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
片材制造,尤其是一种双稳态纤维片材。
背景技术:
2.执行野外作业、部队训练及作战任务中需要用到具有轻便性、便于携带、安装与撤收方便、确保人员和设备避免遭受雷电袭击的避雷装置。
3.根据需求,我们需要一种强度高、能卷曲、稳定性强的片材作为避雷装置的支杆,但目前市面上的片材强度高,但无法卷曲,能够卷曲收取的又无法支撑避雷装置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案:
5.一种双稳态纤维片材,由7层复合片材叠加复合形成,每层复合片材均包括纤维片材及涂布与纤维片材上的改性
胶料,改性胶料重量占所在复合片材的 20%-80%,纤维片材重量占所在复合片材的80%-20%,所述限位片材的纤维规格为800-2400;所述复合片材由外层至内层,纤维片材的纤维排布方式分别为,第一层45
°
或-45
°
斜纹、第二层-45
°
或45
°
斜纹、第三层0
°
平纹、第四层 90
°
平纹、第五层0
°
平纹、第六层-45
°
或45
°
斜纹、第七层45
°
或-45
°
斜纹。
6.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双稳态纤维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片材为
碳纤维时,改性胶料重量占所在复合片材的25%-75%,碳纤维重量占所在复合片材的25%-75%。
7.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双稳态纤维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胶料为无轨共聚聚丙烯。
8.4.一种双稳态纤维片材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1)按照配比,通过熔融浸渍工艺将纤维片材与改性胶料加工制成复合片材;
10.(2)将第一层与第二层、第六层与第七层进行压制复合;
11.(3)将第三层、第四层及第五层依次叠加进行压制复合;
12.(4)将步骤(2)与步骤(3)中得到的复合片材进行复合压制;
13.(5)将步骤(5)所得的复合片材顶面与底面涂敷改性胶料。
14.通过叠加正负45
°
排布结构的片材,增强片材的定向性,增加抗扭曲力。
15.通过叠加0
°
、90
°
、0
°
排布结构的片材,增强片材的垂直强度。
16.将45
°
(-45
°
)、-45
°
(+45
°
)、0
°
、90
°
、0
°
、90
°
、-45
°
(+45
°
)、 +45
°
(-45
°
)排布结构的片材叠加复合能够使复合片材成型后达到双稳态结构。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8.采用特殊的复合片材排布结构与改性高分子材料的结合,在需求支撑力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密度底,重量更轻。且成型后实现了双稳态结构,使其第二形态收纳(即卷曲收纳)时,体积更小。
具体实施方式
19.现在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0.实施例1:
21.一种双稳态纤维片材,由7层复合片材叠加复合形成,每层复合片材均包括纤维片材及涂布与纤维片材上的改性胶料,纤维片材采用玻璃纤维片材。
22.每层复合片材用料配比为:
23.第一层:玻璃纤维片材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80%,玻璃纤维片材含量占比20%;
24.第二层:玻璃纤维片材-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80%,玻璃纤维片材含量占比20%;
25.第三层:玻璃纤维片材0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80%,玻璃纤维片材含量占比20%;
26.第四层:玻璃纤维片材90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80%,玻璃纤维片材含量占比20%;
27.第五层:玻璃纤维片材0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80%,玻璃纤维片材含量占比20%;
28.第六层:玻璃纤维片材反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80%,玻璃纤维片材含量占比20%;
29.第七层:玻璃纤维片材正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80%,玻璃纤维片材含量占比20%。
30.所述改性胶料为无轨共聚聚丙烯。
31.如上所述的一种双稳态纤维片材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2.(1)按照配比,通过熔融浸渍工艺将纤维片材与改性胶料加工制成复合片材;
33.(2)将第一层与第二层、第六层与第七层进行压制复合;
34.(3)将第三层、第四层及第五层依次叠加进行压制复合;
35.(4)将步骤(2)与步骤(3)中得到的复合片材进行复合压制;
36.(5)将步骤(5)所得的复合片材顶面与底面涂敷改性胶料。
37.基础配比和结构排布的复合片材,成型后可以实现双稳态结构,但是此时的结构结构强度最弱。
38.实施例2:
39.本实施例中选用材料与制造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而材料配比不同,本实施例中材料配比为:
40.第一层:玻璃纤维片材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20%,玻璃纤维片材含量占比80%;
41.第二层:玻璃纤维片材-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20%,玻璃纤维片材含量占比80%;
42.第三层:玻璃纤维片材0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20%,玻璃纤维片材含量占比80%;
43.第四层:玻璃纤维片材90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20%,玻璃纤维片材含量占比
80%;
44.第五层:玻璃纤维片材0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20%,玻璃纤维片材含量占比80%;
45.第六层:玻璃纤维片材-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20%,玻璃纤维片材含量占比80%;
46.第七层:玻璃纤维片材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20%,玻璃纤维片材含量占比80%。
47.本实施例采用高强度配比和结构排布的复合片材,成型后可以实现双稳态结构,此时的结构结构强度最强。
48.实施例3
49.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纤维片材为碳纤维片材,材料配比与组合为:
50.第一层:碳纤维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75%,碳纤维含量占比25%;
51.第二层:碳纤维-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75%,碳纤维含量占比25%;
52.第三层:碳纤维0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75%,碳纤维含量占比25%;
53.第四层:碳纤维90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75%,碳纤维含量占比 25%;
54.第五层:碳纤维0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75%,碳纤维含量占比25%
55.第六层:碳纤维-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75%,碳纤维含量占比25%
56.第七层:碳纤维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75%,碳纤维含量占比25%。
57.基础配比和结构排布的复合片材,成型后可以实现双稳态结构,但是此时的结构结构强度最弱
58.实施例4
59.本实施例中材料与实施例3中相同,材料配比与组合为:
60.第一层:碳纤维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30%,碳纤维含量占比70%;
61.第二层:碳纤维-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30%,碳纤维含量占比70%;
62.第三层:碳纤维0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30%,碳纤维含量占比70%;
63.第四层:碳纤维90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30%,碳纤维含量占比70%;
64.第五层:碳纤维0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30%,碳纤维含量占比70%;
65.第六层:碳纤维-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30%,碳纤维含量占比70%;
66.第七层:碳纤维45
°
平铺复合,改性胶料占比30%,碳纤维含量占比70%。
67.高强度配比和结构排布的复合片材,成型后可以实现双稳态结构,此时的结构结构强度最强。
6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69.采用特殊的复合片材排布结构与改性高分子材料的结合,在需求支撑力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密度底,重量更轻。且成型后实现了双稳态结构,使其第二形态收纳(即卷曲收纳)时,体积更小。
70.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稳态纤维片材,其特征在于:由7层复合片材叠加复合形成,每层复合片材均包括纤维片材及涂布与纤维片材上的改性胶料,改性胶料重量占所在复合片材的20%-80%,纤维片材重量占所在复合片材的80%-20%,所述限位片材的纤维规格为800-2400;所述复合片材由外层至内层,纤维片材的纤维排布方式分别为,第一层45
°
或-45
°
斜纹、第二层-45
°
或45
°
斜纹、第三层0
°
平纹、第四层90
°
平纹、第五层0
°
平纹、第六层-45
°
或45
°
斜纹、第七层45
°
或-45
°
斜纹。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双稳态纤维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片材为碳纤维时,改性胶料重量占所在复合片材的25%-75%,碳纤维重量占所在复合片材的25%-75%。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双稳态纤维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胶料为无轨共聚聚丙烯。4.一种双稳态纤维片材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比,通过熔融浸渍工艺将纤维片材与改性胶料加工制成复合片材;(2)将第一层与第二层、第六层与第七层进行压制复合;(3)将第三层、第四层及第五层依次叠加进行压制复合;(4)将步骤(2)与步骤(3)中得到的复合片材进行复合压制;(5)将步骤(5)所得的复合片材顶面与底面涂敷改性胶料。
技术总结
一种双稳态纤维片材,由7层复合片材叠加复合形成,每层复合片材均包括纤维片材及涂布与纤维片材上的改性胶料,改性胶料重量占所在复合片材的20%-80%,纤维片材重量占所在复合片材的80%-20%,所述限位片材的纤维规格为800-2400;所述复合片材由外层至内层,纤维片材的纤维排布方式分别为,第一层45
技术研发人员:
方磊 张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北京兴天通电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4
技术公布日:
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