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uino笔记实验(初级阶段)—光控声实验(⽆源蜂鸣器)Arduino笔记实验(初级阶段)—光控声实验(蜂鸣器) ⽂章⽬录
前⾔
⾃学笔记,没有历史知识铺垫(省略百度部分),博主基于C++代码编程,函数可以参考官⽹,或者下载Arduino IDE(⼯具),查看菜单:帮助->参考,系列性的记录核⼼的实⽤笔记,本章主要记录Arduino ⽤光敏电阻测试⽆源和有源蜂鸣器的实验与分析(光照控制声⾳实验) IDE⼯具:Arduino IDE
组件:
1. Arduino UNO R3 *1
2. ⾯包版 *1
3. 杜邦线若⼲
二阶低通滤波电路4. 光敏电阻 *1
5. 1K电阻(上拉电阻场景) *1
6. ⽆源蜂鸣器 *1
7. 有源蜂鸣器 *1
⼀、电路图
耐高温防爆玻璃⼆、光控声实验-⽆源蜂鸣器
代码
//模拟引脚 A5
const byte lightPin =5;
//数字引脚 9(含PWM功能)
const byte soundPin =9;
void setup(){
//波特率定义9600 ⽅便观察
Serial.begin(9600);
//设置数字引脚类型为输出
pinMode(soundPin, OUTPUT);
}
void loop(){
//获取当前光敏阻值
int currentLightR =analogRead(lightPin);
//打印当前光敏阻值
Serial.println(currentLightR);
//光敏阻值/4(PWM范围0-255,光敏阻值范围0-1024,相差约4倍) 以PWM形式输出到9号引脚
analogWrite(soundPin, currentLightR /4);
}
实验效果展⽰
结果:⽆源蜂鸣器的⾳量会根随光敏电阻阻值的变化⽽变化,成反⽐
三、光控声实验-有源蜂鸣器
将⽆源蜂鸣器直接替换为有源蜂鸣器
电动实验效果展⽰
结果:有源蜂鸣器的⾳量基本与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关,通电后持续发出声⾳
四、实验核⼼技术点-⽆源蜂鸣器和有源蜂鸣器
⽆源蜂鸣器和有源蜂鸣器
相同点:
都能发出声⾳
不同点:
⽆源蜂鸣器通电后⾃⾝⽆法发出声⾳,需要外部信号输⼊进⾏驱动
有源蜂鸣器通电后即可发出声⾳,且声⾳较为稳定
原因:
有源蜂鸣器内置了震荡源智能婴儿床
在线测厚结合实验可以更容易了解有源蜂鸣器和⽆源蜂鸣器的特点,从⽽把他们⽤在不同的场景中,如⽆源蜂鸣器更适合做不规律的声⾳播放场景,如⾳乐
有源蜂鸣器更适合放在声⾳规律或者⽆波动的场景中,如报警
有源蜂鸣器和⽆源蜂鸣器更加详细专业的参考资料如下单向离合器轴承
实验总结
本章主要以光控声的实验,了解到了光敏电阻的⽤法以及⽆源蜂鸣器和有源蜂鸣器的区别,可以在以后的不同场景中更好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