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
牙齿矫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隐形牙齿正畸用
附件、附件模板及牙齿矫治器。
背景技术:
2.牙齿正畸是指矫正、解除错牙和畸形。正畸主要研究错颌畸形的病因机制,及其预防和,正畸可以达到美观牙齿的功效。正畸主要通过各种矫正装置来调整面部骨骼、牙齿及颌面部的神经及肌肉之间的协调性,也就是调整上下颌骨之间、上下牙齿之间、牙齿与颌骨之间和联系它们的神经及肌肉之间不正常的关系,其最终矫治目标是达到口颌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观。
3.隐形矫正是牙科正畸中的一种方式,通过数字化将患者牙齿录入计算机中,通过软件模拟牙齿移动排齐,后通过3d打印机将牙齿移动过程输出成型,使用光固化技术制作附件,将附件粘贴至牙冠上,使用压膜技术制作隐形牙套,将隐形牙套佩戴进患者口内达到牙齿正畸矫治的作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目前常规的附件通常采用矩形块,存在矫治效果不好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矫治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附件模板及牙齿矫治器。
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包括粘贴于牙冠的粘贴面、与
所述粘贴面相对设置的
工作面,所述工作面呈平面设置;
8.所述粘贴面与所述工作面一端由呈平面设置的受力面连接,所述粘贴面与所述工作面另一端由呈斜面设置的过渡面连接,所述过渡面自所述粘贴面向所述工作面朝所述受力面倾斜。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佩戴牙齿矫治器(隐形牙套)时,需要将隐形牙套从过渡面向受力面的方向挤压,使其佩戴至牙齿上,由于过渡面呈斜面设置,使得隐形牙套的开口处沿着过渡面移动而缓慢变形,直至隐形牙套完全套在牙齿上,过渡面的设置,便于牙齿矫治器的就位。
10.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上工作面呈平面设置,使得隐形牙套在制作过程中,会形成与工作面相适配且呈平面设置的安装面,安装面上可固定有连接件,不同安装面上的连接件通过弹性件张紧连接,对牙齿施力,可调整上下牙齿之间、左右牙齿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安装面呈平面设置,便于连接件的固定安装,受力面呈平面设置,有助于隐形牙套对附件和牙齿作用力的传递,提高矫治效果。
11.可选的,所述粘贴面远离所述受力面的一端呈外凸的弧形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粘贴面与牙齿之间的粘贴面粘贴面积,从而增大附件对牙齿的作用面积,保证附件在牙套和弹性件的作用下,对牙齿产生更好的矫治施力和牙齿移动效果。
13.可选的,所述过渡面呈平滑弧面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隐形牙套的开口处沿着过渡面平缓变形,直至隐形牙套完全套在牙齿上,有助于牙齿矫治器的就位,提高患者佩戴隐形牙套的体验感。
15.可选的,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的材质为光固化树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树脂受光线照射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进而交联固化,固化速度快,可提高附件制作速度,减少患者时间。
17.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附件模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8.一种附件模板,用于牙齿矫治过程中添加如上所述的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
19.所述附件模板包括第一牙冠套,所述第一牙冠套设有用于容纳牙齿的多个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侧壁上设置有外凸的且与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相适配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位置与牙齿矫治过程中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在牙齿上的预定位置相对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畸过程中,临床医生可利用附件模板在患者的牙齿表面粘贴附件,精确定位附件的粘贴位置,保证附件与隐形牙套的贴合。
21.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2.一种牙齿矫治器,包括第二牙冠套,所述第二牙冠套设有用于容纳牙齿的多个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侧壁上设置有外凸的且与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相适配的第二容置槽,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为如上所述的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所述第二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位置与牙齿矫治过程中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在牙齿上的预定位置相对应。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需正畸的牙齿上粘贴有附件后,将牙齿矫治器套设于患者牙齿后,第二容置槽将附件包裹,进行牙齿矫正。
24.可选的,还包括多个连接件,所述第二容置槽具有与所述工作面相对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外侧壁至多固定安装有一所述连接件。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面上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作为连接点,同侧连接件或不同侧连接件之间可以通过弹性件连接,弹性件对牙齿施力,可调整上下牙齿之间、左右牙齿之间的位置关系等。
26.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呈工字型设置,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部和抵挡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抵挡部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套在连接柱上,抵挡部可将弹性件限位于连接件上,避免弹性件滑落影响牙齿矫正效果。
28.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之间利用弹性圈张紧连接。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伸弹性圈,将弹性圈套在多个连接件上,便于连接件之间的张紧连接。
30.可选的,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为透明树脂。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树脂隐蔽性很好,使矫正者戴用时保持美观、舒适,
解决了矫正者对矫治过程中美观的顾虑。
3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3.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粘贴至牙齿上的附件,附件上过渡面的设置,有助于牙齿矫治器的就位;工作面的设置,有助于在牙齿矫治器上设置连接件,对牙齿施力;受力面的设置,有助于牙齿矫治器对附件和牙齿作用力的传递,提高牙齿矫治效果。
34.2、本技术提供一种附件模板,附件模板上设有与附件相适配的第一容纳槽,在正畸过程中,可利用附件模板在患者的牙齿表面粘贴附件,精确附件的粘贴位置。
35.3、本技术提供一种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上设有与附件相适配的第二容纳槽,附件与牙齿矫治器紧密贴合发挥其辅助牙齿移动,增强固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3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附件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3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牙齿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39.图4是图3所示的牙齿矫治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0.附图标记说明:100、附件;101、粘贴面;102、工作面;103、受力面;104、过渡面;200、附件模板;201、第一牙冠套;202、第一腔体;203、第一容置槽;300、牙齿矫治器300;301、第二牙冠套;302、第二腔体;303、第二容置槽;304、连接件;304a、固定部;304b、抵挡部;304c、连接柱;305、安装面。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附件模板200和牙齿矫治器300。为了便于理解,现对常规的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附件模板200和牙齿矫治器300的使用方法做以下说明。
43.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用于粘贴在牙齿上,附件模板200的形状与牙齿矫治器300(透明隐形牙套)的形状类似,都是依据患者牙齿通过压膜技术制作。附件模板200内侧壁和牙齿矫治器300的内侧壁都具有与附件100相适配的容纳槽,在附件模板200的容纳槽内注入附件100材料,在牙面涂粘接剂后,将附件模板200戴至牙齿上,待附件100材料固化成型后,即可完成附件100的成型与粘贴。将附件模板200取下,再将牙齿矫治器300戴至患者牙齿上,牙齿矫治器300内侧壁的容纳槽与附件100相适配,可进行牙齿矫正。
44.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包括粘贴于牙冠的粘贴面101、与粘贴面101相对设置的工作面102,粘贴面101的平整度与牙齿表面相适配,工作面102呈平面设置。
45.粘贴面101与工作面102一端由呈平面设置的受力面103连接,受力面103与工作面102之间的角度可以为锐角或钝角,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受力面103与工作面102呈垂直设置。粘贴面101远离受力面103的一端均呈外凸的弧形设置,可扩大粘贴面101与牙齿之间的粘贴面积,提高附件100与牙齿粘接的强度。
46.工作面102沿受力面103在粘贴面101上的投影落在粘贴面101内,粘贴面101与工
作面102另一端由呈斜面设置的过渡面104连接,过渡面104自粘贴面101向工作面102朝受力面103倾斜。
47.受力面103自粘贴面101向工作面102的方向上的厚度c为0.8-1.2mm,在保证附件100厚度的同时,避免附件100厚度过大影响隐形牙套的佩戴和摘取。受力面103与牙齿齿面相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a为3-5mm,保证附件100有足够的粘贴面积和受力面积,保证粘接强度和矫治效果。工作面102的高度b为1-2mm,保证隐形牙套上安装面305的面积,为连接件304提供充足的安装位置(具体参照图3)。过渡面104与牙齿齿面的角度为40-50
°
。不同位置的牙齿大小不同,附件100的粘贴面101、工作面102、受力面103、过渡面104的参数依据对应牙齿的大小而设置。
48.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为预制成型的附件100,材质为光固化树脂,固化速度快,可提高附件100制作速度,减少患者时间。
4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的实施原理为:在佩戴牙齿矫治器300(隐形牙套)时,需要将隐形牙套从过渡面104向受力面103的方向挤压,使其佩戴至牙齿上,由于过渡面104呈斜面设置,使得隐形牙套的开口处沿着过渡面104移动缓慢变形,直至完全套在牙齿上。
50.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上工作面102呈平面设置,使得隐形牙套在制作过程中,会形成与工作面102相适配且呈平面设置的安装面305,安装面305上可固定有连接件304,不同安装面305上的连接件304通过弹性件张紧连接,对牙齿施力,可调整上下牙齿之间、左右牙齿之间的位置关系。安装面305呈平面设置,便于连接件304的固定安装,受力面103呈平面设置,有助于隐形牙套对附件100和牙齿作用力的传递。过渡面104可以由多段斜面相接构成,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过渡面104呈平滑过渡的弧面设置,更易于隐形牙套的佩戴。
51.附件100是通过光固化树脂制作的,粘贴在牙齿表面的辅助装置,在正畸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在牙齿上粘贴附件100的形式,能够辅助牙齿的移动和辅助矫治器固位。
52.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附件模板200。参照图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附件模板200的结构示意图,附件模板200用于牙齿矫治过程中添加如上的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
53.附件模板200包括第一牙冠套201,第一牙冠套201设有用于容纳牙齿的多个第一腔体202,第一腔体202侧壁上设置有外凸的且与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相适配的第一容置槽203,第一容置槽203用于容置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第一容置槽203的位置与牙齿矫治过程中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在牙齿上的预定位置相对应。第一牙冠套201的厚度为0.4-0.6mm,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牙冠套201的厚度为0.5mm。
5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附件模板200的实施原理为:通过3d扫描仪将患者牙齿录入计算机中,通过软件模拟牙齿移动排齐,后通过3d打印机将牙齿移动过程输出成型,使用压膜技术制作附件模板200,患者试戴附件模板200,检查边缘是否密合。用37%的磷酸处理相应牙面15秒,冲洗吹干。在牙面上涂抹粘接剂,光固化10秒。使用流体树脂填充附件模板200的第一容置槽203,将附件模板200戴至患者牙齿上,光固化20秒。在正畸过程中,临床医生利用附件模板200在患者的牙齿表面粘贴附件100,可精确附件100的粘贴位置,保证正畸矫治的作用。
55.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牙齿矫治器300。参照图3,牙齿矫治器300包括第二牙冠
套301,第二牙冠套301设有用于容纳牙齿的多个第二腔体302,第二腔体302侧壁上设置有外凸的且与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相适配的第二容置槽303,第二容置槽303用于容置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第二容置槽303的位置与牙齿矫治过程中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在牙齿上的预定位置相对应。
56.参照图4,图4是牙齿矫治器30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第二容置槽303与附件100相适配,因此第二容置槽303具有与工作面102相对的安装面305,工作面102呈平面设置,使得安装面305也呈平面,安装面305外侧壁至多固定安装有一连接件304。可以在不同矫治阶段在不同安装面305上固定连接件304,可根据牙齿矫治进程调整。
57.连接件304呈工字型设置,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部304a和抵挡部304b,固定部304a固定于安装面305上,固定部304a和抵挡部304b之间通过连接柱304c连接。除此以外,连接件304也可以设置为勾状。
58.连接件304之间利用弹性圈张紧连接,具体的,弹性圈张紧套接于连接柱304c上。连接件304的材质为透明树脂,隐蔽性较好,使矫正者戴用时美观、舒适。第二牙冠套301的厚度为0.65-0.85mm,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牙冠套301的厚度为0.75mm。
5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牙齿矫治器300的实施原理为:使用压膜技术制作牙齿矫治器300,附件100粘贴在牙齿后,使用球钻对附件100边缘修型抛光,最后戴入牙齿矫治器300,检查是否密合。对于需要调整位置或倾斜角度的牙齿,将连接件304固定于该牙齿的安装面305上,利用弹性件将多个连接件304张紧连接,利用弹性件的弹力对连接件304施加作用力,连接件304带动牙套,进而通过受力面103对牙齿传递作用力,对牙齿进行矫治施力。在每个矫治阶段,附件100都需要与牙齿矫治器300紧密贴合才能发挥其辅助牙齿移动,增强固位的作用。
6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贴于牙冠的粘贴面(101)、与所述粘贴面(101)相对设置的工作面(102),所述工作面(102)呈平面设置;所述粘贴面(101)与所述工作面(102)一端由呈平面设置的受力面(103)连接,所述粘贴面(101)与所述工作面(102)另一端由呈斜面设置的过渡面(104)连接,所述工作面(102)沿所述受力面(103)在所述粘贴面(101)上的投影落在粘贴面(10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面(101)远离所述受力面(103)的一端呈外凸的弧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104)呈平滑弧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的材质为光固化树脂。5.一种附件模板,其特征在于:用于牙齿矫治过程中添加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所述附件模板(200)包括第一牙冠套(201),所述第一牙冠套(201)设有用于容纳牙齿的多个第一腔体(202),所述第一腔体(202)侧壁上设置有外凸的且与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相适配的第一容置槽(203),所述第一容置槽(203)用于容置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所述第一容置槽(203)的位置与牙齿矫治过程中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在牙齿上的预定位置相对应。6.一种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牙冠套(301),所述第二牙冠套(301)设有用于容纳牙齿的多个第二腔体(302),所述第二腔体(302)侧壁上设置有外凸的且与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相适配的第二容置槽(303),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为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所述第二容置槽(303)用于容置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所述第二容置槽(303)的位置与牙齿矫治过程中所述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100)在牙齿上的预定位置相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连接件(304),所述第二容置槽(303)具有与所述工作面(102)相对的安装面(305),所述安装面(305)外侧壁至多固定安装有一所述连接件(30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4)呈工字型设置,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部(304a)和抵挡部(304b),所述固定部(304a)固定于所述安装面(305)上,所述固定部(304a)和所述抵挡部(304b)之间通过连接柱(304c)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4)之间利用弹性圈张紧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4)的材质为透明树脂。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附件模板及牙齿矫治器,隐形牙齿正畸用附件包括粘贴于牙冠的粘贴面、与粘贴面相对设置的工作面,工作面呈平面设置;粘贴面与工作面一端由呈平面设置的受力面连接,粘贴面与工作面另一端由呈斜面设置的过渡面连接,过渡面自粘贴面向工作面朝受力面倾斜。过渡面呈斜面设置,便于牙齿矫治器的就位。工作面呈平面设置,使得隐形牙套的安装面上可固定有连接件,不同安装面上的连接件通过弹性件张紧连接,对牙齿施力,可调整上下牙齿之间、左右牙齿之间的位置关系。安装面呈平面设置,便于连接件的固定安装,受力面呈平面设置,有助于隐形牙套对附件和牙齿作用力的传递,提高矫治效果。提高矫治效果。提高矫治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田雷 田占丰 赵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北京缔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07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