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属于气化炉领域。
背景技术:
2.当前最先进的气化技术是气流床气化,分干法和湿法两种,分别叫干粉
煤气化技术和水煤浆气化技术。干粉煤气化是将煤等原料研磨成极细小的粉末,然后以一定的压力通过烧嘴喷入气化炉内部,在1200℃以上的高温下,与同步送入气化炉的氧气和水蒸汽迅速反应,生成了co和h2等粗煤气,水煤浆气化是将煤等原料研磨成粉末,与水配备制成水煤浆,然后以一定的压力通过烧嘴喷入气化炉内部,在1200℃以上的高温下,与同步送入气化炉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了co和h2等粗煤气。粗煤气下行进入水浴完全激冷并除灰,冷却到约260℃后送出气化炉并进行洗涤。
3.目前大多气化炉内部铺设炉砖,不仅内部反应空间小而且重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其取消了气化炉炉砖,内部反应空间大,与同规格的传统气化炉相比重量更轻。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包括承压
外壳、
耐高温内壳、烧嘴、激冷水环、蒸汽环、下降管、煤气出口和洗涤塔盘,
所述耐高温内壳设置于承压外壳内,承压外壳与耐高温内壳之间形成夹套通道,所述烧嘴穿过承压外壳与耐高温内壳连通,所述耐高温内壳的下部与激冷水环连接,激冷水环的下部与下降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蒸汽环设置于下降管的内部,所述洗涤塔盘设置于下降管和承压外壳之间。
6.承压外壳主要用于承受气化炉内部的压力,进入到承压外壳和耐高温内壳间夹套通道内的煤气是被激冷水冷却后的煤气,所以承压外壳不再承受高温。煤气在夹套通道内通过的同时还吸收气化炉内的热量,起到热量回收的目的。蒸汽环用于向下降管内喷射蒸汽或者激冷水,以防止高温煤气将承压外壳烧毁。
7.前述的这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中,还包括排渣口,所述排渣口设置于承压外壳的底部。排渣口在保持气化炉内部液位的同时进行排渣。
8.前述的这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中,还包括煤气出口,所述煤气出口设置于承压外壳的顶部。
9.前述的这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中,所述耐高温内壳为耐高温耐磨壳体。
10.前述的这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中,所述烧嘴的数量至少为2个,偶数个烧嘴一一对应对称设置于承压外壳上。
11.前述的这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中,所述烧嘴的数量为2个,2个烧嘴对称设置于承压外壳上。
12.前述的这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中,所述烧嘴与承压外壳的竖直壳面之间的夹角为
10~170度。烧嘴的安装角度可以为倾斜向上,也可以是水平,还可以是倾斜向下。
13.前述的这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中,所述下降管远离激冷水环的一端靠近于承压外壳底部设置。以使得下降管远离激冷水环的一端能够没入气化炉装置底部的液体(水)中,保证煤气中的煤灰被水充分洗涤脱除。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承压外壳和耐高温内壳形成双层夹套式结构,内层为耐温内壳,外层为承压外壳,取消了气化炉炉砖,使得内部反应空间更大,与同规格的传统气化炉相比重量更轻。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承压外壳,2-耐高温内壳,3-烧嘴,4-激冷水环,5-蒸汽环,6-下降管,7-排渣口,8-煤气出口,9-洗涤塔盘,10-竖直壳面,11-夹套通道。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包括承压外壳1、耐高温内壳2、烧嘴3、激冷水环4、蒸汽环5、下降管6、煤气出口8和洗涤塔盘9,所述耐高温内壳2设置于承压外壳1内,承压外壳1与耐高温内壳2之间形成夹套通道11,所述烧嘴3穿过承压外壳1与耐高温内壳2连通,所述耐高温内壳2的下部与激冷水环4连接,激冷水环4的下部与下降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蒸汽环5设置于下降管6的内部,所述洗涤塔盘9设置于下降管6和承压外壳1之间。
2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包括承压外壳1、耐高温内壳2、烧嘴3、激冷水环4、蒸汽环5、下降管6、煤气出口8和洗涤塔盘9,所述耐高温内壳2设置于承压外壳1内,承压外壳1与耐高温内壳2之间形成夹套通道11,所述烧嘴3穿过承压外壳1与耐高温内壳2连通,所述耐高温内壳2的下部与激冷水环4连接,激冷水环4的下部与下降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蒸汽环5设置于下降管6的内部,所述洗涤塔盘9设置于下降管6和承压外壳1之间。进一步的,本例夹套气冷式气化炉还包括设置于承压外壳1底部的排渣口7,和设置在承压外壳1顶部的煤气出口8。其中耐高温内壳2采用耐高温耐磨壳体。所述烧嘴3的数量至少为2个,偶数个烧嘴一一对应对称设置于承压外壳1上。所述烧嘴3与承压外壳1的竖直壳面10之间的夹角为10度。
2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包括承压外壳1、耐高温内壳2、烧嘴3、激冷水环4、蒸汽环5、下降管6、煤气出口8和洗涤塔盘9,所述耐高温内壳2设置于承压
外壳1内,承压外壳1与耐高温内壳2之间形成夹套通道11,所述烧嘴3穿过承压外壳1与耐高温内壳2连通,所述耐高温内壳2的下部与激冷水环4连接,激冷水环4的下部与下降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蒸汽环5设置于下降管6的内部,所述洗涤塔盘9设置于下降管6和承压外壳1之间。进一步的,本例夹套气冷式气化炉还包括设置于承压外壳1底部的排渣口7,和设置在承压外壳1顶部的煤气出口8。其中耐高温内壳2采用耐高温耐磨壳体。所述烧嘴3的数量为2个,2个烧嘴对称设置于承压外壳1上。所述烧嘴3与承压外壳1的竖直壳面10之间的夹角为170度。所述下降管6远离激冷水环4的一端靠近于承压外壳1底部设置。
2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包括承压外壳1、耐高温内壳2、烧嘴3、激冷水环4、蒸汽环5、下降管6、煤气出口8和洗涤塔盘9,所述耐高温内壳2设置于承压外壳1内,承压外壳1与耐高温内壳2之间形成夹套通道11,所述烧嘴3穿过承压外壳1与耐高温内壳2连通,所述耐高温内壳2的下部与激冷水环4连接,激冷水环4的下部与下降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蒸汽环5设置于下降管6的内部,所述洗涤塔盘9设置于下降管6和承压外壳1之间。进一步的,本例夹套气冷式气化炉还包括设置于承压外壳1底部的排渣口7,和设置在承压外壳1顶部的煤气出口8。其中耐高温内壳2采用耐高温耐磨壳体。所述烧嘴3的数量为2个,2个烧嘴对称设置于承压外壳1上。所述烧嘴3与承压外壳1的竖直壳面10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下降管6远离激冷水环4的一端靠近于承压外壳1底部设置。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煤浆或者粉煤与氧气通过烧嘴3进入到耐高温内壳2,煤浆或者粉煤与氧气在耐高温内壳2内部反应生成煤气,煤气进入经过激冷水环4与激冷水接触降温后进入下降管6。降温后的煤气从下降管6进入承压外壳1底部的液体(水)中进行充分冷却,经过充分冷却后的煤气进入到塔盘9,在塔盘9上洗除煤气中夹带的煤灰。然后被洗煤灰的煤气进入承压外壳1和耐高温内壳2构成的夹套通道11,煤气在夹套通道11内吸收耐高温内壳2和承压外壳1的热量。吸收热量的煤气向上通过承压外壳1内部的煤气出口8送至下游装置,承压外壳1底部的液体(水)和煤灰通过排渣口7排出。
25.经下降管6和承压外壳1底部液体(水)冷却后的煤气在夹套通道11内流通时,能够吸收承压外壳1和耐高温内壳2的热量,吸收热量的煤气供以下游装置使用从而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降低了能耗。
技术特征:
1.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压外壳(1)、耐高温内壳(2)、烧嘴(3)、激冷水环(4)、蒸汽环(5)、下降管(6)、煤气出口(8)和洗涤塔盘(9),所述耐高温内壳(2)设置于承压外壳(1)内,承压外壳(1)与耐高温内壳(2)之间形成夹套通道(11),所述烧嘴(3)穿过承压外壳(1)与耐高温内壳(2)连通,所述耐高温内壳(2)的下部与激冷水环(4)连接,激冷水环(4)的下部与下降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蒸汽环(5)设置于下降管(6)的内部,所述洗涤塔盘(9)设置于下降管(6)和承压外壳(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渣口(7),所述排渣口(7)设置于承压外壳(1)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煤气出口(8)所述煤气出口(8)设置于承压外壳(1)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内壳(2)为耐高温耐磨壳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3)的数量至少为2个,偶数个烧嘴一一对应对称设置于承压外壳(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3)的数量为2个,2个烧嘴对称设置于承压外壳(1)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3)与承压外壳(1)的竖直壳面(10)之间的夹角为10~170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管(6)远离激冷水环(4)的一端靠近于承压外壳(1)底部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套气冷式气化炉,包括承压外壳、耐高温内壳、烧嘴、激冷水环、蒸汽环、下降管、煤气出口和洗涤塔盘,所述耐高温内壳设置于承压外壳内,承压外壳与耐高温内壳之间形成夹套通道,所述烧嘴穿过承压外壳与耐高温内壳连通,所述耐高温内壳的下部与激冷水环连接,激冷水环的下部与下降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蒸汽环设置于下降管的内部,所述洗涤塔盘设置于下降管和承压外壳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承压外壳和耐高温内壳形成双层夹套式结构,内层为耐温内壳,外层为承压外壳,取消了气化炉炉砖,使得内部反应空间更大,与同规格的传统气化炉相比重量更轻。气化炉相比重量更轻。气化炉相比重量更轻。
技术研发人员:
刘杰 孙美婷 白建飞 李文广 宋航 陈卫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12.16
技术公布日:
202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