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利用风压排水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发循环制冷装置利用风压排水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直升机用蒸发循环制冷装置凝结水排除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直升机上蒸发循环制冷装置中凝结水排除不畅,完全依靠凝结水自身重力顺排水孔流出制冷装置。依靠凝结水自身重力排水,在蒸发循环制冷装置工作时,容易因室内风机的风压造成排水不畅,使的蒸发器腔体内积水,引发出风口吹水现象,降低蒸发循环制冷装置的使用舒适度,甚至引起出风口附近的电子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巧妙利用结构特点,将蒸发腔体分隔成高压腔、中压腔及低压腔,利用各个腔室间的压力差,将制冷工作中的凝结水引导至便于排出的位置,避免凝结水引排水不畅淤积在腔体内,引发吹水现象的排水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5.一种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利用风压排水的结构,包括蒸发腔体,所述蒸发腔体包括一封闭且中空的蒸发外壳,所述蒸发腔体内部中央设有一蒸发芯体,所述蒸发芯体将蒸发腔体分隔成两个封闭的空间,分别为高压腔及中压腔;高压腔的底部分隔出一与高压腔不连通、与中压腔的底端连通的低压腔;所述高压腔的腔体内背离蒸发腔体的一面为进风口,高压腔内与进风口对应处设有蒸发风机;所述中压腔背离蒸发腔体的一面为送风口;还包括一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自中压腔的底端穿过蒸发芯体与蒸发外壳的间隙延伸至低压腔的底端,并从低压腔的底端伸出蒸发外壳。
6.所述高压腔与低压腔之间通过风腔隔板分隔开。
7.所述蒸发风机通过螺栓固定在蒸发腔体内部,蒸发芯体也通过螺栓固定在蒸发腔体内部中央处。
8.所述高压腔的截面为一长方形,进风口位于背离蒸发芯体的一侧长边上。
9.所述中压腔的截面为一直角梯形,蒸发芯体位于该直角梯形的下底,送风口位于直角梯形的腰上。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布局及结构优化的选择,在保证装置正常可靠工作及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实现快速将制冷工作中的凝结水排除的目的。该项设计可有效改善直升机机载制冷装置的人机效应,在不增加装机体安装体积和重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凝结水排除能力,改善飞行员的使用感受及避免因吹水产生的潜在风险。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利用风压排水的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1、蒸发风机;2、高压腔;3、蒸发芯体;4、低压腔;5、排水管道;6、中压腔;7、风腔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14.实施例1
15.一种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利用风压排水的结构,包括蒸发腔体,所述蒸发腔体包括一封闭且中空的蒸发外壳,所述蒸发腔体内部中央设有一蒸发芯体3,所述蒸发芯体3将蒸发腔体分隔成两个封闭的空间,分别为高压腔2及中压腔6;高压腔2的底部分隔出一与高压腔2不连通、与中压腔6的底端连通的低压腔4;所述高压腔2的腔体内背离蒸发腔体的一面为进风口,高压腔2内与进风口对应处设有蒸发风机1;所述中压腔6背离蒸发腔体的一面为送风口;还包括一排水管道5,所述排水管道5自中压腔6的底端穿过蒸发芯体3与蒸发外壳的间隙延伸至低压腔4的底端,并从低压腔4的底端伸出蒸发外壳。
16.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结构设计将蒸发腔体分隔成三个不同的区域,利用蒸发风机1送风时的风压,使三个区域形成不同的风压;由蒸发风机1吸入外界环境中的空气通过吹入蒸发腔体中,由于蒸发芯体3的阻隔效果,空气在通过蒸发芯体3时,由于蒸发芯体3的阻隔会在风机与蒸发芯体3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压力腔,此处的空气压力在整个蒸发腔体中最高,称为高压腔2;在空气经过蒸发芯体3后,吹入外界环境之前,由于送风口的限制,会在蒸发芯体3和送风口之间形成一个压力腔,此处的空气压力高于外界环境,但较高压腔2压力低,称为中压腔6;高压腔2的底部分隔出一低压腔4,低压腔4与中压腔6底部联通;排水管道5一端连通至中压腔6,另一端伸出蒸发外壳连通外部环境,此处的空气压力高于外部环境,但较中压腔6压力低,为低压腔4。由于重力作用凝聚在蒸发腔体底部的冷凝水,会因为蒸发腔体内的压力差先形成从中压腔6向低压腔4流动,最终顺利排出蒸发腔体。
17.实际上,只需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通过减小相应蒸发风腔的通风面积,使蒸发风腔内形成依次相连的高压腔2、中压腔6和低压腔4,低压腔4布置在整个蒸发腔体的最低处,以便冷凝水顺利流出,将排水管道5布置在相对风压最低的低压腔4,这样就可利用风压使蒸发风腔内的冷凝水流至风压最低的区域,然后通过排水管道5将冷凝水排出蒸发腔体。
18.本实用新型简单可靠,在不增加装机重量的前提下,利用结构设计将蒸发风机1内分隔为不同风压的风腔,利用风压将凝结水顺排水管道5迅速排出系统,可靠性高。
19.本实用新型已在某型直升机蒸发循环制冷装置蒸发器结构中得到应用,使用效果良好,有效减少了蒸发循环制冷装置工作中蒸发器组件内的冷凝水在蒸发腔体内的聚结,避免制冷时由于蒸发腔体内的冷凝水过多,引发的出风口吹水、滴水现象。
20.实施例2
2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
22.所述高压腔2与低压腔4之间通过风腔隔板7分隔开。所述蒸发风机1通过螺栓固定在蒸发腔体内部,蒸发芯体3也通过螺栓固定在蒸发腔体内部中央处。
23.实施例3
24.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包括:
25.所述高压腔2的截面为一长方形,进风口位于背离蒸发芯体3的一侧长边上;所述中压腔6的截面为一直角梯形,蒸发芯体3位于该直角梯形的下底,送风口位于直角梯形的
腰上。


技术特征:


1.一种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利用风压排水的结构,包括蒸发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腔体包括一封闭且中空的蒸发外壳,所述蒸发腔体内部中央设有一蒸发芯体(3),所述蒸发芯体(3)将蒸发腔体分隔成两个封闭的空间,分别为高压腔(2)及中压腔(6);高压腔(2)的底部分隔出一与高压腔(2)不连通、与中压腔(6)的底端连通的低压腔(4);所述高压腔(2)的腔体内背离蒸发腔体的一面为进风口,高压腔(2)内与进风口对应处设有蒸发风机(1);所述中压腔(6)背离蒸发腔体的一面为送风口;还包括一排水管道(5),所述排水管道(5)自中压腔(6)的底端穿过蒸发芯体(3)与蒸发外壳的间隙延伸至低压腔(4)的底端,并从低压腔(4)的底端伸出蒸发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利用风压排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腔(2)与低压腔(4)之间通过风腔隔板(7)分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利用风压排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风机(1)通过螺栓固定在蒸发腔体内部,蒸发芯体(3)也通过螺栓固定在蒸发腔体内部中央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利用风压排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腔(2)的截面为一长方形,进风口位于背离蒸发芯体(3)的一侧长边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利用风压排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腔(6)的截面为一直角梯形,蒸发芯体(3)位于该直角梯形的下底,送风口位于直角梯形的腰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利用风压排水的结构,包括蒸发腔体,所述蒸发腔体包括一封闭且中空的蒸发外壳,所述蒸发腔体内部中央设有一蒸发芯体,所述蒸发芯体将蒸发腔体分隔成两个封闭的空间,分别为高压腔及中压腔;高压腔的底部分隔出一与高压腔不连通、与中压腔的底端连通的低压腔;所述高压腔的腔体内背离蒸发腔体的一面为进风口,高压腔内与进风口对应处设有蒸发风机;所述中压腔背离蒸发腔体的一面为送风口;还包括一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自中压腔的底端穿过蒸发芯体与蒸发外壳的间隙延伸至低压腔的底端,并从低压腔的底端伸出蒸发外壳。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装机体安装体积和重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凝结水排除能力。水排除能力。水排除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

高杨 王伟涛 王辉 刘刚艳 张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陕西长岭特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06

技术公布日:

2022/8/8

本文发布于:2022-11-30 02:13: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45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高压   风压   低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