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是番茄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此病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主要为害果实。发病后,番茄一般减产20%~30%,流行年份大量烂果,严重地块可减产50%以上。 1.灰霉病的发生
番茄灰霉病主要为害花果,亦可为害叶与茎。番茄灰霉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葡萄孢菌。病菌主要以菌核(寒冷地区)或菌丝体及分孢梗(温暖地区)随植物病残体在土中越夏或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分生孢子依靠气流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病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物上腐生,在寡照条件下,空气湿度90%以上时,4℃~31℃可发病,但发育适温为20℃~23℃,最高32℃,最低4℃。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寡照、适温(20℃左右)、相对湿度大(9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寄主生长衰弱的易诱发本病。 2.防治方法
2.1人脸定位播种期防治
2.1.1因地制宜 选用商品性好、产量高的抗(耐)病品种,如毛粉802、佳粉17、佳粉10号等。
2.1.2种子处理 传送侦测>擦鞋巾配方利用高温对种子进行处理,杀死表面附着的病原菌。针对病害情况可选用下述方法处理:
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5℃温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
锅巴生产设备磷酸三钠浸种: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病。
2.1.3苗床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混合,按每电流器m2用药8g与15~30kg二维液相谱细土混合。播种时1/3铺在床面,其余2/3盖在种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