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地面
感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感应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城市的智能化建设技术也达到了发展,在公共场合区域或特定的室内环境中,因人流量大产生的踩踏事故,或在特定的室内环境中出现了人员摔倒但没有能及时处理,导致出现人员伤亡的问题也频频发生;因此控制公共场合人流量及及时的发现人员的异常行为,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问题;因此,提供一种可以计算行人动态及数量、在发生异常行为时能及时得到解决的方案,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面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面感应系统,包括信息采集
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装置模块、用户模块、报警模块。
4.优选地,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实现通过感应单元采集数据信息。
5.优选地,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实现采集地面上物体的方位、朝向、停留时间、动态的数据信息。
6.优选地,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还实现采集地面上物体的重量。
7.优选地,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传感器。
8.优选地,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实现将信息采集模块中的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中,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9.优选地,所述数据分析模块通过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分析。
10.优选地,所述装置模块包括地毯或地板。
11.优选地,所述用户模块实现通过电脑、手机查询地面感应信息。
12.一种地面感应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信息采集模块设置在装置模块下方;
14.s2.通过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地面上物体的数据信息;
15.s3.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信息采集模块中的数据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中;
16.s4.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处理模块中的数据信息传输到数据分析模块中;
17.s5.通过用户模块可以查看地面感应信息。
18.有益效果
19.本发明系统实现对有关步态数据采集、分析与整理,数据的不间断传输和传输可靠性设计,完成地面传感信息化、智能化;本发明系统通过及时的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能将异常的情况及时的反馈出来;本发明系统通过信息采集模块进行地面行人状态和数量计算,能准确的计算出行人数量的多少,为控制人流量提供了有效的数据;通过本发明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人体在地面上的行走轨迹与状态,当采集到行人的异常行为后会通过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系统适用于商业景区、酒店、养老院、学校、园区、景区等公共区域。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22.图1提供了一种地面感应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装置模块、用户模块、报警模块。
23.在一种实施中,信息采集模块设置在装置模块下方。
24.在一种实施中,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为嵌入式处理器。
25.在一种实施中,所述嵌入式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分析。
26.在一种实施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实现通过感应单元采集数据信息。
27.在一种实施中,所述感应单元为感应薄膜和数据协调器。
28.在一种实施中,所述感应单元由地面传感阵列和网关组成。
29.在一种实施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实现采集地面上物体的方位、朝向、停留时间、动态的数据信息。
30.在一种实施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还实现采集地面上物体的重量。
31.在一种实施中,所述采集地面上物体的重量可以判断地面上行人的行为是否有异常,可以发出预警信号。
32.在一种实施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地面上行人的步态方位、朝向、停留时间、运动轨迹、行走的状态、行人的重量、异常行为。
33.在一种实施中,所述步态包括跑、跳、走、席地而坐。
34.在一种实施中,所述异常行为包括摔倒后1min不能起来、行人聚集停留时间超过1min。
35.在一种实施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到行人的异常行为后会通过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36.在一种实施中,所述感应薄膜和数据协调器进行行人数量的计算。
37.在一种实施中,所述感应薄膜能有效感知地坪上踩踏人员的生物电流,从而精确获得人员的步行轨迹,进而获得行人的行走或运动的路径。
38.在一种实施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传感器。
39.在一种实施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实现将信息采集模块中的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中,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40.在一种实施中,所述数据分析模块通过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分析。
41.在一种实施中,所述装置模块包括地毯或地板。
42.在一种实施中,所述用户模块实现通过电脑、手机查询地面感应信息。
43.在一种实施中,所述地面感应系统基于隐性人员动态数据采集目标,可以对不特定人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变化速率有很好的把控,同时保护了数据采集对象的隐私。
44.在一种实施中,所述地面感应系统通过长期数据积累,了解某些时段,某些特殊假日的人员数量分布,从而对异常行为进行预警。
45.在一种实施中,所述地面感应系统通过结合摄像技术,精确了解多少人员密度下,人员的行为特征,为人员预警提供可靠数据支撑,也为大客流的流动和流向控制、疏散方案制定等提供数据依据。
46.在一种实施中,所述地面感应系统可以了解人员的聚集规律、聚集人数和聚集人员疏散是否有效性的信息。
47.一种地面感应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8.s1.信息采集模块设置在装置模块下方;
49.s2.通过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地面上物体的数据信息;
50.s3.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信息采集模块中的数据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中;
51.s4.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处理模块中的数据信息传输到数据分析模块中;
52.s5.通过用户模块可以查看地面感应信息。
53.在一种实施中,所述地面感应系统的使用方法,信息采集模块通过收集装置模块中微小的材料变形和上下材料间的电位差异。
54.在一种实施中,所述地面感应系统的使用方法,实现对有关步态数据采集、分析与整理,数据的不间断传输和传输可靠性设计,完成地面传感信息化、智能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面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装置模块、用户模块、报警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实现通过感应单元采集数据信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实现采集地面上物体的方位、朝向、停留时间、动态的数据信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还实现采集地面上物体的重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传感器。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地面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实现将信息采集模块中的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中,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通过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分析。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模块包括地毯或地板。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模块实现通过电脑、手机查询地面感应信息。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地面感应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信息采集模块设置在装置模块下方;s2.通过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地面上物体的数据信息;s3.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信息采集模块中的数据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中;s4.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处理模块中的数据信息传输到数据分析模块中;s5.通过用户模块可以查看地面感应信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地面感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感应系统及使用方法;一种地面感应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装置模块、用户模块、报警模块;本发明系统实现对有关步态数据采集、分析与整理,数据的不间断传输和传输可靠性设计,完成地面传感信息化、智能化;本发明系统通过及时的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能将异常的情况及时的反馈出来;本发明系统通过信息采集模块进行地面行人状态和数量计算,能准确的计算出行人数量的多少,为控制人流量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本发明系统适用于商业景区、酒店、养老院、学校、园区、景区等公共区域。景区等公共区域。
技术研发人员:
董大旻 燕红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华东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1.06.25
技术公布日:
2022/8/1