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
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现阶段,在中国许多地区的湖泊、河流、港口等地方仍存在大量的漂浮垃圾,对当地的水文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
3.当前,
河道垃圾清理方式仍主要以人工驾驶船只打捞为主,但是由于船只存储空间有限,需要频繁对垃圾进行搬运,存在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能够将河道垃圾进行压缩,减小占用空间。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包括传输筒,传输筒右侧开设有
进料口,传输筒内转动连接有传送螺杆,传输筒下端开设有多个排水口,传输筒上端固定连接有承压罩,传送螺杆上端与承压罩转动连接,传输筒上滑动连接有压缩筒,压缩筒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压板,传输筒内壁与压板之间固定练连接有弹簧,传输筒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气缸,压缩筒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气缸的移动端。
6.所述传输筒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传送螺杆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
7.所述传输筒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罩。
8.所述传输筒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位于传输筒右侧的进料口处,进料斗上固定连接有三角框,三角框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辊子,多个辊子上套有三角带。
9.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步骤一:通过调节
传送带与进料斗之间的角度,使得传送带下端插入河道水平面以下;
11.步骤二:通过传送带将河道垃圾传输至传送带与三角带之间;
12.步骤三:传送带与三角带配合对河道垃圾进行碾碎处理;
13.步骤四:通过三角带将河道垃圾中的铁质垃圾吸附筛除;
14.步骤五:三角带与进料斗配合将河道垃圾传送至传输筒内;
15.步骤六:传输筒将河道垃圾传输至压缩筒内,并配合压缩筒对河道垃圾进行压缩处理。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图1和图2为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和图4为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进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三角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传输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传输筒的结构剖视图;
23.图9为承压罩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26.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参看图5-9,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能够将河道垃圾进行压缩,减小占用空间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27.包括传输筒101,传输筒101右侧开设有进料口,传输筒101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送螺杆105,传输筒101下端开设有多个排水口102,传输筒101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承压罩104,传送螺杆105上端与承压罩10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传输筒101上滑动连接有压缩筒201,压缩筒201内滑动连接有滑杆203,压缩筒201上端开设有用于配合滑杆203滑动的孔,滑杆203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压板202,传输筒101内壁与压板202之间焊接固定练连接有弹簧204,传输筒10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气缸205,压缩筒2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气缸205的移动端。
28.首先将收集的河道垃圾从传输筒101右侧的进料口添加至传输筒101内,然后控制传送螺杆105转动,传送螺杆105转动时能够将传输筒101内的河道垃圾向上传送,河道垃圾通过传输筒101与承压罩104之间的缝隙进入压缩筒201内,当压缩筒201内的垃圾逐渐增多时,工作人员可控制两个第一气缸205的移动端收缩,进而带动压缩筒201向下滑动,使得压板202压动河道垃圾,此时压板202与承压罩104配合能够起到对河道垃圾挤压的作用,从而能够减小河道垃圾在压缩筒201内的占用空间,同时在挤压作用下能够排出河道垃圾中多余的水,排出的水流进传输筒101内,最后从多个排水口102自动排出。
29.在弹簧204与滑杆203的作用下使得压板202具有弹性,从而避免硬性接触导致压缩筒201上部变形,当挤压完成后两个第一气缸205的移动端伸出使得压缩筒201复位,压板202在弹簧204的弹性作用下复位,当传输筒101继续向上传输河道垃圾时,河道垃圾能够将之前被压缩的垃圾顶起,继续向压缩筒201内传输河道垃圾,从而达到延长压缩筒201存储时间的目的,最后控制两个第一气缸205的移动端伸出,使得压缩筒201脱离传输筒101,从而便于将被压缩的垃圾块取出。
30.参看图2和图8,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能够驱动,传送螺杆105转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31.传输筒101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6,传送螺杆105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106的输出轴上。
32.启动第一电机106,第一电机106带动传送螺杆105转动,从而实现传输垃圾的功能。
33.参看图9,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能够对挤压排出的水进行导流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进一步地,
34.传输筒101下端焊接固定连接有导流罩103。
35.导流罩103用于对挤压排出的水进行导流,避免对第一电机106造成影响。
36.参看图5-6,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能够将进料斗301内的河道垃圾传送至传输筒101内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37.传输筒10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进料斗301,进料斗301位于传输筒101右侧的进料口处,进料斗30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三角框302,三角框302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多个辊子,多个辊子上套有三角带303。
38.工作人员将河道垃圾放入进料斗301内,然后控制三角带303顺时针转动,三角带303底部与河道垃圾产生摩擦,从而能够将进料斗301内的河道垃圾传送至传输筒101内。
39.参看图5-6,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能够将河道垃圾中的铁质垃圾进行吸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40.三角带303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磁铁条304,三角框302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挡板306。
41.当三角带303对河道垃圾进行传送时,三角带303上的多个磁铁条304能够将河道垃圾中的铁质垃圾进行吸附,例如铁罐和罐头盒子,从而实现对垃圾循环利用的目的。
42.被吸附的铁质垃圾通过三角带303向上传送,最后被挡板306挡住,铁质垃圾最终被收集在三角带303与传输筒101之间的空隙处。
43.参看图6,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起到增加三角带303与河道垃圾之间摩擦力的作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44.每个所述磁铁条304上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凸块305。
45.多个凸块305起到增加三角带303与河道垃圾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便于对河道垃圾进行传送,挡板306上开设有多个用于通过凸块305的槽口。
46.参看图1-4,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能够实现对河道水面上垃圾进行收集的功能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47.进料斗301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护板401,两个护板401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传送辊,两个传送辊上套有传送带402,进料斗301下端通过轴铰接有的第二气缸405,两个护板401下端通过轴铰接在第二气缸405的移动端。
48.工作人员通过控制第二气缸405的移动端伸缩,第二气缸405带动两个护板401在进料斗301上转动,从而能够改变传送带402与进料斗301之间的角度,从而使得传送带402下端能够插入河道水平面以下,然后控制传送带402逆时针转动,进而能够将水面上漂浮的垃圾向上传送,最后进入进料斗301内,实现对河道水面上垃圾进行收集的功能。
49.参看图3-4,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能够将体积较大的垃圾进行碾碎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50.传送带402上开设有多个漏水槽403,传送带402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配合凸块404。
51.多个漏水槽403用于将传送带402上传送的河道垃圾中多余的水分沥干,从而减轻河道垃圾的重量,传送带402运转时带动多个配合凸块404移动,多个配合凸块404能够与多个凸块305进行配合,从而能够将体积较大的垃圾进行碾碎,例如铁罐和树枝,从而减小占
用空间,便于后续的压缩处理。
52.参看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中便于同时对河道垃圾进行传输和筛选的实施例的意图,进一步地,
53.进料斗30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01,三角框302上的其中一个辊子和两个护板401上的其中一个传送辊上均通过键固定连接有齿轮502,两个齿轮502啮合传动,其中一个齿轮502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501的输出轴上。
54.启动第二电机501,第二电机501带动两个齿轮502啮合传动,从而带动三角带303和传送带402运转,实现三角带303和传送带402同步控制,便于同时对河道垃圾进行传输和筛选。
55.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6.步骤一:通过调节传送带402与进料斗301之间的角度,使得传送带402下端插入河道水平面以下;
57.步骤二:通过传送带402将河道垃圾传输至传送带402与三角带303之间;
58.步骤三:传送带402与三角带303配合对河道垃圾进行碾碎处理;
59.步骤四:通过三角带303将河道垃圾中的铁质垃圾吸附筛除;
60.步骤五:三角带303与进料斗301配合将河道垃圾传送至传输筒101内;
61.步骤六:传输筒101将河道垃圾传输至压缩筒201内,并配合压缩筒201对河道垃圾进行压缩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筒(101),传输筒(101)右侧开设有进料口,传输筒(101)内转动连接有传送螺杆(105),传输筒(101)下端开设有多个排水口(102),传输筒(101)上端固定连接有承压罩(104),传送螺杆(105)上端与承压罩(104)转动连接,传输筒(101)上滑动连接有压缩筒(201),压缩筒(201)内滑动连接有滑杆(203),滑杆(203)下端固定连接有压板(202),传输筒(101)内壁与压板(202)之间固定练连接有弹簧(204),传输筒(10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气缸(205),压缩筒(201)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气缸(205)的移动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筒(101)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6),传送螺杆(105)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106)的输出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筒(101)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罩(1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筒(101)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斗(301),进料斗(301)位于传输筒(101)右侧的进料口处,进料斗(301)上固定连接有三角框(302),三角框(302)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辊子,多个辊子上套有三角带(3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带(303)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磁铁条(304),三角框(302)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0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磁铁条(304)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凸块(305)。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30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护板(401),两个护板(401)中间转动连接有两个传送辊,两个传送辊上套有传送带(402),进料斗(301)下端铰接有的第二气缸(405),两个护板(401)下端铰接在第二气缸(405)的移动端。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402)上开设有多个漏水槽(403),传送带(40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配合凸块(404)。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30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01),三角框(302)上的其中一个辊子和两个护板(401)上的其中一个传送辊上均固定连接有齿轮(502),两个齿轮(502)啮合传动,其中一个齿轮(502)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501)的输出轴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使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调节传送带(402)与进料斗(301)之间的角度,使得传送带(402)下端插入河道水平面以下;步骤二:通过传送带(402)将河道垃圾传输至传送带(402)与三角带(303)之间;步骤三:传送带(402)与三角带(303)配合对河道垃圾进行碾碎处理;步骤四:通过三角带(303)将河道垃圾中的铁质垃圾吸附筛除;步骤五:三角带(303)与进料斗(301)配合将河道垃圾传送至传输筒(101)内;步骤六:传输筒(101)将河道垃圾传输至压缩筒(201)内,并配合压缩筒(201)对河道垃圾进行压缩处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上垃圾处理系统,包括传输筒,传输筒右侧开设有进料口,传输筒内转动连接有传送螺杆,传输筒下端开设有多个排水口,传输筒上端固定连接有承压罩,传送螺杆上端与承压罩转动连接,传输筒上滑动连接有压缩筒,压缩筒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压板,传输筒内壁与压板之间固定练连接有弹簧,传输筒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气缸,压缩筒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气缸的移动端,本系统能够将河道垃圾进行压缩,减小占用空间。减小占用空间。减小占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
陈朝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陈朝胜
技术研发日:
2022.09.13
技术公布日:
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