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智能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控制方法和智能灯具。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照明设备的智能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且其智能化的发展可以在多种维度上进行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与照明设备本身参数息息相关的控制,例如对亮度和温的控制,等等。在商业照明领域,一个很关键的参数就是照明设备的照射方向的控制,通过对照射方向的调整,可以使得被照物在最合适的照射方向下呈现,使其看上去更加真实完美,同时更具艺术感。
3.市面上的灯具大多数是光、参数固定或简单传统靠手动调整肉眼观察来达到需要的光照状态;能实现光、自动调整的都不多见。虽然近年来智能功能在灯具控制上得到普遍应用,但可以上下左右调整照射角度的也不常见;能现时实现上下左右调整照射角度、光、自动调整更是极为少见,且通常来说,照明产品一般都安装在天棚吊顶或者高处建筑物上,这样,如果去调整,一般都需要借助特定的工具(如梯子)来进行调整照射方向。此过程耗时耗力,调整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控制方法和智能灯具,通过设置横向传动单元和纵向传动单元来实现左右范围和上下角度的调整。增加照明智能调控系统的智能调控性。
5.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至少包括:设置于灯罩内部的底座,在
所述底座背面设置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上设蓝牙单元,用于获取外部光传感器检测的光强度值;在所述底座正面设置旋转元件,所述旋转元件上安装
光源件,所述旋转元件响应于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指令,以相对于所述底座产生角度调整;所述旋转元件包括横向传动单元和纵向传动单元。
6.优选的,横向传动单元和纵向传动单元在调节过程中有软硬件保护措施,各电机可联动,可单独调节,调节过程顺畅无抖动,配合编码器可精准调整灯具角度。特别是多个灯具同时使用时,每个灯具的有效照射范围经过软件预先运算,筛选出在有效照射范围内的灯具执行动作。调节完成后可以记忆存储为多种情景模式,下次使用直接调出无需重新调节,调节灯光效果高效快捷。
7.其中,所述横向传动单元至少包括第一马达控制器,第一
齿轮,滑动尺轨,支撑板和水平传动
导轨;通过所述第一马达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齿轮的进程,由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滑动尺轨带动所述支撑板沿着所述水平传动导轨横向移动。
8.所述第一齿轮和滑动尺轨相互啮合,实现第一齿轮和滑动尺轨的同步进程,且令
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滑动尺轨的中心点时为横向基准0点。
9.所述滑动尺轨往所述支撑板方向延伸出固定边,所述固定边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螺纹活动件;所述螺纹活动件内圈设有内螺纹,所述水平传动导轨外圈设有外螺纹,所述螺纹活动件套在所述水平传动导轨上配合使用;所述水平传动导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10.所述水平传动导轨至少2条,在所述水平传动导轨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11.所述纵向传动单元至少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马达控制器,第二齿轮和传动杆;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传动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步运动;所述传动杆另一端与光源件的光源件底部固定连接;令所述光源件中心点与所述第二齿轮中心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线时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纵向基准0点;所述第二马达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齿轮控制所述传动杆转动,实现光源件的纵向角度调整。
12.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光源件底部的第一散热器,和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二散热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任意处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监测灯罩内部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控制模块判断当前灯罩内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是,则保持当前工作状态,否则,对应调整所述光源的亮度值和工作时长,并启动所述第二散热器。
13.优选的,上述结构中,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接收并执行移动终端的控制命令。
14.作为另一优选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照明智能调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1:上电开机,控制模块获取上次断电时的工作参数,并作为本次初始化设置;s202:所述控制模块判断当前检测的光强度值是否为预设值,若是,则保持当前工作参数;否则转s3进行角度调整;s203:以所述水平导轨的中心点所在水平线与第二齿轮进程的0点所在垂直线的交叉点处为原点坐标,以光源发射方向为z轴,获取当前光源件所在位置的坐标参数偏移量,所述坐标参数偏移量包括光源件相对于滑动尺轨的中心点距离x,和光源件中心点与所述第二齿轮中心位置偏移的角度θ;s204:根据所述坐标参数偏移量分别设置所述横向传动单元和纵向传动单元的调动进程参数,完成光源角度调整。
15.其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s301:分别读取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当前监测的温度值和湿度值;s302:分别判断所述温度值和湿度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超出第一预设值,则调低光源工作参数,降低光亮度,并启动第二散热器;若超出第二预设值,则关闭当前光源,并提报异常;否则,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16.作为另一优选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灯具,所述智能灯具至少包括如上面所述的照明智能调控系统。
17.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控制方法和智能灯具,通过在灯罩内部的底座正面设置旋转元件,所述旋转元件包括横向传动单元和纵向传动单元,当需要
进行角度调整时,根据当前光源件所在位置的坐标参数偏移量,分别设置所述横向传动单元和纵向传动单元的调动进程参数,完成光源角度调整。本发明通过横向传动单元和纵向传动单元,实现自动调整照射方向的照明装置根据物体或人的移动位置来自动调节方向可调照明设备的照射方向,提高了光照的追踪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受。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所述底座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示意图。
20.图3为如图2所述的纵向传动单元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另一所述的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示意图。
22.其中,1-底座;2-横向传动单元;201-第一马达控制器;202-第一齿轮;203-滑动尺轨;204-支撑板;205-水平传动导轨;206-固定边;207-螺纹活动件;208-轴承件;3-纵向传动单元;301-第二马达控制器;302-第二齿轮;303-传动杆;4-光源件;5-第二散热器;6-第一散热器,7-第二支架,8-第一支架;9-光源件底部;10-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至少包括:设置于灯罩内部的底座,如图1所示,在所述底座背面设置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上设蓝牙单元,用于获取外部光传感器检测的光强度值;在所述底座正面设置旋转元件,所述旋转元件上安装光源件,所述旋转元件响应于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指令,以相对于所述底座产生角度调整;如图2所示,所述旋转元件包括横向传动单元和纵向传动单元。
25.优选的,横向传动单元和纵向传动单元在调节过程中有软硬件保护措施,各电机可联动,可单独调节,调节过程顺畅无抖动,配合编码器可精准调整灯具角度。特别是多个灯具同时使用时,每个灯具的有效照射范围经过软件预先运算,筛选出在有效照射范围内的灯具执行动作。调节完成后可以记忆存储为多种情景模式,下次使用直接调出无需重新调节,调节灯光效果高效快捷。
26.其中,所述横向传动单元至少包括装在第一支架端的第一马达控制器,第一齿轮,滑动尺轨,支撑板和水平传动导轨,但不限于此。第一马达控制器固定在第一支架一侧,第一齿轮和滑动尺轨分布在第一支架另一侧,所述第一支架为矩形板。
27.通过所述第一马达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齿轮的进程,由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滑动尺轨带动所述支撑板沿着所述水平传动导轨横向移动。
28.所述第一齿轮和滑动尺轨相互啮合,实现第一齿轮和滑动尺轨的同步进程,即第一齿轮往左侧旋转,则滑动尺轨同步往左侧移动,反正,第一齿轮往右侧旋转,则滑动尺轨同步往右侧移动,且令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滑动尺轨的中心点时为横向基准0点。优选的,第一齿轮的进程和所述滑动尺轨的移动距离还可以设置成一预设比例,当第一齿轮的
进程为1时,滑动尺轨对应移动l距离。
29.所述滑动尺轨往所述支撑板方向延伸出固定边,所述固定边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优选的,固定边和支撑板之间采用螺钉固定,但不限于此。
30.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螺纹活动件;所述螺纹活动件内圈设有内螺纹(图中未示出),所述水平传动导轨外圈设有外螺纹,所述螺纹活动件套在所述水平传动导轨上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使用,当滑动尺轨带动支撑板移动时,螺纹活动件也会沿着水平传动导轨转动,此时的水平传动导轨处于转动状态。
31.所述水平传动导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一方面起到支撑支撑板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平衡支撑板移动的作用。
32.所述水平传动导轨至少2条,在所述水平传动导轨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其中,水平传动导轨与轴承件内圈同步转动,轴承件的外圈固定在底座上。
33.所述纵向传动单元,至少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马达控制器,第二齿轮和传动杆;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由3块板围成半包围状,其中相对立的板用于固定光源件的两端,另一块板用于连接该相对立的板,以及装设有第二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只有在第一散热器无法很好完成散热时,才会启用。所述第二散热器优选为排气扇,但不限于此。
34.优选的,所述光源件包括光源件底部,设置在所述光源件底部两侧与所述传动杆配套的连接孔,设置在光源件底部一侧的第一散热器,以及设置在光源件底部另一侧的led灯。
35.所述纵向传动单元装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马达,第二齿轮和传动杆,通过第二马达控制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传动杆的转动,最终实现角度调整。传动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步运动(如图3所示);所述传动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光源件底部两侧的连接孔固定连接。
36.令所述光源件中心点与所述第二齿轮中心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线时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纵向基准0点,以该基准0点为中心点,若第二齿轮往下转,则带动光源件往下调整角度,若第二齿轮往上转,则带动光源件往上调整角度;优选的,第二齿轮和光源件为同步转动,且进程比例为1:1。所述第二马达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齿轮控制所述传动杆转动,实现光源件的纵向角度调整。
37.所述第二支架由2块对立的矩形板和连接二者一端的另一矩形板围成半包围状;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38.在所述对立的矩形板内侧设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分别安装光源件的两端,所述第二马达装设在任一端的矩形板外侧,所述传动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步运动;所述传动杆另一端与光源件固定连接。
39.在连接所述对立的矩形板的另一矩形板上装设第二散热器。
40.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任意处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监测灯罩内部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控制模块判断当前灯罩内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是,则保持当前工作状态,否则,对应调整所述光源的亮度值和工作时长,并启动所述第二散热器。其中,第一散热器为常开状态,当光源件开始工作,第一散热器也开始工作,优选的,第一散热器采用一行多列的金属铝片构成,但不限于此。
41.优选的,上述结构中,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接收并执行移动终端的控制命令,用于控制照明智能调控系统。
42.作为另一优选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照明智能调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1:上电开机,控制模块获取上次断电时的工作参数,并作为本次初始化设置;其中,工作参数至少包括光源件的照射角度,位置,光源件的光亮度等,但不限于此。
43.s202:所述控制模块判断当前检测的光强度值是否为预设值,若是,则保持当前工作参数;否则转s3进行角度调整;s203:以所述水平导轨的中心点所在水平线与第二齿轮进程的0点所在垂直线的交叉点处为原点坐标,以光源发射方向为z轴,获取当前光源件所在位置的坐标参数偏移量,所述坐标参数偏移量包括光源件相对于滑动尺轨的中心点距离x,和光源件中心点与所述第二齿轮中心基准0点位置偏移的角度θ;s204:根据所述坐标参数偏移量分别设置所述横向传动单元和纵向传动单元的调动进程参数,完成光源角度调整。
44.优选的,计算横向传动单元和纵向传动单元的调动进程参数,包括:横向传动单元:(滑动尺轨当前位置-横向基准0点)-(待调整位置-横向基准0点)=横向传动单元调动进程。其中,待调整位置可以根据需求人为设置的。
45.纵向传动单元:(第二齿轮当前位置-第二齿轮中心基准0点)-(待调整角度-第二齿轮中心基准0点)=纵向传动单元调动进程。其中,待调整角度为光源件上下角度值,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定。
46.其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s301:分别读取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当前监测的温度值和湿度值;s302:分别判断所述温度值和湿度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超出第一预设值,则调低光源工作参数,降低光亮度,并启动第二散热器;若超出第二预设值,则关闭当前光源,并提报异常;否则,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47.作为另一优选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灯具,所述智能灯具至少包括如上面所述的照明智能调控系统。
48.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设置于灯罩内部的底座,在所述底座背面设置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上设蓝牙单元,用于获取外部光传感器检测的光强度值;在所述底座正面设置旋转元件,所述旋转元件上安装光源件,所述旋转元件响应于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指令,以相对于所述底座产生角度调整;所述旋转元件包括横向传动单元和纵向传动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传动单元至少包括第一马达控制器,第一齿轮,滑动尺轨,支撑板和水平传动导轨;通过所述第一马达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齿轮的进程,由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滑动尺轨带动所述支撑板沿着所述水平传动导轨横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齿轮和滑动尺轨相互啮合,实现第一齿轮和滑动尺轨的同步进程,且令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滑动尺轨的中心点时为横向基准0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滑动尺轨往所述支撑板方向延伸出固定边,所述固定边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螺纹活动件;所述螺纹活动件内圈设有内螺纹,所述水平传动导轨外圈设有外螺纹,所述螺纹活动件套在所述水平传动导轨上配合使用;所述水平传动导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水平传动导轨至少2条,在所述水平传动导轨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传动单元至少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马达控制器,第二齿轮和传动杆;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传动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步运动;所述传动杆另一端与光源件固定连接;令所述光源件中心点与所述第二齿轮中心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线时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纵向基准0点;所述第二马达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齿轮控制所述传动杆转动,实现光源件的纵向角度调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光源件底部的第一散热器,和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散热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任意处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监测灯罩内部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控制模块判断当前灯罩内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是,则保持当前工作状态,否则,对应调整所述光源的亮度值和工作时长,并启动所述第二散热器。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201:上电开机,控制模块获取上次断电时的工作参数,并作为本次初始化设置;s202:所述控制模块判断当前检测的光强度值是否为预设值,若是,则保持当前工作参数;否则转s3进行角度调整;s203:以所述水平导轨的中心点所在水平线与第二齿轮进程的0点所在垂直线的交叉点处为原点坐标,以光源发射方向为z轴,获取当前光源件所在位置的坐标参数偏移量,所述坐标参数偏移量包括光源件相对于滑动尺轨的中心点距离x,和光源件中心点与所述第二齿轮中心位置偏移的角度θ;s204:根据所述坐标参数偏移量分别设置所述横向传动单元和纵向传动单元的调动进
程参数,完成光源角度调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照明智能调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301:分别读取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当前监测的温度值和湿度值;s302:分别判断所述温度值和湿度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超出第一预设值,则调低光源工作参数,降低光亮度,并启动第二散热器;若超出第二预设值,则关闭当前光源,并提报异常;否则,保持当前工作状态。10.一种智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灯具至少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智能调控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智能调控系统,控制方法和智能灯具,通过在灯罩内部的底座正面设置旋转元件,所述旋转元件包括横向传动单元和纵向传动单元,当需要进行角度调整时,根据当前光源件所在位置的坐标参数偏移量,分别设置所述横向传动单元和纵向传动单元的调动进程参数,完成光源角度调整。完成光源角度调整。完成光源角度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
王浚霖 陈伟雄 练锦龙 赖佛锡 隗超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利佳电讯(惠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7
技术公布日: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