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风机复习 答案

阅读: 评论:0

泵与风机复习
填空
1、1工程大气压等于101.3千帕,等于      水柱高,等于760毫米汞柱高。
2、根据流体的流动情况,可将泵和风机分为以下三种类别:离心式轴流式斜流式
3、风机的压头(全压)p是指单位体积的气体流经风机是所获得的总机械能,静压是指全压与风机出口单位体积的气体的动压之差, 动压是指 风机出口单位体积的气体具有的压力
4、单位时间内泵或风机所输送的流体量称为流量
5、泵或风机的工作点是泵的特性曲线排水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
6、泵的扬程H的定义是:单位重量的液体流经泵时所获得的总机械能超导限流器
7、安装角是指叶片进出口处的切线方向圆周速度反方向之间的交角。
8、泵和风机的全效率等于流动效率容积效率机械效率的乘积。
9、当泵的扬程一定时,增加叶轮转速可以相应的        轮径。
10、离心式泵与风机的流体离开叶轮时是沿          流出。
11、轴流式泵与风机的流体沿            方向流出叶轮。
12、叶片式泵与风机按叶轮数目可以分为单级多级泵与风机。
13、叶片式泵与风机按转轴安装位置可以分为卧式立式两种。
14、泵与风机的性能参数包括:流量、扬程与压力、功率、转速、效率等。
15、泵与风机的效率等于轴功率P有效功率Pe之比。
16、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叶轮按叶片出口安装角的不同,叶轮可分为前弯、径向、后弯叶片式三种叶轮。
17、影响泵与风机效率的损失有:流动损失、容积损失、机械损伤
18、泵与风机串联工作的目的是提高流体的扬程,输送流体。
19节流调节通过改变阀门或档板的开度使管道特性曲线发生变化,改变泵与风机的工作点实现调节。
20、节流调节调节方便,但存在节流损失,经济性差。
21、离心泵启动前的充水目的是         ,泵运行后在吸入口建立和保持一定的真空度
22、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叶轮、吸入室、压出室、导叶、密封装置
23、叶片出口安装角β2确定了叶片的型式,有以下三种:
  当β2a<90°,这种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称为后弯叶片。
  当β2a=90°,叶片的出口方向为径向,称径向叶片。
  当β2a>90°,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同,称为前弯叶片。
24、离心式泵和大型风机中,为了增加效率和降低噪声水平,几乎都采用后弯式叶型。
25、某两级水泵的扬程为,流量为,转速为,则该泵的比转数为          。
26、泵内汽蚀对泵工作的危害是 :1)材料破坏 (2)噪声和振动(3)性能下降
27、确定泵的                      是保证泵在设计工况下工作时不发生汽蚀的重要条件。
28、某风机当时,比转数为600,当,比转数为        。
29、当有效空化余量小于必需空化余量时,一定会发生空化现象。
30、性能相同的两台泵与风机串联后,流体获得的能头小于(大于、等于、小于)单台机的能头的2倍。
判断题对苯树脂(阴影为X
1、容积式泵与风机是通过改变工作室容积大小实现工作的。
2、叶轮后弯叶片型泵与风机易引起电机过载,叶片前弯叶片型泵与风机电机不易过载。f
3、当泵的入口绝对压力小于输送流体温度对应下的饱和温度时,泵将会发生汽蚀现象。
4、多级离心泵平衡轴向推力的装置一般采用平衡盘平衡。
5、平衡孔和平衡管都可以平衡泵的轴向推力,但增加了泵与风机的容积损失。
6、离心泵与风机启动时应关闭出口和入口阀门。f
7、当泵的吸上真空高度小于最大吸上真空高度时,泵不会发生汽蚀。f
8、当泵发生汽蚀后,应及时调节运行工况,增大转速,开大再循环门,可以有效减轻汽蚀。f
9、动叶调节可以扩大泵与风机的高效区,调节经济性高。
10、目前最理想的调节方法是变速调节,具有很高的经济性。
11、防止泵与风机不稳定工作的措施是:限制最小流量,避免工作点落在不稳定区域。
12、性能相同的两台泵与风机串联后,流体获得的能头等于单台转机的能头的2倍。f
13、水泵的安装高度取决于水泵的允许真空值、供水流量和水头损失。
14水泵的扬程就是指它的提水高度。 f
15、某点的绝对压强小于一个大气压强时即称该点产生真空。
16、两台同型号的泵并联工作时,扬程等于单台泵的扬程,流量等于两台泵独立工作时流量之和。f
17、两台同型号的泵串联工作时,扬程等于两台泵单独工作时扬程之和,流量等于单台泵的流量。f
18、泵的调节可以采用吸入口节流调节。f
19、出口节流调节是效率最高的调节方法。f
简答题
1.在火力发电厂中有那些主要的泵与风机?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答:给水泵:向锅炉连续供给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给水。
循环水泵:从冷却水源取水后向汽轮机凝汽器、冷油器、发电机的空气冷却器供给冷却水。
凝结水泵:抽出汽轮机凝汽器中的凝结水,经低压加热器将水送往除氧器。
疏水泵:排送热力系统中各处疏水。
补给水泵:补充管路系统的汽水损失。
灰渣泵:将锅炉燃烧后排出的灰渣与水的混合物输送到贮灰场。
送风机:向锅炉炉膛输送燃料燃烧所必需的空气量。
引风机:把燃料燃烧后所生成的烟气从锅炉中抽出,并排入大气。
2.轴流式泵与风机与离心式相比较,有何性能特点?使用于何种场合?
答:轴流式泵与风机的性能特点是流量大,扬程低,比转数大,流体沿轴向流入、流出叶轮。
  目前国内外大型电站普遍采用轴流式风机作为锅炉的送引风机、轴流式水泵作为循环水泵。
3泵与风机有哪些主要的性能参数?铭牌上标出的是指哪个工况下的参数?
答:泵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扬程(全压)、功率、转速、效率和汽蚀余量。
在铭牌上标出的是:额定工况下的各参数
4 轴流式泵与风机的扬程(全压)为什么远低于离心式?
答:因为轴流式泵与风机的能量方程式是:
=  ⑴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能量方程式是:
=  ⑵
因为⑴式中== 故流体在轴流式叶轮中获得的总能量远小于离心式。
5.离心泵内的能量损失有哪些?
流动损失、容积损失、机械损伤
防刺手套
陶瓷耳环
eeg平台6.前弯、径向、后弯叶片叶轮的速度三角形及其优缺点?
7.功率分为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常用功率分为原动机功率、轴功率和有效功率
=
=
=
8.什么是空蚀?它对泵的工作有什么不利影响?
答:空泡溃灭的过程如果发生在固壁表面,会使材料受到破坏,这种空化引起的材料破坏称为空蚀。
  危害:(1)材料破坏 (2)噪声和振动(3)性能下降
9. 什么是有效汽蚀余量、必需汽蚀余量?不发生汽蚀的条件是什么?(P65)
答:有效汽蚀余量:指泵在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饱和蒸汽压力)的富余能量。
必需汽蚀余量:指液体在泵吸入口的能头对压力最低点处静压能头的富余能头。
二者关系:当()时,泵内发生汽蚀;
          当()时,泵内不会发生汽蚀; 
当()时,处于临界状态。
10.离心式和轴流式泵与风机在启动方式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离心式泵与风机,在空载时,所需轴功率(空载功率)最小,一般为设计轴功率的30%左右。在这种状态下启动,可避免启动电流过大,原动机过载。所以离心式泵与风机要在阀门全关的状态下启动。
轴流式泵与风机,功率P在空转状态(=0)时最大,随流量增加而减小,为避免原动机过载,对轴流式泵与风机要在阀门全开状态下启动。
11.电厂的给水泵及凝结水泵为什么都安装在给水容器的下面?
马蹄去皮机答:给水泵的吸入容器是除氧器,凝结水泵的吸入容器是凝汽器,除氧器和凝汽器里都是饱和状态,即液面压力等于该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为了避免发生汽蚀,需采用倒灌高度,因此给水泵及凝结水泵都安装在水容器的下面。
12.提高转速后,对泵的汽蚀性能有何影响?
答:对同一台泵来说,当转速变化时,汽蚀余量随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关系变化,即当泵的转速提高后,必需汽蚀余量成平方增加,泵的抗汽蚀性能大为恶化。
13. 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可采用那些措施?基于什么原理?
答:一、提高泵本身的抗汽蚀性能
(1)降低叶轮入口部分流速。一般采用两种方法:①适当增大叶轮入口直径;②增大叶片入口边宽度。也有同时采用既增大又增大的方法。这些结构参数的改变,均应有一定的限度,否则将影响泵效率。
(2)采用双吸式叶轮。双吸式叶轮的必需汽蚀余量是单吸式叶轮的63%,因而提高了泵的抗汽蚀性能。
(3)增加叶轮前盖板转弯处的曲率半径。这样可以减小局部阻力损失。
(4)叶片进口边适当加长。即向吸人方向延伸,并作成扭曲形。
(5)首级叶轮采用抗汽蚀性能好的材料。如采用含镍铬的不锈钢、铝青铜、磷青铜等。
14. 如何绘制管路特性曲线?
答:由泵的管路特性曲线方程可知,当流量发生变化时,装置扬程也随之发生变化。对于风机,因气体密度很小,形成的气柱压力可以忽略不计,即为零,又因引风机是将烟气排入大气,故该风机的管路特性曲线方程可近似认为 
因此可以看出,管路特性曲线是一条二次抛物线,此抛物线起点应在纵坐标静扬程处;风机为一条过原点的二次抛物线,如图所示。
15. 试述泵的串联工作和并联工作的特点
答:并联特点:扬程彼此相等,总流量为每台泵(风机)输出流量之和。
串联特点:流量彼此相等,总扬程为每台泵(风机)扬程之和。
16. 水泵I、II的扬程特性曲线H~qv完全相同,如下图所示,排水管路的阻力特性曲线亦示与图中,试用作图法求水泵I、II串联运行时的工况点。要求写出作图步骤、并进行作图。
17. 什么情况下采用泵的串联联合工作方式?什么情况下采用泵的并联联合工作方式?
答:(1)泵与风机串联工作的目的是提高扬程。
  (2)两台泵串联工作时所产生的总扬程小于泵单独工作时扬程的二倍,而大于串联前单独运行的扬程。
  (3)因为扬程的增加大于管路阻力的增加,致使富裕的扬程促使流量增加。
(1)泵与风机并联工作的目的是保证扬程相同时增加流量。
  (2)两台泵并联后的流量等于各泵流量之和,与各泵单独工作时相比,两台泵并联后的总流量小于各泵单独工作时流量的二倍,而大于一台泵单独工作时的流量。并联后每台泵工作流量较单独工作时的较小。
(3)因为输送的管道仍是原有的,直径也没增大,而管道摩擦损失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了,从而导致总阻力增大,这就需要每台泵都提高它的扬程来克服增加的阻力,故并联后扬程大于并联前扬程。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2:5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92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风机   工作   叶轮   扬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