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A.B.
C.D.
【分析】(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压物体;
(4)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的表面上。作图时,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从压力的作用点起向被压物体垂直于接触面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解答】A、图A中,物体在斜面上,斜面是受力物。但力F的作用点在物体上,方向竖直向下,该力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故A错误;
B、图B中,物体在水平面上,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方向竖直向上,该力指向了受力物体,该力是地
面对物体的压力,故B正确;
C、图C中,物体在水平面上,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方向水平向右,该力不是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
也不是水平面对物体的压力,故C错误;
D、图D中,力的作用点在施力物体上,故D错误。
故选:B。
2.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A.一样大B.甲最大C.乙最大D.丙最大
【分析】(1)由图知,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容器底面积相同,知三种液体体积大小关系;
(2)由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知装有液体的三个容器的重力相等,根据G=mg,装有液体的三个容器的质量相同等,又因三个容器的质量相同,所以三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
(3)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三种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4)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5)根据p=的变形F=pS,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容器底面积相同,三种液体体积:V
甲>V
乙
>V
丙
,
小功率电磁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装有液体的三个容器的总重力相等,根据G=mg,装有液体的三个容器的总质
量相同等,又因三个容器的质量相同,所以三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即,m
甲=m
乙
rj45防水接头
=m
电暖手套丙
,根据密度
公式ρ=,可知:ρ
甲<ρ
乙
<ρ
丙
,
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h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
甲<
乙
<p
丙
,
因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有F=pS,则F
甲<F
乙
<F
丙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m和0.1m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均为8k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心正方体A、B的密度之比为8:1
B.若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厚度,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 A>p B
C.若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质量,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 A>p B
D.将沿B水平方向截取一部分,并将截取部分置于A上表面,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分析】根据p====,分析实心正方体AB的密度比;
若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厚度,根据p=ρgh可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若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质量,假设截去一半质量,它们对地面压强都减半,原来的压强关系保持不变;
在A、B中选择某一物体沿水平方向截取质量为Δm的部分,并将截取部分置于对方上表面,可能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解答】A、由题意可知:m A=m B,S A=4S B,V A=8V B,
根据p====,可得:
p B=4p A,ρB=8ρA,故A错误;
B、若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厚度,根据p======ρgh,
可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所以,p B=4p A,故B错误;
C、若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质量,假设截去一半质量,
根据p =p ===,A 、B 对地面压强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可得:p B =4p A ,故C 错误;
D 、将B 沿水平方向截取一部分,假设截取部分质量为Δm ,并将截取部分置于A 上表面,
磁化净水器
根据p ===得:
它们最终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B =
,p A =,又因,S A =4S B ,
若m A +Δm =4(m B ﹣Δm ),
即:8kg+Δm =4(8kg ﹣Δm ),
Δm =4.8kg 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故D 正确。
故选:D 。
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从图甲位置运动到图乙位置,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丙和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2s 内,摩擦力等于1N
B .在图乙中沿竖直方向将露出桌面部分切掉,放在剩余部分上面,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C .物体从图甲位置到图乙位置,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变小
D .物体在第3秒时受到的摩擦力为2N
【分析】(1)根据v ﹣t 图象可知,0~2s 内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摩擦力和推力的大小关系;
(2)根据p =判断出压强;
(3)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根据v ﹣t 图象可知,2~4s 内物体做加速运动,据此判断推力和摩擦力的关系。
【解答】A 、由v ﹣t 图象可知,0~2s 内物体没有推动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大小为1N ,故A 正确;
B、按图乙中沿竖直方向将露出桌面部分切掉,放在剩余部分上面,压力不变,根据p=知,压力不变,
受力面积不变,压强不变,故B正确;
C、从图甲位置到图乙位置,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
D、由v﹣t图象可知,在4s~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F﹣t图象可知在4s~6s内
拉力F=2N,由平衡条件可得滑动摩擦力f=F=2N,因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2N,故在第3秒时受到的摩擦力为2N,故D正确。
故选:C。
5.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图甲,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压强
B.图乙,高铁车厢内的破窗锤的锤头做成锥形,便于增大压强
C.图丙,列车车头采用流线型设计,可以减小空气阻力
D.图丁,高铁车厢座椅用软质材料包裹,是为了增大压强
【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解答】A、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达到减小压强的效果,不符合题意;
B、高铁车厢内的破窗锤的锤头做成锥形,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达到增大压强的效果,不符合题意;
C、列车车头采用流线型设计,可以减小空气阻力,不符合题意;
D、高铁车厢座椅用软质材料包裹,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达到减小压强的效果,符合题意。
故选D。
6.如图所示,下列图像所表示的物理规律正确的是()
A.图﹣1表示的是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变化关系
B.图﹣2表示的是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变化关系
C.图﹣3表示的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变化关系
D.图﹣4表示的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分析】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然后根据重力与质量、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解答】
A、因为G=mg,g是比例常数,所以物体重力G与其质量m为正比关系,G随m的增大而增大,故A
错误;
B、由p=ρgh可知,同种液体(密度相同)内部的压强与其深度之间成正比关系,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空调铝箔故B正确;
C、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二者的比值不变,故C错误;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7.如图,完全相同的甲、乙两支试管,装有等质量的两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甲、乙两管底受到的液体的压强()
建筑钢模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
【分析】已知甲、乙两支相同试管装有等质量的不同种液体,由图知两种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密度公
式ρ=判断出两液体的密度关系,然后根据公式p=ρ
液gh
比较两种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关系。
【解答】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甲管竖直,乙管倾斜,此时两管内
的液面相平,则乙的体积大于甲的体积,根据ρ=可知,甲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中液体的密度;
两液体的深度相同,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根据p=ρ
液gh
可知,甲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大于乙中液体
对管底的压强,即p
甲>p
乙
,故C正确。
故选:C。
8.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帕斯卡C.托里拆利D.阿基米德
【分析】1643年6月20日,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进行实验测出了1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为约760mm 汞柱或10.3m水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