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空调外机安装结构及用于制造空调外机安装结构的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空调外机的安装结构常采用
钢筋混凝土板作支撑基础。具体地,在空调板浇筑平台上设立钢管架。钢管架的下部设有钢筋,混凝土浇筑钢管架的下部。待混凝土定型后,切割突出混凝土之外的钢管,则空调外机的上下安装板已成形,中间即是用于容纳空调外机的腔体。
3.但是,以上方法不仅需要切割钢管架,而且浪费了许多钢材。即是,在制造空调外机的安装结构过程中费时费力费材,环保和经济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安装结构,以优化目前空调外机安装结构的制造工艺。
5.该空调外机安装结构包括框架梁和空调板。其中,框架梁与建筑结构墙柱连接,框架梁向下延伸出连接部;空调板包括板体和钢筋,
所述板体水平设置,所述钢筋一端伸入所述板体,另一端伸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板体相对设置的部分所述框架梁、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板体共同围合成用于容纳空调外机的腔体。
6.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内设有框架,所述钢筋的另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
7.可选地,所述钢筋包括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所述上部钢筋伸入所述连接部后向上延伸,所述下部钢筋伸入所述连接部后向下延伸。
8.可选地,所述框架梁靠近所述板体的一端向板体延伸出悬挑梁。
9.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设有横向设置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贯穿所述连接部设置。
10.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内部还设有水泥支撑条,水泥支撑条用于加固所述连接部的强度。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空调外机安装结构的支撑系统,包括:周转材料、第一
脚手架和第二脚手架。其中,周转材料包括围板、第一木枋、第二木枋和第三木枋,所述围板设于框架梁的外壁和板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木枋、第二木枋和第三木枋均设于所述围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木枋设于所述板体底部的围板底部,所述第二木枋设于连接部背离所述腔体一侧的所述围板底部,所述第三木枋设于所述腔体的顶部围板的底部;第一脚手架架设于所述第一木枋和所述第二木枋的底部;第二脚手架架设于所述第三木枋的底部。
12.可选地,所述第一脚手架、第二脚手架和第三脚手架的顶部设有可调顶托,所述可调顶托的顶部设有钢管。
13.可选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围板设有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穿过连通管。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外机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该空调外机安装结构包括框架梁和空调板。其中,框架梁与建筑结构墙柱连接,框架梁向下延伸出连接部;空调板包括板体和钢筋,板体水平设置,钢筋一端伸入板体,另一端伸入连接部;与板体相对设置的部分框架梁、连接部和板体共同围合成用于容纳空调外机的腔体。
16.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思想是用预制的空调板取代部分浇筑结构。首先,操作人员搭设支撑平台;而后,支撑平台顶部设有周转材料,周转材料围合出预浇筑框架梁的空腔;再者,在连接部的末端连接空调板,空调板的钢筋伸入连接部,板体横置;最后,在围板围合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形后,拆除所有周转材料。板体、连接部和框架梁围合成的腔体用于容纳空调外机。即是,本空调外机安装结构通过预制空调板的设计避免了切割钢管的步骤,优化了目前空调外机安装结构的制造工艺。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外机安装结构和用于制造空调外机安装结构的支撑系统的综合示意图。
18.图2是用于制造空调外机安装结构的支撑系统拆除第一脚手架和第二脚手架后的示意图。
19.图中,100、空调外机安装结构;101、腔体;110、框架梁;111、连接部;112、框架;113、悬挑梁;114、连通管;115、水泥支撑条; 120、空调板;121、板体;122、钢筋;122a、上部钢筋;122b、下部钢筋;
20.200、支撑系统;210、周转材料;211、围板;212、第一木枋; 213、第二木枋;214、第三木枋;220、第一脚手架;221、可调顶托; 222、钢管;230、第二脚手架;240、对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2.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4.如图1-2所示,其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空调外机安装结构100和用于制造空调外机安装结构的支撑系统200的综合示意图和用于制造空调外机安装结构的支撑系统200拆除第一脚手架220和第二脚手架 230后的示意图。以下将对空调外机安装结构100和用于制造空调外机安装结构100的支撑系统200分别阐述。
25.该空调外机安装结构100包括框架梁110和空调板120。其中,框架梁110,其是建筑
结构墙柱连接。为了让框架梁110上包围出用于容纳空调外机的腔体101,框架梁110向下延伸出连接部111,连接部111用于连接空调板120。具体地,空调板120又包括板体121和钢筋122。优选地,板体121水平设置,钢筋122一端伸入板体121,另一端伸入连接部111。值得一提的是,与板体121相对设置的部分框架梁110、连接部 111和板体121共同围合成用于容纳空调外机的腔体101。
26.为了加强连接部111的内部强度,连接部111内设有框架112,该框架112选用常见的箍筋(钢筋)。钢筋122的另一端正是与框架112捆绑和焊接在一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选用其他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不在此作出限制。另外,框架112还可以选用其他材料。更具体地,钢筋122包括上部钢筋122a和下部钢筋122b,上部钢筋122a伸入连接部111后向上延伸,下部钢筋122b伸入连接部111后向下延伸。
27.优选地,框架梁110靠近板体121的一端向板体121延伸出悬挑梁 113。该悬挑梁113有助于隔绝雨水对空调外机的冲刷。值得一提的是,连接部111设有横向设置的连通管114,连通管114贯穿连接部111设置。该连通管114可用于空调内机冷凝水排出。优选地,该连通管114选用 pcv管。另外,连接部111的内部还设有水泥支撑条115,水泥支撑条115 用于加固连接部111的强度。
2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实施例——用于制造空调外机安装结构 100的支撑系统200,该实施例用于制造空调外机安装结构100时使用。具体地,支撑系统200包括周转材料210、第一脚手架220和第二脚手架 230。以下将对各个零部件展开描述。
29.所谓周转材料210,亦称“周转使用材料”,建筑施工过程中,其能多次使用并基本保持其原来的实物形态,其价值逐渐转移到工程成本中去,但不构成工程实体的工具性材料。本具体实施例所涉及的周转材料210有围板211和木枋。围板211设于待成型的框架梁110的外壁和板体121的底部。木枋第一木枋212、第二木枋213和第三木枋214。第一木枋212、第二木枋213和第三木枋214均设于围板211的底部,第一木枋212设于板体121底部的围板211底部,第二木枋213设于连接部 111背离腔体101一侧的围板211底部,第三木枋214设于腔体101的顶部围板211的底部。
30.关于第一脚手架220和第二脚手架230,两者大体结构相同。第一脚手架220架设于第一木枋212和第二木枋213的底部,第二脚手架230 架设于第三木枋214的底部。优选地,第一脚手架220、第二脚手架230 和第三脚手架的顶部设有可调顶托221,可调顶托221用于调节木枋的架设高度,可调顶托221和木枋之间还设有钢管222。优选地,钢管222 选用两根,规格为φ48
×
3.0。
31.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连接部111的两侧围板211设有对拉螺栓240,对拉螺栓240穿过连通管114。对拉螺栓240用于在两边夹持连接部111,方便其成型。
32.空调外机安装结构100配合支撑系统200的施工工序流程是:首先,搭设第一脚手架220,其在纵向和横向管的连接处设有搭扣;其二,第一脚手架220的顶部插入可调顶托221,调节可调顶托221至适当位置,铺设φ48
×
3.0钢管222;其三,在钢管222的上方放置第一木枋 212和第二木枋213,且在木枋的上方安装围板211,围合成混凝土待浇筑区域;其四,在连接部111区域竖向放置框架112;其五,在第一木枋212上安装围板放置空调板120,空调板120的钢筋122与框架 112捆绑在一处;其六,在空调板120的板体121上方搭设第二脚手架 230,第二脚手架230顶部再插入可调顶托,铺设钢管,安装第三木枋和围板211;其
七,统一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形后,拆除所有周转材料210。
33.综上,本实用新型将空调板120部分单独制成,在现场与框架112 进行安装,通过钢筋122将空调板120与框架梁紧固成形,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3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外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梁,其与建筑结构墙柱连接,框架梁向下延伸出连接部;空调板,其包括板体和钢筋,所述板体水平设置,所述钢筋一端设于所述板体的内部,另一端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内部;与所述板体相对设置的部分所述框架梁、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板体共同围合成用于容纳空调外机的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内设有框架,所述钢筋的另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包括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所述上部钢筋伸入所述连接部后向上延伸,所述下部钢筋伸入所述连接部后向下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靠近所述板体的一端向板体延伸出悬挑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横向设置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贯穿所述连接部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内部还设有水泥支撑条。7.一种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外机安装结构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周转材料,其包括围板、第一木枋、第二木枋和第三木枋,所述围板设于框架梁的外壁和板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木枋、第二木枋和第三木枋均设于所述围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木枋设于所述板体底部的围板底部,所述第二木枋设于连接部背离所述腔体一侧的所述围板底部,所述第三木枋设于所述腔体的顶部围板的底部;第一脚手架,其架设于所述第一木枋和所述第二木枋的底部;第二脚手架,其架设于所述第三木枋的底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手架和第二脚手架的顶部设有可调顶托,所述可调顶托的顶部设有钢管。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围板设有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穿过连通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外机安装结构及用于制造空调外机安装结构的支撑系统。该空调外机安装结构包括框架梁和空调板。其中,框架梁与建筑结构墙柱连接,框架梁向下延伸出连接部;空调板包括板体和钢筋,板体水平设置,钢筋一端伸入板体,另一端伸入连接部;与板体相对设置的部分框架梁、连接部和板体共同围合成用于容纳空调外机的腔体。即是,本空调外机安装结构通过预制空调板的设计避免了切割钢管的步骤,优化了目前空调外机安装结构的制造工艺。空调外机安装结构的制造工艺。空调外机安装结构的制造工艺。
技术研发人员:
钟清闲 张晓 李振 陈智富 张周 吴国祥 何焯兴 黄翠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29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