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件挤压事故调查报告x

阅读: 评论:0

作业阶段:起重作业
事故类型:机械伤害
主要事故原因: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挥失误
人员伤亡情况:死亡1人
一、事故概况
2007年×月×日,××疏浚船舶停靠码头进行月度检修。检修项目主要有主机维护修理和泥泵叶轮更换。吊装工作由二管轮陈某负责组织实施,陈某安排柯某负责操纵行走吊机,黄某负责在泥泵舱顶舱口给吊机传令,陈某在泥泵舱底指挥。
工作中,陈某指挥吊机将叶轮(约7吨)从泥泵舱口吊下泵舱并安放在泥泵附近的地板上。经过观察,陈某认为叶轮摆放的位置不理想,于是继续指挥吊机重新调整叶轮的摆放位置。当吊机缓慢、小幅度升降、移动、调整叶轮摆放位置时,陈某行至泥泵叶轮与左泥泵壳之间狭窄处,面向泥泵叶轮,背对左泥泵壳,用手势示意吊机微速下降。不料,此时泥泵叶轮着地后突然发生偏转和倾斜,陈某躲避不及,瞬间被挤压在泥泵叶轮和左泥泵壳前端右侧之间。此刻,黄某发现陈某被挤压,即令吊机起升并移开泥泵叶轮,立即使陈某解除了挤压。陈某移动两步离开了泥泵壳前端右侧,躺坐在泥泵壳后端右侧的泥泵基
座上,因陈某胸部受到严重挤压,呼吸困难,随后昏迷,伤势十分严重。
发生事故后,附近的船员闻讯迅速投入护理,全体船员立即采取应急救援行动,同时船长电话通知120,并派员跟随救护车迅速将陈某送当地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陈某是指挥者,在指挥吊装作业过程中,边行走、边指挥,所处位置是危险区域,导致其被吊装物件挤压致死,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叶轮无固定吊环,起吊作业时是钢丝绳捆绑,在一次着地二次起吊前,未作认真检查和加固,导致泥泵叶轮接触泥泵舱底时瞬间倾斜,也是造成事故的另一原因。
音乐枕头
3、项目部在进行吊装作业中,未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作业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应急措施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
间接原因。
三、事故责任分析及处理
该起事故属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责任认定如下:
1、项目部在进行吊装作业时,对作业现场的不安全状态没有采取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导致事故发生,对该起事故应负有主要管理责任。
2、死者陈某,时泥泵作业的主要安全管理人员,在吊装作业过程中违章指挥,对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判别不足,对泥泵叶轮着地瞬间的不稳定性估计不足,没有清除地面杂物,没有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思想存在疏忽,不经意走到了泥泵叶轮与左泥泵壳之间狭窄的不安全位置,发生意外造成死亡,对这起事故应负有主要责任。由于陈某已经死亡,不追究其责任。
3、对公司处以10万元人民币
4、事故反映出船员安全意识不强,船舶领导在针对船员安全意识方面负有一定的教育责任;重大部件起重作业,现场作业人员太少,互相照应不足,主要领导干部不在场指导,反映出对重大起重作业重视不够,船舶主要领导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对该船轮机长、船长、政委给予通报批评,各扣减当月奖金人民币1000元。
四、事故整改措施
1、对员工进行事故案例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开展施工生产操作方面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3、组织员工学习起重设备使用须知,进行起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
4、制作吊泥泵叶轮的专用工具。
5、补充修改完善起重设备使用须知和起重作业须知。
6、吊重件时增加现场工作人员。
7、吊重物时可以系绳用以牵拉扶持。
8、清除地面杂物,放稳或垫好起吊物体。
9、操作人员站在安全位置。
10、操作人员互相照应。
11、要求项目部在工地开展一次事故案例教育。
12、在工地开展一次起重作业操作的安全检查。
13、在工地开展一次起重作业安全技术知识的学习教育活动。
14、开展“安全为我、我要安全”为主题的月度专项安全活动。
作业阶段:船舶作业
事故类型:机械伤害椰子剥壳机
主要事故原因: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
人员伤亡情况:重伤1人
一、事故概况
2005年×月×日,××疏浚船在挖泥中发现绞刀吸入真空表异常,人为绞刀吸泥口被石头堵住。随即起吊绞刀架桥梁、降低主机转速,穿桥梁绞车销子,关闭操作台左侧液压电开关。随后,该船二副李某和一名水手乘机动艇到绞刀口准备掏石头。因桥梁偏低不便操作,李某让水手回船把桥梁向上抬升一点。该水手来到驾驶台下部,招呼机舱人员协助起吊桥梁,当打开液压电开关时,听到外部有响声,立即将液压电开关关闭。此时,大管轮发现绞刀转速关闭不到位,随即将其关闭。由于操作人员在关闭液压电开关前绞刀开关四速未完全关闭,所以在打开液压电时,绞刀随即转动,绞刀齿挂住机艇,使机艇倾斜,导致李某滑到并滑向绞刀齿,被绞刀齿碰伤,造成骨盆错位和骨折、左腿根部严重撕裂。四氧化锰
二、事故原因分析
1、驾驶台操作人员在没有完全关闭绞刀转速开关的情况下即关闭了液压电开关,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是引发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一名水手因病没有上船,造成岗位缺员,不符合本单位船舶最低定员标准,掏口人员违反了“船舶掏绞刀口的安全操作规程”,导致驾驶台无人操作,是引发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责任分析及处理
1、船长在本次事故中负有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警告处分,人民币2000元。
2、二副李某在本次事故中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给予行政严重警告处分,由于本人属受害者,免予经济处罚。
3、一水在本次事故中负有直接责任,给予行政严重警告处分,人民币2000元。
四、事故整改措施
1、严格执行船舶定员标准,加强对船舶执行定员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
2、组织船员认真学习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和监督船员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纵各种设备,对违反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作业阶段:高空作业
事故类型:机械伤害
主要事故原因: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人员伤亡情况:死亡1人
一、事故概况
2005年×月×日,××安装车间施工队钳工蔡某等四人从桥吊1#机下班后,乘电梯准备回到地面。就在蔡某等四人乘坐的电梯下降时,一艘拖轮船员到1#机附近的配电箱将总闸拉掉以后进行接电,电梯断电后停在了桥吊第二层平台的上方,电梯停下后蔡某用对讲机问谁将电停掉了,已到地面的钳工班长王某用对讲机对蔡某讲,船上正在接电你等一会,蔡某等了约1分钟后从电梯检修孔爬出电梯,然后抓住电梯上方的栏杆朝下爬,就在此时船员接好电以后将总闸推上,电梯有电后突然朝下开动,在电梯内人员听到蔡某呼救,急忙按动紧停按钮,电梯停下时蔡某已被卡在了电梯与电梯平台之间,事发后现场有关人员及时汇报领导组织抢救,蔡某经送当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蒸缸
二、事故原因分析
1、蔡某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明知有人在接电而违规从电梯朝下爬,这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2、拖轮船员在未弄清配电箱输入输出线路的情况下,没与有关部门联系,就擅自拉电、送电,这是造成事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3、桥吊调试线路没有与其他电气线路分开,这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
原因。
三、事故责任分析及处理
1、基地总经理,对事故负有领导责任,公司给予严肃处理。
2、基地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总经理,对有关部门、施工队安全工作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对事故负有监管责任,公司给予季度考核处理。
3、安装车间经理,对下属施工队管理不严,对事故负有管理责任,为此扣除3个月的职务津贴。
4、安装车间分管调试工作的副经理,对下属施工队人员管理不严,对事故负有管理责任,为此扣除3个月的职务津贴。
5、安装车间钳工带班长对班组人员教育不够,管理不严,对事故负有管理责任,为此人民币500元。
6、施工队,平时对下属职工教育不够,管理不严,对事故负有管理责任,为此承担事故善后处理的一切费用。
7、拖轮船员,在未弄清配电箱内接出线路的情况下擅自拉电、送电,没有按用电协议进行正常的操作,对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公司对拖轮所属单位及船员做出处理。
四、事故整改措施
1、召开中层干部和施工队负责人会议,通报事故、分析原因,举一反三,吸取教训。
2、根据安全责任书的有关条款,进一步加强落实和跟踪检查工作。
3、督促部门、施工队班组开好班前会,在布置生产的同时布置安全工作,并对班前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4、利用宣传栏、通知、处罚通告等形式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工作。
5、增加安全执法队员10名,培训后补充到各生产基地,以增强安全检查执法的力度。
6、进一步加强平时的安全检查力度,对违章、野蛮操作予以严厉的处罚,同时与违章所在施工队挂钩,绝不姑息。
7、对大型起重作业、高空作业、水上作业等危险作业加强检查和监督力度。
8、重申安全用电规定,并将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全部上锁,接、拆电
钼板坯

本文发布于:2023-06-06 22:38: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90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事故   作业   电梯   叶轮   泥泵   责任   绞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