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空冷器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出水水箱,3-风机,4-支撑座,5-出风筒。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
24.如图1-4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空冷器,包括空冷器主体1,所述空冷器主体1的底部设置多个支撑座4;多个支撑座4间隔设置;所述空冷器主体1的顶部连通设置有出风筒5,所述出风筒5内设有风机3。
25.所述空冷器主体1的两侧部均设置多个换热管箱2,所述换热管箱2竖向设置;多个换热管箱2依次排列形成v形管箱组,所述v形管箱组的敞口一端与空冷器主体1相衔接。
26.v形管箱组的设置,可以充分的利用空冷器本体侧部空间,布置更多的换热管箱2,有效的增加了换热面积,从而实现良好的换热过程;所述v形管箱组的夹角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最优换热效果。
27.进一步地,所述v形管箱组的敞口宽度与空冷器主体1的侧面宽度相适配。
28.所述换热管箱2包括进水水箱24和出水水箱25,所述进水水箱24和出水水箱25之间连通设置多根换热管21,所述换热管21为翅片管;多根换热管21 呈三角形布设,优选地,多根换热管21呈等边三角形布设,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增加了换热面积,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
29.所述进水水箱24的顶部设有进水口22;出水水箱25上设有出水口23。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1.热水由进水口进入进水水箱,经进水水箱过渡进入换热管内,在风机的作用下,外界风经过换热管箱进入空冷器本体,此过程中外界风与换热管内的热水存在温差,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给换热管内热水降温冷凝的目的。
32.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空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冷器主体(1),所述空冷器主体(1)的两侧部均设置多个换热管箱(2),多个换热管箱(2)依次排列形成v形管箱组,所述v形管箱组的敞口一端与空冷器主体(1)相衔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箱(2)包括进水水箱(24)和出水水箱(25),所述进水水箱(24)和出水水箱(25)之间连通设置多根换热管(21),所述换热管(21)为翅片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管箱组的敞口宽度与空冷器主体(1)的侧面宽度相适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空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1)呈三角形布设。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空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水箱(24)的顶部设有进水口(22);所述出水水箱(25)上设有出水口(2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器主体(1)的底部设置多个支撑座(4);多个支撑座(4)间隔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器主体(1)的顶部连通设置有出风筒(5),所述出风筒(5)内设有风机(3)。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箱(2)竖向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空冷器,属于空冷器技术领域,包括空冷器主体,所述空冷器主体的两侧部均设置多个换热管箱,多个换热管箱依次排列形成V形管箱组,所述V形管箱组的敞口一端与空冷器主体相衔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且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提高了换热效率。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张强 赵光进 宋建功 韩保君 高翔 张国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东蓝想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8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

本文发布于:2022-11-29 12:56: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30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水箱   热管   多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