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标签打印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标签
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及标签打印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外标签打印机中的标签盒内部均安装标签纸卷,标签纸卷由标签贴纸缠绕成卷状而成。其中标签贴纸包括底纸和粘贴在底纸上的标签
面纸,标签打印机将需要打印的文字或图案打印在标签面纸上,打印完成后,标签贴纸被打印机输出,然后将标签面纸从底纸上撕下粘贴在需要做标记的各种场景的物体表面。
3.目前行业内标签贴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连续标签纸,即标签面纸以连续粘贴方式粘贴在底纸上,另一种是模切标签纸,即单独模切好的标签面纸按规则排列方式间隔的粘贴在底纸上。针对不同的标签贴纸类型,目前行业内标签纸卷被缠绕成卷状的方式参差不齐,并且现有标签打印机内部也没有针对标签贴纸打印后起皱问题进行改进,造成打印后被打印机输出的标签面纸表面起皱、折叠,影响标签的使用,严重的可能引起标签自身褶皱粘连在一起无法使用。
4.还有,现有的标签纸往往都是标签面纸和底纸同样的宽度,当被缠绕成卷状后,纸卷横断面上会有胶液溢出,影响打印效果,增加出纸阻力,或者胶液残留在标签表面,影响标签使用的美观度。
5.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标签贴纸和标签打印机在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及标签打印机,使其有效防止标签贴纸打印过程中标签面纸起皱引起折叠、黏连的现象发生,并且针对不同类型贴纸采用不同的缠绕方式,有效提高标签贴纸的打印效果,提升美观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使其有效防止标签贴纸打印过程中标签面纸起皱引起折叠、黏连的现象发生,还可针对不同类型贴纸采用不同的缠绕方式,有效提高标签贴纸的打印效果,提升美观度,从而克服现有的标签打印机的不足。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包括壳体和设置在
所述壳体内部的标签纸卷辊和标签出纸通道,所述标签纸卷辊和标签出纸通道之间设有用于碾压标签贴纸的内凹型弧形导引板,且所述标签贴纸的标签面纸侧与所述内凹型弧形导引板的弧形凸起段相接触。
8.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凹型弧形导引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弧形凸起段。
9.进一步改进,所述标签贴纸采用连续标签面纸卷或模切标签面纸卷,所述连续标签面纸卷或模切标签面纸卷的标签面纸侧至少与所述内凹弧形导引板的一个弧形凸起段
相接触。
10.进一步改进,所述连续标签面纸卷以所述连续标签面纸朝外的方向缠绕成卷,所述连续标签面纸卷的连续标签面纸侧依次与所述内凹弧形导引板的各个弧形凸起段相接触。
11.进一步改进,所述连续标签面纸卷中连续标签面纸的宽度较底纸的宽度窄。
12.进一步改进,所述连续标签面纸粘贴在所述底纸的中间位置,所述连续标签面纸的两侧边缘离所述底纸的两侧边缘距离相等。
13.进一步改进,所述连续标签面纸的两侧边缘离所述底纸的两侧边缘的距离为0.2~1mm。
14.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切标签面纸卷以所述模切标签面纸朝内的方向缠绕成卷,所述模切标签面纸卷的模切标签面纸侧与所述内凹弧形导引板的一个弧形凸起段相接触。
15.进一步改进,所述标签纸卷辊和标签出纸通道之间设有供标签贴纸回退的释放空间。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标签打印机,包括上述的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
17.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打印标签盒通过设置内凹型弧形导引板,不仅起到对标签贴纸的支撑,还能有效的起到对标签面纸的碾压,进一步保证标签贴纸在打印过程中紧密贴合在底纸上,防止标签贴纸的起皱,保证打印效果。
19.2.还通过针对不同类型标签贴纸的设置方式,能实现对不同标签贴纸的压实,适用范围广。还通过标签贴纸释放空间的设置,能避免标签贴纸后退时的打折起皱,提升标签打印后退后再打印的顺畅效果。
20.3.还通过将连续标签面纸的宽度设置为较底纸宽度窄,在底纸边缘留有接纳从面纸与底纸之间溢出的胶液的空间,防止溢出胶液流至纸卷的横断面上,影响纸卷打开和标签的使用美观度。
附图说明
21.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采用的连续标签贴纸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采用的模切标签贴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实施例1
27.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该壳体1内部的标签纸卷辊11和标签出纸通道12,该标签纸卷辊11和标签出纸通道12之间设有用于碾压标签贴纸2的内凹型弧形导引板13,且该标签贴纸2的标签面纸侧与该内凹型弧
形导引板13的弧形凸起段相接触,起到进一步碾压标签面纸的作用。
28.本实施例中该内凹型弧形导引板13上设有两个弧形凸起段131,呈月牙形凹槽结构。
29.本实施例中该标签贴纸2采用连续标签面纸卷,该连续标签面纸卷以连续标签面纸朝外的方向缠绕成卷,防止标签面纸起翘,保证标签面纸21与底纸22的贴合。如附图1中标签贴纸2以逆时针方向缠绕在轴芯上,该连续标签面纸卷安装在标签纸卷辊11上后,标签贴纸2的自由端折返进入标签出纸通道12中,且连续标签面纸侧依次与该内凹弧形导引板13的两个弧形凸起段131相接触。这样连续标签面纸在前进出纸过程中,会依次受到两个弧形凸起段131的碾压,进一步保证标签面纸21与底纸22的贴合,防止标签贴纸打印过程中标签面纸起皱引起折叠、黏连的现象发生,提升标签打印效果。
30.较优实施例为,参照附图2所示,该连续标签面纸卷中连续标签面纸21的宽度较底纸22的宽度窄。这样在底纸22的边缘留有接纳从面纸与底纸之间溢出的胶液的空间,防止溢出胶液流至纸卷的横断面上,影响纸卷打开和标签的使用美观度。
31.具体的,该连续标签面纸21粘贴在该底纸22的中间位置,该连续标签面纸21的两侧边缘离该底纸22的两侧边缘距离相等,且该距离为0.2~1mm。
32.还有,该标签纸卷辊11和标签出纸通道12之间还设有供标签贴纸2回退的释放空间14,便于标签贴纸回退后具有释放空间,避免回退后贴纸折叠起皱,影响再次打印时的效果。
33.实施例2
34.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标签贴纸2采用模切标签面纸卷。同样,该标签盒能适用于该模切标签面纸卷,并能防止该模切标签贴纸在打印过程中的起皱。具体实施例为:
35.参照附图3和4所示,该模切标签面纸卷以模切标签面纸23朝内的方向缠绕成卷,防止标签面纸起翘,能保证单独的标签面纸23与底纸24的贴合。该模切标签面纸卷的模切标签面纸侧与该内凹弧形导引板的一个弧形凸起段相接触。如附图3中标签贴纸2以顺时针方向缠绕在轴芯上,该模切标签面纸卷安装在标签纸卷辊11上后,标签贴纸2的自由端按缠绕方向进入标签出纸通道12中,且模切标签面纸侧与该内凹弧形导引板13的上部弧形凸起段131相接触。这样模切标签面纸23在前进出纸过程中,仍然会受到弧形凸起段131的碾压,进一步保证模切标签面纸23与底纸24的贴合,防止标签贴纸打印过程中模切标签面纸23起皱引起折叠、黏连的现象发生,提升标签打印效果。
36.本实施例其它部分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7.将上述两个实施例的打印标签盒应用在标签打印机内部时,均能实现标签贴纸的打印,并且具有更好的防止标签贴纸起皱的效果。
38.本实用新型打印标签盒通过设置针对不同标签缠绕方式设置的标签盒内部结构,能够有效实现标签贴纸在前进状态下被进一步碾压,克服标签面纸起皱现象的发生。同时,在标签退纸状态下由于释放空间的设置,同样避免标签贴纸后退时的打折起皱,提升标签打印的顺畅效果。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
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标签纸卷辊和标签出纸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纸卷辊和标签出纸通道之间设有用于碾压标签贴纸的内凹型弧形导引板,且所述标签贴纸的标签面纸侧与所述内凹型弧形导引板的弧形凸起段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型弧形导引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弧形凸起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贴纸采用连续标签面纸卷或模切标签面纸卷,所述连续标签面纸卷或模切标签面纸卷的标签面纸侧至少与所述内凹弧形导引板的一个弧形凸起段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标签面纸卷以所述连续标签面纸朝外的方向缠绕成卷,所述连续标签面纸卷的连续标签面纸侧依次与所述内凹弧形导引板的各个弧形凸起段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标签面纸卷中连续标签面纸的宽度较底纸的宽度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标签面纸粘贴在所述底纸的中间位置,所述连续标签面纸的两侧边缘离所述底纸的两侧边缘距离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标签面纸的两侧边缘离所述底纸的两侧边缘的距离为0.2~1mm。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标签面纸卷以所述模切标签面纸朝内的方向缠绕成卷,所述模切标签面纸卷的模切标签面纸侧与所述内凹弧形导引板的一个弧形凸起段相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纸卷辊和标签出纸通道之间设有供标签贴纸回退的释放空间。10.一种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标签贴纸起皱的打印标签盒及标签打印机。打印标签盒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其内的标签纸卷辊和标签出纸通道,标签纸卷辊和标签出纸通道之间设有用于碾压标签贴纸的内凹型弧形导引板,且标签贴纸的标签面纸侧与内凹型弧形导引板的弧形凸起段相接触。标签贴纸采用连续标签面纸卷或模切标签面纸卷,连续标签面纸卷或模切标签面纸卷的标签面纸侧至少与内凹弧形导引板的一个弧形凸起段相接触。连续标签面纸卷中连续标签面纸的宽度较底纸的宽度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凹型弧形导引板,不仅起到对标签贴纸的支撑,还能有效起到对标签面纸的碾压,进一步保证标签贴纸在打印过程中紧密贴合在底纸上,防止标签贴纸的起皱,提升打印效果。提升打印效果。提升打印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李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北京硕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10.28
技术公布日:
202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