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峰
【摘 要】大多数PCB厂商在线产品是多样化的,但往往流程中只会安排一台酸性蚀刻机和一台碱性蚀刻机为全厂提供蚀刻制作,对于多样化的产品我们必须在提高蚀刻控制能力上下足功夫,快速有效地在多样化产品生产中相互装换,保证高效连续的生产进行.文章旨在以碱性蚀刻机为例,介绍一种参数快速转换的控制方法及理论模型,及应用前景.
【期刊名称】《印制电路信息》
【年(卷),期】2011(000)006
【总页数】4页(P46-48,65)
【关键词】碱性蚀刻;参数转换;印制电路板
【作 者】丁峰
【作者单位】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印制电路事业部,湖南株洲41001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N41
1 前言
企业私有云定制开发
碱性蚀刻机是实现外层线路成型,形成电气导通关系的关键设备,碱性蚀刻液以氨水/氯化氨盐作为蚀刻体系的基础,以化学反应的方式将除抗蚀层覆盖之处以外的所有裸露铜层完全去除干净,来精确地实现线路成型。蚀刻质量包括导线线宽线距的一致性和侧蚀程度,要求满足其线宽线距均达到设计值,生产中虽然不能够100%的做到标准线宽线距,但是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在一定标准误差之内。
作为现有成熟的蚀刻药水体系而言,在预设的工艺条件下其蚀刻速度和蚀刻因子都比较稳定,可以认为是固定值。同一台设备制做不同类型的板,在不同条件下需要快速转换,以适应PCB板生产效率越来越被重视,快速变换产品生产型号的高要求,而快速蚀刻参数转换方法将是优化生产的最好方法 2 快速蚀刻参数转换方法的建立
快速厌氧胶
2.1 技术需求
现有蚀刻流程中影响蚀刻效果的有很多因素,作为药水成分控制的参数及在该条件下的蚀刻因子性能是很重要的,虽然会有一定范围波动,但一般情况下认为是稳定的。在蚀刻产品类型换型中,必须人为的将H/H、1/1、2/2……等基材铜厚分类分批进行蚀刻,但更多的情况下,每款板都会不一样,因此我们就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节压力和速度参数,修正蚀刻效果,使其达到标准范围。
取样装置
2.2 参数基础
2.2.1 外层铜厚的分类
外层铜厚按加工原理可分为:基铜层、加厚铜层、图电铜层三大层,其中基铜可分为17.1 µm(H oz)、34.3 µm(1 oz)……、205.7 µm(6 oz);加厚铜需要按实际参数而言,就我公司而言加厚一次铜厚约8 µm ~ 10 µm,加厚两次约14 µm ~ 16 µm;图电铜也需要根据参数设定,我司正常参数图电一次铜厚约22 µm ~ 25 µm。
在蚀刻时需要蚀刻的铜厚包括基铜层和加厚铜层。因此可将铜厚分成两大类:加厚一次和
加厚两次(此处未考虑沉厚铜的工艺)。
2.2.2 基铜蚀刻参数
该方法基础是建立于上述药水控制相对稳定情况下的。在此基础上,每一台蚀刻机都会得到一个相对固定的蚀刻参数,例如表1、表2。
表1基铜厚+加厚 基本速度 基铜厚+加厚 基本速度一次µm(o z) (m/m i n) 两次µm(o z) (m/m i n)1 7.1(H) 3.2 1 7.1(H) 2.9 3 4.3(1) 2.3 3 4.3(1) 2.1 6 8.6(2) 1.6 6 8.6(2) 1.4 1 0 2.9(3) 1.2 1 0 2.9(3) 1.1 5 1 3 7.2(4) 0.8 1 3 7.2(4) 0.8 1 7 1.5(5) 0.6 1 7 1.5(5) 0.6
表2铜厚(o z)\压力 P上M P a(k g/c m 2) P下M P a(k g/c m 2)1 7.1(H) 0.3 2(3.2) 0.1 6(1.6)3 4.3(1) 0.3 2(3.2) 0.2 0(2.0)6 8.6(2) 0.3 2(3.2) 0.2 0(2.0)1 0 2.9(3) 0.3 2(3.2) 0.2 0(2.0)1 3 7.2(4) 0.3 2(3.2) 0.1 8(1.8)1 7 1.5(5) 0.3 2(3.2) 0.1 6(1.6)
水溶液锂电池
海马ゆう2.3 蚀刻微调方法的引进
2.3.1 现况
虽然我们一般有经验针对不同铜厚采取了不同的基本蚀刻速度来控制,但这也只是仅仅做了第一步。往往我们能够第一时间调好基本过机速度压力参数,但是却缺乏怎样微调板面蚀刻不均问题的处理方案,从而耽误了大量的时间。
平时蚀刻时最常出现下示情况见表3。
表3
2.3.2 步长概念引入
为了更好表达,我们先定义一个概念:标准变化步长。即在一定基铜厚度和加厚次数条件下,板面线条每变化0.02 mm时,对应的压力或速度需要变化的值大小。
此处考虑的只有速度压力单因素对线宽线距影响,由于变化值基于基本速度,其交互影响较小故忽略。采用0.02 mm作为分界值是考虑到现有生产中一般95%的外层板面线条宽度范围是在0.1 mm ~ 0.2 mm(4 mil ~ 8 mil)之间,且在50倍放大镜下最好检测,故取其接近0.025 mm(1 mil)的0.02 mm作为分界值。
标准变化步长可以设计密排和稀排线条实验测试取其平均值求得,并且在生产中可以通过做板对其值做修正。
压力对应的是压力标准变化步长:Δp,速度对应的是速度标准变化步长:Δv。
此处,我司压力、速度标准步长见表4:
2.4 快速蚀刻参数转换方法的数学模型
假设某首板一定铜厚,在P上、P下、V0条件下蚀刻,经测量上线宽X0、下线宽Y0,设计标准线宽为X、Y,那么需要调节的压力或速度公式如下:
表4基铜厚+加厚一次µm(o z) 基本速度(m/m i n) Δ p M P a (k g/c m 2) Δ v(m/m i n) 基铜厚+加厚一次µm(o z) 基本速度(m/m i n) Δ P M P a (k g/c m 2) Δ v(m/m i n)1 7.1(H) 3.2 0.0 2 9(0.3) 0.3 1 7.1(H) 2.9 0.0 2 9(0.3) 0.3 3 4.3(1) 2.3 0.0 2 9(0.3) 0.2 3 4.3(1) 2.1 0.0 2 9(0.3) 0.2 6 8.6(2) 1.6 0.0 2 9(0.3) 0.1-0.2 6 8.6(2) 1.4 0.0 2 9(0.3) 0.1-0.2 1 0 2.9(3) 1.2 0.0 2 9(0.3) 0.0 5-0.1 1 0 2.9(3) 1.1 5 0.0 2 9(0.3) 0.0 5-0.1 1 3 7.2(4)
0.8 0.0 2 9(0.3) 0.0 5 1 3 7.2(4) 0.8 0.0 2 9(0.3) 0.0 5 1 7 1.5(5) 0.6 0.0 2 9(0.3) 0.0 5 1 7 1.5(5) 0.6 0.0 2 9(0.3) 0.0 5
>消声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