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滚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粘料的再生烘干滚筒。
背景技术:
2.沥青再生设备是对旧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再加工,使沥青路面恢复原有形态和性能的机械设备。其中再生烘干滚筒为再生料加热过程中重要核心部件,不但要保证加热后的再生料达到一定温度,同时还得避免局部过高的温度导致旧沥青混合料表面的沥青再次老化的问题,滚筒内
叶片的结构和布局对再生料的流动、形成的料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再生料容易粘连在筒体上,对再生料的流动,对料帘和再生料的热交换产生影响,直接影响到再生成品料的出料温度,所以提出一种防粘料的再生烘干滚筒。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粘料的再生烘干滚筒。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粘料的再生烘干滚筒,包括筒体,
所述筒体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其特征在于:筒体由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分为导料叶片区、第一提料
链条区、第二提料链条区、耙钉叶片区;所述导料叶片区设有若干导料叶片,所述导料叶片包括支撑杆、叶片,所述支撑杆设于筒壁上,所述叶片设于支撑杆上,且使叶片与筒壁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提料链条区和第二提料链条区均设有若干绕筒壁圆周均布的柔性提料链条组,且第一提料链条区的柔性提料链条组数量少于第二提料链条区的柔性提料链条组数量;所述耙钉叶片区的筒壁上设有若干耙钉叶片,所述耙钉叶片包括耙爪、悬垂链条、锤头,所述悬垂链条一端设于耙爪上,另一端设有锤头。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提料链条区的柔性提料链条组数量为第一提料链条区的柔性提料链条组数量的两倍。
6.进一步的,所述耙钉叶片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筒壁上,所述耙爪设于安装座上,且使耙爪与筒壁间隔布置。
7.进一步的,所述导料叶片区的筒壁设有一层耐磨底板。
8.进一步的,筒体内还设有锥形耐磨板,所述锥形耐磨板设于进料端与导料叶片区之间,所述锥形耐磨板的小口一端朝向进料端,大口一端朝向导料叶片区。
9.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提料链条组包括两组支撑件、若干链条、若干中杆,所述支撑件间隔布置于筒壁上,所述链条两端分别连接两组支撑件,且各链条排列布置,所述中杆设于两组支撑件之间并连接各链条。
10.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粘料的再生烘干滚筒,具有如下优点:第一提料链条区和第二提料链条区采用前疏后密的结构形式,可使再生
骨料快速进入到第二提料链条区内,可实现进料端的快速进料,避免了进料初期仅有少量骨料进入,从而发生过快升温而导致的粘料问题。耙钉叶片设有悬垂链条及锤头,随筒体转动可具有较大力度的敲击耙爪及筒壁,通过振动抖落粘料,解决粘料问
题。导料叶片的叶片与筒壁设有间隙,耙钉叶片的耙爪与筒壁具有间隙,解决了积料死角问题,进一步减少粘料的发生。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粘料的再生烘干滚筒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放大图。
15.图中标识对应如下:a.导料叶片区、b.第一提料链条区、c.第二提料链条区、d.耙钉叶片区、1.筒体、11.进料端、12.出料端、2.导料叶片、21.支撑杆、22.叶片、3.耐磨底板、4.锥形耐磨板、5.柔性提料链条组、51.支撑件、52.链条、53.中杆、6.耙钉叶片、61.安装座、62.耙爪、63.悬垂链条、64.锤头。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17.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防粘料的再生烘干滚筒,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一端为进料端11,另一端为出料端12,筒体1由进料端11至出料端12依次分为导料叶片区a、第一提料链条区b、第二提料链条区c、耙钉叶片区d;
18.所述导料叶片区a设有若干导料叶片2,所述导料叶片2包括支撑杆21、叶片22,所述支撑杆21设于筒壁上,所述叶片22设于支撑杆21上,且使叶片22与筒壁间隔布置;所述导料叶片区a的筒壁设有一层耐磨底板3,筒体内还设有锥形耐磨板4,所述锥形耐磨板4设于进料端11与导料叶片区a之间,所述锥形耐磨板4的小口一端朝向进料端11,大口一端朝向导料叶片区a。
19.所述第一提料链条区b和第二提料链条区c均设有若干绕筒壁圆周均布的柔性提料链条组5,且第一提料链条区b的柔性提料链条组5数量少于第二提料链条区c的柔性提料链条组5数量;优选第二提料链条区c的柔性提料链条组5数量为第一提料链条区b的柔性提料链条组5数量的两倍。柔性提料链条组5包括两组支撑件51、若干链条52、若干中杆53,所述支撑件51间隔布置于筒壁上,所述链条52两端分别连接两组支撑件51,且各链条52排列布置,所述中杆53设于两组支撑件51之间并连接各链条52。
20.所述耙钉叶片区d的筒壁上设有若干耙钉叶片6,所述耙钉叶片6包括安装座61、耙爪62、悬垂链条63、锤头64,所述安装座61设于筒壁上,所述耙爪62设于安装座61上,且使耙爪62与筒壁间隔布置,所述悬垂链条63一端设于耙爪62上,另一端设有锤头64。
21.该种防粘料的再生烘干滚筒工作原理如下:
22.再生骨料由进料端11进入筒体1,首先经过锥形耐磨板4朝后导料并进入到导料叶片区a;在导料叶片区a内,随着筒体1的转动,导料叶片2拨动再生骨料朝后输送,由于叶片22与筒壁具有间隙,相比于叶片22直接焊接于筒壁的传统结构,该间隙解决了积料死角的问题,同时再生骨料也能从该间隙快速通过,可以实现快速将进料口11送入的再生骨料送至第一提料链条区b。
23.第一提料链条区b内,柔性提料链条组5将再生骨料扬起进行加热,由于第一提料
链条区b内的柔性提料链条组5数量较少,因此再生骨料在此处的处于缓慢升温状态,同时具有较快通过速度至再生骨料送入第二提料链条区c;导料叶片区a和第一提料叶片区b的设计使得进料端11送入的再生骨料进行了预加热并快速进入到第二提料链条区c内。第二提料链条区c内具有较多的再生骨料,第二链条区c内亦具有较多的柔性提料链条组5,再生骨料被大量扬起进行加热烘干,受热均匀,该种快速进料的结构涉及避免了进料初期仅有少量骨料进入,从而发生过快升温而导致的粘料问题。
24.随后再生骨料进入到耙钉叶片区d,耙钉叶片6将再生骨料扬起进行加热,由于此时再生骨料温度较高,粘附于再生骨料上的沥青熔化,因此容易于耙钉叶片6上发生粘料问题,随着筒体1的转动,悬垂链条63自由摆动拍打耙爪62及筒壁,将其上的粘附的再生骨料振落,并且锤头64具有更大的敲击力,实现更大的振动力,进而解决耙料叶片6的粘料问题;耙爪62与筒壁间隔布置的结构解决了积料死角问题,也能使再生骨料通过该间隔通过,进一步减少粘料的发生。最终烘干完成的再生骨料由出料端12送出。
25.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粘料的再生烘干滚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其特征在于:筒体由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分为导料叶片区、第一提料链条区、第二提料链条区、耙钉叶片区;所述导料叶片区设有若干导料叶片,所述导料叶片包括支撑杆、叶片,所述支撑杆设于筒壁上,所述叶片设于支撑杆上,且使叶片与筒壁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提料链条区和第二提料链条区均设有若干绕筒壁圆周均布的柔性提料链条组,且第一提料链条区的柔性提料链条组数量少于第二提料链条区的柔性提料链条组数量;所述耙钉叶片区的筒壁上设有若干耙钉叶片,所述耙钉叶片包括耙爪、悬垂链条、锤头,所述悬垂链条一端设于耙爪上,另一端设有锤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粘料的再生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料链条区的柔性提料链条组数量为第一提料链条区的柔性提料链条组数量的两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粘料的再生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耙钉叶片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筒壁上,所述耙爪设于安装座上,且使耙爪与筒壁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粘料的再生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叶片区的筒壁设有一层耐磨底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粘料的再生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筒体内还设有锥形耐磨板,所述锥形耐磨板设于进料端与导料叶片区之间,所述锥形耐磨板的小口一端朝向进料端,大口一端朝向导料叶片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粘料的再生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提料链条组包括两组支撑件、若干链条、若干中杆,所述支撑件间隔布置于筒壁上,所述链条两端分别连接两组支撑件,且各链条排列布置,所述中杆设于两组支撑件之间并连接各链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滚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粘料的再生烘干滚筒。该设备包括包括筒体,筒体由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分为导料叶片区、第一提料链条区、第二提料链条区、耙钉叶片区;所述导料叶片区设有若干导料叶片;所述第一提料链条区和第二提料链条区均设有若干绕筒壁圆周均布的柔性提料链条组,且第一提料链条区的柔性提料链条组数量少于第二提料链条区的柔性提料链条组数量;所述耙钉叶片区的筒壁上设有若干耙钉叶片,所述耙钉叶片包括耙爪、悬垂链条、锤头。该设备通过结构改进解决了再生烘干滚筒的粘料问题。再生烘干滚筒的粘料问题。再生烘干滚筒的粘料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陈玲 王俊峰 黄日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09
技术公布日:
20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