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用道口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2.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挖掘用的支护组件,申请号202111446428.5,本发明利用支撑机构、定位机构与连接机构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固定块对支杆的位置支撑,及支杆对横杆的位置支撑,使顶板得到位置支撑,便于防止施工人员穿行时的碰撞,使浇筑层的支撑更加稳定,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3.但是该专利不便于对道路边部进行定位,从而导致地下空间施工时,由于进入端和排出端外侧的泥土不便于防护,从而易导致其泥土产生塌方的现象,并且不便于增大其支撑范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用道口支护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该专利不便于对道路边部进行定位,从而导致地下空间施工时,由于进入端和排出端外侧的泥土不便于防护,从而易导致其泥土产生塌方的现象,并且不便于增大其支撑范围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用道口支护结构,包括支护
基体,
所述支护基体内壁中部安装有调节式防护组件,所述调节式防护组件至少包括
弧形条、手动伸缩杆,阻隔条和丝杆;
6.所述支护基体内壁中部设置有弧形条,所述弧形条两端面对称设置有手动伸缩杆,所述手动伸缩杆一端面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外表面设置有阻隔条;
7.所述支护基体内壁底端两侧对称焊接有挤压式定位组件,所述挤压式定位组件至少包括倾斜板、挤压块和限位条;
8.所述支护基体内壁底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底端设置有挤压块,所述倾斜板底端一侧设置有限位条。
9.所述调节式防护组件包括弧形条、手动伸缩杆、阻隔条、支撑条、丝杆、移动块和螺杆;
10.所述支护基体内壁中部安装有弧形条,所述弧形条两端面等距对称焊接有手动伸缩杆,所述手动伸缩杆一端中部焊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内部通过
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条,所述移动块一端连接有阻隔条,所述手动伸缩杆的固定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杆。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条和阻隔条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一端面和阻隔条一端之间相互贴合。
12.优选的,所述弧形条和阻隔条的内径相等,所述阻隔条的外径等于支护基体的外
径。
13.所述挤压式定位组件包括倾斜板、螺纹柱、圆杆、挤压块、螺纹杆、限位条和硅胶垫;
14.所述支护基体内壁底端两侧对称焊接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底端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倾斜板底端另一侧滑动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和螺纹柱一端之间通过挤压块连接,所述倾斜板一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底端粘接有硅胶垫。
15.优选的,所述螺纹柱和挤压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圆杆一端和挤压块之间焊接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7.1.通过调节式防护组件,能够对地下空间进出口边部进行防护,防止地下空间进出口边部出现塌方的现象,从而增加了其防护效果,并且能够便于对地下空间不同位置处进行调节支撑,增加其支撑范围,并且增加了支撑效果。
18.2.通过挤压式定位组件,能够使得支护基体底端和防护物体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定,从而能够使得该支护基体安装的更加稳定,防止支护基体安装时产生晃动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支护基体的安装效果,并且增加了支护基体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附图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节式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挤压式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号:1、支护基体;
25.2、调节式防护组件;201、弧形条;202、手动伸缩杆;203、阻隔条;204、支撑条;205、丝杆;206、移动块;207、螺杆;
26.3、挤压式定位组件;301、倾斜板;302、螺纹柱;303、圆杆;304、挤压块;305、螺纹杆;306、限位条;307、硅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用道口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基体1,支护基体1内壁中部安装有调节式防护组件2,调节式防护组件2至少包括弧形条201、手动伸缩杆202,阻隔条203和丝杆205;
29.支护基体1内壁中部设置有弧形条201,弧形条201两端面对称设置有手动伸缩杆202,手动伸缩杆202一端面设置有丝杆205,丝杆205外表面设置有阻隔条203;
30.支护基体1内壁底端两侧对称焊接有挤压式定位组件3,挤压式定位组件3至少包括倾斜板301、挤压块304和限位条306;
31.支护基体1内壁底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倾斜板301,倾斜板301底端设置有挤压块304,倾斜板301底端一侧设置有限位条306。
32.调节式防护组件2包括弧形条201、手动伸缩杆202、阻隔条203、支撑条204、丝杆205、移动块206和螺杆207;
33.支护基体1内壁中部安装有弧形条201,弧形条201两端面等距对称焊接有手动伸缩杆202,手动伸缩杆202一端中部焊接有移动块206,移动块206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丝杆205,丝杆205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条204,支撑条204和阻隔条203之间固定连接,移动块206一端面和阻隔条203一端之间相互贴合,能够便于阻隔条203的移动,降低了阻隔条203的移动难度,移动块206一端连接有阻隔条203,弧形条201和阻隔条203的内径相等,阻隔条203的外径等于支护基体1的外径,能够便于阻隔条203的放置,降低了阻隔条203的放置难度,手动伸缩杆202的固定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杆207。
34.挤压式定位组件3包括倾斜板301、螺纹柱302、圆杆303、挤压块304、螺纹杆305、限位条306和硅胶垫307;
35.支护基体1内壁底端两侧对称焊接有倾斜板301,倾斜板301底端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302,倾斜板301底端另一侧滑动连接有圆杆303,圆杆303和螺纹柱302一端之间通过挤压块304连接,螺纹柱302和挤压块304之间转动连接,圆杆303一端和挤压块304之间焊接连接,能够便于挤压块304的移动,降低了挤压块304的移动难度,倾斜板301一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05,螺纹杆305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条306,限位条306底端粘接有硅胶垫307。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使用人员转动螺纹柱302,螺纹柱302转动时沿着倾斜板301内部移动,并且带动挤压块304移动,挤压块304移动时带动圆杆303沿着倾斜板301内部移动,从而使得挤压块304一端和地面之间相互接触,进而对支护基体1底部进行支撑,接着使用人员转动螺纹杆305,螺纹杆305转动时带动限位条306移动,限位条306移动时对支护基体1底端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支护基体1底端和防护物体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定,从而能够使得该支护基体1安装的更加稳定,防止支护基体1安装时产生晃动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支护基体1的安装效果,并且增加了支护基体1的使用效果。
37.接着使用人员拉动阻隔条203,阻隔条203移动时通过移动块206带动手动伸缩杆202拉伸,并且通过螺杆207对手动伸缩杆202进行挤压固定,接着使用人员转动丝杆205,丝杆205转动时带动移动块206上升,而移动块206上升的过程中带动阻隔条203上升,从而使得阻隔条203一端面和地下空间进出口边部进行贴合,从而能够对地下空间进出口边部进行防护,防止地下空间进出口边部出现塌方的现象,从而增加了其防护效果,并且能够便于对地下空间不同位置处进行调节支撑,增加其支撑范围,并且增加了支撑效果。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用道口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基体(1)内壁中部安装有调节式防护组件(2),所述调节式防护组件(2)至少包括弧形条(201)、手动伸缩杆(202),阻隔条(203)和丝杆(205);所述支护基体(1)内壁中部设置有弧形条(201),所述弧形条(201)两端面对称设置有手动伸缩杆(202),所述手动伸缩杆(202)一端面设置有丝杆(205),所述丝杆(205)外表面设置有阻隔条(203);所述支护基体(1)内壁底端两侧对称焊接有挤压式定位组件(3),所述挤压式定位组件(3)至少包括倾斜板(301)、挤压块(304)和限位条(306);所述支护基体(1)内壁底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倾斜板(301),所述倾斜板(301)底端设置有挤压块(304),所述倾斜板(301)底端一侧设置有限位条(3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用道口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式防护组件(2)包括弧形条(201)、手动伸缩杆(202)、阻隔条(203)、支撑条(204)、丝杆(205)、移动块(206)和螺杆(207);所述支护基体(1)内壁中部安装有弧形条(201),所述弧形条(201)两端面等距对称焊接有手动伸缩杆(202),所述手动伸缩杆(202)一端中部焊接有移动块(206),所述移动块(206)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丝杆(205),所述丝杆(205)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条(204),所述移动块(206)一端连接有阻隔条(203),所述手动伸缩杆(202)的固定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杆(2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用道口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204)和阻隔条(20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206)一端面和阻隔条(203)一端之间相互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用道口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条(201)和阻隔条(203)的内径相等,所述阻隔条(203)的外径等于支护基体(1)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用道口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式定位组件(3)包括倾斜板(301)、螺纹柱(302)、圆杆(303)、挤压块(304)、螺纹杆(305)、限位条(306)和硅胶垫(307);所述支护基体(1)内壁底端两侧对称焊接有倾斜板(301),所述倾斜板(301)底端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302),所述倾斜板(301)底端另一侧滑动连接有圆杆(303),所述圆杆(303)和螺纹柱(302)一端之间通过挤压块(304)连接,所述倾斜板(301)一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05),所述螺纹杆(305)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条(306),所述限位条(306)底端粘接有硅胶垫(30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用道口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302)和挤压块(30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圆杆(303)一端和挤压块(304)之间焊接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用道口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基体,所述支护基体内壁中部安装有调节式防护组件,所述调节式防护组件至少包括弧形条、手动伸缩杆,阻隔条和丝杆,所述支护基体内壁中部设置有弧形条,所述弧形条两端面对称设置有手动伸缩杆,所述手动伸缩杆一端面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外表面设置有阻隔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调节式防护组件,能够对地下空间进出口边部进行防护,防止地下空间进出口边部出现塌方的现象,从而增加了其防护效果,并且能够便于对地下空间不同位置处进行调节支撑,增加其支撑范围,并且增加了支撑效果。并且增加了支撑效果。并且增加了支撑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李道龙 赵春亭 张文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李道龙
技术研发日:
2022.03.30
技术公布日: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