作部的侧面,在所述盖操作部和所述指示操作部之间不设置用户用手指进行操作的操作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具有所述图像形成面所露出的底面、作为与所述底面相反一侧的面的顶面,以及在位于与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个面中作为扫描时位于靠近用户一侧的面的用户侧面,所述指示操作部的上端配置在距所述顶面40mm的范围内,且所述指示操作部的所述用户侧面侧的侧端配置在距所述用户侧面40mm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操作部位于距离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面24mm以上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操作部是用户按下并操作的指示操作按键,在配置有所述指示操作按键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面配置有其他按键,所述指示操作按键相对于所述其他按键是在视觉上为不同的形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操作按键比所述其他按键要形成得大。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按键为矩形,所述其他按键为圆形。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操作按键的外表面比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更向外侧突出,所述其他按键的外表面位于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相同的位置或比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更低的位置。10.一种包括装置主体、配置在所述装置主体里的图像形成部,以及覆盖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面的盖部件,并通过用户握持所述装置主体进行扫描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所述用户的手指操作的盖操作部,以使得所述盖部件从覆盖所述图像形成面的位置向从所述图像形成面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以及由所述用户的手指操作的指示操作部,以指示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所述盖操作部和所述指示操作部配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同一侧。
11.一种对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进行保持,且由用户握持并扫描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所述用户的手指操作的盖操作部,以使得覆盖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面的盖部件从覆盖所述图像形成面的位置向从所述图像形成面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以及由所述用户的手指操作的指示操作部,以指示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所述指示操作部配置在从所述用户握持所述装置主体将手指放置在所述盖操作部上的状态开始到所述手指的可动区域内。12.一种对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进行保持,且由用户握持并扫描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所述用户的手指操作的盖操作部,以使得覆盖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面的盖部件从覆盖所述图像形成面的位置向从所述图像形成面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以及由所述用户的手指操作的指示操作部,以指示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图像形成,所述盖操作部和所述指示操作部配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同一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用于图像形成的操作性,且能够高效地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主体。HMP(100)具有主体部(1)、配置在主体部1里的喷头(6),以及覆盖喷头(6)的喷嘴面的喷头罩盖(3),并具备在通过用户握持主体部(1)进行扫描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同时为了使喷头罩盖(3)从覆盖喷嘴面的位置向从喷嘴面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而由用户的手指进行操作的喷头罩盖开闭杆(31),以及为了对喷头(6)指示图像形成而由用户的手指进行操作的打印按键(14),从用户握持主体部(1)并将手指放置在喷头罩盖开闭杆(31)上的状态开始,在手指的可动区域内配置有打印按键(14)。打印按键(14)。
技术研发人员:
石榑华那子 西村和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株式会社理光
技术研发日:
2022.03.03
技术公布日:
202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