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积木拼接颗粒组件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积木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积木拼接颗粒组件。


背景技术:



2.积木玩具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作用,也是提高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积木玩具的玩法很多,具体有排列、接合、环形、对称等多种拼接样式,可拼成房子、各种动物等。
3.积木玩具可以锻炼宝宝以下能力:
4.1、通过一些动作,处理视觉输入。良好的手触摸,眼睛协调能力也有利于一般身体协调和平衡。
5.2、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能促进孩子们不断尝试一些新的想法,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种创新思维和不断寻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6.3、有利于发展“空间智慧”。孩子在玩具积木的过程中不停地研究布局、结构,这有利于他们掌握物体形状,辨别空间方位,把握二维和三维空间及其转换。
7.4、帮助孩子们学会通过推理,来得出结论,包括数学,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等思维形式。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这种能力进行有效的统计,测量,推理,归纳,分析等。
8.积木玩具一般会提供多个不同形状和结构的积木颗粒,各个积木颗粒之间可相互拼接,进而形成一个diy或既定的完成品,其中较为基础的一种积木颗粒的结构是其一侧面设有销柱,另一侧面设有供销柱插接的凹槽,这种积木颗粒只能进行单种积木颗粒之间进行相互拼接,无法和其它的积木颗粒进行拼接,会导致积木拼接过程中玩法过于单调,并且拼接出的成品涉及的元素较少,趣味性不足,拼接方式也过于简单,无法很好的锻炼到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积木拼接颗粒组件。
10.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积木拼接颗粒组件,为构成积木成品的基本组件,所述颗粒组件包括呈相互上下拼接一号颗粒件和二号颗粒件,其中,所述一号颗粒件的上端面和所述二号颗粒件的下端面之间设有第一拼接结构,所述一号颗粒件的下端面和所述二号颗粒件的上端面之间设有第二拼接结构;
11.所述第一拼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一号颗粒件上端面的至少一个第一销柱,以及设置在二号颗粒件下端面的至少一个供所述第一销柱内置安装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拼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二号颗粒件上端面的至少四个相互横纵间隔的第二销柱,以及设置在一号颗粒件下端面的至少四个供所述第二销柱安装的第一安装槽。
12.本技术方案中,当一号颗粒件的上端面设有一个第一销柱,一号颗粒件的下端面设有四个第一安装槽,此为一号颗粒件的最小单元,与其对应的二号颗粒件的最小单元结构是:二号颗粒件的上端面设有四个第二销柱,二号颗粒件的下端面设有一个第二安装槽,
此为最小单元拼接方式。在本拼接方式中,一号颗粒件可以通过第一拼接结构安装在二号颗粒件的上端,或者,一号颗粒件也可以通过第二拼接结构安装在二号颗粒件的下端,进而实现一号颗粒件和二号颗粒件的间隔式拼接,孩子在对一号颗粒件和第二颗粒件进行拼接时,需要更多的思考拼接的方向,可以有效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并增加趣味性。
13.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得孩子判断拼接的方向,第一拼接结构和第二拼接结构的结构需要设计为不一致的,由于第一拼接结构已经选用了一个第一销柱和一个第二安装槽,此为最简的拼接结构。在此基础上,为了提供最稳定的拼接结构,并且综合考虑到有效降低积木零件的原料成本,优选将四个第二销柱和四个第一安装槽作为第二拼接结构的最小拼接单元。
14.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15.优选的,所述一号颗粒件的下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挡壁,所述第一挡壁用于匹配插接在至少四个第二销柱包绕形成的中间空位中。这里第一挡壁是为了和其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二销柱形成相互抵接,相当于多个第一安装槽为分布在第一挡壁的周围,进而使得当一号颗粒件通过第二拼接结构拼接在二号颗粒件上方时,拼接无比稳定。
16.优选的,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安装在所述第一挡壁中,当第二销柱的数量较多时,可以选择在第一挡壁中开设供第二销柱插接的第一安装槽,在加强第二拼接结构的拼接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减少原料成本。
17.优选的,至少四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共同组成第一安装槽组,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组边缘的多个第一安装槽相互连通。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更加需求在上述连通的位置加设额外的加强筋条,以形成更加稳定的第二拼接结构。
18.优选的,当所述第一销柱的数量至少为四个时,所述二号颗粒件的下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挡壁,所述第二挡壁用于匹配插接在至少四个所述第一销柱包绕形成的中间空位中。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当选用第一销柱数量更多的结构作为第一拼接结构时,即为了拼接成更大的积木成品,第二挡壁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加强第一拼接结构的拼接稳定性,并且可以降低原料成本。
20.优选的,四个所述第一销柱沿自身延伸方向的投影中心点依次连接形成长方形。
21.更优选的,相邻的四个呈横纵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销柱沿自身延伸方向的投影中心点依次连接形成长方形。
2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拓宽了基本积木单元的拼接方式,将单种积木颗粒拓宽为两种积木颗粒,并且二号颗粒件可任意的拼接在一号颗粒件的上侧或下侧;
24.2、一号颗粒件和第二颗粒件之间的拼接结构稳定性强;
25.3、孩子需判断颗粒件之间的拼接方向,或者是选择合适的颗粒件进行拼接,益智性和趣味性更强;
26.4、玩法更加多样;
27.5、在保证拼接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原料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最小单元拼接方式中一号颗粒件拼接在二号颗粒件上方的整体上侧爆炸示图;
30.图2为图1的整体结构图;
31.图3为最小单元拼接方式中一号颗粒件拼接在二号颗粒件上方的整体下侧爆炸示图;
32.图4为最小单元拼接方式中二号颗粒件拼接在一号颗粒件上方的整体结构图;
33.图5为图4中的整体上侧爆炸示图;
34.图6为图4中的整体下侧爆炸示图;
35.图7为最小单元拼接方式中多个颗粒件拼接的整体结构图;
36.图8为图7中的整体上侧爆炸示图;
37.图9为图7中的整体下侧爆炸示图;
38.图10为第一销柱为四个且一号颗粒件拼接在二号颗粒件上方的整体结构图;
39.图11为图10中的整体上侧爆炸示图;
40.图12为图10中的整体下侧爆炸示图;
41.图13为第一销柱为四个且二号颗粒件拼接在一号颗粒件上方的整体结构图;
42.图14为图13中涉及的一号颗粒件的下侧视图;
43.图15为图13中涉及的二号颗粒件的下侧视图。
44.附图中标记为:1-一号颗粒件、101-第一销柱、102-第一挡壁、103-第一安装槽、2-二号颗粒件、201-第二销柱、202-第二安装槽、203-第二挡壁。
4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7.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
的保护范围之内。
49.具体实施方案:参阅图1-图1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积木拼接颗粒组件,为构成积木成品的基本组件,颗粒组件包括呈相互上下拼接一号颗粒件1和二号颗粒件2,其中,一号颗粒件1的上端面和二号颗粒件2的下端面之间设有第一拼接结构,一号颗粒件1的下端面和二号颗粒件2的上端面之间设有第二拼接结构;
50.第一拼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一号颗粒件1上端面的至少一个第一销柱101,以及设置在二号颗粒件2下端面的至少一个供第一销柱101内置安装的第二安装槽202;
51.第二拼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二号颗粒件2上端面的至少四个相互横纵间隔的第二销柱201,以及设置在一号颗粒件1下端面的至少四个供第二销柱201安装的第一安装槽103。
52.请参阅图1-图9,当一号颗粒件1的上端面设有一个第一销柱101,一号颗粒件1的下端面设有四个第一安装槽202,此为一号颗粒件1的最小单元,与其对应的二号颗粒件2的最小单元结构是:二号颗粒件2的上端面设有四个第二销柱201,二号颗粒件2的下端面设有一个第二安装槽202,此为最小单元拼接方式。在本拼接方式中,一号颗粒件1可以通过第一拼接结构安装在二号颗粒件2的上端,或者,一号颗粒件1也可以通过第二拼接结构安装在二号颗粒件2的下端,进而实现一号颗粒件1和二号颗粒件2的间隔式拼接,孩子在对一号颗粒件1和第二颗粒件2进行拼接时,需要更多的思考拼接的方向,可以有效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并增加趣味性。
53.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得孩子判断拼接的方向,第一拼接结构和第二拼接结构的结构需要设计为不一致的,由于第一拼接结构已经选用了一个第一销柱201和一个第二安装槽202,此为最简的拼接结构。在此基础上,为了提供最稳定的拼接结构,并且综合考虑到有效降低积木零件的原料成本,优选将四个第二销柱201和四个第一安装槽103作为第二拼接结构的最小拼接单元。
54.具体的,一号颗粒件1的下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挡壁102,第一挡壁102用于匹配插接在至少四个第二销柱101包绕形成的中间空位中。这里第一挡壁102是为了和其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二销柱201形成相互抵接,相当于多个第一安装槽103为分布在第一挡壁102的周围,进而使得当一号颗粒件1通过第二拼接结构拼接在二号颗粒件2上方时,拼接无比稳定。
55.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有一个第一安装槽103安装在第一挡壁102中。请参阅图12,当第二销柱201的数量较多时,可以选择在第一挡壁102中开设供第二销柱201插接的第一安装槽103,在加强第二拼接结构的拼接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减少原料成本。
56.然后,至少四个第一安装槽103共同组成第一安装槽组,位于第一安装槽组边缘的多个第一安装槽103相互连通。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更加需求在上述连通的位置加设额外的加强筋条,以形成更加稳定的第二拼接结构。
57.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请参阅图9-图15,当第一销柱101的数量至少为四个时,二号颗粒件2的下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挡壁203,第二挡壁203用于匹配插接在至少四个第一销柱101包绕形成的中间空位中。
58.在本实施例中,当选用第一销柱101数量更多的结构作为第一拼接结构时,即为了拼接成更大的积木成品,第二挡壁203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加强第一拼接结构的拼接稳定性,
并且可以降低原料成本。
59.然后,四个第一销柱101沿自身延伸方向的投影中心点依次连接形成长方形。
60.更具体的,相邻的四个呈横纵间隔设置的第二销柱201沿自身延伸方向的投影中心点依次连接形成长方形。
6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积木拼接颗粒组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积木拼接颗粒组件,为构成积木成品的基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组件包括呈相互上下拼接一号颗粒件和二号颗粒件,其中,所述一号颗粒件的上端面和所述二号颗粒件的下端面之间设有第一拼接结构,所述一号颗粒件的下端面和所述二号颗粒件的上端面之间设有第二拼接结构;所述第一拼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一号颗粒件上端面的至少一个第一销柱,以及设置在二号颗粒件下端面的至少一个供所述第一销柱内置安装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拼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二号颗粒件上端面的至少四个相互横纵间隔的第二销柱,以及设置在一号颗粒件下端面的至少四个供所述第二销柱安装的第一安装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木拼接颗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颗粒件的下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挡壁,所述第一挡壁用于匹配插接在至少四个第二销柱包绕形成的中间空位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积木拼接颗粒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安装在所述第一挡壁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木拼接颗粒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四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共同组成第一安装槽组,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组边缘的多个第一安装槽相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木拼接颗粒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销柱的数量至少为四个时,所述二号颗粒件的下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挡壁,所述第二挡壁用于匹配插接在至少四个所述第一销柱包绕形成的中间空位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积木拼接颗粒组件,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一销柱沿自身延伸方向的投影中心点依次连接形成长方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木拼接颗粒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四个呈横纵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销柱沿自身延伸方向的投影中心点依次连接形成长方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积木拼接颗粒组件,其包括呈相互上下拼接一号颗粒件和二号颗粒件,一号颗粒件的上端面和二号颗粒件的下端面之间设有第一拼接结构,一号颗粒件的下端面和二号颗粒件的上端面之间设有第二拼接结构,第一拼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一号颗粒件上端面的至少一个第一销柱以及设置在二号颗粒件下端面的至少一个供第一销柱内置安装的第二安装槽;第二拼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二号颗粒件上端面的至少四个相互横纵间隔的第二销柱以及设置在一号颗粒件下端面的至少四个供第二销柱安装的第一安装槽,本实用新型中的二号颗粒件可任意的拼接在一号颗粒件的上侧或下侧,并且原料成本低,颗粒件之间的拼接结构稳定,玩法多样,益智性和趣味性强。益智性和趣味性强。益智性和趣味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

林晓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汕头市澄海区高崎玩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02

技术公布日:

2022/10/17

本文发布于:2022-11-29 23:27: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42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颗粒   端面   所述   积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