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皮肤科安全输血制度
皮肤科安全输血查对制度
一、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1、抽血前准备:为病人抽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输血申请单与医嘱本中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床号。 2、有两人以上抽血时,一次只能拿一个病人的试管和输血申请单,并且需两人严格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手腕带、输血申请单与试管标签是否相符,操作到准确无误。
3、血液标本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经脉中抽取。抽血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字迹必须清楚。
二、输血医嘱查对制度
氢化松香
1、医生开出输血医嘱后,主班护士认真核对医嘱与输血申请单中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血型及输血数量、剂型,然后打印医嘱。
2、医嘱打印后由责任班护士与主班护士共同核对医嘱与输血申请单中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血型及输血数量、剂型,核对无误后双方在医嘱单上签名。
3、夜班由值班医生与护士共同核对。b型钢
裹尸袋三、取血查对制度
1、核对填写取血申请单到血库取血,与发血者共同核对输血申请单、取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三者之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临床诊断、血型及输血数量、剂型、献血者编号、血型、采血时间、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血袋有无渗漏,核对无误后双方在取血申请单及输血申请单上签名。
2、血液必须放入专用的取血容器内取回。
3、取血过程中要避免震动血液,以防红血球破例。
四、输血查对制度
1、血液需在取回30分钟内输入。血液取出后勿震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
2、输血前需由两人核对输血申请单与医嘱本上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临床诊断、输血剂型及数量;复查病人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报告;核对输血申请单与血袋标签之间献血者编号、血型、采血时间、剂型、血量是否相符;检查血袋标签上血液失效期、血液外观质量、无溶血、无凝血块、无变质、血袋无渗漏。核对无误后双方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名。
fifox3、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输血器及针头的有效期及质量。
4、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输血申请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血型,核对患者手腕带。
5、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输血过程中,速度先慢滴,严密观察输血反应及尿量,15分钟后调整滴速,如果病人出现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接上液体观察,并再次核对血型,遵照医嘱使用药。如果继续输血必须经医师同意后方可输入。输血
期间密切巡视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7、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编号、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双方在静脉输液单上签名。
8、输血结束后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输血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血袋交回输血科,应保留血袋24小时,病人无反映方可弃去。
9、尽量一次只为一位患者输血。如同时需为两人以上患者输血时,应将血液分别放在不同的位置,同时应加强核对力度,严防输血差错。输血操作应由执业护士或资格老的护士执行,避免由工作不熟悉人员或实习生单独执行。
第二篇: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1、接到输血医嘱后,双人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接到输血科取血通知后,先测量患者体温,体温正常者通知相关人员取血;高热者通知医生。
3、采集血标本时,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的管道中采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采血,以防影响血型交叉实验结果。
衣架制作4、医院由专人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5、血制品送至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三查八对后签收。
6、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1)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2)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3)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4)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
7、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输血申请单和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8、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不得将血袋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
9、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10、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重新核对病历、输血记录单、血袋标签;(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11、输血的时间限制:全血或红血胞(一袋)要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浓缩血小板每袋应在20分钟内输注完毕;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200ml新鲜冰冻血浆应在20分钟内输完,一个单位的冷沉淀应在10分钟内输完;同一患者输注多种成分血液制品时,应优先输血小板。
12、输血过程中监测:输血开始后15分钟和输血全过程及输血结束
后30分钟应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输血完毕应在护理记录单中认真记录输血过程,输血完毕后将血袋至少保存一天,按
医用垃圾处理并记录。
13、血标本由输血患者所在科室采集,不得有别的科室代为采集。防辐射口罩
14、严禁一名护士同时对两名患者采血,两名医务人员一次只能为一名患者核对交叉配血结果、输血。
第三篇: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一、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针一管。
二、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三、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四、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
(一)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姓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该;
(二)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有效期;
(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上签字。
五、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护士持“输血申请单”、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六、输血时:
(一)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型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二)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四)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五)输血时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和急救,并查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积极配合抢救,并保留剩余的血液及输血器以便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