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是一种珍稀名贵中药,过去靠野生,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林中,十分稀少,采挖困难,现已面临灭绝。人工栽培天麻的发展,挽救了这一珍贵物种,但在技术上还摆脱不了高海拔地区栽培,并且原料也离不开段木(栎树),这使天麻栽培受到很大的地区局限性。二是受森林资源砍伐的限制,这两大弊病一直困扰着天麻的发展,始终无法形成天麻现代化、规范化栽培。 本方法是针对上述已有的技术不足,我们通过长期的研究试验,摸索出不受地区海拔和原料限制的天麻新法栽培。能在海拔300米以下的地区利用秸秆、玉米芯培植蜜环菌,栽培出高产优质天麻。通过良种选育、栽培环境、栽培原料、培养基配方、栽培方法等改进,实现了天麻低海拔代料栽培,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居家地毯一、原料选择及处理
栽培天麻首先要培植好蜜环菌,过去培植蜜环菌主要用段木(栎树类),随着生态平衡的保护,国家禁止砍伐森林,段木培植蜜环菌的原材料就受到影响,为了寻出路,我们用秸秆进行试验,经过多次摸索和实践证明,以整玉米芯为培植蜜环菌的理想材料。
利用代料培植蜜环菌的材料有一定的特殊要求,玉米芯干、鲜均可使用,但要求无霉变、无腐烂的整
粒为好,如果不能及时使用新鲜的玉米芯,一定要放在太阳下暴晒,让它充分干燥,才能保存。否则,有湿度在存放过程中就会发霉。特别是绿霉、黄霉很容易发生,将来会影响蜜环菌的生长,若发现个别生霉的,一定要挑选出去,或者用生石灰水喷洒,或浸泡方法消灭霉菌。但在使用时必须要用清水冲洗,以免碱性过高影响蜜环菌生长。
二、天麻种选择
天麻种的质量与天麻产量关系非常密切,天麻种的来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有性繁殖;就是经过天麻完成生理后,抽苔、开花、结籽的花粉种或通过人工杂交授粉后的花粉种,花粉种经过萌发菌和蜜环菌3~5个月的培育,可采挖出花生米大小的首代种,称为“零代种”,也叫有性繁殖的杂交种,此品种有利于天麻的高产稳产,特别是从野生乌、红杆天麻进行远缘杂交后,筛选出的“TC828号品种”,已成为当前栽培天麻的高产首选品种。
另一种是无性繁殖天麻种,就是在每次采挖天麻时出现的小天麻种,这种小天麻又进行栽培,一年后就成了商品天麻,小天麻的不断循环栽培,称为无性繁殖品种,但又经过3~4年无性繁殖后,易出现退化,退化快与慢与环境条件和技术有关,为了使天麻达到优质高产,最好选择有性杂交天麻种。
三、栽培场地选择
过去天麻生长一般都在海拔500~1500米的山林中,以海拔800~1200米地区较为适宜,后来人工栽培已选在这些高海拔山林中,其主要原因是天麻属于中、低温品种,怕高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除了在天麻种选育上,驯化出温度适应较高的品种而外,关键是在栽培场地的选择方面和人工降温方面采取相应措施配合,才能完全实现天麻在低海拔地区栽培。
低海拔是指在3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可在凉爽的室内、室外林下、人工荫棚等环境下栽培,应选择既要避免太阳暴晒,又要防止洪水冲刷的地方,最好是阴暗潮湿便干排水的坡地,环境方面有大片的自然荫林或人工荫林最好,土质要求以肥厚比较疏松透气、不易板结的土壤为宜。也可用沙土或腐殖土,土壤含水量在50%~60%之间,以手捏土成团,一丢即散的土壤湿度为宜,粘土或板结土一般不宜采用。
四、蜜环菌的培育
蜜环菌有很多种类,不是所有的蜜环菌都适宜天麻生长,也不是能适宜天麻生长的都是优良蜜环菌品种,蜜环菌也有优劣之分,优质蜜环菌才能与天麻共同生长,营养互补。现从若干蜜环菌品种中筛选出“XB―9”优良蜜环菌品种,它与天麻优良品种“TC828号”最相适应,是天麻低海拔高产栽培的基础。
用玉米芯培育蜜环菌具有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生长快、效果好的优点。不足之处是只能使用一年,每年需更换,不像段木蜜环菌那样可使用2~3年。玉米芯培育蜜环菌的方法是:先将玉米芯用水
浸泡12~24小时后(必须浸透),捞起来滤干余水,先在地上铺一层玉米芯,约10cm厚,洒上蜜环菌原种,每平方米用种750克/瓶,接着铺第二层玉米芯,再洒蜜环菌种,再按同样的方法再进行第三层或第四层,然后盖土10~15cm,让其发菌。另一种方法是每铺一层玉米芯,洒上蜜环菌种后,用细土填满玉米芯之间的缝隙,再进行铺第二层玉米芯,洒上蜜环菌种后,用细土填满玉米芯之间的缝隙,一般不超过四层。
经过18℃~22℃的培养,2~3个月蜜环菌的菌索串满整个玉米芯料,这时即可用于天麻栽培。若蜜环菌材不够用还可在进行蜜环菌扩大培育,这种方法是将经过蜜环菌培育后的玉米芯,加入未培育过的玉米芯,比例是各50%,操作方法同上,最后盖土发菌。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需原种,此方法只要不受环境条件的高温和病虫害影响造成蜜环菌退化、变异的,可以长期循环使用。
五、天麻的栽培方法
天麻低海拔栽培可选择室内或室外,栽培方式基本相同,先在地上垫一层10cm厚、1米宽的松土,放上玉米芯菌料,平铺在土壤上,要求每层玉米芯之间相隔10~12cm,然后分别在每个玉米芯左右各放一个小天麻,小天麻之间的距离要求以10cm为宜,不能过稀或过密。天麻播上后,立即盖土10cm厚,又接着按同样的方法播种第二层,最后盖上15cm厚的土,然后压实土壤表面及四周,以1米宽为1箱,中间留人行道,长度不限,可根据地方确定,种完后的高度一般在30~35cm之间,箱的四周可用砖砌挡土,也可裸露,总之不能过宽,一是便于管理,二是有利天麻生长透气。
除上述提前培育蜜环菌栽培天麻外,还可直接用玉米芯加蜜环菌种或者加培育好的玉米芯菌料与
天麻一起同时下种,但天麻必须紧靠菌料,新料作为连接菌料的桥梁,又是蜜环菌生长和天麻生长的后备力量,此方法可以为天麻后期营养供应不足提供保障。
六、管理技术
天麻低海拔代料栽培的管理主要是温、湿度管理,天麻栽培后,生长阶段适宜温度为15℃~25℃之间,最适宜18℃~22℃之间,若高于28℃停止生长,30℃以上死亡,特别是伏天的气温持续高达30℃以上,又遇高湿的情况下,天麻就会烂掉,采挖时就会发现很多腐烂的大天麻。因此,一是要避免太阳暴晒,二是要尽量采取措施降温,最好控制在18℃~22℃之间。湿度对天麻生长也很重要,一般适宜土壤含水量在50%~60%之间,过干、过湿都不利于生长。土壤过湿影响天麻透气容易腐烂,要求保持在播种时的那种土壤湿度。在管理过程中,若发现表土干白时,可浇少量的水,只要保持表土有一定的润度就行了,不要把过多的水浇到土壤中心去。
光照方面管理不很重要,天麻虽然是植物,但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要不是全黑暗的条件都能生长,但强烈的阳光直射或暴晒造成温度过高,不利于生长。因此必须采取人工荫棚或树林下避光阴凉环境。
通气问题:天麻生长需要一定的空气,无论在室内或室外,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栽培和发菌的面积都不能连成一大片,必须在1米宽时留空隙或人行道,以利透气。
开路电压七、采收加工技术
天麻是一年一次栽培,生长周期为一年,天麻的采收期也就是播种期。四川地区一般在每年11~12月采收,采收时将大天麻选为商品麻进行加工,小天麻可作种栽培。
天麻采收方法是:刨开表土、取出天麻,按大小分类。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商品麻和种麻。商品麻又按大、中、小分为上、中、下等级,种麻又按大小分为白头麻和米麻。
天麻采挖时一般要边采挖、边播种、边加工。及时播种有利于天麻下年的成活率和产量,立即加工有利于提高天麻的质量和泽。
天麻加工方法很多,现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将采挖的鲜天麻立即用水洗净表面泥土和菌索,及时放在蒸笼蒸或水煮,蒸煮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以天麻中间心熟透为宜,不能过熟或过生,蒸煮后立即烘晒,在烘、晒过程中,待天麻处于半干、半湿时,为了防霉、生虫和增白,可用硫磺薰一下,然后再烘晒至全干后,防潮保存。
徐山泉天麻种植技术光盘和书籍:
《cctv7农广天地光盘——天麻栽培技术》正版VCD光盘
天麻在植物分类学上属楠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下块茎药。天麻作为药用在我国有多年历史。天麻对人体保健有重要作用。天麻含有12种化学成分,主要是天麻素。人工栽培的天麻,天麻素为0.4%。野生天麻则外为0.2%左右。可见,人工栽培的天麻的质量优于野生天麻。本片介绍了人工栽培天麻的技术。
一、天麻栽培的基本原理。二、天麻的人工栽培。1.菌材准备。2.选地建池。三、无性栽培、有性栽培。四、当年温湿度管理。五、冬季管理。六、天麻收获。《农业种植光盘——天麻栽培技术》正版VCD光盘
天麻的人工栽培(上)
天麻的人工栽培(下)
天麻栽培要科学
菜老师教你种天麻
老贾和他的‘天麻经’
《cctv7农广天地光盘——乌红杂交天麻种植技术》正版光盘
天麻是一种中药材,对大脑神经有明显的保护、调节作用。天麻是一种多年生、寄生、易养的植物。本片向您介绍:采集野生红天麻乌天麻、乌天麻杂交育种。《天麻栽培技术(修订版)》正版图书
《天麻栽培技术(修订版)》由西南农业大学与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长期从事药物种植研究的专家共
同编著,周昌华、韦会平主编。第一版于1994年出版以来,受到读者欢迎,已发行17万册。作者根据10年来天麻栽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对第一版进行了修订。内容包括:天麻的生物学基础、天麻共生真菌及其培育技术、天麻种源及其繁殖、天麻栽培技术、天麻的病虫害防治和天麻的收获及加工。内容系统翔实,技术先进,文字通俗易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适合广大药材种植者、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和中医药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和参考。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天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天麻的形态特征
第二节天麻的生物学特性
一、天麻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二、天麻生长发育规律
第三章天麻栽培与共生真菌
第一节共生萌发菌与天麻种子萌发
第二节蜜环菌与天麻栽培的关系
一、蜜环菌的形态特征
rc延时电路二、蜜环菌的生物学特性
三、蜜环菌与天麻的关系
第三节蜜环菌的识别与采集
一、引种
二、野生菌种的采集
第四章天麻的栽培技术
第一节菌种的分离和培养
一、培菌的设备条件
二、蜜环菌一级母种的培养
三、二级原种的培养
四、三级栽培种的培育
五、蜜环菌菌种的保藏与提纯复壮
六、菌枝的培养
七、菌材的培养
八、菌床的培养
第二节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一、种子园的场地选择
二、箭麻的选择与定植管理
三、人工授粉技术
四、种子的采收
五、播种栽培技术往复式喷漆机
第三节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
一、种源的繁殖
二、种源的选择
手指灯
三、栽培时期的确定
四、栽培场地的选择
五、栽培用窖的准备
六、下种伴栽技术
七、天麻栽种后的田间管理
第四节特殊环境条件下栽培天麻的技术
一、室内箱栽和池栽
二、防空洞、地下室、菜窖、甘薯窖栽培天麻
三、代料、袋栽
第五节天麻病虫害防治
一、虫害
二、病害
第六节天麻的收获及加工炮制
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