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烫金3d
全息膜的显形防伪标签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烫金3d全息膜的显形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防伪标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防伪标签的防伪特征以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识的灵魂,其种类繁多,可分为全息防伪标签、印刷防伪标签和图文防伪标签等类型,其中全息防伪标签是利用激光彩全息图制版技术和模压复制技术完成的标签。
3.公开号为cn212873852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全息3d激光浮雕防伪水贴标,包括托模底纸、印刷在托模底纸上的脱底烫金层以及烫压在脱底烫金层上的全息3d激光浮雕影像
结构,全息3d激光浮雕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3d浮雕模压层、金属层以及交叉联合层,交叉联合层与脱底烫金层接触烫压,在3d浮雕模压层上依次涂覆有彩图文层和高强度耐磨层以及脱模剥离层。将全息3d激光浮雕防伪水贴标放入水中,使脱底烫金层与托模底纸分离,此时脱膜剥离层能够起到固定图样的作用,将分离下来的防伪水贴标贴在相应的瓶体上,进行180℃的烘烤,使防伪水贴标紧贴在瓶体上,将脱膜剥离层撕掉,让该防伪水贴标在不同光线下能够显示不同的颜以及光泽,实现多重防伪,此防伪标签在使用时存在不足之处:
4.显形防伪标签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显形防伪标签表面容易被刮花,影响显形防伪标签的使用,降低其使用效果,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一种基于烫金3d全息膜的显形防伪标签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烫金3d全息膜的显形防伪标签,用以解决现有的显形防伪标签
防护效果较差的缺陷。
7.(二)实用新型内容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烫金3d全息膜的显形防伪标签,包括基底层、隐形防伪层和印刷图层,
所述基底层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基底层的表面安装有隐形防伪层,所述隐形防伪层的表面设置有印刷图层,所述印刷图层与隐形防伪层之间设置有防伪结构,所述印刷图层的表面安装有全息防伪层,所述全息防伪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结构。
9.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有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和胶粘层,所述胶粘层安装在全息防伪层的表面,所述胶粘层的表面安装有第二防护层,且第二防护层的表面安装有第一防护层。设置的防护结构可提高标签的耐刮和防水性能,延长其使用效率。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层为耐刮膜层,所述第二防护层为防水膜层。
11.优选的,所述防伪结构包括有印刷材料层、感温变区域和印刷防伪区域,所述印刷材料层安装在隐形防伪层与印刷图层之间,所述印刷材料层的内部安装有印刷防伪区域,且印刷防伪区域的外侧安装有感温变区域。设置的防伪结构可进一步增强标签的防伪等级,提高标签的使用效率。
12.优选的,所述感温变区域与印刷防伪区域为圆环设置,所述印刷防伪区域的宽度大于感温变区域的宽度。
13.优选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有空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空腔安装在基底层的内部,所述空腔的内部均匀安装有第一加强筋,且第一加强筋的一端均匀安装有第二加强筋。设置的加强结构提高标签的抗拉伸性能,延长标签的使用寿命。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在空腔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可提高抗拉伸效果。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烫金3d全息膜的显形防伪标签,其优点在于:
17.(1)通过在全息防伪层表面安装的第一防护层,第一防护层可提高标签的耐刮性能,避免标签在使用时被刮花,延长标签的使用寿命,第二防护层可增强标签的防水性能,从而提高标签的使用效率;
18.(2)通过在基底层内部安装的第一加强筋,在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的作用下,可增强基底层的防变形能力,从而提高标签的抗拉伸性能,避免在撕下标签时而导致标签变形受损的情况;
19.(3)通过在隐形防伪层与印刷图层之间安装的感温变区域,在感温变区域与印刷防伪区域的双重作用下,可进一步增强标签的防伪等级,提高标签的防伪效果,从而提高标签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结构局部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结构局部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防护结构;101、第一防护层;102、第二防护层;103、胶粘层;2、全息防伪层;3、基底层;4、隐形防伪层;5、防伪结构;501、印刷材料层;502、感温变区域;503、印刷防伪区域;6、印刷图层;7、加强结构;701、空腔;702、第一加强筋;703、第二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实施例一
2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烫金3d全息膜的显形防伪标签,包括基底层3、隐形防伪层4和印刷图层6,基底层3的表面安装有隐形防伪层4,隐形防伪层4的表面设置有印刷图层6,印刷图层6与隐形防伪层4之间设置有防伪结构5,防伪结构5包括有印刷材料层501、感温变区域502和印刷防伪区域503,印刷材料层501安装在隐形防伪层4与印刷图层6之间,印刷材料层501的内部安装有印刷防伪区域503,且印刷防伪区域503的外侧安装有感温变区域502,感温变区域502与印刷防伪区域503为圆环设置,印刷防伪区域503的宽度大于感温变区域502的宽度。
30.印刷图层6的表面安装有全息防伪层2,全息防伪层2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结构1,防护结构1包括有第一防护层101、第二防护层102和胶粘层103,胶粘层103安装在全息防伪层2的表面,胶粘层103的表面安装有第二防护层102,且第二防护层102的表面安装有第一防护层101,第一防护层101为耐刮膜层,第二防护层102为防水膜层。
31.本实施例中,通过全息防伪层2和隐形防伪层4可起到防伪的作用,在印刷图层6上可印刷不同的图案,通过第一防护层101和第二防护层102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标签的耐刮和防水性能,延长标签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标签的使用效率。
32.通过感温变区域502与印刷防伪区域503的双重作用,可进一步增强标签的防伪等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标签的防伪效果,提高标签的使用效率。
33.实施例二
34.本实施例还包括:基底层3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7,加强结构7包括有空腔701、第一加强筋702和第二加强筋703,空腔701安装在基底层3的内部,空腔701的内部均匀安装有第一加强筋702,且第一加强筋702的一端均匀安装有第二加强筋703,第一加强筋702与第二加强筋703相互垂直,第一加强筋702与第二加强筋703在空腔701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
35.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加强筋702与第二加强筋703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基底层3的防变形能力,从而提高标签的抗拉伸性能,避免在撕下标签时而使标签变形受损。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烫金3d全息膜的显形防伪标签,包括基底层(3)、隐形防伪层(4)和印刷图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3)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7),所述基底层(3)的表面安装有隐形防伪层(4);所述隐形防伪层(4)的表面设置有印刷图层(6);所述印刷图层(6)与隐形防伪层(4)之间设置有防伪结构(5),所述印刷图层(6)的表面安装有全息防伪层(2),所述全息防伪层(2)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结构(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烫金3d全息膜的显形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1)包括有第一防护层(101)、第二防护层(102)和胶粘层(103),所述胶粘层(103)安装在全息防伪层(2)的表面,所述胶粘层(103)的表面安装有第二防护层(102),且第二防护层(102)的表面安装有第一防护层(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烫金3d全息膜的显形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101)为耐刮膜层,所述第二防护层(102)为防水膜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烫金3d全息膜的显形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结构(5)包括有印刷材料层(501)、感温变区域(502)和印刷防伪区域(503),所述印刷材料层(501)安装在隐形防伪层(4)与印刷图层(6)之间,所述印刷材料层(501)的内部安装有印刷防伪区域(503),且印刷防伪区域(503)的外侧安装有感温变区域(5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烫金3d全息膜的显形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区域(502)与印刷防伪区域(503)为圆环设置,所述印刷防伪区域(503)的宽度大于感温变区域(502)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烫金3d全息膜的显形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7)包括有空腔(701)、第一加强筋(702)和第二加强筋(703),所述空腔(701)安装在基底层(3)的内部,所述空腔(701)的内部均匀安装有第一加强筋(702),且第一加强筋(702)的一端均匀安装有第二加强筋(70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烫金3d全息膜的显形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702)与第二加强筋(703)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加强筋(702)与第二加强筋(703)在空腔(701)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标签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烫金3D全息膜的显形防伪标签,包括基底层、隐形防伪层和印刷图层,基底层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基底层的表面安装有隐形防伪层,隐形防伪层的表面设置有印刷图层,印刷图层与隐形防伪层之间设置有防伪结构,印刷图层的表面安装有全息防伪层,全息防伪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结构,防护结构包括有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和胶粘层,胶粘层安装在全息防伪层的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全息防伪层表面安装的第一防护层,第一防护层可提高标签的耐刮性能,避免标签在使用时被刮花,延长标签的使用寿命,第二防护层可增强标签的防水性能,从而提高标签的使用效率。高标签的使用效率。高标签的使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余胜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雅图燊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3
技术公布日: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