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ern Blot原理、显分类及操作步骤

阅读: 评论:0

Western Blot原理、显分类及操作步骤(2008-08-14 23:07:59)
标签:western blot 教育
一、 原理
    与Southern或Northern杂交方法类似,但Western 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用标记的二抗。经过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如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类型及其生物学活性不变。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抗体起免疫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起反应,经过底物显或放射自显影以检测电泳分离的特异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该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既可以定性,又可以半定量的Western是初步鉴定蛋白质最方便也是最通用的方法。
western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i. 放射自显影
ii. 底物化学发光ECL
iii. 底物荧光ECF
iv. 底物DAB呈
    现常用的有底物化学发光ECL和底物DAB呈,体同水平和实验条件的是用第一种方法,目前发表文章通常是用底物化学发光ECL。只要买现成的试剂盒就行,操作也比较简单,原理如下(二抗用HRP标记):反应底物为过氧化物+鲁米诺,如遇到HRP,即发光,可使胶片曝光,就可洗出条带
二、操作步骤:
(一)  配胶
1、注意一定要将玻璃板洗净,最后用ddH2O冲洗,将与胶接触的一面向下倾斜置于干净的纸巾晾干。
    分离胶及浓缩胶均可事先配好(除AP及TEMED外),过滤新型建筑模板作为储存液避光存放于4℃,可至少存放1个月,临用前取出室温平衡(否则凝胶过程产生的热量会使低温时溶解于储存液中的气体析出而导致气泡,有条件者可真空抽吸3分钟),加入10%AP(0.7~0.8:100, 分离胶浓度越高AP浓度越低,15%的分离胶可用到0.5:100)及TEMED(分离胶用0.4:1000, 15%的可用到0.3:1000,浓缩胶用0.8:1000)即可,如室温较低可
升高10%AP及TEMED浓度到《分子克隆》建议浓度。
2、封胶:
    灌入2/3的分离胶应立即封胶,胶浓度<10%时可用0.1%的SDS封,浓度>10%时用水饱和的异丁醇或异戊醇,也可以用0.1%的SDS。封胶切记,勿动。
待胶凝将封胶液倒掉,如用醇封胶需用大量清水及ddH2O冲洗干净,然后加少量0.1%的SDS,目的是通过降低张力清除残留水滴。片刻倒掉SDS,将玻璃板倒立放置片刻控净。
3、灌好浓缩胶1h拔除梳子,注意在拔除梳子时宜边加水边拔,以免有气泡进入梳孔使梳孔变形。拨出梳子用ddH2O冲洗胶孔两遍以去除残胶,随后用0.1%的SDS封胶。若上样孔有变形,可用适当粗细的针头拨正;若变形严重,可在去除残胶用较薄的梳子再次插入梳孔加水拔出。30min即可上样,长时间有利于胶结构的形成,因为肉眼观的胶凝时其内部分子的排列尚未完成。
(10%的AP最好现配现用,如在4℃存放勿超过两周。30%的丙烯酰胺如有沉淀,最好弃掉.)
(二) 样品处理
1.培养的细胞(定性):
  ⑴ 去培养液用温的PBS冲洗2~3遍(冷的PBS有可能使细胞脱落)。
  ⑵ 对于6孔板来说每孔加200~300μl,60~80℃的1×loading buffer。
  ⑶ 100℃,1min。
  ⑷ 用细胞刮刮下细胞在EP管中煮沸10min,期间vortex 2~3次。
  ⑸ 用干净的针尖挑丝,如有团块则将团块弃掉,如果没有团块但有拉丝现象,则可以将EP管置于0℃在14000~16000g离心2min,再次挑丝。若无团块也无丝状物但溶液有些粘稠,可通过使用1ml注射器反复抽吸来降低溶液粘滞度,便于上样。
  ⑹ 待样品恢复到室温上样。
2.培养的细胞(定量):
  ⑴ 去培养液用温的PBS冲洗2~3遍(冷的PBS有可能使细胞脱落)。
  ⑵ 加入适量的冰预冷的裂解液置于冰上10~20min。
⑶ 用细胞刮刮下细胞,收集在EP管超声(100~200w)3s,2次。
⑷ 12000g离心,4℃,2min。
⑸ 取少量上清进行定量。
⑹ 将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充分混合沉淀加loading buffer直接上样最好,剩余溶液(溶于1×loading buffer)可以低温储存,-70℃一个月,-20℃一周,4℃ 1~2天,每次上样前98℃,3min。
3.组织:
  ⑴ 匀浆  对于心肝脾肾等组织可每50~100mg加1ml裂解液,肺100~200mg加1ml裂解液。可手动或电动匀浆。注意尽量保持低温,快速匀浆。
⑵ 12000g离心,4℃,2min。
⑶ 取少量上清进行定量。
⑷ 将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充分混合沉淀加loading buffer直接上样最好,剩余溶液(溶于1×loading buffer)可以低温储存,-70℃一个月,-20℃一周,4℃ 1~2天,每次上样前98℃,3min。
(裂解液配方:Tris-Cl (pH7.4) 20mM,EDTA 1mM
由于蛋白酶抑制剂可影响蛋白定量,且新鲜蛋白很少降解,故可不加,如加按建议比例即可。提取磷酸化的蛋白还需加Na3VO4 0.1mM及NaF 25mM)。
1×loading buffer配方:10% 甘油,50mM Tris·Cl (pH6.8),2% β-巯基乙醇,0.2~0.5‰溴
酚蓝,2%或5%的SDS。Buffer可配成2×~5×,注意SDS终浓度勿超过10%。
对于心脏,肌肉等碎屑较多的组织可用5%的SDS,肝肾等组织2%即可。)
(三) 电泳
1.上样前将胶板下的气泡赶走。
2.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上样,样品两侧的泳道用等体积的1×loading buffer上样,Marker也用1×loading buffer调整至与样品等体积。
2.以初始电压为45V时的电流强度进行稳流电泳,当电压达65V时改为稳压电泳。
3.在目的蛋白泳动至距胶下缘1cm以上结束。
电泳液配方:Tris-base 3g,  glycine 14.4g,  0.1% SDS(10ml 10% SDS)/L
            Tris-base 1.5g,  glycine 7.2g,  0.1% SDS(5ml 10% SDS)/0.5L
(四) 转
1.电泳结束前20分钟左右戴上手套开始准备:
    湿转使用常规电转液:Tris 3.0g,Gly 14.4g, M-OH 200ml,加去离子水至1,000ml。干转则取此转移液,每50ml加入10%SDS180ul。
浸泡NC:将NC平铺于去离子水面,靠毛细作用自然吸水再完全浸入水中10min以
排除气泡,随后浸泡入转移液中。PVDF则在M-OH中浸泡20min以上转入转移液中。将滤纸也浸入转移液中。
2.取胶:
    将胶卸下,保留30-100KD或分子量范围更广些的胶(以便以后杂其他感兴趣的蛋白),左上切角,在转移液中稍稍浸泡一下,置于洁净玻璃板上,按顺序铺上与每侧一张(干转每侧三张)滤纸。注意用玻棒逐出气泡,剪去滤纸与的过多部分(尤其是干转,以防止短路)
3.转
    湿转:电转槽用去离子水淋洗晾干,加入1,000ml电转液。将胶平铺于海绵上,滴加少许电转液再次驱赶气泡,封紧放入电转槽,注意在正极一侧。降温,将电泳槽置于冰水混合物中。恒流100mA过夜,或400mA,4h。注意不同蛋白的要求不同。
干转:用电转液淋洗石墨电极,滤纸吸干,铺上胶,再滴少许电转液,以1.5mA/cm2凝胶面积转移1-2小时。负载电压不宜超过1V/cm2胶面积。
电转液配方: Tris-base 3g,  glycine 14.4g,  200ml 甲醇/1L
(五)  封闭及杂交
1.封闭:
    将从电转槽中取出,去离子水与PBST或TTBS稍加漂洗,浸没于封闭液中缓慢摇荡一小时。必要时可先用丽春红染(2%乙酸,0.5%丽春红的水溶液)观察蛋白条带,再用去离子水和TTBS将丽春红洗脱封闭,如用蛋白marker则可省略此步。
2.结合一抗:
    一抗的准备:使用反贴法时每张3×9cm2约需2ml一抗稀释液。
    反贴法的操作:含一抗的封闭液滴加于摇床的塑料上,将Western从封闭液中取出,滤纸贴角稍吸干,正面朝下贴在一抗上,注意不要留下气泡,室温下轻摇孵育一小时或4℃静置过夜。在反应体系外面罩一湿润平皿以防止液体过多蒸发。
3.洗涤:
    一抗孵育结束,用PBST或TTBS漂洗再浸洗三次,每次5-10min。
4.结合二抗:
    根据一抗来源选择合适的二抗,根据鉴定方法选择HRP或AP标记的抗体,按相应比例稀释(1:1000~1:10000),室温轻摇一小时。
5.洗涤:
二抗孵育结束,用PBST或TTBS漂洗再浸洗三次,每次5-10min。
PBST: 1×PBS                    TTBS: Tris-HCl  20mM, pH 7.4 (25℃)
Tween-20  0.01% ~0.02%          NaCl      150mM
Tween-20  0.05%
封闭液与抗体溶剂均为含5%脱脂奶粉的PBST或TTBS,临用时取200ml PBST或 TTBS加入10g脱脂奶粉即为封闭液。
(六) 发光鉴定
    一般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ECL发光法或碱性磷酸酶AP-NBT/BICP显法。
1.HRP-ECL发光法:
    将A、B发光液按比例稀释混合。用去离子水稍加漂洗,滤纸贴角吸干,反贴法覆于A、B混合液滴上,熄灯至可见淡绿荧光条带(5min左右)滤纸贴角吸干,置于保鲜内固定于片盒中,迅速盖上胶片,关闭胶盒,根据所见荧光强度曝光。取出胶片立即完全浸入显影液中1-2min,清水漂洗一下放在定影液中至底片完全定影,清水冲净晾干,标定Marker,进行分析与扫描。
电子蜂毒采集器2.AP-NBT/BICP显法:
    每片NBT/BICP可溶解于30ml水中,使用前将一片分装在30个 EP管中,每张3×9cm的取一管配成1ml即可。将PBST或TTBS洗涤过的用去离子水稍加漂洗,滤纸贴角吸干,反贴法覆于NBT/BICP溶液液滴上,并用不透明物体(如报纸)遮挡光线,显20s光线路终端每10s观察一次,至条带明显或有本底出现时将揭起置去离子水中漂洗放滤纸上晾干即可观察与扫描。
背景深浅与一抗的质量及二抗的量有关,当然如果暴光时间长达半小时,出现背景是正常的。
三、注意事项:
增强敏感性
若目的条带未出现,或很淡,可试用以下方法增强发光强度:
用清水漂洗数分钟,重加发光液进行曝光,可延长曝光时间。
在PBST或TTBS中洗涤30min或更长,期间至少换2次液。空气雨伞
封闭40~60min
一抗杂交,室温1h。37℃ 1h 会更强,但可能增加非特异条带。
PBST或TTBS洗20min,期间换2次液。
二抗杂交,37℃ 1h。
PBST或TTBS洗20min,期间换2次液。
喷胶发光鉴定。
若条带仍未出现或很淡,可以再用PBST或TTBS洗涤蒸汽消毒锅20min,期间换2次液。
10.三抗杂交,室温1h。37℃ 1h 会更强,但可能增加非特异条带。三抗即抗二抗的二抗,比如二抗用羊抗兔,此时三抗可以选择兔抗羊或鼠抗羊等。
11.PBST或TTBS洗涤20min,期间换2次液。
12.发光鉴定。
一抗溶液中加入0.2% 叠氮钠可4℃存放至少2周(一个月我也用过,没问题,再长时间还没试)
(七) NC的多次使用
    一张NC可使用多次,对多种蛋白进行杂交,步骤与“七.增强敏感性”相近。
    如前次杂交结果条带距离本次杂交的蛋白的预计位置差别较大则只需用PBST洗涤掉发光液(10min×3次)从一抗杂交开始,后续步骤同前。
    如前次杂交结果条带距离本次杂交的蛋白的预计位置较近则需更强的洗涤,可用 strip液
(可用杂交袋)于室温摇动洗涤30min~60min,然后用PBST洗涤10min×3次,再从封闭开始,后续步骤同前。
    对于杂交若干次的,如果常规洗涤方法不易去掉众多条带,可用强度更强的自配的strip液(可用杂交袋)于50℃洗涤30min,然后用PBST洗涤10min×3次,再从封闭开始,后续步骤同前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6:22: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254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蛋白   杂交   条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