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
挂架,属于挂架领域。
背景技术:
2.自行车是现代人十分喜爱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兼具有方便、免能源、环保及运动休闲等功能,当用户携带侧袋包骑行时,需要借助挂架将侧袋包固定在自行车管架上,但目前技术考虑不够完善,具有以下缺点:传统的侧袋包挂架在安装到自行车管架时,需要手动掰开挂架的夹扣,然后将挂钩与自行车管架卡住后再松开夹扣,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已解决传统的侧袋包挂架在安装到自行车管架时,需要手动掰开挂架的夹扣,然后将挂钩与自行车管架卡住后再松开夹扣,操作繁琐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其结构包括:安装座,和两组分别滑动设置在安装座两侧的挂架
组件,
所述安装座与侧袋包
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挂架组件包括挂钩本体,和通过转轴铰接设置于挂钩本体开口处内侧的钩扣;所述钩扣的前端具有朝向挂钩本体开口另一端延伸的弯曲部,并与挂钩本体开口的另一端卡合,形成封闭的环形,所述弯曲部外侧具有由根部至端部朝向挂钩本体开口内侧延伸的引导曲面;所述钩扣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有按压部;所述钩扣与挂钩本体铰接处安装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一力臂压紧挂钩本体,另一力臂压紧钩扣。
5.作为优选的,所述挂钩本体开口处内侧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朝向挂钩本体开口一侧直径为0.8-1.3cm。
6.作为优选的,所述钩扣贯穿连接有与转轴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通孔,所述挂钩本体具有与第一通孔同轴贯通的第二通孔。
7.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表面设有若干个供螺栓通过并与侧袋包本体固定连接的螺栓孔。
8.作为优选的,所述挂钩本体设有与安装座连接的滑槽,所述滑槽开口两端分别形成有与安装座贴合的滑动连接部;所述挂钩本体还设有用于与安装座定位连接的锁止装置。
9.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座设有供滑动连接部左右滑动的导轨,所述安装座顶部还开设有供两个滑动连接部进入导轨的缺口,所述导轨两端分别设有防止滑动连接部滑脱的卡止凸块。
10.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座朝向滑槽内壁一侧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挂钩本体表面设有与滑槽贯通的连通孔;所述锁止装置包括与挂钩本体铰接的扣板,所述扣板具有穿过连通孔并与限位孔配合的锁紧杆。
11.作为优选的,所述扣板内侧设有第一压紧块;所述挂钩本体形成有与第一压紧块
卡合的第二压紧块。
12.作为优选的,所述挂钩本体开口处内侧设有定位槽;所述橡胶垫形成有与定位槽配合的限位凸块。
13.作为优选的,还包括两端分别与两个挂钩本体的按压部缠绕连接的拉绳。
14.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具有以下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挂钩本体、转轴、钩扣、按压部、扭转弹簧相结合,因此挂架安装到自行车管架时,握住挂钩本体,同时将钩扣弯曲部的引导曲面对准自行车管架向前推进,管架能够直接卡入挂钩本体内,因此挂架在安装到自行车管架时无需掰开夹扣即可与管架连接,操作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挂架组件立体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挂架组件、锁止装置立体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钩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安装座-1、挂架组件-2、锁止装置-3、拉绳-4、螺栓孔-11、导轨-12、缺口-13、卡止凸块-14、限位孔-15、挂钩本体-21、转轴-22、钩扣-23、按压部-24、扭转弹簧-25、橡胶垫-26、第一通孔-27、第二通孔-28、滑槽-29、滑动连接部-210、连通孔-211、第二压紧块-212、定位槽-213、扣板-31、锁紧杆-32、第一压紧块-33。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5.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安装座1,和两组分别滑动设置在安装座1两侧的挂架组件2,所述安装座1与侧袋包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挂架组件2包括挂钩本体21,和通过转轴22铰接设置于挂钩本体21开口处内侧的钩扣23;所述钩扣23的前端具有朝向挂钩本体21开口另一端延伸的弯曲部,并与挂钩本体21开口的另一端卡合,形成封闭的环形,所述弯曲部外侧具有由根部至端部朝向挂钩本体21开口内侧延伸的引导曲面;所述钩扣23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有按压部24;所述钩扣23与挂钩本体21铰接处安装有扭转弹簧25,所述扭转弹簧25的一力臂压紧挂钩本体21,另一力臂压紧钩扣23。
26.传统的侧袋包挂架在安装到自行车管架时,需要手动掰开挂架的夹扣,然后将挂钩与自行车管架卡住后再松开夹扣,操作繁琐,故对此,在钩扣23的前端具有朝向挂钩本体21开口另一端延伸的弯曲部,并与挂钩本体21开口的另一端卡合,形成封闭的环形,所述弯曲部外侧具有由根部至端部朝向挂钩本体21开口内侧延伸的引导曲面,同时挂钩本体21开
口内侧还设有供钩扣23向下摆动的避让孔,因此挂架安装到自行车管架时,握住挂钩本体21,同时将钩扣23弯曲部的引导曲面对准自行车管架向前推进,自行车管架沿着引导曲面滑动至弯曲部末端,并对钩扣23形成向下的压力,促使钩扣23绕着转轴22向下转动进入避让孔内,因此自行车管架能够通过弯曲部末端与挂钩本体21开口端部之间的间隙直接卡入挂钩本体21内,卡入完成后钩扣23在扭转弹簧25的作用下复位,并将自行车管架锁住,因此挂架在安装到自行车管架时无需掰开夹扣即可与管架连接,操作更加便捷,其中,所述钩扣23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有按压部24,故而需要将挂架组件2从管架上拆下时,向下按压按压部24,使得钩扣23绕着转轴22向下转动进入避让孔内,促使管架通过弯曲部末端与挂钩本体21开口端部之间的间隙脱出。
27.进一步地,为了提升管架与挂架组件2连接的稳定性,所述挂钩本体21开口处内侧设有橡胶垫26,从而利用橡胶垫26填充挂钩本体21开口与管架之间的间隙,防止在骑行过程中挂架组件2绕着管架摆动或滑动;其中,所述橡胶垫26朝向挂钩本体21开口一侧直径为0.8-1.3cm,具体设置为0.8或1.0或1.3cm,因此挂架组件2与不同直径的自行车管架连接时,橡胶垫26可以适应不同型号自行车的管架,保证橡胶垫26内侧与自行车管架紧密贴合,防止在骑行过程中挂架组件2绕着管架摆动或滑动。
28.所述钩扣23贯穿连接有与转轴22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通孔27,所述挂钩本体21具有与第一通孔27同轴贯通的第二通孔28,因此当管架与挂架组件2安装完成后,能够将钢丝绳密码锁的钢丝穿入第一通孔27与第二通孔28并锁住,此时无法转动钩扣23,进而能够防止他人将挂架组件2从管架上拆下并取走侧袋包,起到防盗作用。
29.所述安装座1上表面设有若干个供螺栓通过并与侧袋包本体固定连接的螺栓孔11,因此侧袋包在安装时,将安装座1与侧袋包肩部表面贴合,并将螺栓拧进螺栓孔11后与侧袋包固定连接,拆卸时将螺栓拧下即可,安装拆卸方便,同时便于用户搭配不同的侧袋包。
30.由于侧袋包的重心不一,为了保证安装座1在使用时保持平衡,避免向一侧倾斜导致对应的挂架组件2被拉坏,故所述挂钩本体21设有与安装座1连接的滑槽29,在使用时,左右滑动两个挂钩本体21,使得安装座1保持平衡,同时安装座1两端的挂架组件2受力更加均匀;所述滑槽29开口两端分别形成有与安装座1贴合的滑动连接部210,从而通过滑动连接部210与安装座1底板扣合,防止挂钩本体21与安装座1脱离;所述挂钩本体21还设有用于与安装座1定位连接的锁止装置3,当挂钩本体21滑动调节完成后,通过锁止装置3进行固定,防止挂钩本体21偏移。
31.为了保证滑动连接部210的在滑动时的稳定性,故所述安装座1设有供滑动连接部210左右滑动的导轨12;同时为了便于挂架组件2与安装座1的安装和拆卸,所述安装座1顶部还开设有供两个滑动连接部210进入导轨12的缺口13,安装时,将挂钩本体21底部的滑动连接部210对准缺口13向下插入后沿着导轨12左右滑动即可,拆卸时将滑动连接部210滑动至缺口13并将挂钩本体21向上提起即可;所述导轨12两端分别设有防止滑动连接部210滑脱的卡止凸块14,使得滑动连接部210保持在导轨12内滑动调节。
32.其中,所述安装座1朝向滑槽29内壁一侧设有若干限位孔15;所述挂钩本体21表面设有与滑槽29贯通的连通孔211;所述锁止装置3包括与挂钩本体21铰接的扣板31,所述扣板31具有穿过连通孔211并与限位孔15配合的锁紧杆32,需要左右调节挂架组件2在安装座
1上的位置时,将扣板31绕铰接轴向上打开,使锁紧杆32与限位孔15分离,此时挂架组件2可以在安装座1上自由滑动,挂架组件2调节完成后,将扣板31向下转动关闭,同时锁紧杆32穿过连通孔211并插入下方的限位孔15内,从而对挂架组件2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挂架组件2左右滑动。
33.为了防止在骑行过程中扣板31在惯性作用下转动导致锁紧杆32与限位孔15分离,故而所述扣板31内侧设有第一压紧块33;所述挂钩本体21形成有与第一压紧块33卡合的第二压紧块212,因此当扣板31关闭时,第一压紧块33与第二压紧块212扣合连接。
34.所述挂钩本体21开口处内侧设有定位槽213;所述橡胶垫26形成有与定位槽213配合的限位凸块,因此橡胶垫26装入挂钩本体21开口内侧后,限位凸块卡入定位槽213内,能够防止橡胶垫26在挂钩本体21内左右移动导致橡胶垫26脱落,提升管架与挂架组件2连接的稳定性。
35.还包括两端分别与两个挂钩本体21的按压部24缠绕连接的拉绳4,因此需要将两个挂架组件2从管架上拆下时,向下拉动拉绳4,拉绳4两端同时向下拉动两个挂架组件2的按压部24,使得两个钩扣23绕着转轴22向下转动进入挂钩本体21避让孔内,从而快速完成挂架组件2拆卸。
36.以上仅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描述作出许多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其结构包括:安装座(1),和两组分别滑动设置在安装座(1)两侧的挂架组件(2),所述安装座(1)与侧袋包本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组件(2)包括挂钩本体(21),和通过转轴(22)铰接设置于挂钩本体(21)开口处内侧的钩扣(23);所述钩扣(23)的前端具有朝向挂钩本体(21)开口另一端延伸的弯曲部,并与挂钩本体(21)开口的另一端卡合,形成封闭的环形,所述弯曲部外侧具有由根部至端部朝向挂钩本体(21)开口内侧延伸的引导曲面;所述钩扣(23)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有按压部(24);所述钩扣(23)与挂钩本体(21)铰接处安装有扭转弹簧(25),所述扭转弹簧(25)的一力臂压紧挂钩本体(21),另一力臂压紧钩扣(2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本体(21)开口处内侧设有橡胶垫(26),所述橡胶垫(26)朝向挂钩本体21开口一侧直径为0.8-1.3c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扣(23)贯穿连接有与转轴(22)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通孔(27),所述挂钩本体(21)具有与第一通孔(27)同轴贯通的第二通孔(2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表面设有若干个供螺栓通过并与侧袋包本体固定连接的螺栓孔(1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本体(21)设有与安装座(1)连接的滑槽(29),所述滑槽(29)开口两端分别形成有与安装座(1)贴合的滑动连接部(210);所述挂钩本体(21)还设有用于与安装座(1)定位连接的锁止装置(3)。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设有供滑动连接部(210)左右滑动的导轨(12),所述安装座(1)顶部还开设有供两个滑动连接部(210)进入导轨(12)的缺口(13),所述导轨(12)两端分别设有防止滑动连接部(210)滑脱的卡止凸块(14)。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朝向滑槽(29)内壁一侧设有若干限位孔(15);所述挂钩本体(21)表面设有与滑槽(29)贯通的连通孔(211);所述锁止装置(3)包括与挂钩本体(21)铰接的扣板(31),所述扣板(31)具有穿过连通孔(211)并与限位孔(15)配合的锁紧杆(32)。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31)内侧设有第一压紧块(33);所述挂钩本体(21)形成有与第一压紧块(33)卡合的第二压紧块(212)。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本体(21)开口处内侧设有定位槽(213);所述橡胶垫(26)形成有与定位槽(213)配合的限位凸块。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分别与两个挂钩本体(21)的按压部(24)缠绕连接的拉绳(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自行车侧袋包挂架,其结构包括:安装座,和两组分别滑动设置在安装座两侧的挂架组件,安装座与侧袋包本体固定连接,挂架组件包括挂钩本体,和通过转轴铰接设置于挂钩本体开口处内侧的钩扣;钩扣的前端具有朝向挂钩本体开口另一端延伸的弯曲部,并与挂钩本体开口的另一端卡合,形成封闭的环形,本实用新型通过挂钩本体、转轴、钩扣、按压部、扭转弹簧相结合,因此挂架安装到自行车管架时,握住挂钩本体,同时将钩扣弯曲部的引导曲面对准自行车管架向前推进,管架能够直接卡入挂钩本体内,因此挂架在安装到自行车管架时无需掰开夹扣即可与管架连接,操作更加便捷。捷。捷。
技术研发人员:
吴芳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泉州市优必拓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01
技术公布日:
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