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框计算、本项目起点位于张家口市东环王家寨通道处,起点桩号k0+000;终点位于本路线k0+242.860处,形成环形闭合圈,终点桩号为k6+218.849。 道路标准:城市道路主干路;建设规模:6.219km;设计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路基标准横断面:路基全宽14.00m,其中:行车道路面宽8.0m,路牙石宽2*0.1m,人行道宽2*2.9m;
路面结构层:①行车道: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15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15cm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底基层。②人行道:5cmC25水泥混凝土六棱块面层;10cm砂砾平。
2、路基
①土方数量
挖土石方849327m3,填土方1147020 m3;路线土石方总方量1839520 m3。
② 排水与防护
浆砌片石排水沟705.6 m3,浆砌片石截水沟1737.7m3,浆砌片石急流槽324.1m3,浆砌片石路堤墙14116.4m3,浆砌片石护坡652.2m3,砌体排水井1012.6 m3,排水管12492m,井盖288套。 3、路面
1 沥青混凝土面层49750.79m2
沥青拌合站筛网2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49750.79m2小学生文具盒
3 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底基层51181.13m2
4 路牙石435.32m3
5 C25水泥六棱块(人行道面层)34825.55m2
6 砂砾平层3855.69m3
7 路肩石紫砂饮水机394.28m3
精炼渣4、涵洞、小桥
1 本路线设置涵洞7道,均为波纹钢圆管涵。
2 本路线设小桥一座,跨径为:1-6.0m 结构为: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暗板桥。
5、路线平交
全线设平面交叉1处,为本路线K0+242.860与终点K6+218.849平面平交。在该平交处还有其他路线与其交叉;按山中城规划方案,该交叉点处规划为环岛。
聚丙烯吸收塔
6、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①地形、地貌
路线所在区域位于张家口市区以东,俗称“东山”,属燕山余脉,为山地地形,路线海拔高度的变化值为764.8~952.5~760.4m,最大相对高差为192.1m 。 ②气象
路线所在区域属凉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受高压控制影响较大,特点是春秋风多,夏季凉爽短促,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一月份-16℃、七月份气温22℃,最低气温-25℃,最高气温38℃,无霜期125天。年平均降雨量500-600mm ,其中80%的雨量集中在7-8月份,最大冻土深度150cm。
③地质、地震
7、工程地址特征
路线所经地段的底层主要为上侏罗系凝灰岩,局部有燕山期流纹岩侵入体。在坡地、凹地及冲沟处,表层有厚0.5~2.5m的第四系坡积、残疾碎砾石土。地质构造以西北向断裂为主,在燕山期火山活动强烈。
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资源较贫乏,少量基岩裂隙水埋藏很深。
8、地震
路线所在区域为华北地震区向山西地震带过度的地段,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域图》(GB18306-2001),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15。
二、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
设计文件及业主要求
(二)编制原则
1、遵循设计文件和规范做标的原则,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案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
2、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根据本公司施工能力,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平行作业,尽量平抑施工高峰期。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高速公路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