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酶除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酶
滤网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2.生物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作为一种无毒、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催化剂而被用于除臭当中。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分子间力的作用结合后气相溶解,然后发生化学、生化反应等一系列反应,通过分子间力的相互作用,使臭气分子同生物酶提取物结合,进而达到除臭的目的。
3.同时生物酶将醛、苯、醚类有害污染物质包围、氧化、分解、清除或无害,可有效的对空气中的颗粒物、细菌等进行消解,具有杀菌、去除异味、增加空气含氧量、保持空气清新等作用。
4.现有生物酶除臭的方式一般采用将生物酶溶于溶液当中进行喷洒,不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除臭。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酶滤网除臭装置,相比于液体喷洒式除臭,滤网式除臭更加适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可有效去除空气中的臭味气体。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酶滤网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瓶、设置于
所述除臭瓶内部且粘附有生物酶的滤网单元以及密封设置于所述除臭瓶顶端的密封盖,所述滤网单元由多个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
螺旋滤网组成,所述螺旋滤网上粘附有生物酶,相邻两个所述螺旋滤网之间经环形隔板分隔且竖向连通;
7.所述密封盖上且对应所述螺旋滤网中心的位置穿设有出
气管,所述出气管底端高度与最顶端的所述螺旋滤网对应;
8.所述密封盖边缘且围绕所述螺旋滤网的圆周侧呈环形阵列均匀布置有多根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底端高度与最低端的所述螺旋滤网对应。
9.优选的,所述螺旋滤网上下两端均固定有所述环形隔板;
10.同一个所述螺旋滤网上下两端的所述环形隔板的内圆周侧经内透气管连接,同一个所述螺旋滤网上下两端的所述环形隔板的外圆周侧经外透气管连接,所述螺旋滤网置于由所述环形隔板、所述内透气管、所述外透气管围成的空腔内;
11.所述内透气管和所述外透气管上均开设有透气孔;
12.相邻两个所述内透气管之间竖向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外透气管连接,且所述外透气管外侧还套设有密封管。
13.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伸入所述外透气管与所述密封管之间,所述密封管对应最低端的所述外透气管的位置固定有外密封环板,所述进气管的最低端穿过所述外密封环板后与最低端的所述螺旋滤网对应;
14.所述出气管伸入最顶端的所述内透气管内,伸有所述出气管的所述内透气管的底
端固定有内密封环板。
15.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伸出所述除臭瓶的一端以及所述进气管伸出所述除臭瓶的一端均连接有喇叭口。
16.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均为软管。
17.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生物酶滤网除臭装置,相比于液体喷洒式除臭,滤网式除臭更加适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可有效去除空气中的臭味气体。
1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生物酶滤网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密封盖;2、内密封环板;3、密封管;4、环形隔板;5、螺旋滤网;6、除臭瓶;7、外透气管;8、内透气管;9、进气管;10、出气管;11、外密封环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生物酶滤网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除臭瓶6、设置于除臭瓶6内部且粘附有生物酶的滤网单元以及密封设置于除臭瓶6顶端的密封盖1,滤网单元由多个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螺旋滤网5组成,螺旋滤网5上粘附有生物酶,相邻两个螺旋滤网5之间经环形隔板4分隔且竖向连通;密封盖1上且对应螺旋滤网5中心的位置穿设有出气管10,出气管10底端高度与最顶端的螺旋滤网5对应,为加快处理速度,本实施例的出气管10上设置有抽气泵;密封盖1边缘且围绕螺旋滤网5的圆周侧呈环形阵列均匀布置有多根进气管9,进气管9底端高度与最低端的螺旋滤网5对应。
23.优选的,螺旋滤网5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环形隔板4;同一个螺旋滤网5上下两端的环形隔板4的内圆周侧经内透气管8连接,同一个螺旋滤网5上下两端的环形隔板4的外圆周侧经外透气管7连接,螺旋滤网5置于由环形隔板4、内透气管8、外透气管7围成的空腔内;内透气管8和外透气管7上均开设有透气孔;相邻两个内透气管8之间竖向连通,相邻两个外透气管7连接,且外透气管7外侧还套设有密封管3。
24.优选的,进气管9伸入外透气管7与密封管3之间,密封管3对应最低端的外透气管7的位置固定有外密封环板11,进气管9的最低端穿过外密封环板11后与最低端的螺旋滤网5对应;出气管10伸入最顶端的内透气管8内,伸有出气管10的内透气管8的底端固定有内密封环板2。
25.优选的,进气管9伸出除臭瓶6的一端以及进气管9伸出除臭瓶6的一端均连接有喇叭口,用于增大气体处理速度。
26.优选的,进气管9和出气管10均为软管。
27.处理流程:外部空气经进气管9进入除臭瓶6底端,且喷至最低端的螺旋滤网5对应的外透气管7与密封管3之间,气体径向穿过最低端的螺旋滤网5进入内透气管8内,向上移
动,直至倒数第二个螺旋滤网5,由与其对应的内透气管8径向穿过此螺旋滤网5到达外透气管7与密封管3之间,依次循环,直至进入最顶层的螺旋滤网5对应的内透气管8内,即可经出气管10排出,臭味气体多次穿过螺旋滤网5,处理更为彻底。
28.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生物酶滤网除臭装置,相比于液体喷洒式除臭,滤网式除臭更加适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可有效去除空气中的臭味气体。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酶滤网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臭瓶、设置于所述除臭瓶内部且粘附有生物酶的滤网单元以及密封设置于所述除臭瓶顶端的密封盖,所述滤网单元由多个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螺旋滤网组成,所述螺旋滤网上粘附有生物酶,相邻两个所述螺旋滤网之间经环形隔板分隔且竖向连通;所述密封盖上且对应所述螺旋滤网中心的位置穿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底端高度与最顶端的所述螺旋滤网对应;所述密封盖边缘且围绕所述螺旋滤网的圆周侧呈环形阵列均匀布置有多根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底端高度与最低端的所述螺旋滤网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酶滤网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滤网上下两端均固定有所述环形隔板;同一个所述螺旋滤网上下两端的所述环形隔板的内圆周侧经内透气管连接,同一个所述螺旋滤网上下两端的所述环形隔板的外圆周侧经外透气管连接,所述螺旋滤网置于由所述环形隔板、所述内透气管、所述外透气管围成的空腔内;所述内透气管和所述外透气管上均开设有透气孔;相邻两个所述内透气管之间竖向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外透气管连接,且所述外透气管外侧还套设有密封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酶滤网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伸入所述外透气管与所述密封管之间,所述密封管对应最低端的所述外透气管的位置固定有外密封环板,所述进气管的最低端穿过所述外密封环板后与最低端的所述螺旋滤网对应;所述出气管伸入最顶端的所述内透气管内,伸有所述出气管的所述内透气管的底端固定有内密封环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酶滤网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伸出所述除臭瓶的一端以及所述进气管伸出所述除臭瓶的一端均连接有喇叭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酶滤网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均为软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酶滤网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瓶、设置于除臭瓶内部且粘附有生物酶的滤网单元以及密封设置于除臭瓶顶端的密封盖,滤网单元由多个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螺旋滤网组成,螺旋滤网上粘附有生物酶,相邻两个螺旋滤网之间经环形隔板分隔且竖向连通;密封盖上且对应螺旋滤网中心的位置穿设有出气管,出气管底端高度与最顶端的螺旋滤网对应;密封盖边缘且围绕螺旋滤网的圆周侧呈环形阵列均匀布置有多根进气管,进气管底端高度与最低端的螺旋滤网对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生物酶滤网除臭装置,相比于液体喷洒式除臭,滤网式除臭更加适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可有效去除空气中的臭味气体。效去除空气中的臭味气体。效去除空气中的臭味气体。
技术研发人员:
刘士伟 徐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北福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9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